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連環撞車引發大火,兩輛轎車和一輛客貨兩用車熊熊燃燒。
有了這樣的火勢,确實不需要閃光燈了。
猛烈相撞的車身熊熊火光中呈黑色剪影狀,正因為達到了這樣的效果,《沖撞》才成了一幅慘烈卻震撼人心的作品。
相反,如果用了閃光燈,白刷刷的車身就會畫面中暴露無遺,照片的效果也就該打折扣了。
從這方面來講,獲獎者的這句話可以說是合情合理。
可是,正平依然覺得“根本不需要使用閃光燈”似乎是話裡有話,其中包含着一層特别的意思,好像是有意這麼強調的。
就人的心理而言,要隐瞞什麼時,往往會說一些相反的話語。
什麼都不說倒也罷了,可不說些什麼總是擔心别人會起疑心,結果就說了多餘的話,欲蓋彌彰。
由于火焰很亮,根本不需要使用閃光燈。
這句莫非正是這樣?如果這句話是作為介紹攝影信息,未免多此一舉。
因為需不需要閃光燈,隻要看一看發表出來的照片不就一目了然嗎? 也就是說,“他”事實上是使用了閃光燈的。
不過,閃光燈并沒有用拍攝中,而是用到了别的地方去了…… 不僅如此,正平注意到,出于同一心理,他還撒了另一個謊。
那就是“為了拍攝沼津的夜景順着縣道和村道往下走”。
經過昨晚的現場勘察已經證實,那句話跟實際的環境狀況是格格不入的。
聽起來也像是急于證明事發時自己不現場。
一般來說,要表明事故發生時自己什麼地方的話,隻要說一句“事故發生時,我正高坡上轉悠呢”,一帶而過就可以了。
而特意點明什麼“縣道”“村道”,純屬多餘。
想到這裡,正平長椅上有些坐不住了。
他的内心産生了一股要站起身來回轉圈的強烈沖動。
然而,他又馬上告誡自己要冷靜,因為需要考慮的問題還多着呢。
長椅的另一頭,一直有人起身離開,也不斷有人來此坐下。
這些人中,以老人和帶着孩子的婦女居多,換人的頻率相當之高。
要平時,看着匆匆忙忙從自己眼前經過的顧客,悠閑地想象一下這些人的日常生活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然而此刻,這些來去匆匆的人流正平的眼中隻不過是一片雜亂無章的風景而已。
當然,從旁人的眼光來看,這個坐長椅上猛抽香煙的胡須男,肯定正因被爽約而心裡火燒火燎。
閃光燈所發出的光線是白色的,并非“火球”那樣的紅光。
并且,閃光燈的閃光也不是連續性的,幹電池的充電大概需要三四秒鐘的時間。
目擊者米津安吉說的可是“一閃一閃地發光”,這意味着連續的閃光。
這樣的話,間隔不就隻有一秒鐘了嗎?若非如此,大型鋁闆廂式車的司機也就不會踩急刹車的吧?并且,那種閃光還必須來自貨車的正對面。
這些問題還是弄不明白。
發光體就是閃光燈,這一推測正平的腦海裡已經開始站住腳了,但要再進一步推理就感到毫無頭緒了。
這時,有一位母親領着一個小孩子從他面前走過。
小孩子手裡攥着一個印有百貨公司名稱的藍色氣球。
随着孩子一雙小腳的走動,氣球也不住地晃動着。
正平想起了今天早上出門時遇見的鄰居家的小男孩“小新新”的眼鏡。
那是上小學一年級的哥哥學校做手工時用厚紙闆剪成的。
眼鏡框上貼着藍色玻璃紙。
他母親說哥哥自己戴着的那一副一邊是茶色,一邊是綠色,兩邊是不同顔色的鏡片。
正平來到百貨公司地下一層。
這裡是女顧客居多的食品部,擺有許多用玻璃紙和薄塑料紙包裝的袋子。
透過包裝袋可以清楚地看到裡面紅紅黃黃的商品。
帶顔色的是面向小孩子的點心袋。
正平買了一袋用紅塑料袋裝着的小塊年糕。
透過袋子來看,白色的年糕變成大紅色的了。
正平覺得這袋年糕解開了他心中的一個疑團:閃光燈的玻璃罩外面如果蒙上一層紅色玻璃紙或紅色塑料紙,不就成了“火球”那樣的紅色閃光了嗎?把戲就是如此而已。
黑暗中,即便較弱的光也會顯得很明亮。
