第40節
關燈
小
中
大
一個問題——事實上,還有幾個問題。
誰得知了我去過奧斯蒂亞-安蒂卡,誰得知了我找到了手稿碎片?誰讓意大利政府警告巴黎的海關說我帶着那僞造品?現在答案很清楚了。
弗魯米知道萊布朗有這樣一塊碎片。
他回到惠勒、戴克哈德、方丹及其他人那裡,做成了——或者說敲定了他們間的交易。
于是他們便到巴黎的機場去截我,毀掉了僞造的證據,也消除了我。
這就是問題所在。
不要告訴我他們也找你麻煩了,安傑拉?” 有好幾秒鐘她玩弄着手中的太陽鏡。
“史蒂夫,我怎麼跟你說呢?我們講着兩種語言——你用懷疑說話,我用信仰說話——因而對于同樣的問題我們有不同的回答。
萊布朗在他想幫你的那天死了?一個年過80的老人在羅馬繁忙的街道上遊蕩而被汽車撞倒是一件很不尋常的事嗎?史蒂夫,我是個羅馬人,在我住的那個城市裡,我每天都會讀到、聽到這種事。
我們城裡每4個人中有一個有汽車,我們的司機是全歐洲最野蠻、最張狂的。
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一件常見的事故,并非什麼陰謀或者謀殺。
弗魯米、惠勒、傑弗裡斯博士是殺人犯?簡直難以想象。
至于你在海關被抓,對于國家珍寶,意大利政府派出了許多偵探和間諜。
有人看見你從奧斯蒂亞-安蒂卡出逃。
任何一個人都不會沒有察覺。
不過即便是‘第二次複活’安排了逮捕你,這人是壞的或非法的嗎?他們在你匆忙下結論及錯誤使用它之前不得不弄清你挖出來的究竟是什麼。
他們必須沒收它,對它進行測試和試驗。
如果那個是赝品的話,我敢肯定他們會把它還給你,并且推遲或停止《國際新約》的出版。
但是當他們在正是你認為是專家的那個人那裡,得知你那件東西正是我父親發現的真的文稿殘片時,他們就必須阻止你,對你提出訴訟,以避免不必要的謠言。
史蒂夫,你明白嗎?對同一件事,因為懷疑和信仰的差異,會産生迥然不同的看法。
” “你這樣說也能解釋我還沒問的另一個問題嗎?” 她看上去很迷惑。
“是什麼?問吧。
” “這位奧古斯圖-蒙蒂是怎麼想到去奧斯蒂亞-安蒂卡挖掘的?” 她給搞糊塗了。
“因為6年前有人在那堆廢墟旁邊找到了一片古文稿,并給他看了。
” “你不知道是萊布朗把這個線索帶給你父親的?” “不知道。
直到惠勒先生昨晚提到他我才知道他的名字。
” “你不知道去年萊布朗與你父親見了面,而正是在那一天你父親患了精神病?” “不,直到昨天惠勒先生告訴我說,據你稱在我父親的約會本裡找到了這樣一次會面的條子我才知道。
” “而你看不出這裡面有什麼蹊跷?沒有可疑的地方?” “沒有。
在那天和那天之前我父親和許多人打過交道。
” “好,安傑拉,讓我試試你的信仰。
你打算把你父親去年與萊布朗在羅馬會過面這事告訴法官嗎?這樣就會把你父親和萊布朗聯系上,這個案子就會有新的疑點,也許就會導緻對最終事實的調查。
你有足夠的信仰來做這事嗎?” 她搖搖頭。
“史蒂夫,”她說,“‘第二次複活’的頭們已把我們的證言呈給法官了,在上面我已說了我知道的一切。
昨晚上,我打電話給羅馬的露絲雷西亞,讓她讀了我父親約會本上的那條記錄,每一個人,包括法官先生都覺得‘R-L’這兩個縮寫不足以說明問題。
不過即使這兩個縮寫字母是指羅伯特-萊布朗,又能說明什麼呢?不管怎樣,我想法官該知道它。
你看,史蒂夫,我不害怕,一個人有信仰時是不會害怕事實的。
” 蘭德爾不再有戒備了。
他坐着,一副失神的模樣。
最後一線生機。
