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關燈
小
中
大
不出他就是我的原型。
倘若他的鬼魂不安地在書店裡徘徊,設法使他的著作陳列得井然有序,猛然想起我如何嘲笑他想有朝一日成為英國文學界的泰鬥的抱負,那麼在他看到我,就連嘲笑他的我,似乎也快享有那種昙花一現、既可悲又可笑的顯赫聲名的時候,他一定會幸災樂禍地暗自好笑。
可是我寫《尋歡作樂》,并不是專門為了描述愛德華·德裡菲爾德和阿爾羅伊·基爾這兩個人物。
年輕的時候,我跟本書中我稱作羅西的那個年輕女人關系十分密切。
她有重大的、令人惱怒的過錯,但是她長得很美,人也誠實。
我和她的關系正如這種關系一貫會有的結果那樣後來結束了,但是我對她的回憶年複一年地萦繞在我的腦海中。
我知道總有一天我會把她寫進一本小說。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經過了好多年,我始終沒有找到我在尋找的機會。
我擔心自己永遠沒有這種機會了。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直到我忽然想要描述一個上了年歲的著名小說家(他受到自己太太的悉心照料,死後卻被他太太和其他人用來給他們自己增加榮耀,這想必會使他多少有點兒氣惱)的時候,我才想到可以把羅西寫作他的頭一位太太,這樣一來我就有了那個我渴望很久的機會。
我還必須補充說我認為自己所創造的最動人的女主角的原型根本不可能在我的小說中認出她自己的面目,因為等到我寫這本小說的時候,她已去世了。
采訪的記者往往向作者提出幾乎同樣的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你對他們的大部分問題會有現成的答複。
每逢他們問我我自認為哪部小說是我最出色的作品的時候,我總問他們說他們是指一般認為我最出色的作品,還是指我自己最喜歡的作品。
雖然自從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校改校樣以後,我就沒有再看過《塵網》,但是我卻願意贊同公衆的意見,認為它是我最出色的作品。
那是一個作家一生隻能寫一回的那種書。
歸根結底,他隻有一生。
可是我最喜歡的書卻是《尋歡作樂》。
這是一部寫起來饒有興味的書。
處理多年前發生的事情和三十年後發生的事情,而不失去想要抓住讀者的注意力所必需的連貫性,這頗費心思。
我發現克服這個困難是一項很愉快的工作。
我希望讀者從過去跨入現在,再從現在返回過去,一點兒都不感到颠簸震動,因而故事的叙述應當像一條法國那種甯靜的河流那樣平穩地流去。
可是這當然隻是一個多少有點别出心裁的技巧的問題。
在這方面,讀者所關心的隻是結果。
讀者對作家不得不應付的潛在的困難、無所适從的窘境和進退兩難的局面,跟講究飲食的人對把完好美味的弗吉尼亞火腿⑩熏制出來放在他面前的那套工序同樣漠不關心。
不過這隻是順帶一提而已。
我喜歡《尋歡作樂》,因為那個臉上挂着明媚可愛的微笑的女人為我再次生活在這本書的字裡行間,她就是羅西·德裡菲爾德的原型。
一九五○年一月 注釋 ① 丁尼生(1809&mdash1892):英國詩人,一八五○年被封為桂冠詩人。
② 梅瑞狄斯(1828&mdash1909):英國小說家,詩人。
③ 拉帕洛:意大利西北部港口城市,在熱那亞灣内。
④ 馬克斯·比爾博姆(1872&mdash1956):英國漫畫家和作家。
⑤ 格哈特·霍普特曼(1862&mdash1946):德國劇作家,一九一二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⑥ 葉芝(1865&mdash1939):愛爾蘭詩人,戲劇家,一九二三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⑦ 惠特斯特布爾:也可意譯成白馬廄,是英國英格蘭肯特郡的一個海濱勝地,作者在本書中将此地名改作黑馬廄。
⑧ 休·沃爾波爾(1884&mdash1941):英國小說家。
⑨ 《威弗利》:英國蘇格蘭小說家瓦爾特·司各特(1771&mdash1832)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⑩ 弗吉尼亞火腿:指以胡桃殼煙熏、加入香料的美式火腿。
