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的巡禮 13
關燈
小
中
大
費爾南德出生之後過了十四個月,瑪蒂爾德出人意料地得了暴病突然死去了。我最近得到了奧克塔夫·皮爾麥茨未曾出版的幾行文稿,從中知道那可憐的女人得了義膜性喉炎,必須做切開喉管的手術。緊接着又有一次小産,倒黴的女人就沒有熬過來。分發給親友的“虔誠的回憶卡”隻隐約提到“一種來勢兇猛又為時短暫的疾病”。這類的文件上很少說明生病和死亡時的身體情況,但隻這麼幾個字就足以向我們顯示瑪蒂爾德的猝死多麼讓她的親人們驚詫和悲傷。在阿爾蒂爾或者弗羅蘭到那慕爾一家紙品印刷社定制的鑲有黑框的訃告上,畫着上帝的羔羊躺在耶稣受難的刑具當中。不知道那個遭喪妻之痛的男人和淚流滿面的家庭女教師是不是認為這個形象對無辜的死者特别合适。
就在那“虔誠的回憶卡”上,人們還為死者杜撰了莊嚴的最後告别辭。那是從某一部描寫母親死亡的虔誠的小說中抄襲而來,并不是臨死的瑪蒂爾德親口說的:“永别了,親愛的丈夫,親愛的孩子們,我多麼愛你們。我走得很突然,匆匆離去。這是上帝的安排,實現了上帝神聖的意志。為我祈禱吧。我臨死時隻對你們有兩個要求,這兩點我很重視:信仰的精神和家族的精神……保持這兩種精神,并将它們發揚光大……永别了。我将為你們祈禱。”
假如這矯揉造作的告别辭真是瑪蒂爾德說的,那麼自然隻有阿爾蒂爾一個人聽到了。在這美麗的五月初,三個年長的女孩,伊薩貝爾、喬吉娜和佐埃大概在布魯塞爾的寄宿學校,或者在奧杜耶的英國貴族女子學校,忙着興緻勃勃或無精打采地積攢下好分數,為了獲得六月末的學期獎勵。得到母親突然死亡的消息,三個女孩恐怕很難及時趕回蘇阿雷聽這最後的囑告。頭腦簡單的加斯東什麼也不懂。泰奧巴爾德和奧克塔夫分别隻有九歲和七歲,大概已經上了那慕爾的拉佩聖母小學。如果他們倆五月份還在城堡裡,人家一定囑咐他們不要大聲吵鬧,免得打擾生病的母親。結論是這篇演說不是對他們講的。讓娜一定坐在草地邊上的兒童車裡,牢牢地用皮帶綁着,因為一般殘廢的孩子都又靈巧又堅韌,能順利地把帶子解開,從安置好的位置滑出來。至于費爾南德,還在搖籃裡睡覺,跟後來她死的時候安排自己的女兒睡在搖籃裡的情況一樣。瑪蒂爾德臨終時,她慈愛的父母路易·特魯瓦和佐埃顯然也都不在場。這位前地方長官也患了病,兩年以後去世,他大概也很不容易從他的住地拉巴斯杜爾匆匆趕到相當遙遠的蘇阿雷。佐埃沒有他陪着決不可能獨自一人來。隻有阿爾蒂爾和弗羅蘭親眼目睹了這臨死的場面,再有的就是城堡裡的仆役以及列席死亡事件的專業人物:醫生和當地的本堂神甫。十九世紀,醫生、神甫再帶着個公證人組成了主持喪葬的三位一體。但是,公證人大概也沒有什麼為瑪蒂爾德作證的:她所有的一切都屬于阿爾蒂爾。
來參加葬禮的人相反倒不少。這一回,死者的父母有足夠的工夫作個短途旅行;從布魯塞爾趕來了她的姐姐阿麗克斯和姐夫讓·采斯特凡;從阿克茲來了伊雷内姨媽和她的兒子奧克塔夫,兩人還分别為兒子和親愛的弟弟号稱雷莫的費爾南佩戴着黑紗。伊雷内的另一個兒子埃米爾通常因為政治和社交活動留在首都,大概也帶着他年輕的妻子來了。阿爾蒂爾十八年以前離開了馬爾西安城堡,在蘇阿雷安家之後,似乎并沒有跟那個城堡裡住着的親戚保持太經常的聯系,但他的姨表兄埃米爾-保羅由他年輕的愛爾蘭妻子陪着有時來串一串門。瑪蒂爾德丢開了金紅色厚實的花邊襁褓,把這些都留給費爾南德,又一次從小城堡到村子裡的教堂去,但擡着她的送葬隊伍走的是大路,沒有走她熟悉的那條穿過草地的小徑。弗羅蘭把給女主人服喪當成了全部的生活。
