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兒童的秩序感
關燈
小
中
大
兒童具有兩種秩序感:一種是外部的,這種秩序感與兒童對他所在環境的體驗有關;還有一種是内部的秩序感,它使兒童意識到自己身體的不同部分及這些部分的相對位置。
這種敏感必可以稱為“内部定位”。
兒童有一個對秩序極其敏感的時期,這是一個非常重要和神秘的時期。
這種敏感從兒童出生後第一年就出現,并一直持續到第二年。
兒童對外界秩序有一段敏感期,這對我們來講似乎有點奇怪,因為我們通常認為兒童的一個特點就是沒有秩序感。
當兒童生活在城市裡時,他周圍是一個充斥着各種東西的封閉環境。
成人出于各種原因,會時常搬動和布置這些東西,兒童對此根本無法理解,他也無法對這些複雜的舉動做任何判斷。
如果兒童過了對這一秩序的敏感期,他所感知到的這些混亂就可能成為他發展的一個障礙,成為心理紊亂的一個原因。
嬰兒的心靈是神秘莫測的,照料他的成人并不了解嬰兒的内心。
有多少次嬰兒毫無原因的哭泣并拒絕所有對他的安撫,這本身就是最充分的理由,足以使我們覺得他有某些秘密的需要必須得到滿足。
兒童對秩序的敏感,即使在他出生後的第一個月就能注意到。
當兒童看到一些東西放在恰當的位置時,他就會興奮和高興,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兒童對秩序的敏感表現。
那些依照我們的觀察方法并受過專門訓練的人很容易就能認識到這一點。
我可以舉一個保姆的例子。
這位保姆注意到,當她所照料的女嬰看到一座灰色的由大理石構築的古代牆壁時,就顯得非常高興,并對之感興趣。
盡管這個女嬰隻有5個月大,而且她父母的别墅裡遍地都是美麗的花朵,但是這位保姆每天都得把嬰兒車停在這座牆的前面,似乎隻有這樣才能給這個嬰兒帶來持久的快樂。
這種存在于兒童心中的敏感期,也許在其遇到麻煩的時候會表現得更加清楚。
在大多數情況下,兒童發脾氣可能都是由于這種敏感性。
我可以舉出一些這樣的例子。
有一個例子是這樣的,其主人公是一個出生大約6個月的小女孩。
一天,她呆在一個房間裡,碰巧一位婦女走了進去,并把太陽傘放在了桌子上,于是,這個孩子變得不安起來。
她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為那位婦女,而且由于那把傘的緣故。
小女孩對着那把傘看了好一會兒,然後開始哭起來。
那位婦女以為她要那把傘,就拿起它,微笑着送到她面前。
但小女孩把傘推到了一邊并繼續哭喊。
那位婦女安撫她,但毫無用處,她隻是變得更加焦躁不安。
怎樣才能使她不再哭鬧呢?正當小孩不安之時,她那富有心理洞察力的母親把傘從桌子上拿走,并把傘放到了另一間屋子裡,小女孩立即安靜了下來。
使她不安的原因是那位婦女把傘放在了桌子上。
一件東西放錯了地方,就嚴重打亂了這個小孩物放有序的記憶方式。
另一個例子與一個年齡稍大一點的孩子有關。
一次我和一群旅行者一起穿過那不勒斯的新洞隧道。
其中有一位年輕婦女帶着一個1歲半的孩子。
這個孩子太小了,以緻他不能步行走完這段較長的路程。
隔了一段時間,這個小孩累了,他母親把他抱起來,但又覺得有些吃力。
勞累使她熱起來,她停下來,脫掉外衣,并把衣服搭在手臂上。
在減輕負擔後,她再次把小孩抱起來。
但這個孩子開始哭鬧,而且哭聲越來越大。
他的母親設法使他安靜下來,但根本不起作用。
她為此已經累得筋疲力盡,并且變得不安起來。
一些遊客也為他們母子二人擔心起來,很自然的給了她一些幫助。
他們不時地換人抱這個孩子,但這個小孩變得更加不安,所有的人都稱贊他,鼓勵他,但這使情況變得更糟。
這個小孩的母親于是隻好把他帶回去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他已經開始歇斯底裡,似乎到了絕望的境地。
我們認為,有一個規律介入并牢牢控制了這個小孩,正因如此,這個小孩才會做出如此劇烈的反應。
由于我相信這種反應在兒童内心的敏感性方面具有心理學的基礎,所以我決定嘗試一下。
我走到小孩母親的面前,對她說:“我幫你穿上外套好嗎?”她驚訝地看着我,因為她仍然很熱。
她被弄糊塗了,但仍然接受了我的建議,讓我幫她穿好外套。
這個小孩子立刻平靜了下來。
