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關燈
小
中
大
uo怎麼回事?&rdquo他向代助問道。
&ldquo總之,是因為想要填飽肚子才去上班的吧。
&rdquo代助說。
老先生聽不懂他說些什麼。
&ldquo是因為他做錯了什麼吧?&rdquo父親反問。
&ldquo可能他當時也隻是想做出理所當然的反應,卻沒想到這個理所當然反倒招緻失敗的結果。
&rdquo &ldquo呵呵。
&rdquo老先生的回答似乎不太贊成代助的說法,但是片刻之後,他又換了另一種語氣開始發表意見。
&ldquo年輕人經常遇到失敗挫折,其實完全是誠意與熱情不足所緻。
憑我做事做到現在,這麼多年累積的經驗看來,唯有具備上述兩項要件,事業才能做成功。
&rdquo &ldquo也有人雖有誠意和熱情,事業卻不成功的吧?&rdquo &ldquo不,不可能。
&rdquo 父親的頭頂上方挂着一塊華麗的匾額,上面寫着&ldquo誠者天之道也&rdquo(4)幾個字,據說是請一位江戶時代的舊藩主寫的。
老先生把這幅字當成寶貝,但是代助卻很讨厭這塊匾額。
首先匾額上的第一個字就令他生厭,整句話更令他無法接受,他很想在&ldquo誠者天之道也&rdquo後面再添一句&ldquo非人之道也&rdquo。
當年那位藩主就是因為領地的财政狀況越來越糟,最後陷入求救無門的困境。
而當時受托負責解決問題的,就是長井。
據說他請來了兩三位跟藩主相熟的商賈,在大家面前解下自己的武士刀,低頭賠禮,懇求大家融資相助。
同時也實話實說地告訴大家,他無法保證一定能夠全數歸還欠款。
不料那幾位商賈非常欣賞長井的誠懇,當場表示願意借錢,領地的财政問題也就因此而獲得圓滿解決。
藩主就是因為長井立下了大功,才寫了這幅字送給他。
此後,長井便把字畫挂在自己的起居室,每天早晚隻要得空,便站在匾額下面欣賞。
有關這塊匾額的由來,代助早已不知聽過多少回了。
大約在十五六年前,那位藩主家的每月支出又出現了赤字,從前好不容易才排除的經濟困境,又重新出現了。
長井則因為多年前處置有功,再度被藩主請去幫忙。
這一回,長井為了調查藩主家的實際開銷與賬面數字之間的差距,甚至還親手為藩主家燃柴焚薪燒熱洗澡水。
他每天從早到晚将全副心思投注在工作上,結果不到一個月,就想出了解決方法,之後,藩主家終于又過上了比較富裕的生活。
也因為長井經曆過這段曆史,他的想法總是離不開這段經曆,不論遇到什麼問題,最後總要把結論導向誠意和熱情。
&ldquo你究竟怎麼回事?為什麼總好像缺乏誠意與熱情似的?這可不行啊!就是因為你老是這樣,才會一事無成!&rdquo &ldquo誠意和熱情我都有,但我不會用在人際關系上。
&rdquo &ldquo為什麼呢?&rdquo 代助又不知該如何作答了。
他認為誠意或熱情并不是能由自己随意裝進身體裡的東西,而是像鐵塊與石塊相撞後發出的火花,應該是發生在兩個相關者之間的現象。
與其說是自己擁有的特質,不如說是一種精神的互動。
所以說,如果碰到不适合的對象,自己就不會産生誠意或熱情。
&ldquo父親總是把《論語》啦、王陽明啦&hellip&hellip這些金箔似的東西生吞活剝,才會說出這種話。
&rdquo &ldquo什麼金箔?&rdquo 代助又沉默了老半天,最後才開口說道:&ldquo吞下去金子,吐出來還是金子。
&rdquo長井以為這是兒子想說又說得不太得體的一句妙語,兒子是個喜歡舞文弄墨的青年,個性偏執又不谙人情世故,所以長井對他這話雖然感到好奇,卻沒有繼續問下去。
大約又過了四十分鐘,老先生換上和服與長褲,坐着人力車出門去了。
