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實用主義的意義
關燈
小
中
大
系統地運用了這種方法。
洛克,貝克萊,休谟用這個方法對真理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霍克森堅決地認為實在不過是人們所“認知”的東西而已。
但是實用主義的這些先驅者,隻是零碎地運用了實用主義。
他們不過是作了一個開端而已。
到了我們這時代,這主義才普遍地流行了,才漸漸自覺到一個普遍的使命,敢于負起戰勝一切的使命來了。
我是信仰這個使命的人,希望在我講完的時候能用這個信仰來鼓舞你們。
實用主義代表一種在哲學上人們非常熟悉的态度,即經驗主義的态度,在我看來它所代表的經驗主義的态度,不但比素來所采取的形式更徹底,而且也更少可以反對的地方。
實用主義者堅決地、斷然地抛棄了職業哲學家的許多積習。
它避開了抽象與不适當之處,避開了字面上解決問題,不好的驗前理由,固定的原則與封閉的體系,以及妄想出來的絕對與原始等等。
它趨向于具體與恰當,趨向于事實、行動與權力。
這意味着經驗主義者的氣質占了統治地位,而理性主義者的氣質卻老老實實地被抛棄了;這就意味着空曠的野外和自然中的各種可能性,而反對那獨斷、人為和假冒的最後真理。
同時,實用主義不代表任何特别的結果。
它不過是一種方法。
但是這種方法的全盤勝利,意味着我上回講演中說的哲學“氣質”的巨大改變。
極端理性主義的導師一定會被排斥,正如朝臣式的官僚在共和國中會被排斥那樣,又如主張教皇有絕對權力的神父在基督教國家中會被排斥那樣。
這樣,科學與形而上學就會更接近,就會在事實上完全攜手并進了。
形而上學通常追求一種很原始的東西。
我們知道人們是多麼喜歡不正當的魔術,我們也知道在魔術裡言辭起多大的作用。
要是你們知道妖魔或鬼怪的名字,或知道鎮伏他們的符咒,你們就能夠控制住這些妖魔鬼怪或任何力量了。
所羅門知道所有精靈的名字。
知道了他們的名字以後,他就能使他們服從他的意旨了。
對于抱有自然思想的人說來,宇宙總象是個謎。
解答這謎的鑰匙一定要在一些有光彩有力量的詞或名字中去找。
這個詞給宇宙的原理命名;有了這個詞,就仿佛連宇宙本身也有了。
“上帝”,“物質”,“理性”,“絕對”和“能”都是這類能解決問題的名字。
有了它們,就可以安心了。
形而上學的追求,也就算到頭了。
要是你采用實用主義的方法,就不會把這些詞當作追求的終結。
你必須把每個詞實際的兌現價值表現出來,放在你的經驗裡運用。
這詞與其說是個解決的方法,還不如說是進一步工作的計劃,特别是改變現有的實在的各種方法的表征。
因此理論成為我們可以依賴的工具,而不是謎語的答案。
我們并不向後靠,依賴這種工具,而是向前推進,有時借着這種工具的幫助去改造自然。
實用主義使我們所有的理論都變活了,使它們柔和起來并使每一種理論起作用。
它在本質上沒有什麼新的東西,和許多古代的哲學傾向是協調的。
比如在注重特殊事實方面,實用主義和唯名主義是一緻的;在着重實踐方面,它和功利主義是一緻的;在鄙棄一切字面的解決,無用的問題和形而上學的抽象方面,它與實證主義是一緻的。
你們看,所有這些都是反理智主義的傾向。
針對自命是一種權利和方法的理性主義,實用主義有全副武裝并富于戰鬥精神。
但是在開始時,實用主義至少并不代表什麼特别的結果。
它除了方法之外,沒有什麼武斷的主張和理論。
意大利青年實用主義者巴比尼①說得好,實用主義在我們的各種理論中就象旅館裡的一條走廊,許多房間的門都和它通着。
