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齊奧爾科夫斯基當之無愧的學生

關燈
物質循環系統内生存。

    你進入球體,當密封門砰的一聲關上之後,你就會得到必需的解釋。

    球體内部有電話,我們用它來和你保持聯系。

    你要帶上參考書、教科書和筆記本。

     “我在裡面吃什麼活着?” “也許你先得吃一段素食了。

    你隻能靠球體内部溫室生長的植物和果實為生。

    裡面有電爐和燒水壺供你使用。

    ” “那水呢?” “明天你自己就會找到答案的。

    你身體裡的所有排洩物都要得到利用。

    大便用作肥料,小便經過土壤、植物、氣體、冷卻器和過濾器的作用後又變成純淨的水。

    你和植物,還有你的那些‘同牢難友’——動物們,所呼出來的氣體經過冷卻也會提供一部分水。

    總之,如果我們估算得正确的話,你在球體裡什麼也不會缺。

    我也會去看你。

    一旦你覺得情況不妙,我們就馬上停止實驗。

    你還要帶上幾本筆記,上邊記着火箭飛行的最主要公式、理論原理、參考資料和數據。

    這是燦德爾的建議。

    這些筆記對你非常有益。

    ” 漢斯點了點頭又問道: “順便問一句,燦德爾書房裡挂的是誰的像?是他父親嗎?” 溫克勒爾笑了。

     “是呀,在某些方面有點兒像父親。

    那是著名學者,自學成材的齊奧爾科夫斯基,星際航行的奠基人。

    他是自己無數後來人——羅伯特·埃斯諾貝爾特裡、羅伯特·戈達德、格爾曼·奧伯特、瓦特·霍曼、德布斯、皮爾奎和我們的萊奧·燦德爾的先驅。

    我以前曾經跟你提到過這位傑出的人物。

    他本是外省的一個不起眼的教師,但他能把理論思維上升到‘宇宙’高度。

    這是一位在理論上為未來星際交通打開一條通衢的星際世界的哥倫布。

    他為人類開辟了一條通天大道。

    還是在1903年,他就發表了一部宇宙飛行理論的著作;但沙俄政府沒有給他任何幫助。

    ” “這就是那些放在肖像下面擱闆上的書嗎?” “是的,燦德爾和這些書須臾不離。

    ” 這一天是以一幅驚心動魄的奇觀為結束的:午夜12時,從面對大洋一座山上的廣場上,發射第一枚攜帶自動記錄儀的無人火箭。

    火箭高兩米,幾乎完全垂直地固定在發射架上,隻是稍稍有一點兒向大洋方向傾斜。

     參加試驗的有燦德爾、溫克勒爾、漢斯、布洛頓和其他幾位與燦德爾共事的工程師。

     用肉眼幾乎看不出直立的火箭有任何傾斜,難怪布洛頓要問: “萬一它砸到我們腦袋上怎麼辦?” 燦德爾微微一笑,答道: “許多年前,還是在17世紀的時候,一位名叫梅爾森的僧侶和一位名叫珀替的軍人就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們自以為是垂直地架起了一門大炮,想觀察發射出的炮彈會不會返回地面。

    他們重複做了幾次這個危險的試驗。

    不過,因為他們沒有本事使炮彈直接再落到自己腦袋上,就自以為是地認定炮彈是懸在空中了,而且無疑還要在那裡待很長時間。

    别說是當時,就是現在也無法找到一門能校正得準确無誤、能做成這樣試驗的大炮,很難把大炮絕對垂直地立起來。

    好啦,現在請你們後退吧。

    我要發射火箭啦。

    ” 大家都往後退去,一言不發地等待着。

    繁星在黑暗的夜幕上眨着眼睛。

    一彎新月幾乎就在人們的頭頂上射出銀色的光輝,看起來火箭就像要進行一次登月旅行一樣。

     一聲爆炸的巨響,山崖反射回滾滾雷鳴般的回聲,空氣在抖動。

    一條火焰劃破了天空。

    刹那間,山頭的平台和天空之間仿佛架起了一道金橋。

    接着,這顆人造的慧星甩掉了它的尾巴,變成了一顆小星星,在天上閃閃發光。

     燦德爾看着時計上的刻度盤,數着過去了多少秒,一邊說道: “上限是對流層……已經飛出同溫層了……現在正往回飛……” 第二天一早,一大批摩托艇被派到大洋上尋找落到海裡的火箭。

    不過,不管漢斯多麼渴望參加這一搜尋活動,他也沒能獲得許可。

     他在溫克勒爾的陪同下又走馬觀花地看了幾個實驗室,對這個龐大的“星際航行工廠”的所有“車間”還遠遠說不上有什麼了解,就鑽進他的玻璃牢房去了,芬格爾帶上了溫克勒爾給他準備的筆記本和自來水筆,他在這裡面可不是隻待上一天兩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