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箱與麻袋

關燈
說,你怎麼又來了? “婆婆,工程人員扛的袋子真的看起來很輕嗎?” 老婦似乎覺得龍雄太煩人,緊閉着嘴,沒有立刻回答。

    龍雄從口袋裡拿出兩張一百日元的紙鈔塞進老婦滿是皺紋的手裡,老婦愣了一下,不知所措。

     “嗯……我也記不太清楚了,好像不是很重的樣子。

    ”老婦回答。

     “噢,看起來很輕嗎?” “嗯,好像很輕。

    對了,我想起來了。

    那隻袋子有點蓬松,對方還用單手提着。

    ” “咦?用單手提着?”龍雄上前問道,“這麼說,他是時而提着,時而扛在肩上的?” “好像是。

    ” 龍雄火速趕往築場車站。

     大概是列車尚未到站,隔着辦公室玻璃窗可以看到副站長坐在桌前發呆。

    他認出了龍雄,便起身走了過來。

     “您查清楚了嗎?”副站長說道。

     “查清楚了,是這個吧?”龍雄從口袋裡取出貨簽給他看。

     “就是這個,就是這個。

    已經找到了?”不明就裡的副站長微笑着說道。

     龍雄沒有理會副站長,說道:“不好意思,我想再向您打聽一件事。

    ” “什麼事?” “我想知道這隻木箱是什麼時候由貨車送到這裡的?” “貨車?不是貨運,是客車。

    ”副站長當下回答。

     “咦?客車?” 龍雄感到驚愕。

    不過細想起來,客運比較合理。

     “噢,原來如此。

    對不起,請問是哪一天送到的?” “請稍等一下。

    ” 副站長回到桌前,攤開賬簿。

    這次他不但沒有闆着臉,還抄了張便條紙拿了過來。

     “是到貨的當天早晨由起站寄出,再由一二三班次列車運來的。

    ” “幾點到站的?” “十八點二十分。

    按照順序來說吧。

    九點三十四分由土岐津站發車,十三點三十三分抵達鹽尻站。

    轉到中央本線,十四點十分發車,于三十七分抵達松本站,十五點三十分連接開往大町的火車,十六點三十六分到達大町。

    然後再連接我們這條支線,十七點五十分發車,十八點二十分抵達本站。

    這中間的轉接站很多,相當麻煩。

    不過,各站停靠的時間很充裕,裝卸貨品不可能來不及。

    ”副站長詳細地說明。

     “十八點二十分……就是傍晚六點二十分。

    ” 龍雄擡頭看着窗外。

    傍晚六點二十分,天色應該微亮。

    走到那個村子,是薄暮時分,時間正好符合。

    龍雄又想,那夥人必須跟着貨物在各個車站上下車。

    換句話說,他們必須在貨品送達發電所之前先行取走。

     “副站長,”龍雄問道,“十八點二十分木箱到站的時候,有個背着袋子的男子肯定在下車的乘客之中,不知道檢票員是否還有印象?” “什麼樣的袋子?” “有點鼓鼓的,不過看來很輕,單手就拿得動,可能是麻袋之類的。

    ” “大概不記得了。

    不過為了慎重起見,我幫您問問看。

    ” 副站長問過檢票員,對方回答說不記得有那樣的人。

     龍雄向副站長緻謝以後,返身離去。

     然而,他又停下腳步。

    他想到人比貨物先下車,木箱從列車前頭的行李間卸下後,送到領貨處出站,少說也得二十分鐘。

     那夥人如何打發那二十分鐘呢?所謂的那夥人,也就是站務員以為是發電所員工,便把木箱交給他們的那幾名工人裝扮的男子。

     龍雄的目光突然落在車站前的小吃店。

    他剛才在那間店吃了荞麥面。

     他們在傍晚六點二十分抵達,肯定很餓。

    在取走木箱之前,他們尚有二十分鐘的空當。

    他可以想象饑腸辘辘的人,大概會出現什麼樣的舉動。

     龍雄徑自朝小吃店的方向走去。

     一個小時以後,萩崎龍雄坐上開往松本的火車。

    他拿出記事本,仔細琢磨着上面的記錄。

    紙面上的字迹潦草,寫着各種事情,所聽所想全寫在上面。

     其中,小吃店老闆娘曾這樣說道:“我不記得是哪一天了。

    總之,是發生吊屍案的四五天前吧。

    有三個工人裝扮的男子,各點了兩碗荞麥面,狼吞虎咽地吃得很急。

    我記得有個男子提着袋子,是那種髒兮兮的粗織麻袋,袋口的确用繩子綁着。

    他進來的時候,是以一隻手提着,感覺好像不是很重。

    他們吃荞麥面的時候,把麻袋靠着椅子放在地上。

    出去時也是用一隻手提着。

    ” 接下來隻記重點,字迹潦草。

     *麻袋事關重大,重量很輕,單手足以拿起,大概在十公斤以内。

     *木箱裡塞滿破瓷片,重達五十九公斤,相當于一具屍體的重量。

    這是故布疑陣?為什麼要故布疑陣?這是問題所在,是做給誰看的? *上崎繪津子來這裡确認什麼?是主動來的,還是受人指使? *三名男子領走木箱後,再扛進灌木叢裡,他們必須把木箱扔在那裡。

    後來,他們再拿着麻袋上山,走到陳屍處。

    當時,湊巧被村裡的一名老婦人撞見。

     *上吊的屍體是誰,可想而知。

     *然而,那具屍體的死亡時間将近四個月,腐爛得幾近白骨。

    這一點有待厘清。

    死亡已四個月,這是不可能的。

    不需要法醫說明,外行人也知道。

    屍體爛成白骨,當然需要這麼久的時間,但是這樣就前後矛盾,這是推理最大的障礙。

    不,從根本上推翻确定死者是誰的邏輯。

    解剖是科學的,沒有任何謬誤……不過,那是不可能的,對方不可能在四個月前即死亡。

    不懂,實在猜不透,想不出原因。

     *木箱的寄貨站是土岐津站,緊鄰着瑞浪站。

    這兩個地方有某種關聯。

    黑池健吉和上崎繪津子的确在瑞浪站出現過。

     *長野縣南佐久郡春野村字橫尾,黑池健吉的出生地。

    戶口謄本上的記載,梅村音次。

     *土岐津站9:34發車,鹽尻站13:33抵達;鹽尻站14:10發車,松本站14:37到達;松本站15:30發車,大町站16:36到站;大町站17:50發車,築場站18:20抵達。

     ——木箱與人搭乘同一班火車。

     *舟坂英明來曆不明,據說他是韓國人,敵對陣營說他是韓國人,根據何來?難道是舟坂英明自曝身份?這不是謠傳嗎? *舟坂英明——黑池健吉——上崎繪津子的關系。

     *黑池健吉的原籍是長野縣南佐久郡,濑沼律師的陳屍地點在長野縣西築摩郡。

    屍體上吊處是在長野縣北安昙郡。

    
這幾個地方全在長野縣。

    不僅如此,瑞浪站和土岐津站也靠近長野縣。

    為何如此?個中原因不難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