在一間房裡,你會看見一個人在寫本無神論著作;在隔壁的一間房裡,另外一個人在跪着祈求信仰與力量;在第三間房裡,一個化學家在考查物體的特性;在第四間房裡,有人在思索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體系;在第五間房裡,有人在證明形而上學的不可能性。
但是那條走廊卻是屬于他們大家的,如果他們要找一個進出各人房間的可行的通道的話,那就非經過那條走廊不可。
①巴比尼(1881—1956)意大利哲學家,批評家。
主張實用主義,信奉天主教。
——譯者 所以,實用主義的方法,不是什麼特别的結果,隻不過是一種确定方向的态度。
這個态度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則、“範疇”和假定是必需的東西;而是去看最後的事物、收獲、效果和事實。
實用主義的方法就講這麼多!你們也許要說,我隻稱贊它,而沒有解釋它。
那麼我現在就來十分詳細解釋一下它在一些熟悉的問題上怎樣起了作用。
現在,實用主義這個詞已有了更廣義的應用,也就是某一種關于真理的理論。
我有意要在先鋪平了道路之後,再作一次講演來說明這個理論;因此現在隻盡量簡短地談談。
但是簡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請你們格外注意地聽一刻鐘。
如果還有許多模糊的地方,我希望在以後各講中交代得更明白些。
現代哲學中研究得最有成績的一個部門就是所謂歸納邏輯,這是研究在什麼條件之下我們的科學得以進展的學問。
歸納邏輯的作者們,對于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所制定的自然定律和各種事實原理,究竟有什麼意義,已經開始表現出一緻的看法。
人們發現數學、邏輯學和自然科學的最初表現的各種一緻性、即第一批定律時,為它們所帶來的那種明确、優美和簡單性迷住了,因而相信自己已經真正認識了上帝的永恒思想。
上帝的心,也在三段論裡明确地反映出來了。
上帝也用圓錐截面,方根或比率來思想,并且也象歐幾裡德一樣按幾何學原理進行工作了。
上帝創造出凱普勒定律使行星照着運轉;使下墜物體速率的增加和時間成正比例;做出正弦律來讓折光遵守;把動植物分為綱、目、科、屬,并且确定它們之間的遠近關系。
上帝想出各種事物的模型,并且規定出它們的變種。
在我們從新發見了任何一種他的神奇的規定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捉摸到他心中的真正意向了。
但當科學更向前發展時,認為大部或全部定律不過是些近似的東西的這種看法,就越來越得勢了。
況且定律本身越來越多,多得沒法數,而且在科學所有部門中,還提出了很多相反的公式,因此研究者就習慣于這種看法——認為沒有一種理論絕對是實在的副本;但是從某一個觀點看來,任何理論都是有用的。
它們的大的用處是總結舊事實,并且引導到新事實上去。
它們隻是人為的語言,有些人管它們叫做概念的速記,我們用它們來寫出關于自然的報告,而語言,如所周知,是容許我們盡量選擇辭句和方言的。
因此,有了人類的獨斷,科學的邏輯就沒有神聖的必然性了。
隻要我提起西格瓦特、馬赫、奧斯特瓦爾德、畢爾生、米約、彭加勒、杜恒、羅愛森等人的名字,你們研究哲學的人一定很容易明白我所談的傾向,并且能舉出些别的名字來。
席勒和杜威兩位先生現在在這科學的邏輯思潮上名列前茅,他們都用實用主義來說明真理在各種場合下的意義。
這兩位大師到處說,我們觀念和信仰裡的“真理”和科學裡的真理是相同的。
他們說真理的意義不過是這樣的:隻要觀念(它本身隻是我們經驗的一部分)有助于使它們與我們經驗的其他部分處于圓滿的關系中,有助于我們通過概念的捷徑,而不用特殊現象的無限相繼續,去概括它、運用它,這樣,觀念就成為真實的了。
