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噴灑他的車頂上。
那裡正是那天晚上恭介停他自己那輛小型車的地方。
當時他關掉車燈,将車那裡停放了好長一段時間。
恭介走過天橋,沿着山崖旁的小路朝沼津方向走去。
小路被茂密的草叢覆蓋着,吸足了雨水的草叢把他的褲管和鞋子浸濡得透濕。
不一會兒,他來到了一塊熟悉的地方。
四下望去,不見一個人影。
對面的山崖上有他記得的稀疏樹林。
那天,他傍晚時分來到這裡,所以地形還看得很清楚。
如今那片稀疏的樹林已經長出了茂密的枝葉,白色的雨霧上面來回沖刷着。
山坡下的這一派風景好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畫。
這裡跟去年十月份來的時候完全不一樣了。
當時紅葉似火,芒草已經枯萎大半,而如今又是一片郁郁蔥蔥,恢複了勃勃生機。
他從山崖上沿着緩坡小路往下走。
這條小路是通往下邊的高速公路的。
他手裡打着傘,肩上背着沉重的攝影包,腳底下則是一片泥濘,一步一滑的,走得甚是艱難。
鉛灰色的公路上,衆多的車輛依然風馳電掣般疾駛而過。
恭介将雨傘擋前面,因為他不想讓司機看到自己的臉。
下到路肩後沿着路邊往前走去,風很大,差一點沒把傘吹翻,他趕緊将傘收了一小半。
隻聽到身旁卡車呼嘯而去的可怕聲響,卻因為雨傘的遮擋看不到實際車輛。
這時,如果汽車稍稍一打滑,他就會稀裡糊塗地被撞個稀巴爛。
他來到了那個地方。
斜坡下面有一捧陳舊的花束正經受着風吹雨淋,已經枯萎的玫瑰花花瓣浸泡雨水之中。
不用說,這是獻給遇難者的花束。
這束花雖然陳舊了,但也不像是幾個月之前放這裡的。
鋁闆廂式車司機島田敏夫、同車助手野田俊樹、駕駛中型轎車的公司職員菅原春雄及其妻子和枝、駕駛中型轎車的公司職員山内明子、駕駛客貨兩用車的米津英吉。
大概是這六名遇難者中哪一位的親友供奉的花束。
未必就是獻給山内明子的吧。
恭介内心裡對自己說道。
估計事故之後經常有人前來供花。
對于遇難者的祭奠會持續一段時間。
但過後,人們漸漸就不特意跑到事故現場來,而改為給遇難者上墳掃墓了。
恭介轉身往回走,這時感到背後仿佛有人拽他。
他感到驚恐不安,似乎那些大卡車正冤魂的指使下從他背後直撞過來。
他撒腿逃走了。
他終于回到陡峭懸崖上面的緩坡小路上。
回到懸崖頂,大卡車、小轎車都腳下遙遠的高速公路上奔馳。
現可以放心了。
鋁闆廂式車馬力再足也不至于沖到這兒來吧? 恭介擡腿走了。
接下來要做的才是今天來這兒的目的。
下面的山坡上長着一簇野杜鵑,那位置離剛才去過的事故現場向南偏了一百米左右。
這簇野杜鵑就是一個标記。
恭介開始順着長滿雜草的斜坡朝那簇野杜鵑摸下去。
齊腰深的草叢上蓄滿的雨水把他的下半身淋了個透濕,就像剛從水裡爬起來似的。
鞋和襪子也都濕透了。
不過,他現已經顧不上後悔沒穿膠鞋來了。
恭介打着傘來到那簇野杜鵑的附近。
下面的高速公路上,汽車仍然不停地奔馳着。
對面的山崖上濃霧彌漫,直達空中的雨雲。
由于這裡是富士山麓,所以地勢要比沼津等地高得多。
事故的原因,無疑于行駛最前面的鋁闆廂式車的緊急停車以及翻倒,但駕駛該卡車的司機島田當時為什麼要踩急刹車,并向右側打方向盤呢?如果是突然發現前方有障礙而慌慌張張采取如此措施的話,那麼接到報警後于該事故發生四十分鐘内趕到現場的沼津警察署的警員,現場勘察時肯定會發現該障礙物或其遺留下來的痕迹。
然而,事實上并未發現這樣的痕迹,并天亮後再次仔細勘察時,也仍未發現任何線索。
另據撞上第三輛中型轎車的客貨兩用車上的副駕米津安吉說,追尾撞車前的一瞬間,他看到前方有一個像是紅色火球似的東西,後經警察調查,認為他所看到的是撞上鋁闆廂式車的前面兩輛中型轎車冒出的火焰。
這是山鹿恭介不知讀過多少遍、已經深深印他腦子裡的事故報道。
那個“火球似的東西”的發光地點,正位于他現所站位置的下方。
恭介呆呆地站野杜鵑旁,因為他朝下望去視野邊緣處出現了一件出乎他意料的物件。
一簇簇盛開的野杜鵑之間,散落着片片白色的碎屑。