代助送父親到玄關,然後轉身拉開客廳的門扉,走了進去。
這個房間是家裡最近增建的洋式建築,室内裝潢和大部分的設計工作,都是代助根據自己的靈感,特别尋訪專家幫忙定做的。
尤其是鑲嵌在門框與屋頂之間的镂空木雕畫,更是他拜托相熟的畫家朋友,一起斟酌讨論之後得出的成果,所以他覺得畫中意境充滿了妙趣。
現在他站在畫欄下方,望着那幅形狀細長又有點像古代畫卷被攤開時的木雕畫,不知為何,他覺得今天這畫看起來不像上次那麼引人入勝了。
這可不大好哇!代助想着,又把視線轉向木雕畫的各個角落細看。
這時,嫂子突然開門走了進來。
&ldquo哦!你在這兒啊!&rdquo說完,嫂嫂又問,&ldquo我來看看梳子有沒有掉在這兒。
&rdquo嫂子要找的那把梳子剛好掉在沙發旁邊的地上。
嫂嫂接着向代助說明:&ldquo昨天把這梳子借給縫子(5),也不知被她扔到哪兒去了,才想到來這兒找一找。
&rdquo說着,嫂嫂兩手輕按自己的腦袋,一面将梳子插進發髻的底部,一面擡起眼皮望向代助。
&ldquo你又在這兒發呆啦?&rdquo嫂嫂半開玩笑地說。
&ldquo剛被父親教訓了一頓。
&rdquo &ldquo又教訓你啦?老是被教訓。
你也太不會挑時間了,他才從外面回來嘛。
不過話說回來,你也不對,完全不按照父親的意思去做呀。
&rdquo &ldquo我在父親面前可沒高談闊論哦。
不論他說什麼,我都老老實實地裝乖呢。
&rdquo &ldquo這樣才更糟糕呀。
不論他說什麼,你嘴裡說着是、是、是,轉身就把父親的話抛到一邊去了。
&rdquo 代助苦笑着沒說話。
梅子面向代助,在椅子上坐了下來。
她的膚色較暗,兩道眉毛又濃又黑,嘴唇較薄,背脊總是挺得筆直。
&ldquo來,坐下吧。
我有幾句話想對你說。
&rdquo 代助仍舊站着,兩眼注視着嫂嫂的全身。
&ldquo您今天的襦袢(6)衣領很特别呀。
&rdquo &ldquo這個?&rdquo 梅子縮回下巴皺起眉頭,想要看清自己襦袢的衣領。
&ldquo最近才買的。
&rdquo &ldquo顔色很不錯。
&rdquo &ldquo哎呀!這種玩意兒,不重要啦。
你在那
&ldquo總之,是因為想要填飽肚子才去上班的吧。
&rdquo代助說。
老先生聽不懂他說些什麼。
&ldquo是因為他做錯了什麼吧?&rdquo父親反問。
&ldquo可能他當時也隻是想做出理所當然的反應,卻沒想到這個理所當然反倒招緻失敗的結果。
&rdquo &ldquo呵呵。
&rdquo老先生的回答似乎不太贊成代助的說法,但是片刻之後,他又換了另一種語氣開始發表意見。
&ldquo年輕人經常遇到失敗挫折,其實完全是誠意與熱情不足所緻。
憑我做事做到現在,這麼多年累積的經驗看來,唯有具備上述兩項要件,事業才能做成功。
&rdquo &ldquo也有人雖有誠意和熱情,事業卻不成功的吧?&rdquo &ldquo不,不可能。
&rdquo 父親的頭頂上方挂着一塊華麗的匾額,上面寫着&ldquo誠者天之道也&rdquo(4)幾個字,據說是請一位江戶時代的舊藩主寫的。
老先生把這幅字當成寶貝,但是代助卻很讨厭這塊匾額。
首先匾額上的第一個字就令他生厭,整句話更令他無法接受,他很想在&ldquo誠者天之道也&rdquo後面再添一句&ldquo非人之道也&rdquo。
當年那位藩主就是因為領地的财政狀況越來越糟,最後陷入求救無門的困境。
而當時受托負責解決問題的,就是長井。
據說他請來了兩三位跟藩主相熟的商賈,在大家面前解下自己的武士刀,低頭賠禮,懇求大家融資相助。
同時也實話實說地告訴大家,他無法保證一定能夠全數歸還欠款。
不料那幾位商賈非常欣賞長井的誠懇,當場表示願意借錢,領地的财政問題也就因此而獲得圓滿解決。
