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生平及創作年表
關燈
小
中
大
18777月2日赫爾曼·黑塞出生于德國符騰堡州的卡爾夫。
父親約翰内斯·黑塞(1847&mdash1916)是傳教士,後來擔任&ldquo卡爾夫出版聯合會&rdquo主席。
母親瑪麗(1842&mdash1902)是著名印度學家赫爾曼·貢德特的長女。
父母在印度傳教多年。
黑塞家中,開放的世界性和宗教教育并存。
赫爾曼·黑塞有姐姐阿德蕾、妹妹瑪麗、弟弟漢斯。
1881舉家遷居瑞士巴塞爾。
黑塞在教會的男童學校上學,隻能在星期日回家。
1883年,其父取得瑞士國籍(之前是俄國國籍)。
1886遷回卡爾夫,住在外祖父家。
這棟老宅以及卡爾夫周圍的景色多次出現在黑塞的小說中。
1890在哥平根的拉丁文學校學習,準備參加符騰堡州的考試,以求能在&ldquo圖賓根教會學校&rdquo接受免費的神學教育。
作為公立學校的學生,黑塞必須放棄瑞士國籍,因此他的父親在1890年11月在符騰堡為他申請到德國國籍。
18923月7日逃離茅爾布隆學校,因為少年黑塞隻想成為詩人。
外祖父戲稱這是一次天才之旅。
逃離後第二天被送回學校,可是強烈的内心矛盾使少年黑塞不斷生病,情況嚴重,5月終至退學;6月黑塞試圖自殺;6月到8月進斯特藤的精神病院療養;之後在坎施塔特高級文理中學學習。
18934月外祖父去世。
黑塞的學校生活雖不平靜,但他還是于7月份通過了一年志願考試。
不過無法繼續學業,隻得再次辍學。
10月在一家書店當了三天學徒工,後來便留在家中。
1894從6月到次年9月在卡爾夫的塔樓鐘表廠當學徒工;計劃移居巴西。
1895..在圖賓根一家書店當學徒,一做三年。
1896在《德國詩人之家》(DasdeutscheDichterheim)上首次發表詩歌。
1898結束書店學徒生活。
10月第一本詩集《浪漫之歌》(RomantischeLieder)出版。
18996月散文集《午夜後一小時》(EineStundehinterMitternacht)出版;移居巴塞爾,直到1901年1月都在書店做助手。
1900為《瑞士彙報》(AllgemeineSchweizerZeitung)撰寫文章和文藝評論,開始赢得一定聲譽。
19013月到5月第一次意大利之行;從1901年8月到1903年春季在巴塞爾的一家舊書店賣書;《赫爾曼·勞歇爾遺留的文稿和詩歌》(DieHinterlassenenSchriftenundGedichtevonHermannLauscher)出版。
1902獻給母親的《詩集》(Gedichte)出版,可惜母親未能親見兒子的新書。
1903放棄書店工作之後第二次去意大利旅行,同行的還有瑪麗亞·貝爾努利,她與黑塞在3月訂婚;《卡門欽得》(Camenzind)的手稿完成,受菲舍爾出版社(S.FischerVerlag)的邀請寄到了柏林;10月開始撰寫《在輪下》(UntermRad)。
1904《彼得·卡門欽得》(PeterCamenzind)由菲舍爾出版社出版,黑塞一舉成名;與瑪麗亞·貝爾努利結婚,搬進波登湖畔的一家農舍;成為職業作家,為許多報紙和雜志撰寫文章;傳記研究《薄伽丘》(Boccacio)和《弗蘭茨·馮·阿西斯》(FranzvonAssisi)出版。
190512月兒子布魯諾出生。
1906小說《在輪下》(寫于1903&mdash1904年)由菲舍爾出版社出版;成立反對威廉二世專制統治、宣傳自由思想的雜志《三月》(Mrz),黑塞擔任編委之一直至1912年。
1907短篇小說集《此岸》(Diesseits)由菲舍爾出版社出版。
1908短篇小說集《鄰居》(Nachbarn)由菲舍爾出版社出版。
19093月二兒子海納出生;黑塞進行了第一次巡回德國的作品朗誦會。
1910小說《蓋特露德》(Gertrud)出版。
