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帕洛馬爾休假 第一章 在海濱
關燈
小
中
大
1、海浪
海水在蕩漾,輕輕拍打着沙灘。
帕洛馬爾先生伫立岸邊觀浪;他并未沉迷于觀察之中,不,他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他要看看海浪的—個浪頭。
不能說他在觀察,因為觀察需要相應的性格、相應的心情、相應的外界條件。
帕洛馬爾先生原則上雖不反對進行觀察,但觀察所需要的上述三個條件他全都不具備。
再說,他不是想看整個海浪,隻要看海浪的一個浪頭,并無其它奢望。
為了獲得清晰的感覺,他為自己的每一個行為都預先确定好一個有限而明确的目标。
帕洛馬爾先生望着一個海浪在遠方出現,漸漸壯大,不停地變換形狀和顔色,翻滾着向前湧來,最後在岸邊粉碎、消失、回流,他也許可以認為至此已完成了既定目标,可以開路了。
然而事情并不那麼簡單;很難把一個浪頭與後面的浪頭分開,因為後浪仿佛推着它前進,有時卻要趕上并超過它;同樣,也難把二個浪頭與前面的浪頭分開,因為前浪似乎拖着它一同湧向岸邊,最後卻轉過身來反撲向它,以阻止它前進。
再從橫的方向看一個浪頭的幅度,它與海岸同寬,很難确定它一直延伸到哪裡,又在哪裡被截分成速度;形狀、強度與方向等均不相同的單獨的浪頭。
總而言之,如不考慮構成一個浪頭的各種複雜因素以及同樣複雜的各種伴生現象,那就無法觀察到—個浪頭。
這些因素與現象變化無窮,因此每—個浪頭都有别于另—個浪頭。
不過,如果說每—個浪頭都與其它浪頭一樣,不管它們是否相鄰或者相繼,那也不算錯,因為總有一些形式與系列會重複出現,雖然它們在發生的時間與地點方面并無規律可循。
既然帕洛馬爾先生現在想幹的隻不過是看到一個浪頭,即将它的各個組成部分與伴生現象盡覽無遺,他的目光就應該集中在海水拍打海岸的動作上,收集他尚未注意到的現象,一旦發現眼前的景象開始重複,就知道他已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一切,便可收兵了。
生長在這個混亂而擁擠的世界上,帕洛馬爾先生力求減少與外部世界的接觸,并且為了不刺激自己那易怒的神經,盡量控制着自己的感受。
波浪滾滾而來,它那隆起的頂峰開始呈現白色。
如果它還沒有到達岸邊,白色的浪花翻滾幾下後,便迅速消逝,仿佛海水吞噬了并把海水染成白色。
這時它又開始隆起,酷似一塊白色的地毯鋪向岸邊,仿佛為了迎候海浪。
然而。
當你急不可待地期望看到浪在這塊地毯上滾動時,卻看不到波浪,隻看到地毯。
—會兒白地毯也迅速消逝,變為一片晶瑩閃亮的濕漉漉的沙灘。
霎時間濕沙灘也随着向後撤,仿佛那幹燥而灰暗的海灘擠壓着它,并使自己那彎彎曲曲的疆界向前擴張。
同時要注意到海岸的凸起處。
這裡海浪分成兩翼,一翼自右向左朝海岸推進,一翼自左向右朝海岸奔來,它們的分界處或曰彙合點即是這海岸的凸起處。
凸起處總是位于海浪兩翼向前推進的後部,并經受其重疊交錯地沖擊,直至下—個浪頭——更加強勁的浪頭,亦将分為兩翼的浪頭——襲來,驅散前一個浪頭,如此周而複始。
由于海浪活動的這種模式,海灘上形成了許多上面提到的凸起處。
這些凸起處一直延伸到海水之中,猶如漲潮時海水上漲淹漢了它們。
帕洛馬爾先生恰好選擇了這麼—個深人海水中的灘頭作為自己的觀察點。
這裡海浪從兩側襲來;如若挖斷半潛入海底的沙灘,兩邊的海浪即可彙合起來。
就是說,為了搞清楚一個浪頭,必須考慮來自兩側的、方向截然相反的兩股力量,它們相反相成,相激相蕩,産生出無窮無盡的浪花。
現在,帕洛馬爾先生盡量限制自己的視野。
如果隻注視自己前面十米海岸乘十米大海這麼一塊海面,那麼經過一定時間便可以全部記錄下以某種頻率重複出現的海浪的各種運動。
困難在于确定這塊觀察區的邊界:如果把一個滾滾而來的浪頭視為離他最遠的邊界,那麼這個浪頭越來越近,越隆越高,就使他看不見後面的一切;喏,浪頭到達岸邊一個滾翻消失了,他确定的觀察區也就不存在了。
雖然如此,帕洛馬爾先生也不灰心喪氣。
每次他都認為看到了從他那個觀察點可以看到的一切,然而,每次都有某種他未曾預料到的東西闖入他的眼簾。
如果他不像這樣锲而不舍地追求完滿的結果,這種觀察活動也許能使他得到休息,使他免受神經衰弱、心肌梗塞或胃腸潰瘍病的侵害,也許還可能幫助他把外部世界簡化為比較簡單的機械運動,從而掌握外部世界那紛繁的規律。
要确定海浪活動的模式,必須考慮海岸前方與海岸平行的長浪,它的浪峰微微露出海面并向兩側延伸,連綿不斷。
