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篇
關燈
小
中
大
止哭聲,為母親那凝聚着憐情厚意的歌聲而由衷快樂,片刻便進入甜蜜夢鄉。
母親口中的搖籃曲裡有一股力量,示意困神迅速關閉上乳兒的眼簾。
那樂曲伴着寂靜,使之更加甜潤,抹去了它的可怖,使之充滿了母親慈愛的溫馨,直至乳兒戰勝失眠之苦,魂遊精神世界。
假若母親用西塞羅的語氣說話,或讀讀伊本·法裡德的詩句,嬰兒是不會入睡的。
男子選定自己的生活伴侶,兩個靈魂用姻親關系結合在一起,完成當初智慧之神寫在兩顆心上的叮囑,于是親朋們聚在一起,唱着歌奏着樂,為新人婚禮作證。
在我看來,婚禮之日的樂曲像是一種可怕聲音,其中摻雜着甜蜜成分;又好像一種贊美上帝創造生靈的聲音;也像那麼一種聲音,正在喚醒沉睡的生命,令其起來行走,伸展蔓延,彌漫大地。
死亡是生命故事的最後一頁。
死神到來時,我們可以聽到哀樂,可以看到哀樂讓空中布滿悲傷幽靈。
在那令人悲傷的時刻,靈魂離開這個美麗世界的海岸,丢下譜曲者和号喪者手中的物質廟宇,遊向永恒大海。
人們以憂傷、遺憾語調哀歎,給遺體裹上濕土,用歌與樂為之送殡;歌和樂中飽含抑郁、悲涼、苦悶、煩惱和焦灼之情。
人們又以樂曲和歌聲為之掃墓添墳,土上堆土;縱使屍體腐爛,隻要心總是想念着過世的人,那麼,逝者的聲音也便永遠響在世人的軀體中。
我和他坐在一起,上帝單單給予他以甜美的聲音,賜予他通曉吟唱和節奏哲學。
我看到人們在他的四周,個個屏住呼吸,人人側耳聆聽,凝神注目,鴉雀無聲,如同降服于一位力大無窮的詩人,詩人在向他們吐露世間奇秘。
直至他哼完一曲,人們方才仰脖長歎一口氣&mdash&mdash哎!&mdash&mdash哎!那歎息聲發自樂曲所激起的情感波瀾翻滾的心中,隻有長歎才使人覺得舒展一些。
&ldquo哎&rdquo,這是記憶喚起的幹渴之心呼出的聲音;&ldquo哎&rdquo,一個小詞兒,卻包含着一段長話。
&ldquo哎&rdquo,出自聽歌人的口中,并非出自觀看歌手面孔的人,而且是側耳傾聽把斷續呼吸聲串成歌的人發出的歎息聲;那呼吸向他展示了他自己過去生活的篇章,或者洩露他心中隐藏的秘密。
我多麼留心觀察聽者那敏感的面孔,但見時而神氣沮喪,時而輕松舒展,總是伴随着音樂曲調的變化而變化。
我用聽者的天性找到了他的性格特征,又通過他的外表讓他的内心講出了話。
音樂像詩歌和繪畫,能夠描繪人的種種情感,描繪人的種種心境,說明靈魂的幻想,表示心底希冀,叙述軀體欲望。
納哈萬德 &ldquo納哈萬德&rdquo描述情侶分别、告别祖國之情,描寫來自逝去親人的最後一眼,描繪心中因思念而産生的劇烈痛苦情感。
&ldquo納哈萬德&rdquo是發自憂傷靈魂深處的一種聲音,是被抛棄的人。
在他被疏遠折磨得精疲力竭之前,乞求憐憫他的最後一息所形成的一種曲調。
&ldquo納哈萬德&rdquo是絕望者的長歎,純系災難鑄成;是沮喪者的長歎,全由萬般無奈、忍無可忍者的憂傷發出。
&ldquo納哈萬德&rdquo描繪秋天,其時黃葉平靜、從容地飄落而下,和着金風起舞,散落四方。
