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群體的觀念、推理與想像力
關燈
小
中
大
,原因便在于此。
實際上,分析一下一種文明就會發現,使它得以存在的真正基礎,正是那些神奇的、傳奇般的内容。
在曆史上,表象總是比真相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不現實的因素總是比現實的因素更重要。
隻會形象思維的群體,也隻能被形象所打動。
隻有形象能吸引或吓住群體,成為它們的行為動機。
因此,最能活靈活現反映人物形象的戲劇表演,總是對群體有巨大的影響。
在羅馬民衆的眼裡,面包和宏大壯觀的表演構成了幸福的理想,他們再無所求。
在此後的所有時代裡,這種理想很少改變。
對各種群體的想像力起作用的莫過于戲劇表演。
所有觀衆同時體驗着同樣的感情,這些感情沒有立刻變成行動,不過是因為最無意識的觀衆也不會認識不到,他不過是個幻覺的犧牲品,他的笑聲與淚水,都是為了那個想像出來的離奇故事。
然而有時因為形象的暗示而産生的感情卻十分強烈,因此就像暗示通常所起的作用一樣,它們傾向于變成行動。
這類故事我們時有所聞:大衆劇場的經理僅僅因為上演了一出讓人情緒低沉的戲,便不得不在扮演叛徒的演員離開劇院時為他提供保護,以免受到那些對叛徒的罪惡義憤填膺的觀衆的粗暴攻擊,盡管那罪行不過是想像的産物。
我認為,我們在這裡看到的是群體心理狀态,尤其是對其施以影響的技巧之最顯著的表現。
虛幻的因素對他們的影響幾乎像現實一樣大。
他們有着對兩者不加區分的明顯傾向。
侵略者的權力和國家的威力,便是建立在群體的想像力上的。
在領導群體時,尤其要在這種想像力上狠下功夫。
所有重大的曆史事件,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興起,宗教改革,法國大革命,以及我們這個時代社會主義的崛起,都是因為對群體的想像力産生強烈影響所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的後果。
此外,所有時代和所有國家的偉大政客,包括最專橫的暴君,也都把群衆的想像力視為他們權力的基礎,他們從來沒有設想過通過與它作對而進行統治。
拿破侖對國會說:“我通過改革天主教,終止了旺代戰争,通過變成個穆斯林教徒,在埃及站住了腳,通過成為一名信奉教皇至上的人,赢得了意大利神父的支持,如果我去統治一個猶太人的國家,我也會重修所羅門的神廟。
”自從亞曆山大和凱撒以來,大概從來沒有一個偉大的人物更好地了解怎樣影響群衆的想像力。
他始終全神貫注的事情,就是強烈地作用于這種想像力。
在勝利時,在屠殺時,在演說時,在自己的所有行動中,他都把這一點牢記在心中。
直到他躺在床上就要咽氣時,依然對此念念不忘。
如何影響群衆的想像力呢?我們很快就會知道。
這裡我們隻需說明,要想掌握這種本領,萬萬不可求助于智力或推理,也就是說,絕對不可以采用論證的方式。
安東尼讓民衆反對謀殺凱撒的人,采用的辦法并不是機智的說理,而是讓民衆意識到他的意志,是用手指着凱撒的屍體。
不管刺激群衆想像力的是什麼,采取的形式都是令人吃驚的鮮明形象,并且沒有任何多餘的解釋,或僅僅伴之以幾個不同尋常或神奇的事實。
有關的事例是一場偉大的勝利、一種大奇迹。
大罪惡或大前景。
事例必須擺在作為一個整體的群衆面前,其來源必須秘不示人。
上千次小罪或小事件,絲毫也不會觸動群衆的想像力,而一個大罪或大事件卻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其後果造成的危害與一百次小罪相比不知小多少。
就是幾年前,流行性感冒僅在巴黎一地便造成了500人的死亡,但是它對民衆的想像力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原因在于,這種真實的大規模死亡沒有以某個生動的形象表現出來,而是通過每周發布的統計信息知道的。
相反,如果一次事件造成的死亡隻有500人而不是5000人,但它是在一天之内發生于公衆面前,是一次極其引人矚目的事件,譬如說是因為埃菲爾鐵塔轟然倒塌,就會對群衆的想像力産生重大影響。
人們因為得不到相關的消息,以為一艘穿越大西洋的汽輪可能已在大洋中沉沒,此事對群衆想像力的影響整整持續了一周。
但是官方的統計表明,僅僅1894年一年,就有850條船和203艘汽輪失事。
以造成的生命和财産損失而論,一它們比那次大西洋航線上的失事嚴重得多,而群衆在任何時候都沒有關心過這些接連不斷的失事。
影響民衆想像力的,并不是事實本身,而是它們發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
如果讓我表明看法的話,我會說,必須對它們進行濃縮加工,它們才會形成一種令人瞠目結舌的驚人形象。