據說用來熏制該火腿的豬曾用桃子飼養,風味獨特。
倘若他的鬼魂不安地在書店裡徘徊,設法使他的著作陳列得井然有序,猛然想起我如何嘲笑他想有朝一日成為英國文學界的泰鬥的抱負,那麼在他看到我,就連嘲笑他的我,似乎也快享有那種昙花一現、既可悲又可笑的顯赫聲名的時候,他一定會幸災樂禍地暗自好笑。
可是我寫《尋歡作樂》,并不是專門為了描述愛德華·德裡菲爾德和阿爾羅伊·基爾這兩個人物。
年輕的時候,我跟本書中我稱作羅西的那個年輕女人關系十分密切。
她有重大的、令人惱怒的過錯,但是她長得很美,人也誠實。
我和她的關系正如這種關系一貫會有的結果那樣後來結束了,但是我對她的回憶年複一年地萦繞在我的腦海中。
我知道總有一天我會把她寫進一本小說。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經過了好多年,我始終沒有找到我在尋找的機會。
我擔心自己永遠沒有這種機會了。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直到我忽然想要描述一個上了年歲的著名小說家(他受到自己太太的悉心照料,死後卻被他太太和其他人用來給他們自己增加榮耀,這想必會使他多少有點兒氣惱)的時候,我才想到可以把羅西寫作他的頭一位太太,這樣一來我就有了那個我渴望很久的機會。
我還必須補充說我認為自己所創造的最動人的女主角的原型根本不可能在我的小說中認出她自己的面目,因為等到我寫這本小說的時候,她已去世了。
采訪的記者往往向作者提出幾乎同樣的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你對他們的大部分問題會有現成的答複。
每逢他們問我我自認為哪部小說是我最出色的作品的時候,我總問他們說他們是指一般認為我最出色的作品,還是指我自己最喜歡的作品。
雖然自從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校改校樣以後,我就沒有再看過《塵網》,但是我卻願意贊同公衆的意見,認為它是我最出色的作品。
那是一個作家一生隻能寫一回的那種書。
歸根結底,他隻有一生。
可是我最喜歡的書卻是《尋歡作樂》。
這是一部寫起來饒有興味的書。
處理多年前發生的事情和三十年後發生的事情,而不失去想要抓住讀者的注意力所必需的連貫性,這頗費心思。
我發現克服這個困難是一項很愉快的工作。
我希望讀者從過去跨入現在,再從現在返回過去,一點兒都不感到颠簸震動,因而故事的叙述應當像一條法國那種甯靜的河流那樣平穩地流去。
可是這當然隻是一個多少有點别出心裁的技巧的問題。
在這方面,讀者所關心的隻是結果。
讀者對作家不得不應付的潛在的困難、無所适從的窘境和進退兩難的局面,跟講究飲食的人對把完好美味的弗吉尼亞火腿⑩熏制出來放在他面前的那套工序同樣漠不關心。
不過這隻是順帶一提而已。
我喜歡《尋歡作樂》,因為那個臉上挂着明媚可愛的微笑的女人為我再次生活在這本書的字裡行間,她就是羅西·德裡菲爾德的原型。
一九五○年一月 注釋 ① 丁尼生(1809&mdash1892):英國詩人,一八五○年被封為桂冠詩人。
② 梅瑞狄斯(1828&mdash1909):英國小說家,詩人。
③ 拉帕洛:意大利西北部港口城市,在熱那亞灣内。
④ 馬克斯·比爾博姆(1872&mdash1956):英國漫畫家和作家。
⑤ 格哈特·霍普特曼(1862&mdash1946):德國劇作家,一九一二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⑥ 葉芝(1865&mdash1939):愛爾蘭詩人,戲劇家,一九二三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⑦ 惠特斯特布爾:也可意譯成白馬廄,是英國英格蘭肯特郡的一個海濱勝地,作者在本書中将此地名改作黑馬廄。
⑧ 休·沃爾波爾(1884&mdash1941):英國小說家。
⑨ 《威弗利》:英國蘇格蘭小說家瓦爾特·司各特(1771&mdash1832)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⑩ 弗吉尼亞火腿:指以胡桃殼煙熏、加入香料的美式火腿。
據說用來熏制該火腿的豬曾用桃子飼養,風味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