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的那樣。
所以我期待你務必有所作為。
&rdquo &ldquo我當然是想大幹一場的。
&rdquo平岡隻回答了一句話,沒再說下去。
代助不禁從心底升起一絲疑慮。
&ldquo你是想在報社好好兒幹一場?&rdquo 平岡猶豫了幾秒,才态度明确地說,&ldquo隻要我還在報社,就打算在報社好好兒幹。
&rdquo &ldquo那我就明白了。
因為我現在問的,并不是你這輩子要做什麼大事業,有你這個回答,也就足夠了。
隻是,報紙能讓你做出什麼有意義的事業嗎?&rdquo &ldquo我想應該可以。
&rdquo平岡回答得輕松簡要。
兩人的談話進行到這兒,内容始終維持在抽象層面,代助雖然聽懂了字句上的意義,對于平岡心中的真意,毫無把握。
不知為何,代助總覺得自己好像在跟政府要員或律師談話。
于是他心一橫,決定先玩弄一下恭維人的手段,便談起了&ldquo軍神&rdquo廣濑中校(3)的往事。
這位廣濑中校在日俄戰争時,因為參加封鎖隊(4)陣亡而被當成偶像受人讴歌,最後還被尊崇為&ldquo軍神&rdquo。
然而戰争結束到現在也不過四五年,今天還會提起&ldquo軍神&rdquo廣濑中校的人,幾乎一個也沒有。
可見英雄的消亡,也不過就在眨眼之間。
所謂的英雄,通常隻是某個時代的重要人物,雖然名氣響亮,卻也是活在那段現實當中,等到關鍵時刻一過,英雄的資格便被世人逐漸剝奪。
日本跟俄國開戰的那段關鍵時期,封鎖隊的地位雖然舉足輕重,但等到和平一降臨,國家進入百廢待舉的時期,就算有一百個廣濑中校,也隻是一百個普通人而已。
世人對待英雄也像對自己身邊的凡人一般,是很勢利的。
所以說,就算是英雄人物的偶像,也必須經常進行新陳代謝與生存競争。
代助向來都不認為英雄值得追捧,但是面前若有一位既有野心又充滿霸氣的好男兒,他覺得這名男子不必倚仗瞬間即逝的刀劍,而應該憑借永恒的如椽之筆,以這種方式成為英雄,才能曆久不衰。
而報社也正好就是這種代表性的事業典型。
說到這兒,代助突然發現,自己原想恭維平岡一番的,現在竟說出這段青澀的台詞,不免有點啼笑皆非,便不再往下說。
而平岡也隻答了一句:&ldquo不敢當,多謝了!&rdquo而從這句話裡也能聽出,平岡對代助既無責怪也無感激。
代助覺得自己似乎過于低估了平岡,不免有點心虛。
老實說,他原本的計劃是先從這個題目引起平岡的共鳴,再乘勝追擊,轉移焦點,把話題拉回剛才說到的家庭問題上去。
而現在,他才從這條不切實際又極為艱難的遠路起點踏出去沒幾步,就立刻遭到挫折,無法前進了。
這天晚上,代助雖然最後向平岡啰唆了半天,卻毫無收獲地跟他分手。
從結論來看,代助甚至連自己為何跑到報社找平岡,都說不出個所以然。
若從平岡的角度來看,可能更是莫名其妙吧。
但是直到代助告辭返家為止,平岡也沒問他究竟為何跑到報社來找自己。
第二天,代助獨自在書房裡反複琢磨昨晚的情景。
昨晚跟平岡談了兩小時,隻有在為三千代辯解時,自己才比較認真嚴肅。
而且那份認真,也隻是指自己的動機,至于從自己嘴裡說出的字句,全都是信口開河,随便亂講。
從更嚴格的角度來看,甚至可說是滿嘴謊言。
而就連他現在自覺認真的動機,其實也隻是一種拯救自己未來的手段而已。
對平岡來說,這動機根本不含一絲真摯,昨晚談到的其他話題,也全都是事先設計的策略。
代助打一開始,就想把平岡從他現在所處的地位,推向自己期待的位置。
所以,結果當然就隻能對平岡一籌莫展。
如果自己不顧一切提到三千代,并且毫不客氣地從正面切入,那就能把話說得更透徹,肯定能讓平岡心生畏懼,把話聽進去。