當他的眼淚和不安消失時,他不停地說:“衣服……肩膀”,這表示“你的衣服在你的身上了
這種敏感必可以稱為“内部定位”。
兒童有一個對秩序極其敏感的時期,這是一個非常重要和神秘的時期。
這種敏感從兒童出生後第一年就出現,并一直持續到第二年。
兒童對外界秩序有一段敏感期,這對我們來講似乎有點奇怪,因為我們通常認為兒童的一個特點就是沒有秩序感。
當兒童生活在城市裡時,他周圍是一個充斥着各種東西的封閉環境。
成人出于各種原因,會時常搬動和布置這些東西,兒童對此根本無法理解,他也無法對這些複雜的舉動做任何判斷。
如果兒童過了對這一秩序的敏感期,他所感知到的這些混亂就可能成為他發展的一個障礙,成為心理紊亂的一個原因。
嬰兒的心靈是神秘莫測的,照料他的成人并不了解嬰兒的内心。
有多少次嬰兒毫無原因的哭泣并拒絕所有對他的安撫,這本身就是最充分的理由,足以使我們覺得他有某些秘密的需要必須得到滿足。
兒童對秩序的敏感,即使在他出生後的第一個月就能注意到。
當兒童看到一些東西放在恰當的位置時,他就會興奮和高興,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兒童對秩序的敏感表現。
那些依照我們的觀察方法并受過專門訓練的人很容易就能認識到這一點。
我可以舉一個保姆的例子。
這位保姆注意到,當她所照料的女嬰看到一座灰色的由大理石構築的古代牆壁時,就顯得非常高興,并對之感興趣。
盡管這個女嬰隻有5個月大,而且她父母的别墅裡遍地都是美麗的花朵,但是這位保姆每天都得把嬰兒車停在這座牆的前面,似乎隻有這樣才能給這個嬰兒帶來持久的快樂。
這種存在于兒童心中的敏感期,也許在其遇到麻煩的時候會表現得更加清楚。
在大多數情況下,兒童發脾氣可能都是由于這種敏感性。
我可以舉出一些這樣的例子。
有一個例子是這樣的,其主人公是一個出生大約6個月的小女孩。
一天,她呆在一個房間裡,碰巧一位婦女走了進去,并把太陽傘放在了桌子上,于是,這個孩子變得不安起來。
她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為那位婦女,而且由于那把傘的緣故。
小女孩對着那把傘看了好一會兒,然後開始哭起來。
那位婦女以為她要那把傘,就拿起它,微笑着送到她面前。
但小女孩把傘推到了一邊并繼續哭喊。
那位婦女安撫她,但毫無用處,她隻是變得更加焦躁不安。
怎樣才能使她不再哭鬧呢?正當小孩不安之時,她那富有心理洞察力的母親把傘從桌子上拿走,并把傘放到了另一間屋子裡,小女孩立即安靜了下來。
使她不安的原因是那位婦女把傘放在了桌子上。
一件東西放錯了地方,就嚴重打亂了這個小孩物放有序的記憶方式。
另一個例子與一個年齡稍大一點的孩子有關。
一次我和一群旅行者一起穿過那不勒斯的新洞隧道。
其中有一位年輕婦女帶着一個1歲半的孩子。
這個孩子太小了,以緻他不能步行走完這段較長的路程。
隔了一段時間,這個小孩累了,他母親把他抱起來,但又覺得有些吃力。
勞累使她熱起來,她停下來,脫掉外衣,并把衣服搭在手臂上。
在減輕負擔後,她再次把小孩抱起來。
但這個孩子開始哭鬧,而且哭聲越來越大。
他的母親設法使他安靜下來,但根本不起作用。
她為此已經累得筋疲力盡,并且變得不安起來。
一些遊客也為他們母子二人擔心起來,很自然的給了她一些幫助。
他們不時地換人抱這個孩子,但這個小孩變得更加不安,所有的人都稱贊他,鼓勵他,但這使情況變得更糟。
這個小孩的母親于是隻好把他帶回去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他已經開始歇斯底裡,似乎到了絕望的境地。
我們認為,有一個規律介入并牢牢控制了這個小孩,正因如此,這個小孩才會做出如此劇烈的反應。
由于我相信這種反應在兒童内心的敏感性方面具有心理學的基礎,所以我決定嘗試一下。
我走到小孩母親的面前,對她說:“我幫你穿上外套好嗎?”她驚訝地看着我,因為她仍然很熱。
她被弄糊塗了,但仍然接受了我的建議,讓我幫她穿好外套。
這個小孩子立刻平靜了下來。
當他的眼淚和不安消失時,他不停地說:“衣服……肩膀”,這表示“你的衣服在你的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