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走向永恒之邦的過客 20
關燈
小
中
大
奧克塔夫·皮爾麥茨的死仿佛跟任何一個人的死一樣平淡無奇。
幾個月以來,他感到氣悶,腰痛,腿部水腫。
一八八三年二月份,他請來了村子裡的本堂神甫聽他的忏悔,并且要求家裡全體仆役原諒他對待他們不夠耐心。
他年輕的侄女們決定念一次九日經為他祈福。
病情随後有所好轉;到了四月末,他甚至康複到可以接待客人。
一天晚上他遲遲未睡,要給園丁幾個命令,接下來的夜裡,病情突然惡化:“我不行了,就要死了。
永别了,埃米爾。
饒恕我,上帝!對不起了,母親!”他死得像個乖孩子,永遠保持着他本性中的某些方面。
伊雷内夫人記錄了這些細節,為比利時失去了這位作家表示惋惜,“他發揮了他的天才,就是為了給上帝争得榮譽”。
她指出,她兒子奧克塔夫的作品,除了《樹叢》和《緻約瑟的書簡》之外,書名都是由她選擇的,這樣一來,有三個書名就都是她起的了,而這并不要求多麼大的發明創造。
她其實是想特别說明,一直到最後,她都給她的兒子提出告誡和建議。
她說,她并不想在這個兒子死後再活很長的時間。
然而有關死亡的事,人們總是估計錯誤。
她又活了很久。
不僅死在奧克塔夫後面,而且在第二年死的埃米爾以及她的小妹妹佐埃的後面。
德裡雍家的最後一位小姐的晚景凄涼。
一八九四年,我的母親曾經畢恭畢敬地對這位頻遭喪子之痛的姨姥姥做過一次短暫的拜訪。
奧克塔夫的臨終這樣不事張揚,仿佛不該給各種傳言以口實。
然而,就像每個詩人的死總會引發的那樣,傳言還是越來越多。
其中一個說法浪漫得出奇,讓人忍俊不禁,甚至被寫進了書裡:奧克塔夫在一個美麗的月夜,獨自一人在樹林裡拉小提琴,受了風寒。
但這也是唯一一個有部分事實基礎的傳聞。
自從音樂在中學的憂郁氣氛中給了他安慰後,就成了他最喜愛的一件事,就好像他弟弟一樣。
而且,他喜歡把音樂跟森林中的天籁與芬芳混合在一起。
他的一封信裡曾寫道,他每天晚上到樹林中間去,用他珍貴的瓜爾内裡提琴演奏一首門德爾松的奏鳴曲。
他又接着說,很久以來,他就給這種愉悅畫上休止符号了。
但伊雷内夫人寫道,在她兒子去世以前的幾天,看到他冒着四月晚上的潮氣,拿着他的提琴留連在外遲遲不歸,心裡很不安。
人們也知道,村子裡幾個微不足道的流浪樂手,玩手搖風琴的,在大路上用吉他一曲接一曲地彈奏那不勒斯小調兒的孩子,他都請到城堡裡來,那些人還把他稱呼為“少爺”。
他也很樂意屏定聲息,藏在小樹林後面聽他們海侃,那些貝克福爾地方路易二世時代的奇談怪論顯然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還有另外的一些毫無根據的傳言,說他挨過一個流浪漢或是偷獵者的冷槍。
這當然是因為他總帶着一支卡賓槍在夜裡獨自閑逛,而且大家都知道他輕易地接待一些閑人,施舍得也過于大方,特别是因為歹徒在整個鄉間肆虐,引起了普遍的驚慌甚至恐懼。
最後,人們壓低聲音,說到跟當年讓雷莫喪命相似的一件事故,說的是這個散步的人不懂如何把槍裝上子彈。
關于那個年輕人的死亡,家人懷着虔誠的善意說了許多謊話,無怪乎荒誕不經的傳言會那麼多。
這裡還夾雜進來一個詩意的想象角落:大家一緻認為或許導緻詩人死亡的那個事故是在深夜的某個時刻發生的,就在這個對他來說十分神聖的樹林裡,他在許多地方的樹幹上,刻上了這樣的文字:NOX-LUX-PAX-AMOR。
顯然這就是他在森林的夢幻中不斷重複出現的主題。
伊雷内的筆記和病人親筆的信件寫得都很清楚,不僅如此,如果需要的話,奧克塔夫的本性就沒有自殺的傾向。
這個題目,他自然涉及過。
他覺得某些人适合于自覺自願地死亡,在這些人裡肯定就有雷莫,對生活有正面的熾熱精神,他的本性不能容納這過于充溢的力量。
再加上基督教的精神把他推向了這個出口。
我們很清楚,所有人,哪怕比奧克塔夫更為堅強,也會很容易地作出他本不贊成或他的信仰不容許的事,至少讓他有一閃之間的錯念,昏昏然不能自持。
死亡的欲念也許是他的一個“黑夜中的暗斑”。
他有這樣的特性,二十歲時,他就為已不是十二歲而惋惜;到了四十四歲,他說他不再為莫裡斯·德·蓋蘭的早夭感到痛惜,他一直熱誠地崇拜這位詩人的作品。
“他死得好,不然的話到今天就得活到六十六歲了。
”五十歲時,他一方面懼怕死亡,同時又覺得活着太疲憊,在兩者之間搖晃不定。