&ldquo納哈萬德&rdquo是母親的祈禱,因兒子遠去異土他鄉而徹夜難眠,心中充滿失望情感,隻有忍耐和希望伴陪着自己。
&ldquo納哈萬德&rdquo不僅僅包含一種意思,而是包含着許多意思,包含着心與魂能夠理會的許多秘密;那許多秘密,口舌難以述完,筆墨休想窮盡。
伊斯法罕 我親耳聽賞過&ldquo伊斯法罕&rdquo,并且親眼看過病入膏肓的那位戀人故事的最後一章。
他的情人死了,希望斷絕了,不停長籲短歎,用盡身上最後一點力氣号喪,以生命的最後一息哀悼。
&ldquo伊斯法罕&rdquo是站在生命海岸與永恒大海之間死亡船上的争辯者的最後一息。
&ldquo伊斯法罕&rdquo是一種曲調,其回聲是摻雜着死亡與悲哀的苦澀,是淚水混合着忠誠的甘甜寂靜。
如果說&ldquo納哈萬德&rdquo是有某些生存希望者的一種希冀,那麼,&ldquo伊斯法罕&rdquo則是希望斷絕之人的呻吟。
薩巴 聽賞過&ldquo薩巴&rdquo曲,我們那被烏雲遮罩的心便會蘇醒過來,繼之在胸間舞動。
&ldquo薩巴&rdquo是歡樂樂曲,令人忘掉自己的憂愁,繼而要酒,異常津津有味地飲之,無盡無足,仿佛意識到歡樂之美酒在同他的酒興競賽,裁判是理性。
&ldquo薩巴&rdquo是快活鐘情者的談論;他曾與時代搏鬥,被迫屈從于分離的命運。
靜夜獨處使他感到無比幸福。
在遙遠的田野裡得以見到美麗少女;相會給他帶來歡樂與快慰。
&ldquo薩巴&rdquo像微風,輕輕吹過之時,田野上的花因之搖曳,去意徘徊,得意忘形。
萊斯德 在萬籁俱靜的夜裡,&ldquo萊斯德&rdquo能夠深深打動人的情感,述說一封信的巨大作用。
那封信來自一位高朋,因遙居遠方,消息中斷許久;因為收到來信,心中希望複蘇,渴求見上一面。
我覺得唱&ldquo萊斯德&rdquo曲的人仿佛在報告黑夜即将過去,黎明就要到來。
有人說:&ldquo黑夜結束,整裝待發。
&rdquo 在巴勒貝克責怨詩中有一首介于責斥痛罵之間的溫和責怨詩;其曲既有動人心弦的&ldquo納哈萬德&rdquo風格,又含歡快的&ldquo薩巴&rdquo曲的味道,故其對靈魂所産生的作用二者兼容并包。
現在,我已寫下這麼多文字。
我看我像個孩子,從上帝創造第一個人時天女所唱的一首長歌中抄錄了一個詞兒,或者像個文盲,從時代開始之前智慧之神寫在感情冊頁上的書中,背記了一句話。
音樂,神聖的奧特裡比566,你的藝術姐妹往日曾手舞足蹈過一段時間,後被置入遺忘的堡壘中,而你嘲笑他們,但一天也未曾退出靈魂舞台。
仿佛你是亞當第一次與夏娃親吻的回聲。
回聲自有回聲,回聲還有回聲,不停流動,不住轉移,包圍一切,複活一切,令勞者樂意勞作,讓天賦準則用聽覺愉快地接受它的恩賜。
音樂,靈魂和愛情的女兒!愛情苦汁與甜漿的容器!人類心靈的幻想!悲傷之果,歡樂之花!情感花束裡散發出來的香氣!情侶的口舌,戀人間秘密的傳送者!你能把思想與語言統一起來,你能把動人的美編制成情感。
你是心靈的美酒,飲者可以升入理想世界的至高處。
你是大軍的鼓動隊,你是崇拜者靈魂的淨化者。