譬如說,如果有一個概念我們能駕馭,如果一個概念能
洛克,貝克萊,休谟用這個方法對真理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霍克森堅決地認為實在不過是人們所“認知”的東西而已。
但是實用主義的這些先驅者,隻是零碎地運用了實用主義。
他們不過是作了一個開端而已。
到了我們這時代,這主義才普遍地流行了,才漸漸自覺到一個普遍的使命,敢于負起戰勝一切的使命來了。
我是信仰這個使命的人,希望在我講完的時候能用這個信仰來鼓舞你們。
實用主義代表一種在哲學上人們非常熟悉的态度,即經驗主義的态度,在我看來它所代表的經驗主義的态度,不但比素來所采取的形式更徹底,而且也更少可以反對的地方。
實用主義者堅決地、斷然地抛棄了職業哲學家的許多積習。
它避開了抽象與不适當之處,避開了字面上解決問題,不好的驗前理由,固定的原則與封閉的體系,以及妄想出來的絕對與原始等等。
它趨向于具體與恰當,趨向于事實、行動與權力。
這意味着經驗主義者的氣質占了統治地位,而理性主義者的氣質卻老老實實地被抛棄了;這就意味着空曠的野外和自然中的各種可能性,而反對那獨斷、人為和假冒的最後真理。
同時,實用主義不代表任何特别的結果。
它不過是一種方法。
但是這種方法的全盤勝利,意味着我上回講演中說的哲學“氣質”的巨大改變。
極端理性主義的導師一定會被排斥,正如朝臣式的官僚在共和國中會被排斥那樣,又如主張教皇有絕對權力的神父在基督教國家中會被排斥那樣。
這樣,科學與形而上學就會更接近,就會在事實上完全攜手并進了。
形而上學通常追求一種很原始的東西。
我們知道人們是多麼喜歡不正當的魔術,我們也知道在魔術裡言辭起多大的作用。
要是你們知道妖魔或鬼怪的名字,或知道鎮伏他們的符咒,你們就能夠控制住這些妖魔鬼怪或任何力量了。
所羅門知道所有精靈的名字。
知道了他們的名字以後,他就能使他們服從他的意旨了。
對于抱有自然思想的人說來,宇宙總象是個謎。
解答這謎的鑰匙一定要在一些有光彩有力量的詞或名字中去找。
這個詞給宇宙的原理命名;有了這個詞,就仿佛連宇宙本身也有了。
“上帝”,“物質”,“理性”,“絕對”和“能”都是這類能解決問題的名字。
有了它們,就可以安心了。
形而上學的追求,也就算到頭了。
要是你采用實用主義的方法,就不會把這些詞當作追求的終結。
你必須把每個詞實際的兌現價值表現出來,放在你的經驗裡運用。
這詞與其說是個解決的方法,還不如說是進一步工作的計劃,特别是改變現有的實在的各種方法的表征。
因此理論成為我們可以依賴的工具,而不是謎語的答案。
我們并不向後靠,依賴這種工具,而是向前推進,有時借着這種工具的幫助去改造自然。
實用主義使我們所有的理論都變活了,使它們柔和起來并使每一種理論起作用。
它在本質上沒有什麼新的東西,和許多古代的哲學傾向是協調的。
比如在注重特殊事實方面,實用主義和唯名主義是一緻的;在着重實踐方面,它和功利主義是一緻的;在鄙棄一切字面的解決,無用的問題和形而上學的抽象方面,它與實證主義是一緻的。
你們看,所有這些都是反理智主義的傾向。
針對自命是一種權利和方法的理性主義,實用主義有全副武裝并富于戰鬥精神。
但是在開始時,實用主義至少并不代表什麼特别的結果。
它除了方法之外,沒有什麼武斷的主張和理論。
意大利青年實用主義者巴比尼①說得好,實用主義在我們的各種理論中就象旅館裡的一條走廊,許多房間的門都和它通着。
在一間房裡,你會看見一個人在寫本無神論著作;在隔壁的一間房裡,另外一個人在跪着祈求信仰與力量;在第三間房裡,一個化學家在考查物體的特性;在第四間房裡,有人在思索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體系;在第五間房裡,有人在證明形而上學的不可能性。
