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關燈
約翰·厄普代克 約翰·奧哈拉于1933年12月中旬開始創作這部小說,當時他28歲,剛剛離婚。

    作為一個記者,他的與衆不同主要表現在常常遲到、嗜酒成性以及屢遭辭退。

    他先後從事而又丢掉的工作包括《波特斯維爾時報》、《特馬加信使報》、《紐約先驅論壇報》、《時代》雜志、《紐約客》雜志、《編輯與出版人》、《紐約每日鏡報》、《電訊早報》、華納兄弟公司公關部、本傑明·南伯格公關企業,另外還有匹茲堡的一家創辦不久叫做《期刊索引》的雜志——他在那裡做了4個月的編輯。

    在所有這些工作中,奧哈拉都展現出了自己的才能,但遲到早退和性情粗暴讓他丢掉了職位。

    按照《紐約客》“本城故事”欄目主管B.A.伯格曼的說法,奧哈拉在《紐約客》工作期間寫出了“一系列優秀文章——它們結構嚴謹、文筆優雅、發人深省,但不知為何,雜志總編輯羅斯自從奧哈拉來工作的第一天起,就不喜歡他,并且對他的所有文章一律不用”。

    奧哈拉的這份工作隻幹了一個月。

    然而,奧哈拉作為自由撰稿人,卻在《紐約客》雜志取得了持久的成功。

    從1928年雜志編輯采用了他的第一篇作品起,由于凱瑟琳·安吉爾的賞識,雜志後來又陸續采用了一百多篇奧哈拉的作品。

     兩個月之後的4月9日,奧哈拉寫信給湯姆說,他已經寫完了這部小說,“我恐怕把這個故事寫糟了,但我現在沒有辦法。

    唉,我知道還會有更多工作需要做。

    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我寫完之後,卻沒有出現那種我期望的如釋重負的感覺。

    從12月份以來我一直在寫它,其他什麼事也沒做,現在我得給《紐約人》湊點兒東西了。

    ” 很難想象他後來又對這部小說下了多少功夫—— “加工、潤色等等”——因為《相約薩馬拉》的出版問世,在今天看來可以說速度奇快。

    4月份交稿,8月份出版,并且加印了3次。

    出版此書的哈考特布雷斯出版社曾要求删掉部分露骨的性描寫,盡管如此,本書仍然被亨利·塞德爾·坎貝和辛克萊·劉易斯指責為淫穢(劉易斯說它“除了淺薄幼稚之外别無他物——不過是一個笨拙的青年在谷倉後面的色情幻想”)。

     然而,這部小說卻受到菲茨傑拉德和海明威的贊揚,後者在《騎士》雜志上寫道:“如果你想讀這樣一本書——作者對他所寫的内容了如指掌,而且又寫得十分精彩,那麼請讀奧哈拉的《相約薩馬拉》。

    ”多蘿茜·帕克的稱贊則更顯精辟和明智:“奧哈拉先生耳不遺聽,目無遺視,但在他的心中有一種好奇而酸楚的悲憫。

    ”這部“微不足道”的小說,這部隻用了不到四個月時間就完成的作品,卻流傳了下來。

    雖然奧哈拉又寫了更多的長篇小說和數量驚人的短篇小說,卻從未超越《相約薩馬拉》所達到的藝術成就。

    在美國作家中,他與霍桑和海明威一樣,都屬于那種第一部長篇作品就被認為是其最優秀作品的作家。

     《相約薩馬拉》寫的是一個愛爾蘭人報複那些曾經怠慢他的新教徒的故事,另外還有其他的小故事穿插其中。

    在這部書中,奧哈拉實踐了他給同樣來自波茨維爾的作家沃爾特·法克哈爾的建議: “如果你想離開那個糟糕透頂的鎮子,那麼看在上帝的分上,寫一點能讓你離開那裡的東西。

    寫一點能讓你自動和它斷絕關系的東西,這将有助于你擺脫郁積心中的怨恨,擺脫對那些傲慢粗鄙的家夥的怨恨。

    ” 朱利安是奧哈拉筆下的主人公,是一個“上等人”,所以這位愛爾蘭裔作家克制住了自己的敵意,并賦予英格裡斯他自己所具有的特點:敏感、富于觀察力和好鬥(這一點不太有吸引力)。

    在對待朱利安的父親威廉·英格裡斯醫生時,奧哈拉的敵意則毫不掩飾:老英格裡斯是當地的貴族和名醫,他被描寫成在其體面的會員資格和公開場合的莊重外表下,隐藏着要命的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