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有賣,可沒有這種彩色紙。
” “哦。
到什麼地方才能找到跟這一樣的紙呢?” “你别老是轉悠文具店了,去紙張店看看吧。
” “紙張店?”正平恍然大悟,“這附近……” “沒有。
” “謝謝。
” 正平離開這個噘着嘴噴煙的瘦臉男人,走出了文具店。
返回澀谷車站後,他坐上了地鐵。
他想起日本橋那一帶就有紙張店。
“他”要用F-CO自粘膠帶幹什麼呢? 除了進站時有亮光照進來以外,地鐵的兩側車窗一直是黑乎乎的。
這樣的環境倒十分适合思考問題。
不是電線。
因為現場沒有那種東西。
如果不是用來連接電線的,又是什麼呢?毫無頭緒。
正平認為“他”進了某家電器商店,買下那種用于高壓線的絕緣粘膠帶,并于去年十月三日夜裡去了現場。
這一點是确切無疑的。
但是,其用途不得而知。
他是開私家車去的現場。
那麼,有必要往汽車的零部件或發動機上纏繞絕緣膠帶嗎?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現場那個發光的“火球”是否就跟汽車的某個機械部分有關呢?假設“他”把汽車停天橋旁,那麼這個停車地點跟米津安吉目擊到“火球”的地點之間就有八百米左右的距離。
他那段距離上貼着地面布下裝車上的電線。
并且,因為距離太長,需要連接好幾根電線。
而電線的接頭上纏的就是F-CO自粘膠帶。
事情果真是這樣嗎? 正平對腦中出現的這個念頭十分興奮。
可是,汽車跟類似“火球”的發光體之間的關系,還是弄不明白。
能夠想到的隻有汽車的發動機,不過,那跟發光體之間要如何發生聯系呢?還有,為什麼要用到連接高壓線的膠帶呢?要是這些問題弄不明白,就沒辦法深入思考下去。
日本橋車站下車後,正平一下子落入了陽光的包圍中。
光線十分強烈,刺痛了他尚未習慣陽光的眼睛。
櫻花凋落之後,夏日的前兆也就随之而來了。
這裡有一家紙張批發店。
店門前的員工正從卡車上卸紙。
那些紙估計是從造紙廠運來的吧。
員工們用叉車五令
">五令地往店裡面搬運,他們的臉上已經冒汗了。
今天氣溫确實升高了許多。
“啊,是這個嗎?”被正平叫住的一名年輕員工看了一眼手裡的黑色紙片,馬上說道“這是呢絨紙。
” “呢絨紙?” “你看,這紙不分正反面,纖維都起毛,就像呢絨一般,所以叫呢絨紙。
” “哦,主要用于哪裡的呢?” “嗯,辦簡易的畫展時,常将它貼牆上做背景,使畫或挂軸看起來更加醒目。
還有就是改建的房屋中用它來做隔斷,基本上就是這樣吧。
因為質地粗糙,一般不會把它當牆紙用。
” “整張有多大呢?” “有全開紙那麼大。
跟我們現搬運這種模造紙一樣,長79公分,寬109公分。
” “街上的零售店裡有賣嗎?” “嗯,即便不是批發店,隻要是專業的紙張店都有賣的。
不過,不是全開紙了,估計是對開或更小的。
” “多謝。
耽誤您幹活了,對不起。
”正平對熱心的員工表示了謝意。
正平走進了不遠處的一家百貨商場。
他的目的不是購物。
而是坐到角落的長椅上,好好整理一下思路。
對于眼前來來往往的顧客,他幾乎視而不見。
“他”為什麼要用呢絨紙呢?雖說紙片落了事故現場,但未必是去年十月三日扔那裡的,也不能斷定它和F-CO自粘膠有什麼關聯。
然而,正平無法排除一個念頭:這兩件東西都是“他”帶去并扔現場的。
膠帶也好,呢絨紙也罷,它們到底起了什麼作用呢?正平彎着腰,以手支頤,冥思苦想着。
“獲獎感想”中會不會蘊藏着解開這一謎團的啟示呢?報上的那些鉛字早就銘刻他的腦海裡了,他逐行回憶着。
我拿起相機一個勁兒地按動着快門。
由于火焰很亮,根本不需要使用閃光燈。
這是“獲獎感想”的最後部分。
“根本不需要閃光燈”這句話正平的心頭卡住了。
