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被稱為犯罪群體的群體
關燈
小
中
大
提要:被稱為犯罪群體的群體/群體犯法時在心理上也許不能稱之為犯罪/群體行為絕對是無意識的/“九月慘案”參與者的心理/他們的邏輯、殘忍和道德觀念。
在興奮期過後,群體就會進入一種純粹自動的無意識狀态。
在這種狀态下,它受着各種暗示的支配,因此似乎很難把它說成是一個犯罪群體。
我保留這一錯誤的定性,是因為最近一些心理學研究使它變得十分流行。
不錯,群體的一些行為,如果僅就其本身而論,的确是犯罪行為,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這種犯罪行為同一隻老虎為了消退而讓其幼虎把一個印度人撕得血肉模糊,然後再把它吃掉的行為是一樣的。
通常,群體犯罪的動機是一種強烈的暗示,參與這種犯罪的個人事後會堅信他們的行為是在履行責任,這與平常的犯罪大不相同。
群體犯罪的曆史說明了實情。
巴士底獄監獄長的遇害可以作為一個典型的事例。
在這位監獄長的堡壘被攻破後,一群極度興奮的人把他團團圍住,從四面八方對他拳腳相加。
有人建議吊死他,砍下他的頭,把他挂在馬尾巴上。
在反抗過程中,他偶爾踢到了一個在場的人,于是有人建議,讓那個挨踢的人割斷監獄長的喉嚨,他的建議立刻博得了群衆的贊同。
“這個人,一個幹完活的廚子,來巴士底獄的主要原因是無所事事的好奇。
心,他隻是想來看看發生了什麼。
然而由于普遍的意見就是如此,于是他也相信這是一種愛國行為,甚至自以為應為殺死一個惡棍而得到一放勳章。
他用一把借來的刀切那裸露出來的脖子,因為武器有些鈍了,他沒能切動。
于是他從自己兜裡掏出一把黑柄小刀(既然有廚子的手藝,他對切肉應當很有經驗),成功地執行了命令。
” 以上指出的過程的作用,清楚地反映在這個例子中。
我們服從别人的慫恿,它會因為來自集體而更為強大,殺人者認為自己是做了一件很有功德的事情,既然他得到了無數同胞的贊同,他這樣想是很自然的。
這種事從法律上可以視為犯罪,從心理上卻不是犯罪。
犯罪群體的一般特征與我們在所有群體中看到的特征并無不同:易受慫恿、輕信、易變,把良好或惡劣的感情加以誇大、表現出某種道德,等等。
我們會發現,在法國曆史上留下最兇殘記錄的群體,即參與“九月慘案”的群體中間,這些特征一應俱全。
事實上,它與制造聖巴托羅綴慘案的群體十分相似。
這裡我引用了泰納根據當時的文獻所做的詳細描述。
沒有人确切地知道是誰下了殺掉犯人空出監獄的命令。
也許是丹東或别的什麼人,這并不重要。
我們關心的是這樣一個事實,即參與屠殺的群體受到了強烈的慫恿。
這個殺人群體殺了大約300人,而且它完全是個典型的異質性群體。
除了少數職業無賴,主要是一些小店主和各行各業的手藝人:靴匠、鎖匠、理發師、泥瓦匠、店員、郵差等等。
在别人的慫恿下,他們就像前面提到的那個廚子一樣,完全相信自己是在完成一項愛國主義任務。
他們擠進一間雙開門的辦公室,既當法官又當執行人,但是他們絲毫不
在興奮期過後,群體就會進入一種純粹自動的無意識狀态。
在這種狀态下,它受着各種暗示的支配,因此似乎很難把它說成是一個犯罪群體。
我保留這一錯誤的定性,是因為最近一些心理學研究使它變得十分流行。
不錯,群體的一些行為,如果僅就其本身而論,的确是犯罪行為,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這種犯罪行為同一隻老虎為了消退而讓其幼虎把一個印度人撕得血肉模糊,然後再把它吃掉的行為是一樣的。
通常,群體犯罪的動機是一種強烈的暗示,參與這種犯罪的個人事後會堅信他們的行為是在履行責任,這與平常的犯罪大不相同。
群體犯罪的曆史說明了實情。
巴士底獄監獄長的遇害可以作為一個典型的事例。
在這位監獄長的堡壘被攻破後,一群極度興奮的人把他團團圍住,從四面八方對他拳腳相加。
有人建議吊死他,砍下他的頭,把他挂在馬尾巴上。
在反抗過程中,他偶爾踢到了一個在場的人,于是有人建議,讓那個挨踢的人割斷監獄長的喉嚨,他的建議立刻博得了群衆的贊同。
“這個人,一個幹完活的廚子,來巴士底獄的主要原因是無所事事的好奇。
心,他隻是想來看看發生了什麼。
然而由于普遍的意見就是如此,于是他也相信這是一種愛國行為,甚至自以為應為殺死一個惡棍而得到一放勳章。
他用一把借來的刀切那裸露出來的脖子,因為武器有些鈍了,他沒能切動。
于是他從自己兜裡掏出一把黑柄小刀(既然有廚子的手藝,他對切肉應當很有經驗),成功地執行了命令。
” 以上指出的過程的作用,清楚地反映在這個例子中。
我們服從别人的慫恿,它會因為來自集體而更為強大,殺人者認為自己是做了一件很有功德的事情,既然他得到了無數同胞的贊同,他這樣想是很自然的。
這種事從法律上可以視為犯罪,從心理上卻不是犯罪。
犯罪群體的一般特征與我們在所有群體中看到的特征并無不同:易受慫恿、輕信、易變,把良好或惡劣的感情加以誇大、表現出某種道德,等等。
我們會發現,在法國曆史上留下最兇殘記錄的群體,即參與“九月慘案”的群體中間,這些特征一應俱全。
事實上,它與制造聖巴托羅綴慘案的群體十分相似。
這裡我引用了泰納根據當時的文獻所做的詳細描述。
沒有人确切地知道是誰下了殺掉犯人空出監獄的命令。
也許是丹東或别的什麼人,這并不重要。
我們關心的是這樣一個事實,即參與屠殺的群體受到了強烈的慫恿。
這個殺人群體殺了大約300人,而且它完全是個典型的異質性群體。
除了少數職業無賴,主要是一些小店主和各行各業的手藝人:靴匠、鎖匠、理發師、泥瓦匠、店員、郵差等等。
在别人的慫恿下,他們就像前面提到的那個廚子一樣,完全相信自己是在完成一項愛國主義任務。
他們擠進一間雙開門的辦公室,既當法官又當執行人,但是他們絲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