“你能否把這一情況告訴另一個人?” “誰?” “普盧默,你能否去普盧默那裡證實一下——即事實上你父親确實和普盧默見過面?” 她還是一陣搖頭。
“史蒂夫,他也已知道這件事了,普盧默什麼都知道,而且再也沒有什麼懷疑的了。
當弗魯米加入‘第二次複活’時,普盧默參加了。
可以這麼說,他已經轉過去了,他不再寫匿名信進行诽謗,而開始寫6年前開始直到今天的整個方案的獨家曆史。
” 蘭德爾坐在椅子上,他受不了了,每一個反對的人都被他們收買了,這意味着他企圖得到一本《國際新約》而對亨甯敲詐是沒有必要了。
有人在敲門,接着門開了。
法庭公務員探進腦袋。
“蘭德爾先生,你最後判決的時間到了。
” 蘭德爾站起來。
“再等半分鐘,”他說。
對面的安傑拉也站了起來。
他又一次面向她。
“你想要我撤回原先的證詞,是嗎?” 她戴上太陽鏡,“我想要你做必須做的事情,這也用不着我多說。
”她思索着再說些什麼。
最後她說,“我到這兒的确是想告訴你,不論你是什麼,你會變成什麼樣的人,隻要你懂得回報愛,我就會愛你的。
先愛你自己,然後愛我。
可是除非你對人性,對未來有信仰,你才懂得愛。
我為你感到難過,史蒂夫。
不過,我更為我們難過,除了信仰,我什麼都能為你犧牲。
我希望有一天你會明白。
現在,你愛怎麼做都可以。
” 她匆匆地走出房間,隻留下蘭德爾一個人。
“你想在最後判決之前做最後一次陳述嗎,蘭德爾先生?” “是的,尊貴的閣下。
”他對法官說,“我回想了一下我在這間房子裡所做的陳詞。
我想說我去羅馬并不想破壞‘第二次複活’或《國際新約》,我的目的隻有一個:證明發現的是一位真正的耶稣基督。
” 他看到惠勒和其他4個出版商甚至安傑拉雖然坐在前排卻前傾身子側耳細聽。
誰得知了我去過奧斯蒂亞-安蒂卡,誰得知了我找到了手稿碎片?誰讓意大利政府警告巴黎的海關說我帶着那僞造品?現在答案很清楚了。
弗魯米知道萊布朗有這樣一塊碎片。
他回到惠勒、戴克哈德、方丹及其他人那裡,做成了——或者說敲定了他們間的交易。
于是他們便到巴黎的機場去截我,毀掉了僞造的證據,也消除了我。
這就是問題所在。
不要告訴我他們也找你麻煩了,安傑拉?” 有好幾秒鐘她玩弄着手中的太陽鏡。
“史蒂夫,我怎麼跟你說呢?我們講着兩種語言——你用懷疑說話,我用信仰說話——因而對于同樣的問題我們有不同的回答。
萊布朗在他想幫你的那天死了?一個年過80的老人在羅馬繁忙的街道上遊蕩而被汽車撞倒是一件很不尋常的事嗎?史蒂夫,我是個羅馬人,在我住的那個城市裡,我每天都會讀到、聽到這種事。
我們城裡每4個人中有一個有汽車,我們的司機是全歐洲最野蠻、最張狂的。
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一件常見的事故,并非什麼陰謀或者謀殺。
弗魯米、惠勒、傑弗裡斯博士是殺人犯?簡直難以想象。
至于你在海關被抓,對于國家珍寶,意大利政府派出了許多偵探和間諜。
有人看見你從奧斯蒂亞-安蒂卡出逃。
任何一個人都不會沒有察覺。
不過即便是‘第二次複活’安排了逮捕你,這人是壞的或非法的嗎?他們在你匆忙下結論及錯誤使用它之前不得不弄清你挖出來的究竟是什麼。
他們必須沒收它,對它進行測試和試驗。
如果那個是赝品的話,我敢肯定他們會把它還給你,并且推遲或停止《國際新約》的出版。
但是當他們在正是你認為是專家的那個人那裡,得知你那件東西正是我父親發現的真的文稿殘片時,他們就必須阻止你,對你提出訴訟,以避免不必要的謠言。