但是那條走廊卻是屬于他們大家的,如果他們要找一個進出各人房間的可行的通道的話,那就非經過那條走廊不可。
①巴比尼(1881—1956)意大利哲學家,批評家。
主張實用主義,信奉天主教。
——譯者 所以,實用主義的方法,不是什麼特别的結果,隻不過是一種确定方向的态度。
這個态度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則、“範疇”和假定是必需的東西;而是去看最後的事物、收獲、效果和事實。
實用主義的方法就講這麼多!你們也許要說,我隻稱贊它,而沒有解釋它。
那麼我現在就來十分詳細解釋一下它在一些熟悉的問題上怎樣起了作用。
現在,實用主義這個詞已有了更廣義的應用,也就是某一種關于真理的理論。
我有意要在先鋪平了道路之後,再作一次講演來說明這個理論;因此現在隻盡量簡短地談談。
但是簡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請你們格外注意地聽一刻鐘。
如果還有許多模糊的地方,我希望在以後各講中交代得更明白些。
現代哲學中研究得最有成績的一個部門就是所謂歸納邏輯,這是研究在什麼條件之下我們的科學得以進展的學問。
歸納邏輯的作者們,對于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所制定的自然定律和各種事實原理,究竟有什麼意義,已經開始表現出一緻的看法。
人們發現數學、邏輯學和自然科學的最初表現的各種一緻性、即第一批定律時,為它們所帶來的那種明确、優美和簡單性迷住了,因而相信自己已經真正認識了上帝的永恒思想。
上帝的心,也在三段論裡明确地反映出來了。
上帝也用圓錐截面,方根或比率來思想,并且也象歐幾裡德一樣按幾何學原理進行工作了。
上帝創造出凱普勒定律使行星照着運轉;使下墜物體速率的增加和時間成正比例;做出正弦律來讓折光遵守;把動植物分為綱、目、科、屬,并且确定它們之間的遠近關系。
上帝想出各種事物的模型,并且規定出它們的變種。
在我們從新發見了任何一種他的神奇的規定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捉摸到他心中的真正意向了。
但當科學更向前發展時,認為大部或全部定律不過是些近似的東西的這種看法,就越來越得勢了。
況且定律本身越來越多,多得沒法數,而且在科學所有部門中,還提出了很多相反的公式,因此研究者就習慣于這種看法——認為沒有一種理論絕對是實在的副本;但是從某一個觀點看來,任何理論都是有用的。
它們的大的用處是總結舊事實,并且引導到新事實上去。
它們隻是人為的語言,有些人管它們叫做概念的速記,我們用它們來寫出關于自然的報告,而語言,如所周知,是容許我們盡量選擇辭句和方言的。
因此,有了人類的獨斷,科學的邏輯就沒有神聖的必然性了。
隻要我提起西格瓦特、馬赫、奧斯特瓦爾德、畢爾生、米約、彭加勒、杜恒、羅愛森等人的名字,你們研究哲學的人一定很容易明白我所談的傾向,并且能舉出些别的名字來。
席勒和杜威兩位先生現在在這科學的邏輯思潮上名列前茅,他們都用實用主義來說明真理在各種場合下的意義。
這兩位大師到處說,我們觀念和信仰裡的“真理”和科學裡的真理是相同的。
他們說真理的意義不過是這樣的:隻要觀念(它本身隻是我們經驗的一部分)有助于使它們與我們經驗的其他部分處于圓滿的關系中,有助于我們通過概念的捷徑,而不用特殊現象的無限相繼續,去概括它、運用它,這樣,觀念就成為真實的了。
譬如說,如果有一個概念我們能駕馭,如果一個概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