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群體的分類

關燈
人時,他們所繼承的心理成分給人的感情和思想方式造成的巨大差異,立刻就會變得十分突出,不管讓他們聚集在一起的是多麼一緻的利益,都會發生這種情況。

    社會主義者試圖在大型集會中把不同國家的工人代表集合在一起的努力,最後總是以公開的分歧收場。

    拉丁民族的群體,不管它多麼革命或多麼保守,為了實現自己的要求,無一例外地求助于國家的幹預。

    它總是傾向于集權,總是或明或暗地傾向于贊成獨裁。

    相反,英國人或美國人的群體就不拿國家當回事,他們隻求助于個人的主動精神。

    法國的群體特别看重平等,英國的群體則特别看重自由。

    這些差異解釋了為何幾乎有多少個國家就有多少種不同形式的社會主義和民主。

     由此可見,種族的氣質對群體性格有着重大影響。

    它是一種決定性力量,限制着群體性格的變化。

    因此可以認為,一條基本定律就是,由于種族精神的強大,群體的次要性格相比之下并不十分重要。

    群體狀态或支配群體的力量類似于野蠻狀态,或者說是向這種狀态的回歸。

    種族正是通過獲得結構穩定的集體精神,才使自身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擺脫了缺乏思考的群體力量,走出了野蠻狀态。

    除了種族因素之外,對異質性群體最重要的分類,就是把它們分為無名稱的群體&mdash&mdash如街頭群體&mdash&mdash和有名稱的群體,如精心組織起來的議會和陪審團。

    前一種群體缺乏責任感,而後一種群體則發揮了這種責任感,這往往使它們的行動有着很大的不同。

     (2)同質性群體 同質性群體包括:(1)派别;(2)身份團體;(3)階級。

     派别是同質性群體組織過程的第一步。

    一個派别包括在教育、職業和社會階級的歸屬方面大不相同的個人,把他們聯系在一起的是共同的信仰。

    這方面的例子是宗教和政治派别。

    身份團體是最易于組織起群體的一個因素。

    派别中包含着職業、教育程度和社會環境大不相同的個人,他們僅僅是被共同的信仰聯系在一起,而身份團體則由職業相同的個人組成,因此他們也有相似的教養和相當一緻的社會地位。

    這方面的例子如軍人和僧侶團體。

     階級是由來源不同的個人組成的,和派别有所不同,使他們結合在一起的不是共同的信仰,也不像身份團體那樣,是因為相同的職業,而是某種利益、生活習慣以及幾乎相同的教育。

    這方面的例子是中産階級和農民階級。

     本書隻讨論異質性群體,把同質性群體(派别、身份團體和階級)放在另一書本裡研究,因此我不打算在這裡談論後一種群體的特點。

    在結束對異質性群體的研究時,我會考察一下幾種典型的特殊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