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關燈
小
中
大
在早餐桌前,像平日一樣喝着紅茶。
門野剛洗完臉,整張面孔閃閃發光地走進起居室。
&ldquo昨晚您什麼時候回來的?我昨天實在累壞了,就打了一會兒瞌睡,結果完全沒聽到您回來&hellip&hellip您看到我在打瞌睡了嗎?老師好壞喲。
大概幾點回來的?您那麼晚才回來,是到哪兒去啦?&rdquo門野又像平日一樣,絮絮叨叨沒完沒了地啰唆了半天。
代助露出認真的表情問道:&ldquo你幫他們整頓妥當了吧?&rdquo &ldquo是,統統都整理好了,可累壞我了。
跟我們搬家的時候不一樣,好多大件的家具呀。
那位夫人站在客廳中央,看看這裡,又看看那裡,一副呆呆的模樣,真的好好笑。
&rdquo &ldquo她身體不太好嘛。
&rdquo &ldquo看起來好像真的不太好。
我就覺得她臉色有問題,跟平岡先生大不相同。
那個人的身體真棒。
昨晚我跟他一起去洗澡,那體格可驚人了。
&rdquo 不一會兒,代助重新回到書房,一連寫了兩三封信。
一封寫給他在朝鮮統監府(3)工作的朋友,感謝對方先前寄來的高麗燒(4),另一封寫給他在法國的姐夫,拜托他幫忙買些廉價的塔那格拉(5)。
午後,代助出門散步經過門野的門外時,偷瞄了一眼,發現門野又倒在那兒呼呼大睡。
代助看到他那兩個天真爛漫的鼻孔,心裡很是羨慕。
說實在的,昨晚他倒在那兒翻來覆去睡不着,難熬得要死。
平時放在枕邊的懷表整夜發出嘀嗒嘀嗒的聲音,簡直吵死人,代助最後沒辦法,隻好把它塞到枕頭下面,誰知嘀嗒嘀嗒的聲音依然吵得腦袋發暈。
他聽着那聲音,所有屬于潛意識的部分都掉進黑暗的深淵,腦中卻始終忘不了那根綴補黑夜的縫衣針,正在一步一步毫不停留地從他腦中走過。
更奇怪的是,那針腳向前的嘀嗒聲竟不知從何時起,變成了丁零丁零的蟲鳴聲,好像正從玄關旁那棵美麗盆栽的葉縫裡不斷冒出來&hellip&hellip現在回想起昨夜那個夢,他覺得自己似乎發現了連接沉睡與覺醒之間的那縷細絲。
代助這人不論對任何事,隻要心中生出了興趣,就喜歡追根究底,徹底研究一番。
更何況,他的頭腦也不笨,雖然深知自己這種習性有點傻氣,反而更加不肯放過好奇的事物。
譬如三四年前,他為了弄清自己平日究竟如何陷入熟睡而做過一些嘗試。
每天晚上,他先鑽進棉被躺下,等到睡意逐漸降臨的瞬間,腦中卻突然靈光一閃:&ldquo啊!就是現在!我就是這樣睡着的。
&rdquo就在靈感浮現的那一秒,他立即驚醒了。
又過了一會兒,待他重新感到睡意時,不禁又再歎道:&ldquo啊!就是現在!&rdquo那段日子,代助幾乎每晚都被這好奇心害慘了。
同樣的劇情總得重複兩三遍,弄到後來,連他自己也受不了,一心隻想擺脫這種痛苦,同時也深感自己實在愚蠢。
其實代助心裡很明白,就像詹姆士(6)所說的,若想探究原本模糊不清的事物,借此厘清從前懷抱的疑問,等于點着蠟燭研究黑暗,摁着陀螺觀察陀螺運轉,照這樣下去,自己一輩子都别想睡覺了。
然而,心裡雖然明白這個道理,每天一到晚上,代助還是不時會被驚醒。
這種痛苦的現象大約持續了一年多,後來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總算逐漸消失了。
現在再把昨夜的夢境跟當時的困境兩相對照,心裡不禁感到好笑。
因為他覺得抛開自己理智的一面,以最原始的狀态走進夢鄉,這種過程才比較有趣。
代助也有點好奇,說不定這種狀态就跟發瘋的時候一樣。
代助自認以往從未激動得失去過理智,所以他堅信自己不會發瘋。
接下來的兩三天,代助或門野都沒聽到平岡的任何消息。
第四天下午,代助受邀到麻布的某戶人家參加園遊會。
男女賓客人數衆多,主賓是個身材極高的男人和他戴着眼鏡的夫人,男人據說是英國的國會議員還是實業家(7)之類的人物。
夫人是個美女,美得令人覺得她到日本這種國家來有點可惜。
這位夫人滿面得意地撐着一把岐阜縣特産的手繪陽傘,也不知她是從哪兒買來的。
這天天氣非常好,天空一片蔚藍,身穿黑禮服的賓客站在寬闊的草地上,從肩頭到背脊都能确實感覺出夏日已經來臨。