他向往着讓他本身的一部分從時間當中脫離出去
幾個月以來,他感到氣悶,腰痛,腿部水腫。
一八八三年二月份,他請來了村子裡的本堂神甫聽他的忏悔,并且要求家裡全體仆役原諒他對待他們不夠耐心。
他年輕的侄女們決定念一次九日經為他祈福。
病情随後有所好轉;到了四月末,他甚至康複到可以接待客人。
一天晚上他遲遲未睡,要給園丁幾個命令,接下來的夜裡,病情突然惡化:“我不行了,就要死了。
永别了,埃米爾。
饒恕我,上帝!對不起了,母親!”他死得像個乖孩子,永遠保持着他本性中的某些方面。
伊雷内夫人記錄了這些細節,為比利時失去了這位作家表示惋惜,“他發揮了他的天才,就是為了給上帝争得榮譽”。
她指出,她兒子奧克塔夫的作品,除了《樹叢》和《緻約瑟的書簡》之外,書名都是由她選擇的,這樣一來,有三個書名就都是她起的了,而這并不要求多麼大的發明創造。
她其實是想特别說明,一直到最後,她都給她的兒子提出告誡和建議。
她說,她并不想在這個兒子死後再活很長的時間。
然而有關死亡的事,人們總是估計錯誤。
她又活了很久。
不僅死在奧克塔夫後面,而且在第二年死的埃米爾以及她的小妹妹佐埃的後面。
德裡雍家的最後一位小姐的晚景凄涼。
一八九四年,我的母親曾經畢恭畢敬地對這位頻遭喪子之痛的姨姥姥做過一次短暫的拜訪。
奧克塔夫的臨終這樣不事張揚,仿佛不該給各種傳言以口實。
然而,就像每個詩人的死總會引發的那樣,傳言還是越來越多。
其中一個說法浪漫得出奇,讓人忍俊不禁,甚至被寫進了書裡:奧克塔夫在一個美麗的月夜,獨自一人在樹林裡拉小提琴,受了風寒。
但這也是唯一一個有部分事實基礎的傳聞。
自從音樂在中學的憂郁氣氛中給了他安慰後,就成了他最喜愛的一件事,就好像他弟弟一樣。
而且,他喜歡把音樂跟森林中的天籁與芬芳混合在一起。
他的一封信裡曾寫道,他每天晚上到樹林中間去,用他珍貴的瓜爾内裡提琴演奏一首門德爾松的奏鳴曲。
他又接着說,很久以來,他就給這種愉悅畫上休止符号了。
但伊雷内夫人寫道,在她兒子去世以前的幾天,看到他冒着四月晚上的潮氣,拿着他的提琴留連在外遲遲不歸,心裡很不安。
人們也知道,村子裡幾個微不足道的流浪樂手,玩手搖風琴的,在大路上用吉他一曲接一曲地彈奏那不勒斯小調兒的孩子,他都請到城堡裡來,那些人還把他稱呼為“少爺”。
他也很樂意屏定聲息,藏在小樹林後面聽他們海侃,那些貝克福爾地方路易二世時代的奇談怪論顯然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還有另外的一些毫無根據的傳言,說他挨過一個流浪漢或是偷獵者的冷槍。
這當然是因為他總帶着一支卡賓槍在夜裡獨自閑逛,而且大家都知道他輕易地接待一些閑人,施舍得也過于大方,特别是因為歹徒在整個鄉間肆虐,引起了普遍的驚慌甚至恐懼。
最後,人們壓低聲音,說到跟當年讓雷莫喪命相似的一件事故,說的是這個散步的人不懂如何把槍裝上子彈。
關于那個年輕人的死亡,家人懷着虔誠的善意說了許多謊話,無怪乎荒誕不經的傳言會那麼多。
這裡還夾雜進來一個詩意的想象角落:大家一緻認為或許導緻詩人死亡的那個事故是在深夜的某個時刻發生的,就在這個對他來說十分神聖的樹林裡,他在許多地方的樹幹上,刻上了這樣的文字:NOX-LUX-PAX-AMOR。
顯然這就是他在森林的夢幻中不斷重複出現的主題。
伊雷内的筆記和病人親筆的信件寫得都很清楚,不僅如此,如果需要的話,奧克塔夫的本性就沒有自殺的傾向。
這個題目,他自然涉及過。
他覺得某些人适合于自覺自願地死亡,在這些人裡肯定就有雷莫,對生活有正面的熾熱精神,他的本性不能容納這過于充溢的力量。
再加上基督教的精神把他推向了這個出口。
我們很清楚,所有人,哪怕比奧克塔夫更為堅強,也會很容易地作出他本不贊成或他的信仰不容許的事,至少讓他有一閃之間的錯念,昏昏然不能自持。
死亡的欲念也許是他的一個“黑夜中的暗斑”。
他有這樣的特性,二十歲時,他就為已不是十二歲而惋惜;到了四十四歲,他說他不再為莫裡斯·德·蓋蘭的早夭感到痛惜,他一直熱誠地崇拜這位詩人的作品。
“他死得好,不然的話到今天就得活到六十六歲了。
”五十歲時,他一方面懼怕死亡,同時又覺得活着太疲憊,在兩者之間搖晃不定。
他向往着讓他本身的一部分從時間當中脫離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