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來的聲音。
“宗務局遠嗎?” “不遠,我現在就領您去迎客館。
”男子仍然是冷淡的語氣。
“宗務局是哪一幢?” 鋪着白沙子的道路通向中央的山。
路的左右建有若幹現代建築,正面則是一座格外大的西式建築。
“那兒就是。
”引路的男子指着中央稍稍偏左的方向說道。
那是座第二大的建築。
“是正面的那個?” “不是,那是大講堂。
” “就是說,教徒們都彙集到那兒的?” “是……” 引路的男人停都沒停,繼續往右邊走去。
他似乎不大喜歡解釋。
迎客館是一棟雅緻的西洋建築,一旁是日式庭院,中間由花草叢分隔開。
叢間有石景和一潭清泉。
男子把修二從出入口引到裡面。
一進去是大廳,好幾張豪華的軟墊沙發圍在寬大的桌旁。
裡面的裝飾雖然簡樸,卻給人一種潔淨的感覺。
價格一定不菲。
引路的男子到此就返身回去了。
随即,一名十六七歲的少女端來了手巾和茶水,然後退了下去。
之後就再沒人來了。
從這兒能隔着庭園的花草叢望到教團的建築。
由于角度發生了變化,視點也變得不同,越看越覺得這實在是一個巨大的教團組織。
組織的規模直接在建築物上體現了出來。
在真鶴的山中竟一下冒出了一片如此宏偉的建築群,在建造之初,一定給世人一種驚現海市蜃樓般的震撼吧。
這些費用無疑全是靠信徒的捐贈和募捐籌集起來的。
初代教主時期異常繁榮的景象仿佛就浮現在眼前。
不過現在已然沒有初代時那樣興盛了,或許是社會條件發生變化的緣故吧。
初代教主創建普陀洛教團後之所以會立刻取得驚人的發展,也許是因為當時社會環境不夠安定,再說當時仍處于戰敗後虛無感殘存的時代,人心易受新興宗教的吸引。
總之,這個教團本部昔日的輝煌顯而易見。
這時,一名個子不高的微胖男子來到修二的一旁。
“讓您久等了。
”男子對從椅子上站起來的修二說道,“您好,我是玉野。
” “我是山邊。
” 玉野并未出示名片,修二卻也沒有那種跟玉野是初次相遇的陌生感。
相反,他從很久以前就知道這名男子,見了面仿佛是老相識似的。
“請坐。
”玉野招呼修二在椅子上坐下。
玉野文雄留着整齊的分頭,臉稍稍有點圓,鏡片後的眼睛很大,總體上給人一種機敏商人的印象。
這也許是修二心有成見的緣故,因為修二知道玉野的經曆,知道他曾幹過銀行的考查課長,從銀行辭職後立刻又開了家保險代理店。
修二隻覺得一陣奇怪的感覺襲來:自己費盡周折到處尋找的玉野如今就在眼前,并且還馬上就要跟自己談話。
他總覺得自己似乎正處于脫離現實的場面,一時間語言和意識全都亂了。
“讓您大老遠跑一趟,實在是辛苦了。
”玉野用事務性的語氣鄭重地說道。
“哪裡,我是受光和銀行的花房行長的介紹……” 當修二說出光和銀行和花房行長的名字時,他不動聲色地留意了一下玉野的表情。
對方的臉上毫無變化。
“啊,是我拜托行長的……” 剛才的少女又端來淡茶,放在了二人的面前。
“您經常跟花房行長見面嗎?”修二捧着茶杯問道。
“是啊,畢竟光和銀行是我們的交易銀行……” 後面的話被喝茶聲取而代之。
玉野沒有提及自己曾在光和銀行上班的經曆,以及在花房的幫助下開保險代理店的事情。
這是初次見面時的寒暄,而修二打算在之後的談話過程中一點點把對方的話套出來。
“那個,”玉野中止了閑聊,直奔正題,“或許花房先生也都告訴您了吧?這次之所以請您過來,其實是想請您在本部把教團的教義給畫成畫,像壁畫那樣裝飾在講堂裡。
” “壁畫?” 若是這樣,豈止是一百号,恐怕連二百号都不夠吧。