那位英國紳士皺着眉擡頭眺望天空,&ldquo真美
門野剛洗完臉,整張面孔閃閃發光地走進起居室。
&ldquo昨晚您什麼時候回來的?我昨天實在累壞了,就打了一會兒瞌睡,結果完全沒聽到您回來&hellip&hellip您看到我在打瞌睡了嗎?老師好壞喲。
大概幾點回來的?您那麼晚才回來,是到哪兒去啦?&rdquo門野又像平日一樣,絮絮叨叨沒完沒了地啰唆了半天。
代助露出認真的表情問道:&ldquo你幫他們整頓妥當了吧?&rdquo &ldquo是,統統都整理好了,可累壞我了。
跟我們搬家的時候不一樣,好多大件的家具呀。
那位夫人站在客廳中央,看看這裡,又看看那裡,一副呆呆的模樣,真的好好笑。
&rdquo &ldquo她身體不太好嘛。
&rdquo &ldquo看起來好像真的不太好。
我就覺得她臉色有問題,跟平岡先生大不相同。
那個人的身體真棒。
昨晚我跟他一起去洗澡,那體格可驚人了。
&rdquo 不一會兒,代助重新回到書房,一連寫了兩三封信。
一封寫給他在朝鮮統監府(3)工作的朋友,感謝對方先前寄來的高麗燒(4),另一封寫給他在法國的姐夫,拜托他幫忙買些廉價的塔那格拉(5)。
午後,代助出門散步經過門野的門外時,偷瞄了一眼,發現門野又倒在那兒呼呼大睡。
代助看到他那兩個天真爛漫的鼻孔,心裡很是羨慕。
說實在的,昨晚他倒在那兒翻來覆去睡不着,難熬得要死。
平時放在枕邊的懷表整夜發出嘀嗒嘀嗒的聲音,簡直吵死人,代助最後沒辦法,隻好把它塞到枕頭下面,誰知嘀嗒嘀嗒的聲音依然吵得腦袋發暈。
他聽着那聲音,所有屬于潛意識的部分都掉進黑暗的深淵,腦中卻始終忘不了那根綴補黑夜的縫衣針,正在一步一步毫不停留地從他腦中走過。
更奇怪的是,那針腳向前的嘀嗒聲竟不知從何時起,變成了丁零丁零的蟲鳴聲,好像正從玄關旁那棵美麗盆栽的葉縫裡不斷冒出來&hellip&hellip現在回想起昨夜那個夢,他覺得自己似乎發現了連接沉睡與覺醒之間的那縷細絲。
代助這人不論對任何事,隻要心中生出了興趣,就喜歡追根究底,徹底研究一番。
更何況,他的頭腦也不笨,雖然深知自己這種習性有點傻氣,反而更加不肯放過好奇的事物。
譬如三四年前,他為了弄清自己平日究竟如何陷入熟睡而做過一些嘗試。
每天晚上,他先鑽進棉被躺下,等到睡意逐漸降臨的瞬間,腦中卻突然靈光一閃:&ldquo啊!就是現在!我就是這樣睡着的。
&rdquo就在靈感浮現的那一秒,他立即驚醒了。
又過了一會兒,待他重新感到睡意時,不禁又再歎道:&ldquo啊!就是現在!&rdquo那段日子,代助幾乎每晚都被這好奇心害慘了。
同樣的劇情總得重複兩三遍,弄到後來,連他自己也受不了,一心隻想擺脫這種痛苦,同時也深感自己實在愚蠢。
其實代助心裡很明白,就像詹姆士(6)所說的,若想探究原本模糊不清的事物,借此厘清從前懷抱的疑問,等于點着蠟燭研究黑暗,摁着陀螺觀察陀螺運轉,照這樣下去,自己一輩子都别想睡覺了。
然而,心裡雖然明白這個道理,每天一到晚上,代助還是不時會被驚醒。
這種痛苦的現象大約持續了一年多,後來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總算逐漸消失了。
現在再把昨夜的夢境跟當時的困境兩相對照,心裡不禁感到好笑。
因為他覺得抛開自己理智的一面,以最原始的狀态走進夢鄉,這種過程才比較有趣。
代助也有點好奇,說不定這種狀态就跟發瘋的時候一樣。
代助自認以往從未激動得失去過理智,所以他堅信自己不會發瘋。
接下來的兩三天,代助或門野都沒聽到平岡的任何消息。
第四天下午,代助受邀到麻布的某戶人家參加園遊會。
男女賓客人數衆多,主賓是個身材極高的男人和他戴着眼鏡的夫人,男人據說是英國的國會議員還是實業家(7)之類的人物。
夫人是個美女,美得令人覺得她到日本這種國家來有點可惜。
這位夫人滿面得意地撐着一把岐阜縣特産的手繪陽傘,也不知她是從哪兒買來的。
這天天氣非常好,天空一片蔚藍,身穿黑禮服的賓客站在寬闊的草地上,從肩頭到背脊都能确實感覺出夏日已經來臨。
那位英國紳士皺着眉擡頭眺望天空,&ldquo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