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
關燈
小
中
大
一口白蘭地,注意到蘭德爾滴酒未沾,他很諒解地點了點頭。
他把他的白蘭地放下,把黑色袈裟繞兩腿纏了幾下,然後正視着蘭德爾。
“事實就這樣。
”他說,“我們怎樣找到僞造者的呢?我們本來沒有辦法找到他,盡管我們确信有一位僞造者或曾經有過。
沒想到普盧默的文章無意間成了誘餌,把魚給釣了出來,是他來找我們的。
這些文章寫到了我在宗教方面所做的努力,寫到了宗教統治集團根據在意大利所做的未公開宣布的發現,試圖出版一本做修訂的《新約》來保持其宗教統治集團的地位。
普盧默的文章,你知道,在國際上引起關注,其中有一家大報——《羅馬日報》轉載了文章的譯文,這份報紙在羅馬的發行量很大,發行面廣。
” 到現在為止,他說的話聽起來都像真的,蘭德爾心想。
還不到一個小時以前,文圖裡博士還提到過在《羅馬日報》讀過普盧默的文章。
“正如你所想象的那樣,”弗魯米繼續說道,“普盧默先生收到大量讀者來信。
其中有一封是親筆寫給《羅馬日報》,請《羅馬日報》轉交給普盧默的。
他在信中說他對普盧默的報道很感興趣。
他說他是一位流浪在意大利的法國人,但他在信中沒有透露他在法國的真實姓名,隻自稱為‘空空公爵’。
”弗魯米喝了一口酒後又接着說道,“他在信中說奧斯蒂亞-安蒂卡發現的彼得羅納斯的報告和詹姆斯福音是一個騙局,是經過多年僞造而成的,因為他本人就是那個僞造者。
他還自吹自擂了一番他那天衣無縫的僞造技巧。
” 弗魯米說到這兒,瞥了一眼蘭德爾,以觀察他的反應。
但蘭德爾什麼反應也沒有。
“他在信的結尾,”弗魯米接着說,“表示他要在《國際新約》出版之時,公開這個大騙局。
他在信中對普盧默說,如果普盧默想知道僞造事件的細節,以及他想提供證據而索要價格的話,他已做好準備與普盧默見面,并進行談判。
第一次預備性的會面定在巴黎,前提條件是提供給他羅馬與巴黎之間往返的機票以及少量的飯費和一夜住宿費用。
蘭德爾先生,就這樣,普盧默把那封信拿來見我。
” 蘭德爾端起威士忌,他最終感到有點渴了。
“你相信信中的内容嗎?”蘭德爾問。
“起初不信,當然不相信。
地球上滿是騙子,通常我是不會理會這樣一封信的。
但是,我越研究這封信,越覺得寫信人說實話的可能性很大。
寫信人提起蒙蒂教授在奧斯蒂亞-安蒂卡附近的發現。
在此之前,蒙蒂的身份已為我們所知,但是他的發現的具體地點‘第二次複活’行動小組一直嚴加保密。
我們所有局外人隻知道這項發現發生在意大利,與新《聖經》有關系,我們誰也不知道發現的具體位置。
這一點給人印象很深,并且這一點是可以證實的。
我有一次就通過我在羅馬的一些關系證實了這點。
我一說出這次挖掘的真實名稱——奧斯蒂業-安蒂卡附近的一次挖掘——我的朋友便能肯定奧斯蒂亞-安蒂卡附近的确是蒙蒂做了一次重要的——如果當時仍然保密的話——發掘的地方,還有資料的名稱,我已證實了這名稱是準确無誤的。
不管怎麼說,信中包含着當時隻有項目圈的人才知道的一些信息。
也許其他的局外人有可能知道這些,可是一個不引人注意的法國流浪者怎麼知道呢?就憑這一點我也應該和他見見面。
即使這位不是僞造者,即使他是從别人手中獲得的情報,他也應該了解很多情況,值得我們認真對待。
如果他不是這些情報的未源,那他一定是與情報未源有聯系。
他的确值得一見,特别是考慮到所求甚少,我讓普盧默想辦法寫信給他,表示想聽一聽這位自稱為僞造者的人的故事,商定了會面的日期和地點并送給他往返機票和一些費用。
普盧默照辦了,并在商定的日期飛抵巴黎去與那人見面。
” “你的意思是——普盧默确實見到這個人了?” “見到了。
” 蘭德爾喝了一大口蘇格蘭威士忌,問:“什麼時候?” “一周前的今天。
” “在哪兒?” “在巴黎的佩雷-拉謝斯公墓。
” “那是什麼地方?” “拉謝斯公墓——你沒聽說過?”弗魯米不無吃驚地說,“這是巴黎著名的公墓,過去許多偉大人物,如赫羅賽和阿伯拉德、肖邦、巴爾紮克、薩拉、伯恩哈特都埋在這裡。
我們的僞造者在信中說他将在下午兩點鐘準時在王爾德墓那兒等候普盧默。
有明顯的戲劇味道,但并不是沒有原因的。
對于壞蛋來說,這個地方偏僻安全,而且會面可以秘密進行。
我曾去過拉謝斯公墓,這個地方面積廣、安靜、與外界隔離,還有小山丘、幽僻的小徑、楊樹和槐樹林,對一個像普盧默這樣的愛制造聳人聽聞的新聞記者來說,這地方真也是富有吸引力的。
” “普盧默和僞造者在那兒見面了?”蘭德爾急促地問。
“他們在那兒見面了。
”弗魯米說,“但不是在預先約好的王爾德墓前。
當普盧默來到公墓時,護墓人詢問他的姓名,然後交給他一個封好的信封。
信封裡裝有一張那位流浪漢胡亂塗寫的便條。