” “哦。
到什麼地方才能找到跟這一樣的紙呢?” “你别老是轉悠文具店了,去紙張店看看吧。
” “紙張店?”正平恍然大悟,“這附近……” “沒有。
” “謝謝。
” 正平離開這個噘着嘴噴煙的瘦臉男人,走出了文具店。
返回澀谷車站後,他坐上了地鐵。
他想起日本橋那一帶就有紙張店。
“他”要用F-CO自粘膠帶幹什麼呢? 除了進站時有亮光照進來以外,地鐵的兩側車窗一直是黑乎乎的。
這樣的環境倒十分适合思考問題。
不是電線。
因為現場沒有那種東西。
如果不是用來連接電線的,又是什麼呢?毫無頭緒。
正平認為“他”進了某家電器商店,買下那種用于高壓線的絕緣粘膠帶,并于去年十月三日夜裡去了現場。
這一點是确切無疑的。
但是,其用途不得而知。
他是開私家車去的現場。
那麼,有必要往汽車的零部件或發動機上纏繞絕緣膠帶嗎?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現場那個發光的“火球”是否就跟汽車的某個機械部分有關呢?假設“他”把汽車停天橋旁,那麼這個停車地點跟米津安吉目擊到“火球”的地點之間就有八百米左右的距離。
他那段距離上貼着地面布下裝車上的電線。
并且,因為距離太長,需要連接好幾根電線。
而電線的接頭上纏的就是F-CO自粘膠帶。
事情果真是這樣嗎? 正平對腦中出現的這個念頭十分興奮。
可是,汽車跟類似“火球”的發光體之間的關系,還是弄不明白。
能夠想到的隻有汽車的發動機,不過,那跟發光體之間要如何發生聯系呢?還有,為什麼要用到連接高壓線的膠帶呢?要是這些問題弄不明白,就沒辦法深入思考下去。
日本橋車站下車後,正平一下子落入了陽光的包圍中。
光線十分強烈,刺痛了他尚未習慣陽光的眼睛。
櫻花凋落之後,夏日的前兆也就随之而來了。
這裡有一家紙張批發店。
店門前的員工正從卡車上卸紙。
那些紙估計是從造紙廠運來的吧。
員工們用叉車五令
">五令地往店裡面搬運,他們的臉上已經冒汗了。
今天氣溫确實升高了許多。
“啊,是這個嗎?”被正平叫住的一名年輕員工看了一眼手裡的黑色紙片,馬上說道“這是呢絨紙。
” “呢絨紙?” “你看,這紙不分正反面,纖維都起毛,就像呢絨一般,所以叫呢絨紙。
” “哦,主要用于哪裡的呢?” “嗯,辦簡易的畫展時,常将它貼牆上做背景,使畫或挂軸看起來更加醒目。
還有就是改建的房屋中用它來做隔斷,基本上就是這樣吧。
因為質地粗糙,一般不會把它當牆紙用。
” “整張有多大呢?” “有全開紙那麼大。
跟我們現搬運這種模造紙一樣,長79公分,寬109公分。
” “街上的零售店裡有賣嗎?” “嗯,即便不是批發店,隻要是專業的紙張店都有賣的。
不過,不是全開紙了,估計是對開或更小的。
” “多謝。
耽誤您幹活了,對不起。
”正平對熱心的員工表示了謝意。
正平走進了不遠處的一家百貨商場。
他的目的不是購物。
而是坐到角落的長椅上,好好整理一下思路。
對于眼前來來往往的顧客,他幾乎視而不見。
“他”為什麼要用呢絨紙呢?雖說紙片落了事故現場,但未必是去年十月三日扔那裡的,也不能斷定它和F-CO自粘膠有什麼關聯。
然而,正平無法排除一個念頭:這兩件東西都是“他”帶去并扔現場的。
膠帶也好,呢絨紙也罷,它們到底起了什麼作用呢?正平彎着腰,以手支頤,冥思苦想着。
“獲獎感想”中會不會蘊藏着解開這一謎團的啟示呢?報上的那些鉛字早就銘刻他的腦海裡了,他逐行回憶着。
我拿起相機一個勁兒地按動着快門。
由于火焰很亮,根本不需要使用閃光燈。
這是“獲獎感想”的最後部分。
“根本不需要閃光燈”這句話正平的心頭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