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在距離施坦恩貝格一英裡到兩英裡的地方,有一片漂亮的湖泊。
湖畔矗立着一棟簡單的鄉村小屋,小屋的主要裝飾物就是屋外的那個荒涼的公園。
公園從一條公路邊延伸到湖邊,裡面全是山毛榉和雪松,于是一條狹長的樹林帶就形成了。
公路通往施坦恩貝格,沿途還可以看到一座城堡和帕森霍芬漁民們的房子。
公園與鄰居的花園中間隻隔着一圈尖頭籬笆,漫步在其中,你幾乎感覺不到它的邊界。
小屋很小,看起來極簡單樸實。
一樓有一間比較大的房間,房間左右是幾間卧室。
二樓隻有一間塔樓式房間,房間北面的牆上開着一扇很大的窗戶。
初見這扇窗,人們都會覺得這是一間工作室。
站在房間裡,視線掠過外面雪松的頂部,就可以看到一部分湖水和遠處施坦恩貝格人的白色房子和别墅。
在與小屋屋頂齊平的遠處,矗立着一棟古老的公爵城堡,遠遠望去,很像一個醜陋的圓角盒子,這是當地法院的辦公樓。
幾年前,一位風景畫家來到這兒建造了這棟不起眼的避暑小屋。
他常常站在二樓的大窗前,認真研究天上的雲朵和周圍的環境。
他一生無兒無女,去世之後,妻子很快就把這棟小屋賣給了丈夫的朋友愛德華·羅塞爾。
羅塞爾是大家公認的大富翁,他的财富堪比克羅伊斯王[Croesus,幾千年以前亞洲的一個國王,他的國家并不大,但人民生活富足,以富有聞名于世]。
于是,小屋最後就成了他的财産。
知道這件事後,朋友們很吃驚,但又覺得很有趣。
因為大家都知道,他對鄉村生活可是相當不屑一顧,這種不屑一顧甚至到了瘋狂和不可救藥的程度。
他會不厭其煩地嘲笑那些在炎炎夏日醉心于深山生活的慕尼黑人;在三伏天,即使所有朋友都忍受不了城市的炎熱躲進了大山,他也甯肯忍受着沒有社交活動的生活,寸步不離舒适的城市蝸居,哪怕離開幾周都不行。
他認為,人們在面對大山或叢林美景時的多愁善感,人們在面對青蔥的草地或荒涼的雪原時的心醉神迷,人們對紅彤彤的旭日或落日的愛慕,以及其他形式的自然崇拜不過就是一種僞裝起來的普通感情,是一種根本不用動腦的懶散行為。
當然,就其本身而言,這種崇拜并不是罪過,尤其是對于像他這種喜歡dolcefarniente(意大利語:休閑、安逸、悠哉)式生活的人更是如此。
但他覺得,這些人也不能因此就認為這種懶散生活是最高級的、最有價值的生活狀态。
在他看來,從這種生活裡得到的心靈和精神上的收獲不過與看看圖畫書、聽幾個小時舞曲差不多。
任他們怎樣垂涎大自然的莊嚴、美麗和詩意,大自然不過就是一種風景而已。
她當初默許了人類的出現,現在正在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如果一個人整晚安靜地坐在木地闆上,癡癡地盯着屋外空洞的風景,研究着面前的樹林或山峰,傾聽着管弦樂隊演奏的音樂,羅塞爾絕不會羨慕他,也不會羨慕這種簡單的生活。
那些狂熱的自然崇拜者這樣反駁他:大家都知道,羅塞爾之所以會對大自然抱有如此病态的想法,是因為很多風景區裡沒有舒服的沙發和美味的法式大餐。
羅塞爾沒有理會這種反駁,反而提出了這種極具獨創性的觀點:與拖着僵硬的四肢、身裹滑稽的毯子,在餓着肚子、睡意蒙眬的時候去欣賞瑞吉山日出相比,一個有思想的人會從pâtedefoiegras(法語:鵝肝醬)中獲得更多大自然中的樂趣,從中洞察到更多大自然的偉大和奇妙之處。