但是萬一處理不好,卻會給三千代帶來麻煩,也可能會跟平岡大吵一架。
代助就在不知不覺中,采取了安全無力的做法,失去了跟平岡談判的勇氣。
如果自己一方面用這種态度面對平岡,一方面又為三千代的命運感到不安,覺得根本不能将她托付給平岡,那就隻能說,他厚顔無恥地犯了一種錯誤,名字叫作荒謬的矛盾。
代助常對從前的某些人感到羨慕,那些人明明是以利己為出發點,卻因頭腦不清而堅信自己的出發點是為了他人,他們用哭鬧、感歎或刺激等方式,逼迫對方按照自己的意思辦事。
代助覺得,如果他也像那些人那樣糊塗,做事不那麼瞻前顧後,說不定現在對昨晚的會談就會比較滿意,而且會談也可能得到令人稱心的結果吧。
他經常被别人&mdash&mdash尤其是父親&mdash&mdash評為&ldquo缺乏熱誠的家夥&rdquo。
但他自己剖析得出的結果卻是另一種看法:任何人的動機和行為,都不可能永遠因充滿熱誠而變得高尚、真摯或純真。
人類的行為和動機,其實是屬于層次更低的東西。
會對這種低層次的東西表現出熱誠的人,不是行事莽撞的低能兒,就是想借由标榜熱誠來擡高身份的騙子。
所以說,代助表現的這種冷漠,雖稱不上是人類的一大進步,卻完全是他深入剖析人類而得出的結果。
正因為他已細細回味過自己平日的動機與行為,深知其中隐含着圓滑、草率,而且通常還包含着虛僞,他才不想懷抱熱誠去做任何事。
他還對自己這種看法絕對深信不疑。
現在,代助面臨的難題是,不知自己應該何去何從。
他跟三千代的關系究竟要順其自然,勇往直前?或是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返回渾然無知的從前?現在若不做出決斷,他覺得整個生活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除了以上兩個選項之外,其他任何一條路都隻是徹頭徹尾的虛僞,雖然對社會來說,全都是安全的選項,但對自己來說,卻都隻能反映自己的無能。
代助認為自己跟三千代的關系是天意的安排&hellip&hellip他也隻能把這種關系看成天意&hellip&hellip他深知聽任這種關系發酵下去,将帶給自己社會性的危險。
通常,這種合乎天意卻違背人意的戀情,都要等到當事人死了之後,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
他又想到自己和三千代,萬一他們也發生了悲劇&hellip&hellip想到這兒,代助不禁渾身戰栗。
代助也從相反的角度想象過自己跟三千代永不再見的狀況。
到了那時,他就不能繼續順從天意,而必須為自我意志而犧牲。
代助甚至還想到,作為犧牲的手段,他将答應父親和嫂嫂極力推薦的婚姻。
等到自己接受了這門婚事,所有的人際關系都将重新洗牌。
(1) 大倉組:由大倉喜八郎(1837&mdash1928)于明治、大正時期創設的财閥集團,靠中日甲午戰争、日俄戰争發了戰争财而成長的綜合商社。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倒閉。
(2) 幸德秋水(1871&mdash1911):日本明治時代的記者、思想家、社會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
本名幸德傳次郎。
(3) 廣濑武夫(1868&mdash1904):日本海軍軍人。
日俄戰争時參加封鎖旅順港任務而戰死。
他最後棄船時,冒着生命危險搜尋失蹤的部下,因而被日本人讴歌為軍人楷模。
(4) 封鎖隊:日俄戰争時,日本海軍成立了一支&ldquo封鎖隊&rdquo,故意将船隻擊沉在旅順港内,以阻止俄國艦隊駛出港口。
