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爾南德 23
關燈
小
中
大
憶下來的東西。
書上說,羅蘭德的父母也來追随他們女兒的步伐,跟着她也皈依了基督教;忠實的王子稀裡糊塗地有一個男仆作為伴當,這人也很忠實,由這人來陪伴王子;而公主身旁還有一個女仆。
奧克塔夫把這些都遺漏了,而羅蘭德去看望一萬兩千個童貞女的事他也隻字未提。
相反,他對基督教的達佛涅女神被蠻族的阿波羅追逐的題目倒是大加發揮。
特别是他杜撰了聖女死時那觸目驚心的動作。
也許是他在村子裡某一個老婦人的嘴唇上找到了這種絕妙的表情,而在教廷的下級人員看來,有點太亵渎神靈。
就這樣,他所叙述的故事,在那些頌揚纏綿悱恻的愛情,直到死後才得以結合的傳說中,也算聊備一格。
這些傳說也許是一個十分古老的凱爾特世界的花朵,然而,從愛爾蘭到葡萄牙,從布列塔尼到萊茵地區,都把它們的花瓣捋掉了。
我們尋思,如果費爾南德變成一個愛好瓦格納歌劇的人,在拜羅伊特聆聽伊索爾德的愛之死,她也會再想起傑爾班那對神聖的情侶。
仿佛從幼時就聽到的故事,永遠标志着一種女性的情感。
這卻沒有妨礙費爾南德陷入女性雜志中知心通信的那種風格中去。
然而總還存留了某些東西,那是夏日清晨的一根遊絲。
奧克塔夫死了,完全符合基督教的規矩,人們記得,他死在一八八三年五月一号的夜裡,那是個神秘的夜晚,按照傳統說,是專門奉獻給樹林的精靈、仙女和女巫的。
早在四月二日,佐埃在蘇阿雷舉辦了婚禮。
對于費爾南德來說,“舅舅”的死訊不如新婚夫婦蜜月旅行中寄回來的明信片更重要。
入秋以後,德·卡·德·馬先生就收到佐埃的一封信。
佐埃那時已安頓在根特和布魯塞爾之間的阿城的一個小城堡裡。
佐埃在信中感謝她父親把她嫁給于貝爾這麼個好小夥子,他彬彬有禮,教養很高。
這些形容詞真能引起遐想。
過了四個月夫妻的親密生活之後,佐埃談起她的丈夫,還像個年輕姑娘談起她在舞會上認識的一個可愛的陌生人一樣。
然而,“這一切”還是讓佐埃“受到了震撼”(仿佛這種說法可以形容婚姻,也可以形容在牙科醫生那裡治牙的許多場面),她歡天喜地地宣布要回美好的蘇阿雷老家來看看。
她的于貝爾陪她回來,參加狩獵。
回去之前,她叫來了她的兩個妹妹,領她們到布魯塞爾的裁縫店去做衣服。
小仙女費爾南德和殘廢的讓娜就有了一次在女裁縫那挂滿了鏡子的客廳裡試衣服的經曆。
但是這些新鮮事兒對于費爾南德隻是一個序幕。
這年的秋天,她經曆了一個女孩子結婚之前最重要的大事:她進了寄宿學校。
?作者母親的教名是費爾南德;雷莫原來的名字是費爾南。
倫巴第的國王迪第埃有一個美如天仙的女兒,名叫羅蘭德。這種被剝奪的愛情,或者說這種轟轟烈烈圓圓滿滿的愛情,或許兩種特點都有,從這樣的愛情中,奧克塔夫難道能汲取點什麼來改變原來的傳說?我去參考聖徒行傳的那些小冊子:這些東西大量引證了那位聖女光榮的家族譜系,七世紀時,他們定居的地方就是當今德國的哥達。
國王把她許配給他一個最年輕的忠實臣屬:奧格爾。
大家都知道,這人是海外的一位王子,是蘇格蘭國王的親生兒子。
迪第埃和奧格爾都是異教徒,他們崇拜樹木、泉水和曠野上矗立的石頭。
羅蘭德改變了原來的信仰,秘密地把自己奉獻給上帝。
她知道,她這種願望既得不到父親的同意,也得不到未婚夫的贊成,于是就決定逃亡。
她輕快得像一片被風吹動的樹葉,走過了阿爾卑斯的山隘和峽谷,接着走到了孚日山。
一個對女主人不忠的女仆告訴了奧格爾,奧格爾就跑去跟蹤她。
他本來很容易趕上她,揪着她的頭發把她拽回來。
但是他愛她,不忍心把她當一個被猛禽抓住的小野物對待,于是他就跟她保持着一段距離。
當羅蘭德走累了停下來睡覺時,他也停下來,藏在一塊岩石或一叢樹木的後面。