關于阿爾蒂爾的感情我們一點也不知道,但是,突如其來地失去共同生活了二十年的伴侶總是一件讓人震驚的事。他還有八個孩子。再婚對于他并不重要,不像他父親那麼看重。也許神話般的“那慕爾的女人”此時已經存在了,由他秘密地養在外省小城,在一條合适的街道上找了一所簡樸的房舍。弗羅蘭直到最後一息都對那女人咒罵不止。不然的話,這段婚外戀情也沒有花很長時間來露頭。我的外祖父結婚以來,生活肯定是暗淡無光,這一樁毫不精彩的豔遇也許是唯一新奇别緻的部分,唯一由他自己做主的選擇。我不像弗羅蘭那麼苛刻,我不忍心為這事譴責他。
就在那“虔誠的回憶卡”上,人們還為死者杜撰了莊嚴的最後告别辭。那是從某一部描寫母親死亡的虔誠的小說中抄襲而來,并不是臨死的瑪蒂爾德親口說的:“永别了,親愛的丈夫,親愛的孩子們,我多麼愛你們。我走得很突然,匆匆離去。這是上帝的安排,實現了上帝神聖的意志。為我祈禱吧。我臨死時隻對你們有兩個要求,這兩點我很重視:信仰的精神和家族的精神……保持這兩種精神,并将它們發揚光大……永别了。我将為你們祈禱。”
假如這矯揉造作的告别辭真是瑪蒂爾德說的,那麼自然隻有阿爾蒂爾一個人聽到了。在這美麗的五月初,三個年長的女孩,伊薩貝爾、喬吉娜和佐埃大概在布魯塞爾的寄宿學校,或者在奧杜耶的英國貴族女子學校,忙着興緻勃勃或無精打采地積攢下好分數,為了獲得六月末的學期獎勵。得到母親突然死亡的消息,三個女孩恐怕很難及時趕回蘇阿雷聽這最後的囑告。頭腦簡單的加斯東什麼也不懂。泰奧巴爾德和奧克塔夫分别隻有九歲和七歲,大概已經上了那慕爾的拉佩聖母小學。如果他們倆五月份還在城堡裡,人家一定囑咐他們不要大聲吵鬧,免得打擾生病的母親。結論是這篇演說不是對他們講的。讓娜一定坐在草地邊上的兒童車裡,牢牢地用皮帶綁着,因為一般殘廢的孩子都又靈巧又堅韌,能順利地把帶子解開,從安置好的位置滑出來。至于費爾南德,還在搖籃裡睡覺,跟後來她死的時候安排自己的女兒睡在搖籃裡的情況一樣。瑪蒂爾德臨終時,她慈愛的父母路易·特魯瓦和佐埃顯然也都不在場。這位前地方長官也患了病,兩年以後去世,他大概也很不容易從他的住地拉巴斯杜爾匆匆趕到相當遙遠的蘇阿雷。佐埃沒有他陪着決不可能獨自一人來。隻有阿爾蒂爾和弗羅蘭親眼目睹了這臨死的場面,再有的就是城堡裡的仆役以及列席死亡事件的專業人物:醫生和當地的本堂神甫。十九世紀,醫生、神甫再帶着個公證人組成了主持喪葬的三位一體。但是,公證人大概也沒有什麼為瑪蒂爾德作證的:她所有的一切都屬于阿爾蒂爾。
來參加葬禮的人相反倒不少。這一回,死者的父母有足夠的工夫作個短途旅行;從布魯塞爾趕來了她的姐姐阿麗克斯和姐夫讓·采斯特凡;從阿克茲來了伊雷内姨媽和她的兒子奧克塔夫,兩人還分别為兒子和親愛的弟弟号稱雷莫的費爾南佩戴着黑紗。伊雷内的另一個兒子埃米爾通常因為政治和社交活動留在首都,大概也帶着他年輕的妻子來了。阿爾蒂爾十八年以前離開了馬爾西安城堡,在蘇阿雷安家之後,似乎并沒有跟那個城堡裡住着的親戚保持太經常的聯系,但他的姨表兄埃米爾-保羅由他年輕的愛爾蘭妻子陪着有時來串一串門。瑪蒂爾德丢開了金紅色厚實的花邊襁褓,把這些都留給費爾南德,又一次從小城堡到村子裡的教堂去,但擡着她的送葬隊伍走的是大路,沒有走她熟悉的那條穿過草地的小徑。弗羅蘭把給女主人服喪當成了全部的生活。
關于阿爾蒂爾的感情我們一點也不知道,但是,突如其來地失去共同生活了二十年的伴侶總是一件讓人震驚的事。他還有八個孩子。再婚對于他并不重要,不像他父親那麼看重。也許神話般的“那慕爾的女人”此時已經存在了,由他秘密地養在外省小城,在一條合适的街道上找了一所簡樸的房舍。弗羅蘭直到最後一息都對那女人咒罵不止。不然的話,這段婚外戀情也沒有花很長時間來露頭。我的外祖父結婚以來,生活肯定是暗淡無光,這一樁毫不精彩的豔遇也許是唯一新奇别緻的部分,唯一由他自己做主的選擇。我不像弗羅蘭那麼苛刻,我不忍心為這事譴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