攜帶着靈魂幻影的以太,慈悲、溫和的大海啊,我們把自己的靈魂交給你,把我們的心寄存在你的深處,請求你把我們的靈魂和心帶到物質以外,讓我們看看幽冥世界隐藏的一切吧! 靈魂的感情,你增殖繁衍吧!心裡的情感呀,你增多生長吧!舉起你的手,為這位偉大神靈建築廟宇吧!靈感之神啊,請你降到詩人的心上,為他們的才智寶庫注入對這位偉大神靈的贊美詞語吧!畫家、雕塑家的想象力啊,豐富,再豐富一些,提高再提高一步,為這位偉大神靈造像塑身吧! 地球上的居民們,款待這位偉大神靈的牧師、修女吧!為它的崇拜者祝賀節日,給他們建造塑像吧!衆民族,頂禮膜拜吧!向奧爾甫斯567、大衛568和穆蘇裡569緻敬問安吧!隆重紀念貝多芬570、費厄尼爾和莫紮特571吧!叙利亞,請您以沙克爾·阿勒比的名義歌唱吧!埃及,請您以阿蔔杜·哈穆裡572的名義歌唱吧!神聖的宇宙,請您大一些,再大一些,讓他們的名聲播撒在你的天空,讓空氣中充滿純美的靈魂,教人們用目看,用心聽!阿門。
伊本·西那及其長詩 在古人的詩作中,沒有比伊本·西那的《詠魂》長詩更接近我的信仰和我的心理愛好的作品了。
&ldquo領導長老&rdquo573把最能誘惑人的東西,把與人的想象力形影不分的、由知識産生的最深刻的願望帶來的若幹問題,以及隻有經過連續考慮和長期觀察才能總結出來的理論,都集中在這首超絕的長詩中。
伊本·西那作為當時的天才,這首長詩自他的意識中産生出來,那是不足為怪的。
但是,一個畢生鑽研人體秘密和第一物質特征的人,竟有此種表現,那是足以令人稱奇叫絕的。
在我看來,這位&ldquo領導長老&rdquo已經通過物質道路,曉得了精神的奧秘;通過可以看見的東西,弄清了可以理解的東西的結構。
他這首長詩的誕生,清清楚楚證明了是智力的生命;知識帶着自己的主人由實際經驗漸漸走向唯理論,繼而走向精神感情和上帝。
也許讀者會在西方大詩人的作品中看到某些段落使你想起這首長詩。
在莎士比亞的不朽作品中,有的意思無異于伊本·西那詩言的語句: 她不高興地來到了你這裡, 她傷心也許不忍與你分離。
席勒有類似的詩句: 蓋子已經揭開,她吟着詩, 看到了睡眼看不到的東西。
歌德也有相近似的詩句: 她回來曉得了世間一切隐秘, 然而她的破衣沒有縫補。
布朗亦有相似的詩句: 她像閃電,以高熱放光, 爾後卷起,似沒有閃亮。
但&ldquo領導長老&rdquo比這些詩人早幾個世紀。
他把在不同時間以斷續形式降到不同思想上的東西集聚在一首詩中,這使他成為他的時代以及其後若幹時代的天才,使他的這首《詠魂》長詩成為他在最優秀、最深遠的題目中的最深刻、最優秀的作品。
安薩裡 安薩裡與聖徒奧古斯丁之間有着心理上的聯系,雖然二者所處的時間與學說、社會環境各異,但卻是一種學說的兩個彼此相似的外貌。
那種學說則是精神上的一種實實在在的傾向,它将人一步步由可見世界及其現象引向形而上學、哲學和神學。
安薩裡離群索居,抛開世間榮華、尊位,獨自苦苦修行,深入探究将科學之尾與宗教之首連接在一起的那些細線,精心觀察那個隐形的容器;就在那個容器中,人們的知識、經驗與人們的情感、夢想混合在一起。
