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關燈
小
中
大
了好一會兒。
門野也陪着主人打量平岡的背影,看到客人遠去後,門野立即忍不住說道:&ldquo平岡先生真是出人意料地洋派又時髦哇。
我們這房子跟他那身衣服比起來,好像顯得太寒酸了。
&rdquo &ldquo話不能這麼說啦。
最近大家都是那種打扮吧。
&rdquo代助仍然站在原處說道。
&ldquo真的呢!現在這世道,隻看服裝是沒法分辨身份了。
路上看到了,還以為他是哪裡的紳士呢。
誰知他卻住在那種奇怪的爛房子裡。
&rdquo門野立即随聲附和。
代助沒再搭腔,重新返身走回書房。
回廊上,君子蘭滴落的綠色汁液已變得濃稠,幾乎快要幹涸。
代助特地拉上書房和客廳之間的紙門,一個人關在書房裡。
這是他的習慣,每次送走客人之後,他喜歡獨自靜坐片刻。
尤其像今天這種心緒不甯的日子,他覺得更需要一個人靜一靜。
平岡終于從自己身邊離去了。
每次跟平岡在一起,代助都覺得他跟自己有一段距離。
老實說,不隻是平岡,他不論跟誰在一起都有這種感覺。
其實,現代社會隻是一群孤獨個體的集合。
雖然大地原本自然地連成一塊,但是個體在地上建起房舍之後,大地就被切割成許多小塊。
住在房舍裡的人們也被切割得四分五裂。
在代助看來,文明即是區隔與孤立個體的玩意兒。
從前平岡跟代助走得近的時期,總喜歡讓别人為自己一掬同情淚。
或許他現在仍然喜歡那樣,但他并未表現出來,所以代助也弄不清平岡真正的想法。
不,應該說,平岡現在是努力裝出一副不需同情的模樣。
也不知他是想借此表現&ldquo就算被孤立也能活下去&rdquo的耐力,還是已經醒悟,現代社會的真面目原本就是如此。
反正應該是這二者之一。
而代助在跟平岡交往密切的時期,他原是個愛為别人一灑同情淚的男人,但他現在漸漸地不再那麼愛哭了。
倒不是由于他覺得現代人不該流淚,事實剛好相反,就因為代助不再流淚,他才變成了現代人。
在西洋文明的壓迫下,那些背負重壓正在呻吟的個人,或正在激烈生存競争中掙紮的個人,代助還沒看過誰會真心為他人流淚。
現在的平岡在代助心裡引起的疏離感,遠不如他帶給代助的厭惡感。
代助心裡很明白,對方對自己應該也懷着相同的感覺。
很久以前,代助心底就經常隐約地體會到,也對此暗自震驚。
當時他心中非常悲傷,而眼下,這種悲傷幾乎已經消失殆盡,所以他現在才會獨自躲在屋中凝視自己的黑影。
他想,這就是事實,不過也沒辦法。
代助現在的感覺也隻有這樣而已。
代助早已料到自己現在會沉浸在孤獨的底層暗自煩惱。
他認為所有的現代人都該體驗一下這種感覺,這就是現代人注定承受的命運。
在代助看來,他跟平岡現在變得疏遠了,隻不過是兩人沿着平坦的道路前進到某一點時産生的結果。
另一方面,代助當然早已明白,由于他跟平岡之間存在某種特殊的情況,所以兩人間的疏遠會比其他人更早出現。
而所謂的特殊情況,就是三千代的婚姻。
當初夾在他們當中說動三千代嫁給平岡的,就是代助自己。
他的頭腦并不笨,不至于為自己當時的所作所為感到後悔。
時至今日,代助回憶起當時,甚至覺得那是一件能夠照亮個人曆史的光榮事迹。
然而,經過了這三年,聽其自然的發展已将一種特殊的結果呈現在兩人面前。
他跟平岡現在都得抛棄自我滿足與頭頂的光環,向這種特殊結果低頭了。
于是,平岡開始時不時地自問:&ldquo當初為什麼會娶了三千代?&rdquo代助則經常聽到一個聲音在問他:&ldquo當初為何幫忙三千代張羅出嫁之事?&rdquo 這天,代助一直都躲在書房裡沉思。
吃晚飯的時候,門野過來喋喋不休地唠叨了一大堆:&ldquo老師您今天已經讀了一天的書啦。
要不要出門去散散步?今晚有寅毗沙(5)廟會喲。
演藝館裡還有中國留學生表演話劇呢。
那些中國人哪,從來都不會害羞的,什麼戲都能演,他們真是活得無憂無慮呀&hellip&hellip&rdquo (1) 日糖事件:指大日本制糖公司要員與國會議員之間的賄賂醜聞。
1909年4月11日,多位衆議院議員與公司要員受到檢舉。
當時的報紙連續每天報道這個新聞。
(2) 恐俄症:專指針對俄國所懷着的恐怖感覺。
這個名詞在當時是用來揶揄那些崇拜俄國文學的日本作家。
(3) 一貫張:正确名稱為&ldquo一閑張&rdquo,将紙貼在器物上,再塗上油漆,制成的漆器,由浙江杭州的匠人飛來一閑在江戶初期傳入日本。
(4) 帝國文學:帝國大學文科師生共同組成的帝國文學會的會刊,創辦于1895年1月。
(5) 寅毗沙:&ldquo毗沙&rdquo指佛教的護法神&ldquo毗沙門天&rdquo,又名&ldquo多聞天王&rdquo或寫成&ldquo毗沙門天&rdquo,是北方守護神、知識之神、财神,也是很重要的武神,&ldquo寅毗沙&rdquo指東京神樂坂善國寺每月的寅日為紀念毗沙門天而舉行的廟會。
