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的殘片。

    花和葉雖已失去原形,但從枯萎的花瓣上可以看出是桃花。

    另一朵花有着長長的花莖,已經幹枯得像根細線,看樣子是油菜花。

    然而,比這些枯萎的花瓣更加吸引恭介的眼球的,是一個變了形的紙折人偶。

    它被系了已經變得像黑鐵絲似的桃花枝條上。

     恭介的視線像是着了魔似的被它勾住了。

    毫無疑問,既然紙折人偶系桃花枝條上,所祭奠的對象一定是一位女性。

    這束花肯定是某個人今年的三月三日女兒節前後供上的。

     這束花最初放置的地方應該不是這裡。

    原先想必是車禍現場附近的高速公路旁的。

    斜坡下路肩處那束玫瑰雖然也已經陳舊,但比起這束桃花來還是要新鮮得多。

    這就是說,後來有什麼人來到這裡,用玫瑰花束取代了路旁的桃花束,并且,他并沒有将桃花扔掉,而是将它移到了這簇野杜鵑之下。

     遇難者中的女性,就隻有公司職員的妻子菅原和枝及二十三歲的山内明子兩個人了。

    而系着紙折人偶的桃花束隻可能是獻給山内明子的。

    桃花節就是女兒節。

     來這裡上花的人,想必是死者的親友。

    但從系着紙折人偶這一點上看,很可能也是一位女性。

    因為如果是男人的話,估計就隻會帶花來了。

    隻有女人才會精心折疊彩紙做成人偶,并把它系桃花枝條上。

    這位女性不是别人,就是山内美代子,也就是山内明子的姐姐。

     可即便是這樣,這束被換下來的桃花束為什麼偏偏要放這野杜鵑之下呢?這難道也是偶然嗎?還是說,這“偶然”之中隐藏某種“必然”? 恭介打着傘蹲地上。

    高高的草叢沒過了他的肩膀,草叢上的雨滴流進了他的脖子。

     山内美代子是一個人來到這裡的嗎?不,這不可能。

    中野晉一肯定也一起來過。

     那麼,中野晉一是察覺到“那事兒”才領着山内美代子來這兒來的嗎…… 最初放路邊的花束,因為那兒是事故現場,所以僅僅是為了祭奠遇難者,這是符合常理的。

    問題于這野杜鵑開花的地方。

    将換下來的桃花束放這兒,顯然是有什麼特殊含義。

    既然這樣,那個中野晉一到底又料到了幾分真相呢? 恭介看了看下面汽車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又望了望左右兩邊。

    兩個方向上都有一個緩緩的彎道。

     既不是天橋上掉下了什麼東西,也不是從天橋上垂挂下什麼東西。

    踩了急刹車的鋁闆廂式車離開天橋也很遠。

    “火球似的東西”發光的位置就這長着野杜鵑的地方,是疾駛而來的鋁闆廂式車的正前方僅一百米的地方。

    可是,如果說有人站那裡放出了火球,那是絕不可能的。

     事實上并未發現這樣的痕迹,并天亮後再次仔細勘察時,也仍未發現任何線索……追尾撞車前的一瞬間,他看到前方有一個像是紅色火球似的東西,後經警察調查,認為他所看到的是撞上鋁闆廂式車的前兩輛中型轎車冒出的火焰。

     這個謎一般的機關是誰都猜不到的。

     恭介做了一個深呼吸,可自己也不知道是要吐氣還是要吸氣。

     忽然他想到了什麼,用腳尖分開草叢尋找了起來。

    會不會掉了什麼東西?他瞪大眼睛尋找着。

    确切地說,是不是因為不小心而掉落了什麼?他尋找的範圍很廣,雨傘被他扔到了一旁。

    他用雙手扒開芒草尋找着。

    芒草割破了他的手掌。

     什麼也沒有落下。

    這下可以放心了。

    兩隻手掌上滿是鮮血和雨水,濕漉漉的。

    腦袋上往下滴水,鞋子上盡是紅土。

    他剛才滿地摸爬,弄得膝蓋以下和攝影包上沾滿了草葉和紅土。

     他就這樣一身狼狽地打着傘,沿着山崖上的小路往回走。

    腳下的草叢間不時有一條條泛光的帶子穿過,那是蛇,吓得恭介面如死灰,倉皇逃向天橋。

     出租車已是蹤迹全無了。

    他看了看表,發現從下車到現已經過去了四十分鐘,超過了約定時間十分鐘。

    扣除車錢,還被司機白白撈走了近四千日元的小費。

     如果是開自己的車來,就沒有這種晦氣了。

    那天晚上,他自己的車就同一個地方停放了五個多小時。

     恭介打着傘,沿着村道朝沼津方向漫不經心地走去。

    高高的山坡被雲霧籠罩着,兩百米開外就看不清了。

     中野晉一這個家夥是個什麼人物?他和山内美代子又是什麼關系呢? 走空無一人的雨中小道上,他還不停地思索着。

    時不時經過的田間塑料大棚,雨水的壓迫下全都耷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