所以我期待你務必有所作為。
&rdquo &ldquo我當然是想大幹一場的。
&rdquo平岡隻回答了一句話,沒再說下去。
代助不禁從心底升起一絲疑慮。
&ldquo你是想在報社好好兒幹一場?&rdquo 平岡猶豫了幾秒,才态度明确地說,&ldquo隻要我還在報社,就打算在報社好好兒幹。
&rdquo &ldquo那我就明白了。
因為我現在問的,并不是你這輩子要做什麼大事業,有你這個回答,也就足夠了。
隻是,報紙能讓你做出什麼有意義的事業嗎?&rdquo &ldquo我想應該可以。
&rdquo平岡回答得輕松簡要。
兩人的談話進行到這兒,内容始終維持在抽象層面,代助雖然聽懂了字句上的意義,對于平岡心中的真意,毫無把握。
不知為何,代助總覺得自己好像在跟政府要員或律師談話。
于是他心一橫,決定先玩弄一下恭維人的手段,便談起了&ldquo軍神&rdquo廣濑中校(3)的往事。
這位廣濑中校在日俄戰争時,因為參加封鎖隊(4)陣亡而被當成偶像受人讴歌,最後還被尊崇為&ldquo軍神&rdquo。
然而戰争結束到現在也不過四五年,今天還會提起&ldquo軍神&rdquo廣濑中校的人,幾乎一個也沒有。
可見英雄的消亡,也不過就在眨眼之間。
所謂的英雄,通常隻是某個時代的重要人物,雖然名氣響亮,卻也是活在那段現實當中,等到關鍵時刻一過,英雄的資格便被世人逐漸剝奪。
日本跟俄國開戰的那段關鍵時期,封鎖隊的地位雖然舉足輕重,但等到和平一降臨,國家進入百廢待舉的時期,就算有一百個廣濑中校,也隻是一百個普通人而已。
世人對待英雄也像對自己身邊的凡人一般,是很勢利的。
所以說,就算是英雄人物的偶像,也必須經常進行新陳代謝與生存競争。
代助向來都不認為英雄值得追捧,但是面前若有一位既有野心又充滿霸氣的好男兒,他覺得這名男子不必倚仗瞬間即逝的刀劍,而應該憑借永恒的如椽之筆,以這種方式成為英雄,才能曆久不衰。
而報社也正好就是這種代表性的事業典型。
說到這兒,代助突然發現,自己原想恭維平岡一番的,現在竟說出這段青澀的台詞,不免有點啼笑皆非,便不再往下說。
而平岡也隻答了一句:&ldquo不敢當,多謝了!&rdquo而從這句話裡也能聽出,平岡對代助既無責怪也無感激。
代助覺得自己似乎過于低估了平岡,不免有點心虛。
老實說,他原本的計劃是先從這個題目引起平岡的共鳴,再乘勝追擊,轉移焦點,把話題拉回剛才說到的家庭問題上去。
而現在,他才從這條不切實際又極為艱難的遠路起點踏出去沒幾步,就立刻遭到挫折,無法前進了。
這天晚上,代助雖然最後向平岡啰唆了半天,卻毫無收獲地跟他分手。
從結論來看,代助甚至連自己為何跑到報社找平岡,都說不出個所以然。
若從平岡的角度來看,可能更是莫名其妙吧。
但是直到代助告辭返家為止,平岡也沒問他究竟為何跑到報社來找自己。
第二天,代助獨自在書房裡反複琢磨昨晚的情景。
昨晚跟平岡談了兩小時,隻有在為三千代辯解時,自己才比較認真嚴肅。
而且那份認真,也隻是指自己的動機,至于從自己嘴裡說出的字句,全都是信口開河,随便亂講。
從更嚴格的角度來看,甚至可說是滿嘴謊言。
而就連他現在自覺認真的動機,其實也隻是一種拯救自己未來的手段而已。
對平岡來說,這動機根本不含一絲真摯,昨晚談到的其他話題,也全都是事先設計的策略。
代助打一開始,就想把平岡從他現在所處的地位,推向自己期待的位置。
所以,結果當然就隻能對平岡一籌莫展。
如果自己不顧一切提到三千代,并且毫不客氣地從正面切入,那就能把話說得更透徹,肯定能讓平岡心生畏懼,把話聽進去。
但是萬一處理不好,卻會給三千代帶來麻煩,也可能會跟平岡大吵一架。
代助就在不知不覺中,采取了安全無力的做法,失去了跟平岡談判的勇氣。