波浪向岸邊滾動,海峰卻巍然屹立于浪尖,不偏不倚将浪頭
帕洛馬爾先生伫立岸邊觀浪;他并未沉迷于觀察之中,不,他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他要看看海浪的—個浪頭。
不能說他在觀察,因為觀察需要相應的性格、相應的心情、相應的外界條件。
帕洛馬爾先生原則上雖不反對進行觀察,但觀察所需要的上述三個條件他全都不具備。
再說,他不是想看整個海浪,隻要看海浪的一個浪頭,并無其它奢望。
為了獲得清晰的感覺,他為自己的每一個行為都預先确定好一個有限而明确的目标。
帕洛馬爾先生望着一個海浪在遠方出現,漸漸壯大,不停地變換形狀和顔色,翻滾着向前湧來,最後在岸邊粉碎、消失、回流,他也許可以認為至此已完成了既定目标,可以開路了。
然而事情并不那麼簡單;很難把一個浪頭與後面的浪頭分開,因為後浪仿佛推着它前進,有時卻要趕上并超過它;同樣,也難把二個浪頭與前面的浪頭分開,因為前浪似乎拖着它一同湧向岸邊,最後卻轉過身來反撲向它,以阻止它前進。
再從橫的方向看一個浪頭的幅度,它與海岸同寬,很難确定它一直延伸到哪裡,又在哪裡被截分成速度;形狀、強度與方向等均不相同的單獨的浪頭。
總而言之,如不考慮構成一個浪頭的各種複雜因素以及同樣複雜的各種伴生現象,那就無法觀察到—個浪頭。
這些因素與現象變化無窮,因此每—個浪頭都有别于另—個浪頭。
不過,如果說每—個浪頭都與其它浪頭一樣,不管它們是否相鄰或者相繼,那也不算錯,因為總有一些形式與系列會重複出現,雖然它們在發生的時間與地點方面并無規律可循。
既然帕洛馬爾先生現在想幹的隻不過是看到一個浪頭,即将它的各個組成部分與伴生現象盡覽無遺,他的目光就應該集中在海水拍打海岸的動作上,收集他尚未注意到的現象,一旦發現眼前的景象開始重複,就知道他已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一切,便可收兵了。
生長在這個混亂而擁擠的世界上,帕洛馬爾先生力求減少與外部世界的接觸,并且為了不刺激自己那易怒的神經,盡量控制着自己的感受。
波浪滾滾而來,它那隆起的頂峰開始呈現白色。
如果它還沒有到達岸邊,白色的浪花翻滾幾下後,便迅速消逝,仿佛海水吞噬了并把海水染成白色。
這時它又開始隆起,酷似一塊白色的地毯鋪向岸邊,仿佛為了迎候海浪。
然而。
當你急不可待地期望看到浪在這塊地毯上滾動時,卻看不到波浪,隻看到地毯。
—會兒白地毯也迅速消逝,變為一片晶瑩閃亮的濕漉漉的沙灘。
霎時間濕沙灘也随着向後撤,仿佛那幹燥而灰暗的海灘擠壓着它,并使自己那彎彎曲曲的疆界向前擴張。
同時要注意到海岸的凸起處。
這裡海浪分成兩翼,一翼自右向左朝海岸推進,一翼自左向右朝海岸奔來,它們的分界處或曰彙合點即是這海岸的凸起處。
凸起處總是位于海浪兩翼向前推進的後部,并經受其重疊交錯地沖擊,直至下—個浪頭——更加強勁的浪頭,亦将分為兩翼的浪頭——襲來,驅散前一個浪頭,如此周而複始。
由于海浪活動的這種模式,海灘上形成了許多上面提到的凸起處。
這些凸起處一直延伸到海水之中,猶如漲潮時海水上漲淹漢了它們。
帕洛馬爾先生恰好選擇了這麼—個深人海水中的灘頭作為自己的觀察點。
這裡海浪從兩側襲來;如若挖斷半潛入海底的沙灘,兩邊的海浪即可彙合起來。
就是說,為了搞清楚一個浪頭,必須考慮來自兩側的、方向截然相反的兩股力量,它們相反相成,相激相蕩,産生出無窮無盡的浪花。
現在,帕洛馬爾先生盡量限制自己的視野。
如果隻注視自己前面十米海岸乘十米大海這麼一塊海面,那麼經過一定時間便可以全部記錄下以某種頻率重複出現的海浪的各種運動。
困難在于确定這塊觀察區的邊界:如果把一個滾滾而來的浪頭視為離他最遠的邊界,那麼這個浪頭越來越近,越隆越高,就使他看不見後面的一切;喏,浪頭到達岸邊一個滾翻消失了,他确定的觀察區也就不存在了。
雖然如此,帕洛馬爾先生也不灰心喪氣。
每次他都認為看到了從他那個觀察點可以看到的一切,然而,每次都有某種他未曾預料到的東西闖入他的眼簾。
如果他不像這樣锲而不舍地追求完滿的結果,這種觀察活動也許能使他得到休息,使他免受神經衰弱、心肌梗塞或胃腸潰瘍病的侵害,也許還可能幫助他把外部世界簡化為比較簡單的機械運動,從而掌握外部世界那紛繁的規律。
要确定海浪活動的模式,必須考慮海岸前方與海岸平行的長浪,它的浪峰微微露出海面并向兩側延伸,連綿不斷。
波浪向岸邊滾動,海峰卻巍然屹立于浪尖,不偏不倚将浪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