他已更換了見面地點,他建議普盧默繼續向前走到巴爾紮克的墓前,說王爾德墓前行人
他把他的白蘭地放下,把黑色袈裟繞兩腿纏了幾下,然後正視着蘭德爾。
“事實就這樣。
”他說,“我們怎樣找到僞造者的呢?我們本來沒有辦法找到他,盡管我們确信有一位僞造者或曾經有過。
沒想到普盧默的文章無意間成了誘餌,把魚給釣了出來,是他來找我們的。
這些文章寫到了我在宗教方面所做的努力,寫到了宗教統治集團根據在意大利所做的未公開宣布的發現,試圖出版一本做修訂的《新約》來保持其宗教統治集團的地位。
普盧默的文章,你知道,在國際上引起關注,其中有一家大報——《羅馬日報》轉載了文章的譯文,這份報紙在羅馬的發行量很大,發行面廣。
” 到現在為止,他說的話聽起來都像真的,蘭德爾心想。
還不到一個小時以前,文圖裡博士還提到過在《羅馬日報》讀過普盧默的文章。
“正如你所想象的那樣,”弗魯米繼續說道,“普盧默先生收到大量讀者來信。
其中有一封是親筆寫給《羅馬日報》,請《羅馬日報》轉交給普盧默的。
他在信中說他對普盧默的報道很感興趣。
他說他是一位流浪在意大利的法國人,但他在信中沒有透露他在法國的真實姓名,隻自稱為‘空空公爵’。
”弗魯米喝了一口酒後又接着說道,“他在信中說奧斯蒂亞-安蒂卡發現的彼得羅納斯的報告和詹姆斯福音是一個騙局,是經過多年僞造而成的,因為他本人就是那個僞造者。
他還自吹自擂了一番他那天衣無縫的僞造技巧。
” 弗魯米說到這兒,瞥了一眼蘭德爾,以觀察他的反應。
但蘭德爾什麼反應也沒有。
“他在信的結尾,”弗魯米接着說,“表示他要在《國際新約》出版之時,公開這個大騙局。
他在信中對普盧默說,如果普盧默想知道僞造事件的細節,以及他想提供證據而索要價格的話,他已做好準備與普盧默見面,并進行談判。
第一次預備性的會面定在巴黎,前提條件是提供給他羅馬與巴黎之間往返的機票以及少量的飯費和一夜住宿費用。
蘭德爾先生,就這樣,普盧默把那封信拿來見我。
” 蘭德爾端起威士忌,他最終感到有點渴了。
“你相信信中的内容嗎?”蘭德爾問。
“起初不信,當然不相信。
地球上滿是騙子,通常我是不會理會這樣一封信的。
但是,我越研究這封信,越覺得寫信人說實話的可能性很大。
寫信人提起蒙蒂教授在奧斯蒂亞-安蒂卡附近的發現。
在此之前,蒙蒂的身份已為我們所知,但是他的發現的具體地點‘第二次複活’行動小組一直嚴加保密。
我們所有局外人隻知道這項發現發生在意大利,與新《聖經》有關系,我們誰也不知道發現的具體位置。
這一點給人印象很深,并且這一點是可以證實的。
我有一次就通過我在羅馬的一些關系證實了這點。
我一說出這次挖掘的真實名稱——奧斯蒂業-安蒂卡附近的一次挖掘——我的朋友便能肯定奧斯蒂亞-安蒂卡附近的确是蒙蒂做了一次重要的——如果當時仍然保密的話——發掘的地方,還有資料的名稱,我已證實了這名稱是準确無誤的。
不管怎麼說,信中包含着當時隻有項目圈的人才知道的一些信息。
也許其他的局外人有可能知道這些,可是一個不引人注意的法國流浪者怎麼知道呢?就憑這一點我也應該和他見見面。
即使這位不是僞造者,即使他是從别人手中獲得的情報,他也應該了解很多情況,值得我們認真對待。
如果他不是這些情報的未源,那他一定是與情報未源有聯系。
他的确值得一見,特别是考慮到所求甚少,我讓普盧默想辦法寫信給他,表示想聽一聽這位自稱為僞造者的人的故事,商定了會面的日期和地點并送給他往返機票和一些費用。
普盧默照辦了,并在商定的日期飛抵巴黎去與那人見面。
” “你的意思是——普盧默确實見到這個人了?” “見到了。
” 蘭德爾喝了一大口蘇格蘭威士忌,問:“什麼時候?” “一周前的今天。
” “在哪兒?” “在巴黎的佩雷-拉謝斯公墓。
” “那是什麼地方?” “拉謝斯公墓——你沒聽說過?”弗魯米不無吃驚地說,“這是巴黎著名的公墓,過去許多偉大人物,如赫羅賽和阿伯拉德、肖邦、巴爾紮克、薩拉、伯恩哈特都埋在這裡。
我們的僞造者在信中說他将在下午兩點鐘準時在王爾德墓那兒等候普盧默。
有明顯的戲劇味道,但并不是沒有原因的。
對于壞蛋來說,這個地方偏僻安全,而且會面可以秘密進行。
我曾去過拉謝斯公墓,這個地方面積廣、安靜、與外界隔離,還有小山丘、幽僻的小徑、楊樹和槐樹林,對一個像普盧默這樣的愛制造聳人聽聞的新聞記者來說,這地方真也是富有吸引力的。
” “普盧默和僞造者在那兒見面了?”蘭德爾急促地問。
“他們在那兒見面了。
”弗魯米說,“但不是在預先約好的王爾德墓前。
當普盧默來到公墓時,護墓人詢問他的姓名,然後交給他一個封好的信封。
信封裡裝有一張那位流浪漢胡亂塗寫的便條。
他已更換了見面地點,他建議普盧默繼續向前走到巴爾紮克的墓前,說王爾德墓前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