他覺得,鐘情于前者的人簡直就是可憐的受害者,就像他那幾位瘋狂迷戀阿爾卑斯山的鄰居一樣。
他還用遠古時期的人類來證明他這個觀點。
他說,遠古人對大自然的看法可沒有現代人這麼誇張,但大自然提供給他們的感官享受卻是那麼的純粹和完美,大自然一直都很聰明。
不錯,這些遠古人确實不知道著名的&ldquo德國式的多愁善感&rdquo,但人類的藝術很可能就是在這股自然崇拜的風擴散後才衰亡的。
所以,如果連藝術家們也患上這種&ldquoBerghuberei症[慕尼黑人稱之為&ldquo鄉村狂熱症&rdquo]&rdquo,那就有點兒不好了。
當然,那些以此謀生的藝術家倒可以排除在外,比如風景畫家、動物畫家和農民畫家等。
但是,胖羅塞爾覺得這類人很堕落,提到他們時,他總是會撇撇嘴表示不屑。
雖然他很熱衷诋毀這種&ldquo德國式的多愁善感&rdquo,雖然那位風景畫家的妻子出的價格并不算低,但他在心裡确實找不到拒絕的理由,他甚至都沒有去看房子就直接付錢結束了這樁買賣。
周圍很多人都不懷好意地嘲笑他,但他卻不動聲色地忍受了,于是這些嘲笑聲慢慢地也就消失了。
他平靜地說:&ldquo&lsquo擁有&rsquo與&lsquo着魔&rsquo可完全是兩碼事。
&rdquo況且,他覺得周圍的人就是一幫瘋子,一幫狂熱分子,所以他根本不需要摻和到他們的胡言亂語中。
每當住進這棟小屋時,他依然恪守着自己的原則,過着舒适而奢侈的生活。
他認為,隻有在背對大自然時,你才能感受到她的魅
湖畔矗立着一棟簡單的鄉村小屋,小屋的主要裝飾物就是屋外的那個荒涼的公園。
公園從一條公路邊延伸到湖邊,裡面全是山毛榉和雪松,于是一條狹長的樹林帶就形成了。
公路通往施坦恩貝格,沿途還可以看到一座城堡和帕森霍芬漁民們的房子。
公園與鄰居的花園中間隻隔着一圈尖頭籬笆,漫步在其中,你幾乎感覺不到它的邊界。
小屋很小,看起來極簡單樸實。
一樓有一間比較大的房間,房間左右是幾間卧室。
二樓隻有一間塔樓式房間,房間北面的牆上開着一扇很大的窗戶。
初見這扇窗,人們都會覺得這是一間工作室。
站在房間裡,視線掠過外面雪松的頂部,就可以看到一部分湖水和遠處施坦恩貝格人的白色房子和别墅。
在與小屋屋頂齊平的遠處,矗立着一棟古老的公爵城堡,遠遠望去,很像一個醜陋的圓角盒子,這是當地法院的辦公樓。
幾年前,一位風景畫家來到這兒建造了這棟不起眼的避暑小屋。
他常常站在二樓的大窗前,認真研究天上的雲朵和周圍的環境。
他一生無兒無女,去世之後,妻子很快就把這棟小屋賣給了丈夫的朋友愛德華·羅塞爾。
羅塞爾是大家公認的大富翁,他的财富堪比克羅伊斯王[Croesus,幾千年以前亞洲的一個國王,他的國家并不大,但人民生活富足,以富有聞名于世]。
于是,小屋最後就成了他的财産。
知道這件事後,朋友們很吃驚,但又覺得很有趣。
因為大家都知道,他對鄉村生活可是相當不屑一顧,這種不屑一顧甚至到了瘋狂和不可救藥的程度。
他會不厭其煩地嘲笑那些在炎炎夏日醉心于深山生活的慕尼黑人;在三伏天,即使所有朋友都忍受不了城市的炎熱躲進了大山,他也甯肯忍受着沒有社交活動的生活,寸步不離舒适的城市蝸居,哪怕離開幾周都不行。