那是花束枯萎
那裡正是那天晚上恭介停他自己那輛小型車的地方。
當時他關掉車燈,将車那裡停放了好長一段時間。
恭介走過天橋,沿着山崖旁的小路朝沼津方向走去。
小路被茂密的草叢覆蓋着,吸足了雨水的草叢把他的褲管和鞋子浸濡得透濕。
不一會兒,他來到了一塊熟悉的地方。
四下望去,不見一個人影。
對面的山崖上有他記得的稀疏樹林。
那天,他傍晚時分來到這裡,所以地形還看得很清楚。
如今那片稀疏的樹林已經長出了茂密的枝葉,白色的雨霧上面來回沖刷着。
山坡下的這一派風景好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畫。
這裡跟去年十月份來的時候完全不一樣了。
當時紅葉似火,芒草已經枯萎大半,而如今又是一片郁郁蔥蔥,恢複了勃勃生機。
他從山崖上沿着緩坡小路往下走。
這條小路是通往下邊的高速公路的。
他手裡打着傘,肩上背着沉重的攝影包,腳底下則是一片泥濘,一步一滑的,走得甚是艱難。
鉛灰色的公路上,衆多的車輛依然風馳電掣般疾駛而過。
恭介将雨傘擋前面,因為他不想讓司機看到自己的臉。
下到路肩後沿着路邊往前走去,風很大,差一點沒把傘吹翻,他趕緊将傘收了一小半。
隻聽到身旁卡車呼嘯而去的可怕聲響,卻因為雨傘的遮擋看不到實際車輛。
這時,如果汽車稍稍一打滑,他就會稀裡糊塗地被撞個稀巴爛。
他來到了那個地方。
斜坡下面有一捧陳舊的花束正經受着風吹雨淋,已經枯萎的玫瑰花花瓣浸泡雨水之中。
不用說,這是獻給遇難者的花束。
這束花雖然陳舊了,但也不像是幾個月之前放這裡的。
鋁闆廂式車司機島田敏夫、同車助手野田俊樹、駕駛中型轎車的公司職員菅原春雄及其妻子和枝、駕駛中型轎車的公司職員山内明子、駕駛客貨兩用車的米津英吉。
大概是這六名遇難者中哪一位的親友供奉的花束。
未必就是獻給山内明子的吧。
恭介内心裡對自己說道。
估計事故之後經常有人前來供花。
對于遇難者的祭奠會持續一段時間。
但過後,人們漸漸就不特意跑到事故現場來,而改為給遇難者上墳掃墓了。
恭介轉身往回走,這時感到背後仿佛有人拽他。
他感到驚恐不安,似乎那些大卡車正冤魂的指使下從他背後直撞過來。
他撒腿逃走了。
他終于回到陡峭懸崖上面的緩坡小路上。
回到懸崖頂,大卡車、小轎車都腳下遙遠的高速公路上奔馳。
現可以放心了。
鋁闆廂式車馬力再足也不至于沖到這兒來吧? 恭介擡腿走了。
接下來要做的才是今天來這兒的目的。
下面的山坡上長着一簇野杜鵑,那位置離剛才去過的事故現場向南偏了一百米左右。
這簇野杜鵑就是一個标記。
恭介開始順着長滿雜草的斜坡朝那簇野杜鵑摸下去。
齊腰深的草叢上蓄滿的雨水把他的下半身淋了個透濕,就像剛從水裡爬起來似的。
鞋和襪子也都濕透了。
不過,他現已經顧不上後悔沒穿膠鞋來了。
恭介打着傘來到那簇野杜鵑的附近。
下面的高速公路上,汽車仍然不停地奔馳着。
對面的山崖上濃霧彌漫,直達空中的雨雲。
由于這裡是富士山麓,所以地勢要比沼津等地高得多。
事故的原因,無疑于行駛最前面的鋁闆廂式車的緊急停車以及翻倒,但駕駛該卡車的司機島田當時為什麼要踩急刹車,并向右側打方向盤呢?如果是突然發現前方有障礙而慌慌張張采取如此措施的話,那麼接到報警後于該事故發生四十分鐘内趕到現場的沼津警察署的警員,現場勘察時肯定會發現該障礙物或其遺留下來的痕迹。
然而,事實上并未發現這樣的痕迹,并天亮後再次仔細勘察時,也仍未發現任何線索。
另據撞上第三輛中型轎車的客貨兩用車上的副駕米津安吉說,追尾撞車前的一瞬間,他看到前方有一個像是紅色火球似的東西,後經警察調查,認為他所看到的是撞上鋁闆廂式車的前面兩輛中型轎車冒出的火焰。
這是山鹿恭介不知讀過多少遍、已經深深印他腦子裡的事故報道。
那個“火球似的東西”的發光地點,正位于他現所站位置的下方。
恭介呆呆地站野杜鵑旁,因為他朝下望去視野邊緣處出現了一件出乎他意料的物件。
一簇簇盛開的野杜鵑之間,散落着片片白色的碎屑。
那是花束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