史蒂夫,你明白嗎?對同一件事,因為懷疑和信仰的差異,會産生迥然不同的看法。
” “你這樣說也能解釋我還沒問的另一個問題嗎?” 她看上去很迷惑。
“是什麼?問吧。
” “這位奧古斯圖-蒙蒂是怎麼想到去奧斯蒂亞-安蒂卡挖掘的?” 她給搞糊塗了。
“因為6年前有人在那堆廢墟旁邊找到了一片古文稿,并給他看了。
” “你不知道是萊布朗把這個線索帶給你父親的?” “不知道。
直到惠勒先生昨晚提到他我才知道他的名字。
” “你不知道去年萊布朗與你父親見了面,而正是在那一天你父親患了精神病?” “不,直到昨天惠勒先生告訴我說,據你稱在我父親的約會本裡找到了這樣一次會面的條子我才知道。
” “而你看不出這裡面有什麼蹊跷?沒有可疑的地方?” “沒有。
在那天和那天之前我父親和許多人打過交道。
” “好,安傑拉,讓我試試你的信仰。
你打算把你父親去年與萊布朗在羅馬會過面這事告訴法官嗎?這樣就會把你父親和萊布朗聯系上,這個案子就會有新的疑點,也許就會導緻對最終事實的調查。
你有足夠的信仰來做這事嗎?” 她搖搖頭。
“史蒂夫,”她說,“‘第二次複活’的頭們已把我們的證言呈給法官了,在上面我已說了我知道的一切。
昨晚上,我打電話給羅馬的露絲雷西亞,讓她讀了我父親約會本上的那條記錄,每一個人,包括法官先生都覺得‘R-L’這兩個縮寫不足以說明問題。
不過即使這兩個縮寫字母是指羅伯特-萊布朗,又能說明什麼呢?不管怎樣,我想法官該知道它。
你看,史蒂夫,我不害怕,一個人有信仰時是不會害怕事實的。
” 蘭德爾不再有戒備了。
他坐着,一副失神的模樣。
最後一線生機。
“你能否把這一情況告訴另一個人?” “誰?” “普盧默,你能否去普盧默那裡證實一下——即事實上你父親确實和普盧默見過面?” 她還是一陣搖頭。
“史蒂夫,他也已知道這件事了,普盧默什麼都知道,而且再也沒有什麼懷疑的了。
當弗魯米加入‘第二次複活’時,普盧默參加了。
可以這麼說,他已經轉過去了,他不再寫匿名信進行诽謗,而開始寫6年前開始直到今天的整個方案的獨家曆史。
” 蘭德爾坐在椅子上,他受不了了,每一個反對的人都被他們收買了,這意味着他企圖得到一本《國際新約》而對亨甯敲詐是沒有必要了。
有人在敲門,接着門開了。
法庭公務員探進腦袋。
“蘭德爾先生,你最後判決的時間到了。
” 蘭德爾站起來。
“再等半分鐘,”他說。
對面的安傑拉也站了起來。
他又一次面向她。
“你想要我撤回原先的證詞,是嗎?” 她戴上太陽鏡,“我想要你做必須做的事情,這也用不着我多說。
”她思索着再說些什麼。
最後她說,“我到這兒的确是想告訴你,不論你是什麼,你會變成什麼樣的人,隻要你懂得回報愛,我就會愛你的。
先愛你自己,然後愛我。
可是除非你對人性,對未來有信仰,你才懂得愛。
我為你感到難過,史蒂夫。
不過,我更為我們難過,除了信仰,我什麼都能為你犧牲。
我希望有一天你會明白。
現在,你愛怎麼做都可以。
” 她匆匆地走出房間,隻留下蘭德爾一個人。
“你想在最後判決之前做最後一次陳述嗎,蘭德爾先生?” “是的,尊貴的閣下。
”他對法官說,“我回想了一下我在這間房子裡所做的陳詞。
我想說我去羅馬并不想破壞‘第二次複活’或《國際新約》,我的目的隻有一個:證明發現的是一位真正的耶稣基督。
” 他看到惠勒和其他4個出版商甚至安傑拉雖然坐在前排卻前傾身子側耳細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