掌握了影響群衆想像力的藝術,也就掌握了統治他們的藝術。
實際上,分析一下一種文明就會發現,使它得以存在的真正基礎,正是那些神奇的、傳奇般的内容。
在曆史上,表象總是比真相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不現實的因素總是比現實的因素更重要。
隻會形象思維的群體,也隻能被形象所打動。
隻有形象能吸引或吓住群體,成為它們的行為動機。
因此,最能活靈活現反映人物形象的戲劇表演,總是對群體有巨大的影響。
在羅馬民衆的眼裡,面包和宏大壯觀的表演構成了幸福的理想,他們再無所求。
在此後的所有時代裡,這種理想很少改變。
對各種群體的想像力起作用的莫過于戲劇表演。
所有觀衆同時體驗着同樣的感情,這些感情沒有立刻變成行動,不過是因為最無意識的觀衆也不會認識不到,他不過是個幻覺的犧牲品,他的笑聲與淚水,都是為了那個想像出來的離奇故事。
然而有時因為形象的暗示而産生的感情卻十分強烈,因此就像暗示通常所起的作用一樣,它們傾向于變成行動。
這類故事我們時有所聞:大衆劇場的經理僅僅因為上演了一出讓人情緒低沉的戲,便不得不在扮演叛徒的演員離開劇院時為他提供保護,以免受到那些對叛徒的罪惡義憤填膺的觀衆的粗暴攻擊,盡管那罪行不過是想像的産物。
我認為,我們在這裡看到的是群體心理狀态,尤其是對其施以影響的技巧之最顯著的表現。
虛幻的因素對他們的影響幾乎像現實一樣大。
他們有着對兩者不加區分的明顯傾向。
侵略者的權力和國家的威力,便是建立在群體的想像力上的。
在領導群體時,尤其要在這種想像力上狠下功夫。
所有重大的曆史事件,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興起,宗教改革,法國大革命,以及我們這個時代社會主義的崛起,都是因為對群體的想像力産生強烈影響所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的後果。
此外,所有時代和所有國家的偉大政客,包括最專橫的暴君,也都把群衆的想像力視為他們權力的基礎,他們從來沒有設想過通過與它作對而進行統治。
拿破侖對國會說:“我通過改革天主教,終止了旺代戰争,通過變成個穆斯林教徒,在埃及站住了腳,通過成為一名信奉教皇至上的人,赢得了意大利神父的支持,如果我去統治一個猶太人的國家,我也會重修所羅門的神廟。
”自從亞曆山大和凱撒以來,大概從來沒有一個偉大的人物更好地了解怎樣影響群衆的想像力。
他始終全神貫注的事情,就是強烈地作用于這種想像力。
在勝利時,在屠殺時,在演說時,在自己的所有行動中,他都把這一點牢記在心中。
直到他躺在床上就要咽氣時,依然對此念念不忘。
如何影響群衆的想像力呢?我們很快就會知道。
這裡我們隻需說明,要想掌握這種本領,萬萬不可求助于智力或推理,也就是說,絕對不可以采用論證的方式。
安東尼讓民衆反對謀殺凱撒的人,采用的辦法并不是機智的說理,而是讓民衆意識到他的意志,是用手指着凱撒的屍體。
不管刺激群衆想像力的是什麼,采取的形式都是令人吃驚的鮮明形象,并且沒有任何多餘的解釋,或僅僅伴之以幾個不同尋常或神奇的事實。
有關的事例是一場偉大的勝利、一種大奇迹。
大罪惡或大前景。
事例必須擺在作為一個整體的群衆面前,其來源必須秘不示人。
上千次小罪或小事件,絲毫也不會觸動群衆的想像力,而一個大罪或大事件卻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其後果造成的危害與一百次小罪相比不知小多少。
就是幾年前,流行性感冒僅在巴黎一地便造成了500人的死亡,但是它對民衆的想像力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原因在于,這種真實的大規模死亡沒有以某個生動的形象表現出來,而是通過每周發布的統計信息知道的。
相反,如果一次事件造成的死亡隻有500人而不是5000人,但它是在一天之内發生于公衆面前,是一次極其引人矚目的事件,譬如說是因為埃菲爾鐵塔轟然倒塌,就會對群衆的想像力産生重大影響。
人們因為得不到相關的消息,以為一艘穿越大西洋的汽輪可能已在大洋中沉沒,此事對群衆想像力的影響整整持續了一周。
但是官方的統計表明,僅僅1894年一年,就有850條船和203艘汽輪失事。
以造成的生命和财産損失而論,一它們比那次大西洋航線上的失事嚴重得多,而群衆在任何時候都沒有關心過這些接連不斷的失事。
影響民衆想像力的,并不是事實本身,而是它們發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
如果讓我表明看法的話,我會說,必須對它們進行濃縮加工,它們才會形成一種令人瞠目結舌的驚人形象。
掌握了影響群衆想像力的藝術,也就掌握了統治他們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