奧古斯丁就是這樣做的,先于安薩裡
母親口中的搖籃曲裡有一股力量,示意困神迅速關閉上乳兒的眼簾。
那樂曲伴着寂靜,使之更加甜潤,抹去了它的可怖,使之充滿了母親慈愛的溫馨,直至乳兒戰勝失眠之苦,魂遊精神世界。
假若母親用西塞羅的語氣說話,或讀讀伊本·法裡德的詩句,嬰兒是不會入睡的。
男子選定自己的生活伴侶,兩個靈魂用姻親關系結合在一起,完成當初智慧之神寫在兩顆心上的叮囑,于是親朋們聚在一起,唱着歌奏着樂,為新人婚禮作證。
在我看來,婚禮之日的樂曲像是一種可怕聲音,其中摻雜着甜蜜成分;又好像一種贊美上帝創造生靈的聲音;也像那麼一種聲音,正在喚醒沉睡的生命,令其起來行走,伸展蔓延,彌漫大地。
死亡是生命故事的最後一頁。
死神到來時,我們可以聽到哀樂,可以看到哀樂讓空中布滿悲傷幽靈。
在那令人悲傷的時刻,靈魂離開這個美麗世界的海岸,丢下譜曲者和号喪者手中的物質廟宇,遊向永恒大海。
人們以憂傷、遺憾語調哀歎,給遺體裹上濕土,用歌與樂為之送殡;歌和樂中飽含抑郁、悲涼、苦悶、煩惱和焦灼之情。
人們又以樂曲和歌聲為之掃墓添墳,土上堆土;縱使屍體腐爛,隻要心總是想念着過世的人,那麼,逝者的聲音也便永遠響在世人的軀體中。
我和他坐在一起,上帝單單給予他以甜美的聲音,賜予他通曉吟唱和節奏哲學。
我看到人們在他的四周,個個屏住呼吸,人人側耳聆聽,凝神注目,鴉雀無聲,如同降服于一位力大無窮的詩人,詩人在向他們吐露世間奇秘。
直至他哼完一曲,人們方才仰脖長歎一口氣&mdash&mdash哎!&mdash&mdash哎!那歎息聲發自樂曲所激起的情感波瀾翻滾的心中,隻有長歎才使人覺得舒展一些。
&ldquo哎&rdquo,這是記憶喚起的幹渴之心呼出的聲音;&ldquo哎&rdquo,一個小詞兒,卻包含着一段長話。
&ldquo哎&rdquo,出自聽歌人的口中,并非出自觀看歌手面孔的人,而且是側耳傾聽把斷續呼吸聲串成歌的人發出的歎息聲;那呼吸向他展示了他自己過去生活的篇章,或者洩露他心中隐藏的秘密。
我多麼留心觀察聽者那敏感的面孔,但見時而神氣沮喪,時而輕松舒展,總是伴随着音樂曲調的變化而變化。
我用聽者的天性找到了他的性格特征,又通過他的外表讓他的内心講出了話。
音樂像詩歌和繪畫,能夠描繪人的種種情感,描繪人的種種心境,說明靈魂的幻想,表示心底希冀,叙述軀體欲望。
納哈萬德 &ldquo納哈萬德&rdquo描述情侶分别、告别祖國之情,描寫來自逝去親人的最後一眼,描繪心中因思念而産生的劇烈痛苦情感。
&ldquo納哈萬德&rdquo是發自憂傷靈魂深處的一種聲音,是被抛棄的人。
在他被疏遠折磨得精疲力竭之前,乞求憐憫他的最後一息所形成的一種曲調。
&ldquo納哈萬德&rdquo是絕望者的長歎,純系災難鑄成;是沮喪者的長歎,全由萬般無奈、忍無可忍者的憂傷發出。
&ldquo納哈萬德&rdquo描繪秋天,其時黃葉平靜、從容地飄落而下,和着金風起舞,散落四方。
&ldquo納哈萬德&rdquo是母親的祈禱,因兒子遠去異土他鄉而徹夜難眠,心中充滿失望情感,隻有忍耐和希望伴陪着自己。