“啊,雖說是壁畫,可我卻想依照故事的順序把一百号左右的畫挂在牆上。
” “故事?” 比起花房所說的風景畫來,這規模似乎要大得多。
“關于這一點,我首先給您講講普陀洛教的事。
簡單說來,自從觀音信仰在平安末期傳入國内以後,由于對觀音的聖地補陀洛國的向往,我國也一直有僧人渡海前去探尋。
尤其是在熊野,曆代住持都會從熊野灣駕船渡海。
所謂的補陀洛國,佛典上指的是印度,那裡遠離日本,所以僧人們最初是朝着五島列島進發的。
但憑借當時的航海術,就連摸索到五島列島都是很危險的事,事實上,也确實有很多的渡海僧在途中就遇難溺死了……這次請您來,就是想請您把這段求道的曆史畫成畫卷裝飾在牆上,好讓信徒來觀賞。
最後再畫上補陀洛國的想象圖。
按普通的宗派來說,那就是極樂淨土。
” “哦。
” “以前,這種畫多數是以日式畫法來繪制的。
不過我們想另辟蹊徑,用西洋畫來描繪。
而且我們不想單純地圖配說明,而想用西洋畫技法中穿插日本畫的精神主義手法來表示。
這是非常難的,因此我們一直在為畫家的人選問題頭疼,于是就去找十分懂畫的花房行長商量……” “哦。
” “然後花房先生就推薦了您。
既然這樣,那就先見一面吧,這就是事情的大緻經過。
” “多謝擡愛。
”修二輕輕點了下頭,感謝對方的好意。
就在這時,修二忽然從玉野的眼睛上發現了什麼,不禁一愣。
咦,這雙眼睛也跟小外甥的眼睛非常相似……分明是姐夫德一郎的那雙眼睛。
同時,這雙眼睛跟花房行長的也很相似。
上次自己曾速寫過外甥的臉部,在跟花房行長面對面時他就曾思考過這種相似性,而現在,這相似的眼睛又出現在了眼前玉野的臉上。
如此說來,不止是眼睛,甚至連整體的印象也都跟姐夫很相似。
修二把玉野的話丢在一邊,搖起頭來。
看來還是自己的腦子出毛病了,怎麼所有人的臉看起來都是一個樣了?這不正常,他不禁想道。
微微的不安爬上修二的心頭。
他曾聽說過一個重度神經官能症患者的事情,據說此人總強迫自己用數字來計算所有的東西,成了一個計算狂。
比如說,如果他在走路,走路的步數立刻就會浮現在他的大腦裡,行人的人數他也想去數一數。
如果是坐在窗邊,他立刻就會想計算一下一分鐘内究竟會有多少人經過面前。
若是去别人家,他會想數數人家拉窗上的木條數是多少,天棚上的木條有多少根等,最後甚至将客廳裡所有可以用數字來計算的東西都數上一遍,否則就坐立不安。
他每天都在跟人生毫無關系的無聊事物上消磨神經。
難不成,類似的意識出現在了自己身上?他有些害怕起來。
自己是畫家。
身為畫家,自己應該能敏銳地鑒别出人臉的差别。
無論是類型多麼相同的容貌,應該也能辨認出差别來。
對于細節的捕捉也有自信。
可現在,這種自信卻眼看就要崩潰了。
不行,必須得稍微休息一下,修二在心裡嘀咕着。
玉野文雄當然不知道修二心中的這些想法。
他依然毫不在意地動着嘴皮子。
終于,他的聲音再度進入了修二的意識。
“……因此,我們得選一處補陀洛山的取景地才行。
關于這一點,若光靠空想的話恐怕您也畫不出來,所以我們已想好了一處候選地。
” 剛才在談什麼來着?修二這才忽然回過神。
就在擔心自己是否患上神經病時,玉野的話在意識中中斷了。
不過他終于還是想了起來,剛才是接着補陀洛渡海僧的故事繼續講的。
紀州熊野的住持為了尋訪補陀洛國,從勝浦一帶的海岸駕船出發,如同半自殺般的行程——剛才聽到這個地方。
“我想,五島列島最合适。
”玉野說道。
“五島列島,就是長崎縣的那片孤島嗎?”談話中出現了五島列島這個讓自己意外的名字。
“是的。