19117月三兒子馬丁出生;詩集《途中》(
父親約翰内斯·黑塞(1847&mdash1916)是傳教士,後來擔任&ldquo卡爾夫出版聯合會&rdquo主席。
母親瑪麗(1842&mdash1902)是著名印度學家赫爾曼·貢德特的長女。
父母在印度傳教多年。
黑塞家中,開放的世界性和宗教教育并存。
赫爾曼·黑塞有姐姐阿德蕾、妹妹瑪麗、弟弟漢斯。
1881舉家遷居瑞士巴塞爾。
黑塞在教會的男童學校上學,隻能在星期日回家。
1883年,其父取得瑞士國籍(之前是俄國國籍)。
1886遷回卡爾夫,住在外祖父家。
這棟老宅以及卡爾夫周圍的景色多次出現在黑塞的小說中。
1890在哥平根的拉丁文學校學習,準備參加符騰堡州的考試,以求能在&ldquo圖賓根教會學校&rdquo接受免費的神學教育。
作為公立學校的學生,黑塞必須放棄瑞士國籍,因此他的父親在1890年11月在符騰堡為他申請到德國國籍。
18923月7日逃離茅爾布隆學校,因為少年黑塞隻想成為詩人。
外祖父戲稱這是一次天才之旅。
逃離後第二天被送回學校,可是強烈的内心矛盾使少年黑塞不斷生病,情況嚴重,5月終至退學;6月黑塞試圖自殺;6月到8月進斯特藤的精神病院療養;之後在坎施塔特高級文理中學學習。
18934月外祖父去世。
黑塞的學校生活雖不平靜,但他還是于7月份通過了一年志願考試。
不過無法繼續學業,隻得再次辍學。
10月在一家書店當了三天學徒工,後來便留在家中。
1894從6月到次年9月在卡爾夫的塔樓鐘表廠當學徒工;計劃移居巴西。
1895..在圖賓根一家書店當學徒,一做三年。
1896在《德國詩人之家》(DasdeutscheDichterheim)上首次發表詩歌。
1898結束書店學徒生活。
10月第一本詩集《浪漫之歌》(RomantischeLieder)出版。
18996月散文集《午夜後一小時》(EineStundehinterMitternacht)出版;移居巴塞爾,直到1901年1月都在書店做助手。
1900為《瑞士彙報》(AllgemeineSchweizerZeitung)撰寫文章和文藝評論,開始赢得一定聲譽。
19013月到5月第一次意大利之行;從1901年8月到1903年春季在巴塞爾的一家舊書店賣書;《赫爾曼·勞歇爾遺留的文稿和詩歌》(DieHinterlassenenSchriftenundGedichtevonHermannLauscher)出版。
1902獻給母親的《詩集》(Gedichte)出版,可惜母親未能親見兒子的新書。
1903放棄書店工作之後第二次去意大利旅行,同行的還有瑪麗亞·貝爾努利,她與黑塞在3月訂婚;《卡門欽得》(Camenzind)的手稿完成,受菲舍爾出版社(S.FischerVerlag)的邀請寄到了柏林;10月開始撰寫《在輪下》(UntermRad)。
1904《彼得·卡門欽得》(PeterCamenzind)由菲舍爾出版社出版,黑塞一舉成名;與瑪麗亞·貝爾努利結婚,搬進波登湖畔的一家農舍;成為職業作家,為許多報紙和雜志撰寫文章;傳記研究《薄伽丘》(Boccacio)和《弗蘭茨·馮·阿西斯》(FranzvonAssisi)出版。
190512月兒子布魯諾出生。
1906小說《在輪下》(寫于1903&mdash1904年)由菲舍爾出版社出版;成立反對威廉二世專制統治、宣傳自由思想的雜志《三月》(Mrz),黑塞擔任編委之一直至1912年。
1907短篇小說集《此岸》(Diesseits)由菲舍爾出版社出版。
1908短篇小說集《鄰居》(Nachbarn)由菲舍爾出版社出版。
19093月二兒子海納出生;黑塞進行了第一次巡回德國的作品朗誦會。
1910小說《蓋特露德》(Gertrud)出版。
19117月三兒子馬丁出生;詩集《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