他認為,人們在面對大山或叢林美景時的多愁善感,人們在面對青蔥的草地或荒涼的雪原時的心醉神迷,人們對紅彤彤的旭日或落日的愛慕,以及其他形式的自然崇拜不過就是一種僞裝起來的普通感情,是一種根本不用動腦的懶散行為。
當然,就其本身而言,這種崇拜并不是罪過,尤其是對于像他這種喜歡dolcefarniente(意大利語:休閑、安逸、悠哉)式生活的人更是如此。
但他覺得,這些人也不能因此就認為這種懶散生活是最高級的、最有價值的生活狀态。
在他看來,從這種生活裡得到的心靈和精神上的收獲不過與看看圖畫書、聽幾個小時舞曲差不多。
任他們怎樣垂涎大自然的莊嚴、美麗和詩意,大自然不過就是一種風景而已。
她當初默許了人類的出現,現在正在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如果一個人整晚安靜地坐在木地闆上,癡癡地盯着屋外空洞的風景,研究着面前的樹林或山峰,傾聽着管弦樂隊演奏的音樂,羅塞爾絕不會羨慕他,也不會羨慕這種簡單的生活。
那些狂熱的自然崇拜者這樣反駁他:大家都知道,羅塞爾之所以會對大自然抱有如此病态的想法,是因為很多風景區裡沒有舒服的沙發和美味的法式大餐。
羅塞爾沒有理會這種反駁,反而提出了這種極具獨創性的觀點:與拖着僵硬的四肢、身裹滑稽的毯子,在餓着肚子、睡意蒙眬的時候去欣賞瑞吉山日出相比,一個有思想的人會從pâtedefoiegras(法語:鵝肝醬)中獲得更多大自然中的樂趣,從中洞察到更多大自然的偉大和奇妙之處。
他覺得,鐘情于前者的人簡直就是可憐的受害者,就像他那幾位瘋狂迷戀阿爾卑斯山的鄰居一樣。
他還用遠古時期的人類來證明他這個觀點。
他說,遠古人對大自然的看法可沒有現代人這麼誇張,但大自然提供給他們的感官享受卻是那麼的純粹和完美,大自然一直都很聰明。
不錯,這些遠古人确實不知道著名的&ldquo德國式的多愁善感&rdquo,但人類的藝術很可能就是在這股自然崇拜的風擴散後才衰亡的。
所以,如果連藝術家們也患上這種&ldquoBerghuberei症[慕尼黑人稱之為&ldquo鄉村狂熱症&rdquo]&rdquo,那就有點兒不好了。
當然,那些以此謀生的藝術家倒可以排除在外,比如風景畫家、動物畫家和農民畫家等。
但是,胖羅塞爾覺得這類人很堕落,提到他們時,他總是會撇撇嘴表示不屑。
雖然他很熱衷诋毀這種&ldquo德國式的多愁善感&rdquo,雖然那位風景畫家的妻子出的價格并不算低,但他在心裡确實找不到拒絕的理由,他甚至都沒有去看房子就直接付錢結束了這樁買賣。
周圍很多人都不懷好意地嘲笑他,但他卻不動聲色地忍受了,于是這些嘲笑聲慢慢地也就消失了。
他平靜地說:&ldquo&lsquo擁有&rsquo與&lsquo着魔&rsquo可完全是兩碼事。
&rdquo況且,他覺得周圍的人就是一幫瘋子,一幫狂熱分子,所以他根本不需要摻和到他們的胡言亂語中。
每當住進這棟小屋時,他依然恪守着自己的原則,過着舒适而奢侈的生活。
他認為,隻有在背對大自然時,你才能感受到她的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