在長崎以西,也就
“宗務局遠嗎?” “不遠,我現在就領您去迎客館。
”男子仍然是冷淡的語氣。
“宗務局是哪一幢?” 鋪着白沙子的道路通向中央的山。
路的左右建有若幹現代建築,正面則是一座格外大的西式建築。
“那兒就是。
”引路的男子指着中央稍稍偏左的方向說道。
那是座第二大的建築。
“是正面的那個?” “不是,那是大講堂。
” “就是說,教徒們都彙集到那兒的?” “是……” 引路的男人停都沒停,繼續往右邊走去。
他似乎不大喜歡解釋。
迎客館是一棟雅緻的西洋建築,一旁是日式庭院,中間由花草叢分隔開。
叢間有石景和一潭清泉。
男子把修二從出入口引到裡面。
一進去是大廳,好幾張豪華的軟墊沙發圍在寬大的桌旁。
裡面的裝飾雖然簡樸,卻給人一種潔淨的感覺。
價格一定不菲。
引路的男子到此就返身回去了。
随即,一名十六七歲的少女端來了手巾和茶水,然後退了下去。
之後就再沒人來了。
從這兒能隔着庭園的花草叢望到教團的建築。
由于角度發生了變化,視點也變得不同,越看越覺得這實在是一個巨大的教團組織。
組織的規模直接在建築物上體現了出來。
在真鶴的山中竟一下冒出了一片如此宏偉的建築群,在建造之初,一定給世人一種驚現海市蜃樓般的震撼吧。
這些費用無疑全是靠信徒的捐贈和募捐籌集起來的。
初代教主時期異常繁榮的景象仿佛就浮現在眼前。
不過現在已然沒有初代時那樣興盛了,或許是社會條件發生變化的緣故吧。
初代教主創建普陀洛教團後之所以會立刻取得驚人的發展,也許是因為當時社會環境不夠安定,再說當時仍處于戰敗後虛無感殘存的時代,人心易受新興宗教的吸引。
總之,這個教團本部昔日的輝煌顯而易見。
這時,一名個子不高的微胖男子來到修二的一旁。
“讓您久等了。
”男子對從椅子上站起來的修二說道,“您好,我是玉野。
” “我是山邊。
” 玉野并未出示名片,修二卻也沒有那種跟玉野是初次相遇的陌生感。
相反,他從很久以前就知道這名男子,見了面仿佛是老相識似的。
“請坐。
”玉野招呼修二在椅子上坐下。
玉野文雄留着整齊的分頭,臉稍稍有點圓,鏡片後的眼睛很大,總體上給人一種機敏商人的印象。
這也許是修二心有成見的緣故,因為修二知道玉野的經曆,知道他曾幹過銀行的考查課長,從銀行辭職後立刻又開了家保險代理店。
修二隻覺得一陣奇怪的感覺襲來:自己費盡周折到處尋找的玉野如今就在眼前,并且還馬上就要跟自己談話。
他總覺得自己似乎正處于脫離現實的場面,一時間語言和意識全都亂了。
“讓您大老遠跑一趟,實在是辛苦了。
”玉野用事務性的語氣鄭重地說道。
“哪裡,我是受光和銀行的花房行長的介紹……” 當修二說出光和銀行和花房行長的名字時,他不動聲色地留意了一下玉野的表情。
對方的臉上毫無變化。
“啊,是我拜托行長的……” 剛才的少女又端來淡茶,放在了二人的面前。
“您經常跟花房行長見面嗎?”修二捧着茶杯問道。
“是啊,畢竟光和銀行是我們的交易銀行……” 後面的話被喝茶聲取而代之。
玉野沒有提及自己曾在光和銀行上班的經曆,以及在花房的幫助下開保險代理店的事情。
這是初次見面時的寒暄,而修二打算在之後的談話過程中一點點把對方的話套出來。
“那個,”玉野中止了閑聊,直奔正題,“或許花房先生也都告訴您了吧?這次之所以請您過來,其實是想請您在本部把教團的教義給畫成畫,像壁畫那樣裝飾在講堂裡。
” “壁畫?” 若是這樣,豈止是一百号,恐怕連二百号都不夠吧。
“啊,雖說是壁畫,可我卻想依照故事的順序把一百号左右的畫挂在牆上。
” “故事?” 比起花房所說的風景畫來,這規模似乎要大得多。