&ldquo納哈萬德&rdquo不僅僅包含一種意思,而是包含着許多意思,包含着心與魂能夠理會的許多秘密;那許多秘密,口舌難以述完,筆墨休想窮盡。
伊斯法罕 我親耳聽賞過&ldquo伊斯法罕&rdquo,并且親眼看過病入膏肓的那位戀人故事的最後一章。
他的情人死了,希望斷絕了,不停長籲短歎,用盡身上最後一點力氣号喪,以生命的最後一息哀悼。
&ldquo伊斯法罕&rdquo是站在生命海岸與永恒大海之間死亡船上的争辯者的最後一息。
&ldquo伊斯法罕&rdquo是一種曲調,其回聲是摻雜着死亡與悲哀的苦澀,是淚水混合着忠誠的甘甜寂靜。
如果說&ldquo納哈萬德&rdquo是有某些生存希望者的一種希冀,那麼,&ldquo伊斯法罕&rdquo則是希望斷絕之人的呻吟。
薩巴 聽賞過&ldquo薩巴&rdquo曲,我們那被烏雲遮罩的心便會蘇醒過來,繼之在胸間舞動。
&ldquo薩巴&rdquo是歡樂樂曲,令人忘掉自己的憂愁,繼而要酒,異常津津有味地飲之,無盡無足,仿佛意識到歡樂之美酒在同他的酒興競賽,裁判是理性。
&ldquo薩巴&rdquo是快活鐘情者的談論;他曾與時代搏鬥,被迫屈從于分離的命運。
靜夜獨處使他感到無比幸福。
在遙遠的田野裡得以見到美麗少女;相會給他帶來歡樂與快慰。
&ldquo薩巴&rdquo像微風,輕輕吹過之時,田野上的花因之搖曳,去意徘徊,得意忘形。
萊斯德 在萬籁俱靜的夜裡,&ldquo萊斯德&rdquo能夠深深打動人的情感,述說一封信的巨大作用。
那封信來自一位高朋,因遙居遠方,消息中斷許久;因為收到來信,心中希望複蘇,渴求見上一面。
我覺得唱&ldquo萊斯德&rdquo曲的人仿佛在報告黑夜即将過去,黎明就要到來。
有人說:&ldquo黑夜結束,整裝待發。
&rdquo 在巴勒貝克責怨詩中有一首介于責斥痛罵之間的溫和責怨詩;其曲既有動人心弦的&ldquo納哈萬德&rdquo風格,又含歡快的&ldquo薩巴&rdquo曲的味道,故其對靈魂所産生的作用二者兼容并包。
現在,我已寫下這麼多文字。
我看我像個孩子,從上帝創造第一個人時天女所唱的一首長歌中抄錄了一個詞兒,或者像個文盲,從時代開始之前智慧之神寫在感情冊頁上的書中,背記了一句話。
音樂,神聖的奧特裡比566,你的藝術姐妹往日曾手舞足蹈過一段時間,後被置入遺忘的堡壘中,而你嘲笑他們,但一天也未曾退出靈魂舞台。
仿佛你是亞當第一次與夏娃親吻的回聲。
回聲自有回聲,回聲還有回聲,不停流動,不住轉移,包圍一切,複活一切,令勞者樂意勞作,讓天賦準則用聽覺愉快地接受它的恩賜。
音樂,靈魂和愛情的女兒!愛情苦汁與甜漿的容器!人類心靈的幻想!悲傷之果,歡樂之花!情感花束裡散發出來的香氣!情侶的口舌,戀人間秘密的傳送者!你能把思想與語言統一起來,你能把動人的美編制成情感。
你是心靈的美酒,飲者可以升入理想世界的至高處。
你是大軍的鼓動隊,你是崇拜者靈魂的淨化者。