如果自己一方面用這種态度面對平岡,一方面又為三千代的命運感到不安,覺得根本不能将她托付給平岡,那就隻能說,他厚顔無恥地犯了一種錯誤,名字叫作荒謬的矛盾。
代助常對從前的某些人感到羨慕,那些人明明是以利己為出發點,卻因頭腦不清而堅信自己的出發點是為了他人,他們用哭鬧、感歎或刺激等方式,逼迫對方按照自己的意思辦事。
代助覺得,如果他也像那些人那樣糊塗,做事不那麼瞻前顧後,說不定現在對昨晚的會談就會比較滿意,而且會談也可能得到令人稱心的結果吧。
他經常被别人&mdash&mdash尤其是父親&mdash&mdash評為&ldquo缺乏熱誠的家夥&rdquo。
但他自己剖析得出的結果卻是另一種看法:任何人的動機和行為,都不可能永遠因充滿熱誠而變得高尚、真摯或純真。
人類的行為和動機,其實是屬于層次更低的東西。
會對這種低層次的東西表現出熱誠的人,不是行事莽撞的低能兒,就是想借由标榜熱誠來擡高身份的騙子。
所以說,代助表現的這種冷漠,雖稱不上是人類的一大進步,卻完全是他深入剖析人類而得出的結果。
正因為他已細細回味過自己平日的動機與行為,深知其中隐含着圓滑、草率,而且通常還包含着虛僞,他才不想懷抱熱誠去做任何事。
他還對自己這種看法絕對深信不疑。
現在,代助面臨的難題是,不知自己應該何去何從。
他跟三千代的關系究竟要順其自然,勇往直前?或是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返回渾然無知的從前?現在若不做出決斷,他覺得整個生活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除了以上兩個選項之外,其他任何一條路都隻是徹頭徹尾的虛僞,雖然對社會來說,全都是安全的選項,但對自己來說,卻都隻能反映自己的無能。
代助認為自己跟三千代的關系是天意的安排&hellip&hellip他也隻能把這種關系看成天意&hellip&hellip他深知聽任這種關系發酵下去,将帶給自己社會性的危險。
通常,這種合乎天意卻違背人意的戀情,都要等到當事人死了之後,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
他又想到自己和三千代,萬一他們也發生了悲劇&hellip&hellip想到這兒,代助不禁渾身戰栗。
代助也從相反的角度想象過自己跟三千代永不再見的狀況。
到了那時,他就不能繼續順從天意,而必須為自我意志而犧牲。
代助甚至還想到,作為犧牲的手段,他将答應父親和嫂嫂極力推薦的婚姻。
等到自己接受了這門婚事,所有的人際關系都将重新洗牌。
(1) 大倉組:由大倉喜八郎(1837&mdash1928)于明治、大正時期創設的财閥集團,靠中日甲午戰争、日俄戰争發了戰争财而成長的綜合商社。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倒閉。
(2) 幸德秋水(1871&mdash1911):日本明治時代的記者、思想家、社會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
本名幸德傳次郎。
(3) 廣濑武夫(1868&mdash1904):日本海軍軍人。
日俄戰争時參加封鎖旅順港任務而戰死。
他最後棄船時,冒着生命危險搜尋失蹤的部下,因而被日本人讴歌為軍人楷模。
(4) 封鎖隊:日俄戰争時,日本海軍成立了一支&ldquo封鎖隊&rdquo,故意将船隻擊沉在旅順港内,以阻止俄國艦隊駛出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