就像汽車的尾燈,頂多也隻
有了這樣的火勢,确實不需要閃光燈了。
猛烈相撞的車身熊熊火光中呈黑色剪影狀,正因為達到了這樣的效果,《沖撞》才成了一幅慘烈卻震撼人心的作品。
相反,如果用了閃光燈,白刷刷的車身就會畫面中暴露無遺,照片的效果也就該打折扣了。
從這方面來講,獲獎者的這句話可以說是合情合理。
可是,正平依然覺得“根本不需要使用閃光燈”似乎是話裡有話,其中包含着一層特别的意思,好像是有意這麼強調的。
就人的心理而言,要隐瞞什麼時,往往會說一些相反的話語。
什麼都不說倒也罷了,可不說些什麼總是擔心别人會起疑心,結果就說了多餘的話,欲蓋彌彰。
由于火焰很亮,根本不需要使用閃光燈。
這句莫非正是這樣?如果這句話是作為介紹攝影信息,未免多此一舉。
因為需不需要閃光燈,隻要看一看發表出來的照片不就一目了然嗎? 也就是說,“他”事實上是使用了閃光燈的。
不過,閃光燈并沒有用拍攝中,而是用到了别的地方去了…… 不僅如此,正平注意到,出于同一心理,他還撒了另一個謊。
那就是“為了拍攝沼津的夜景順着縣道和村道往下走”。
經過昨晚的現場勘察已經證實,那句話跟實際的環境狀況是格格不入的。
聽起來也像是急于證明事發時自己不現場。
一般來說,要表明事故發生時自己什麼地方的話,隻要說一句“事故發生時,我正高坡上轉悠呢”,一帶而過就可以了。
而特意點明什麼“縣道”“村道”,純屬多餘。
想到這裡,正平長椅上有些坐不住了。
他的内心産生了一股要站起身來回轉圈的強烈沖動。
然而,他又馬上告誡自己要冷靜,因為需要考慮的問題還多着呢。
長椅的另一頭,一直有人起身離開,也不斷有人來此坐下。
這些人中,以老人和帶着孩子的婦女居多,換人的頻率相當之高。
要平時,看着匆匆忙忙從自己眼前經過的顧客,悠閑地想象一下這些人的日常生活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然而此刻,這些來去匆匆的人流正平的眼中隻不過是一片雜亂無章的風景而已。
當然,從旁人的眼光來看,這個坐長椅上猛抽香煙的胡須男,肯定正因被爽約而心裡火燒火燎。
閃光燈所發出的光線是白色的,并非“火球”那樣的紅光。
并且,閃光燈的閃光也不是連續性的,幹電池的充電大概需要三四秒鐘的時間。
目擊者米津安吉說的可是“一閃一閃地發光”,這意味着連續的閃光。
這樣的話,間隔不就隻有一秒鐘了嗎?若非如此,大型鋁闆廂式車的司機也就不會踩急刹車的吧?并且,那種閃光還必須來自貨車的正對面。
這些問題還是弄不明白。
發光體就是閃光燈,這一推測正平的腦海裡已經開始站住腳了,但要再進一步推理就感到毫無頭緒了。
這時,有一位母親領着一個小孩子從他面前走過。
小孩子手裡攥着一個印有百貨公司名稱的藍色氣球。
随着孩子一雙小腳的走動,氣球也不住地晃動着。
正平想起了今天早上出門時遇見的鄰居家的小男孩“小新新”的眼鏡。
那是上小學一年級的哥哥學校做手工時用厚紙闆剪成的。
眼鏡框上貼着藍色玻璃紙。
他母親說哥哥自己戴着的那一副一邊是茶色,一邊是綠色,兩邊是不同顔色的鏡片。
正平來到百貨公司地下一層。
這裡是女顧客居多的食品部,擺有許多用玻璃紙和薄塑料紙包裝的袋子。
透過包裝袋可以清楚地看到裡面紅紅黃黃的商品。
帶顔色的是面向小孩子的點心袋。
正平買了一袋用紅塑料袋裝着的小塊年糕。
透過袋子來看,白色的年糕變成大紅色的了。
正平覺得這袋年糕解開了他心中的一個疑團:閃光燈的玻璃罩外面如果蒙上一層紅色玻璃紙或紅色塑料紙,不就成了“火球”那樣的紅色閃光了嗎?把戲就是如此而已。
黑暗中,即便較弱的光也會顯得很明亮。
就像汽車的尾燈,頂多也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