門野也陪着主人打量平岡的背影,看到客人遠去後,門野立即忍不住說道:&ldquo平岡先生真是出人意料地洋派又時髦哇。
我們這房子跟他那身衣服比起來,好像顯得太寒酸了。
&rdquo &ldquo話不能這麼說啦。
最近大家都是那種打扮吧。
&rdquo代助仍然站在原處說道。
&ldquo真的呢!現在這世道,隻看服裝是沒法分辨身份了。
路上看到了,還以為他是哪裡的紳士呢。
誰知他卻住在那種奇怪的爛房子裡。
&rdquo門野立即随聲附和。
代助沒再搭腔,重新返身走回書房。
回廊上,君子蘭滴落的綠色汁液已變得濃稠,幾乎快要幹涸。
代助特地拉上書房和客廳之間的紙門,一個人關在書房裡。
這是他的習慣,每次送走客人之後,他喜歡獨自靜坐片刻。
尤其像今天這種心緒不甯的日子,他覺得更需要一個人靜一靜。
平岡終于從自己身邊離去了。
每次跟平岡在一起,代助都覺得他跟自己有一段距離。
老實說,不隻是平岡,他不論跟誰在一起都有這種感覺。
其實,現代社會隻是一群孤獨個體的集合。
雖然大地原本自然地連成一塊,但是個體在地上建起房舍之後,大地就被切割成許多小塊。
住在房舍裡的人們也被切割得四分五裂。
在代助看來,文明即是區隔與孤立個體的玩意兒。
從前平岡跟代助走得近的時期,總喜歡讓别人為自己一掬同情淚。
或許他現在仍然喜歡那樣,但他并未表現出來,所以代助也弄不清平岡真正的想法。
不,應該說,平岡現在是努力裝出一副不需同情的模樣。
也不知他是想借此表現&ldquo就算被孤立也能活下去&rdquo的耐力,還是已經醒悟,現代社會的真面目原本就是如此。
反正應該是這二者之一。
而代助在跟平岡交往密切的時期,他原是個愛為别人一灑同情淚的男人,但他現在漸漸地不再那麼愛哭了。
倒不是由于他覺得現代人不該流淚,事實剛好相反,就因為代助不再流淚,他才變成了現代人。
在西洋文明的壓迫下,那些背負重壓正在呻吟的個人,或正在激烈生存競争中掙紮的個人,代助還沒看過誰會真心為他人流淚。
現在的平岡在代助心裡引起的疏離感,遠不如他帶給代助的厭惡感。
代助心裡很明白,對方對自己應該也懷着相同的感覺。
很久以前,代助心底就經常隐約地體會到,也對此暗自震驚。
當時他心中非常悲傷,而眼下,這種悲傷幾乎已經消失殆盡,所以他現在才會獨自躲在屋中凝視自己的黑影。
他想,這就是事實,不過也沒辦法。
代助現在的感覺也隻有這樣而已。
代助早已料到自己現在會沉浸在孤獨的底層暗自煩惱。
他認為所有的現代人都該體驗一下這種感覺,這就是現代人注定承受的命運。
在代助看來,他跟平岡現在變得疏遠了,隻不過是兩人沿着平坦的道路前進到某一點時産生的結果。
另一方面,代助當然早已明白,由于他跟平岡之間存在某種特殊的情況,所以兩人間的疏遠會比其他人更早出現。
而所謂的特殊情況,就是三千代的婚姻。
當初夾在他們當中說動三千代嫁給平岡的,就是代助自己。
他的頭腦并不笨,不至于為自己當時的所作所為感到後悔。
時至今日,代助回憶起當時,甚至覺得那是一件能夠照亮個人曆史的光榮事迹。
然而,經過了這三年,聽其自然的發展已将一種特殊的結果呈現在兩人面前。
他跟平岡現在都得抛棄自我滿足與頭頂的光環,向這種特殊結果低頭了。
于是,平岡開始時不時地自問:&ldquo當初為什麼會娶了三千代?&rdquo代助則經常聽到一個聲音在問他:&ldquo當初為何幫忙三千代張羅出嫁之事?&rdquo 這天,代助一直都躲在書房裡沉思。
吃晚飯的時候,門野過來喋喋不休地唠叨了一大堆:&ldquo老師您今天已經讀了一天的書啦。
要不要出門去散散步?今晚有寅毗沙(5)廟會喲。
演藝館裡還有中國留學生表演話劇呢。
那些中國人哪,從來都不會害羞的,什麼戲都能演,他們真是活得無憂無慮呀&hellip&hellip&rdquo (1) 日糖事件:指大日本制糖公司要員與國會議員之間的賄賂醜聞。
1909年4月11日,多位衆議院議員與公司要員受到檢舉。
當時的報紙連續每天報道這個新聞。
(2) 恐俄症:專指針對俄國所懷着的恐怖感覺。
這個名詞在當時是用來揶揄那些崇拜俄國文學的日本作家。
(3) 一貫張:正确名稱為&ldquo一閑張&rdquo,将紙貼在器物上,再塗上油漆,制成的漆器,由浙江杭州的匠人飛來一閑在江戶初期傳入日本。
(4) 帝國文學:帝國大學文科師生共同組成的帝國文學會的會刊,創辦于1895年1月。
(5) 寅毗沙:&ldquo毗沙&rdquo指佛教的護法神&ldquo毗沙門天&rdquo,又名&ldquo多聞天王&rdquo或寫成&ldquo毗沙門天&rdquo,是北方守護神、知識之神、财神,也是很重要的武神,&ldquo寅毗沙&rdquo指東京神樂坂善國寺每月的寅日為紀念毗沙門天而舉行的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