“關于這一點,我首先給您講講普陀洛教的事。
簡單說來,自從觀音信仰在平安末期傳入國内以後,由于對觀音的聖地補陀洛國的向往,我國也一直有僧人渡海前去探尋。
尤其是在熊野,曆代住持都會從熊野灣駕船渡海。
所謂的補陀洛國,佛典上指的是印度,那裡遠離日本,所以僧人們最初是朝着五島列島進發的。
但憑借當時的航海術,就連摸索到五島列島都是很危險的事,事實上,也确實有很多的渡海僧在途中就遇難溺死了……這次請您來,就是想請您把這段求道的曆史畫成畫卷裝飾在牆上,好讓信徒來觀賞。
最後再畫上補陀洛國的想象圖。
按普通的宗派來說,那就是極樂淨土。
” “哦。
” “以前,這種畫多數是以日式畫法來繪制的。
不過我們想另辟蹊徑,用西洋畫來描繪。
而且我們不想單純地圖配說明,而想用西洋畫技法中穿插日本畫的精神主義手法來表示。
這是非常難的,因此我們一直在為畫家的人選問題頭疼,于是就去找十分懂畫的花房行長商量……” “哦。
” “然後花房先生就推薦了您。
既然這樣,那就先見一面吧,這就是事情的大緻經過。
” “多謝擡愛。
”修二輕輕點了下頭,感謝對方的好意。
就在這時,修二忽然從玉野的眼睛上發現了什麼,不禁一愣。
咦,這雙眼睛也跟小外甥的眼睛非常相似……分明是姐夫德一郎的那雙眼睛。
同時,這雙眼睛跟花房行長的也很相似。
上次自己曾速寫過外甥的臉部,在跟花房行長面對面時他就曾思考過這種相似性,而現在,這相似的眼睛又出現在了眼前玉野的臉上。
如此說來,不止是眼睛,甚至連整體的印象也都跟姐夫很相似。
修二把玉野的話丢在一邊,搖起頭來。
看來還是自己的腦子出毛病了,怎麼所有人的臉看起來都是一個樣了?這不正常,他不禁想道。
微微的不安爬上修二的心頭。
他曾聽說過一個重度神經官能症患者的事情,據說此人總強迫自己用數字來計算所有的東西,成了一個計算狂。
比如說,如果他在走路,走路的步數立刻就會浮現在他的大腦裡,行人的人數他也想去數一數。
如果是坐在窗邊,他立刻就會想計算一下一分鐘内究竟會有多少人經過面前。
若是去别人家,他會想數數人家拉窗上的木條數是多少,天棚上的木條有多少根等,最後甚至将客廳裡所有可以用數字來計算的東西都數上一遍,否則就坐立不安。
他每天都在跟人生毫無關系的無聊事物上消磨神經。
難不成,類似的意識出現在了自己身上?他有些害怕起來。
自己是畫家。
身為畫家,自己應該能敏銳地鑒别出人臉的差别。
無論是類型多麼相同的容貌,應該也能辨認出差别來。
對于細節的捕捉也有自信。
可現在,這種自信卻眼看就要崩潰了。
不行,必須得稍微休息一下,修二在心裡嘀咕着。
玉野文雄當然不知道修二心中的這些想法。
他依然毫不在意地動着嘴皮子。
終于,他的聲音再度進入了修二的意識。
“……因此,我們得選一處補陀洛山的取景地才行。
關于這一點,若光靠空想的話恐怕您也畫不出來,所以我們已想好了一處候選地。
” 剛才在談什麼來着?修二這才忽然回過神。
就在擔心自己是否患上神經病時,玉野的話在意識中中斷了。
不過他終于還是想了起來,剛才是接着補陀洛渡海僧的故事繼續講的。
紀州熊野的住持為了尋訪補陀洛國,從勝浦一帶的海岸駕船出發,如同半自殺般的行程——剛才聽到這個地方。
“我想,五島列島最合适。
”玉野說道。
“五島列島,就是長崎縣的那片孤島嗎?”談話中出現了五島列島這個讓自己意外的名字。
“是的。
在長崎以西,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