攜帶着靈魂幻影的以太,慈悲、溫和的大海啊,我們把自己的靈魂交給你,把我們的心寄存在你的深處,請求你把我們的靈魂和心帶到物質以外,讓我們看看幽冥世界隐藏的一切吧! 靈魂的感情,你增殖繁衍吧!心裡的情感呀,你增多生長吧!舉起你的手,為這位偉大神靈建築廟宇吧!靈感之神啊,請你降到詩人的心上,為他們的才智寶庫注入對這位偉大神靈的贊美詞語吧!畫家、雕塑家的想象力啊,豐富,再豐富一些,提高再提高一步,為這位偉大神靈造像塑身吧! 地球上的居民們,款待這位偉大神靈的牧師、修女吧!為它的崇拜者祝賀節日,給他們建造塑像吧!衆民族,頂禮膜拜吧!向奧爾甫斯567、大衛568和穆蘇裡569緻敬問安吧!隆重紀念貝多芬570、費厄尼爾和莫紮特571吧!叙利亞,請您以沙克爾·阿勒比的名義歌唱吧!埃及,請您以阿蔔杜·哈穆裡572的名義歌唱吧!神聖的宇宙,請您大一些,再大一些,讓他們的名聲播撒在你的天空,讓空氣中充滿純美的靈魂,教人們用目看,用心聽!阿門。
伊本·西那及其長詩 在古人的詩作中,沒有比伊本·西那的《詠魂》長詩更接近我的信仰和我的心理愛好的作品了。
&ldquo領導長老&rdquo573把最能誘惑人的東西,把與人的想象力形影不分的、由知識産生的最深刻的願望帶來的若幹問題,以及隻有經過連續考慮和長期觀察才能總結出來的理論,都集中在這首超絕的長詩中。
伊本·西那作為當時的天才,這首長詩自他的意識中産生出來,那是不足為怪的。
但是,一個畢生鑽研人體秘密和第一物質特征的人,竟有此種表現,那是足以令人稱奇叫絕的。
在我看來,這位&ldquo領導長老&rdquo已經通過物質道路,曉得了精神的奧秘;通過可以看見的東西,弄清了可以理解的東西的結構。
他這首長詩的誕生,清清楚楚證明了是智力的生命;知識帶着自己的主人由實際經驗漸漸走向唯理論,繼而走向精神感情和上帝。
也許讀者會在西方大詩人的作品中看到某些段落使你想起這首長詩。
在莎士比亞的不朽作品中,有的意思無異于伊本·西那詩言的語句: 她不高興地來到了你這裡, 她傷心也許不忍與你分離。
席勒有類似的詩句: 蓋子已經揭開,她吟着詩, 看到了睡眼看不到的東西。
歌德也有相近似的詩句: 她回來曉得了世間一切隐秘, 然而她的破衣沒有縫補。
布朗亦有相似的詩句: 她像閃電,以高熱放光, 爾後卷起,似沒有閃亮。
但&ldquo領導長老&rdquo比這些詩人早幾個世紀。
他把在不同時間以斷續形式降到不同思想上的東西集聚在一首詩中,這使他成為他的時代以及其後若幹時代的天才,使他的這首《詠魂》長詩成為他在最優秀、最深遠的題目中的最深刻、最優秀的作品。
安薩裡 安薩裡與聖徒奧古斯丁之間有着心理上的聯系,雖然二者所處的時間與學說、社會環境各異,但卻是一種學說的兩個彼此相似的外貌。
那種學說則是精神上的一種實實在在的傾向,它将人一步步由可見世界及其現象引向形而上學、哲學和神學。
安薩裡離群索居,抛開世間榮華、尊位,獨自苦苦修行,深入探究将科學之尾與宗教之首連接在一起的那些細線,精心觀察那個隐形的容器;就在那個容器中,人們的知識、經驗與人們的情感、夢想混合在一起。
奧古斯丁就是這樣做的,先于安薩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