當她在一個莊戶人家的門口歇腳,乞讨一點面包和牛奶時,他也随後去讨取同樣的食品。
隻有一次他趕到了她的身邊。
一天早晨,她從樹葉搭成的床上擡不起身,他大着膽子走近,發現她突然發了高燒,呻吟不止。
他就悉心照顧了她好幾天。
她剛好一點,還沒有認出他來,他就走開了,讓她自己重新上路。
他們終于走到了阿登森林。
羅蘭德的腳步放慢了。
在桑布爾河與默茲河之間的一個山谷裡,他看見她突然跪下來祈禱,然後又站起身,在一個密林中拿了一些樹枝,搭了一個窩棚。
他就在山谷的另一面坡上也這麼搭了一個窩棚。
幾年過去了,他們就過着這樣的日子。
吃的是野生的漿果和村裡的人給他們的一些食品。
看到她祈禱的時候,他也遠遠地跟着祈禱。
有一天,農夫們發現羅蘭德死在她那個簡陋的祈禱棚裡了。
就決定把她放到一個異教的沉重石棺裡,用牛拉到一個隐蔽的靜修庵。
奧格爾在遠處觀看着這個葬禮。
此後,他又用羅蘭德教給他的方式活了若幹年。
有一天晚上,他也死了。
村裡的人覺得這兩個隐修的人也是他們的光榮,就商量着把他們合葬在一個墓穴裡。
人們打開了那個大石棺的蓋子,那聖女的骸骨張開手臂接受她的愛人。
書上說,羅蘭德的父母也來追随他們女兒的步伐,跟着她也皈依了基督教;忠實的王子稀裡糊塗地有一個男仆作為伴當,這人也很忠實,由這人來陪伴王子;而公主身旁還有一個女仆。
奧克塔夫把這些都遺漏了,而羅蘭德去看望一萬兩千個童貞女的事他也隻字未提。
相反,他對基督教的達佛涅女神被蠻族的阿波羅追逐的題目倒是大加發揮。
特别是他杜撰了聖女死時那觸目驚心的動作。
也許是他在村子裡某一個老婦人的嘴唇上找到了這種絕妙的表情,而在教廷的下級人員看來,有點太亵渎神靈。
就這樣,他所叙述的故事,在那些頌揚纏綿悱恻的愛情,直到死後才得以結合的傳說中,也算聊備一格。
這些傳說也許是一個十分古老的凱爾特世界的花朵,然而,從愛爾蘭到葡萄牙,從布列塔尼到萊茵地區,都把它們的花瓣捋掉了。
我們尋思,如果費爾南德變成一個愛好瓦格納歌劇的人,在拜羅伊特聆聽伊索爾德的愛之死,她也會再想起傑爾班那對神聖的情侶。
仿佛從幼時就聽到的故事,永遠标志着一種女性的情感。
這卻沒有妨礙費爾南德陷入女性雜志中知心通信的那種風格中去。
然而總還存留了某些東西,那是夏日清晨的一根遊絲。
奧克塔夫死了,完全符合基督教的規矩,人們記得,他死在一八八三年五月一号的夜裡,那是個神秘的夜晚,按照傳統說,是專門奉獻給樹林的精靈、仙女和女巫的。
早在四月二日,佐埃在蘇阿雷舉辦了婚禮。
對于費爾南德來說,“舅舅”的死訊不如新婚夫婦蜜月旅行中寄回來的明信片更重要。
入秋以後,德·卡·德·馬先生就收到佐埃的一封信。
佐埃那時已安頓在根特和布魯塞爾之間的阿城的一個小城堡裡。
佐埃在信中感謝她父親把她嫁給于貝爾這麼個好小夥子,他彬彬有禮,教養很高。
這些形容詞真能引起遐想。
過了四個月夫妻的親密生活之後,佐埃談起她的丈夫,還像個年輕姑娘談起她在舞會上認識的一個可愛的陌生人一樣。
然而,“這一切”還是讓佐埃“受到了震撼”(仿佛這種說法可以形容婚姻,也可以形容在牙科醫生那裡治牙的許多場面),她歡天喜地地宣布要回美好的蘇阿雷老家來看看。
她的于貝爾陪她回來,參加狩獵。
回去之前,她叫來了她的兩個妹妹,領她們到布魯塞爾的裁縫店去做衣服。
小仙女費爾南德和殘廢的讓娜就有了一次在女裁縫那挂滿了鏡子的客廳裡試衣服的經曆。
但是這些新鮮事兒對于費爾南德隻是一個序幕。
這年的秋天,她經曆了一個女孩子結婚之前最重要的大事:她進了寄宿學校。
?作者母親的教名是費爾南德;雷莫原來的名字是費爾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