藩主就是因為長井立下了大功,才寫了這幅字送給他。
此後,長井便把字畫挂在自己的起居室,每天早晚隻要得空,便站在匾額下面欣賞。
有關這塊匾額的由來,代助早已不知聽過多少回了。
大約在十五六年前,那位藩主家的每月支出又出現了赤字,從前好不容易才排除的經濟困境,又重新出現了。
長井則因為多年前處置有功,再度被藩主請去幫忙。
這一回,長井為了調查藩主家的實際開銷與賬面數字之間的差距,甚至還親手為藩主家燃柴焚薪燒熱洗澡水。
他每天從早到晚将全副心思投注在工作上,結果不到一個月,就想出了解決方法,之後,藩主家終于又過上了比較富裕的生活。
也因為長井經曆過這段曆史,他的想法總是離不開這段經曆,不論遇到什麼問題,最後總要把結論導向誠意和熱情。
&ldquo你究竟怎麼回事?為什麼總好像缺乏誠意與熱情似的?這可不行啊!就是因為你老是這樣,才會一事無成!&rdquo &ldquo誠意和熱情我都有,但我不會用在人際關系上。
&rdquo &ldquo為什麼呢?&rdquo 代助又不知該如何作答了。
他認為誠意或熱情并不是能由自己随意裝進身體裡的東西,而是像鐵塊與石塊相撞後發出的火花,應該是發生在兩個相關者之間的現象。
與其說是自己擁有的特質,不如說是一種精神的互動。
所以說,如果碰到不适合的對象,自己就不會産生誠意或熱情。
&ldquo父親總是把《論語》啦、王陽明啦&hellip&hellip這些金箔似的東西生吞活剝,才會說出這種話。
&rdquo &ldquo什麼金箔?&rdquo 代助又沉默了老半天,最後才開口說道:&ldquo吞下去金子,吐出來還是金子。
&rdquo長井以為這是兒子想說又說得不太得體的一句妙語,兒子是個喜歡舞文弄墨的青年,個性偏執又不谙人情世故,所以長井對他這話雖然感到好奇,卻沒有繼續問下去。
大約又過了四十分鐘,老先生換上和服與長褲,坐着人力車出門去了。
代助送父親到玄關,然後轉身拉開客廳的門扉,走了進去。
這個房間是家裡最近增建的洋式建築,室内裝潢和大部分的設計工作,都是代助根據自己的靈感,特别尋訪專家幫忙定做的。
尤其是鑲嵌在門框與屋頂之間的镂空木雕畫,更是他拜托相熟的畫家朋友,一起斟酌讨論之後得出的成果,所以他覺得畫中意境充滿了妙趣。
現在他站在畫欄下方,望着那幅形狀細長又有點像古代畫卷被攤開時的木雕畫,不知為何,他覺得今天這畫看起來不像上次那麼引人入勝了。
這可不大好哇!代助想着,又把視線轉向木雕畫的各個角落細看。
這時,嫂子突然開門走了進來。
&ldquo哦!你在這兒啊!&rdquo說完,嫂嫂又問,&ldquo我來看看梳子有沒有掉在這兒。
&rdquo嫂子要找的那把梳子剛好掉在沙發旁邊的地上。
嫂嫂接着向代助說明:&ldquo昨天把這梳子借給縫子(5),也不知被她扔到哪兒去了,才想到來這兒找一找。
&rdquo說着,嫂嫂兩手輕按自己的腦袋,一面将梳子插進發髻的底部,一面擡起眼皮望向代助。
&ldquo你又在這兒發呆啦?&rdquo嫂嫂半開玩笑地說。
&ldquo剛被父親教訓了一頓。
&rdquo &ldquo又教訓你啦?老是被教訓。
你也太不會挑時間了,他才從外面回來嘛。
不過話說回來,你也不對,完全不按照父親的意思去做呀。
&rdquo &ldquo我在父親面前可沒高談闊論哦。
不論他說什麼,我都老老實實地裝乖呢。
&rdquo &ldquo這樣才更糟糕呀。
不論他說什麼,你嘴裡說着是、是、是,轉身就把父親的話抛到一邊去了。
&rdquo 代助苦笑着沒說話。
梅子面向代助,在椅子上坐了下來。
她的膚色較暗,兩道眉毛又濃又黑,嘴唇較薄,背脊總是挺得筆直。
&ldquo來,坐下吧。
我有幾句話想對你說。
&rdquo 代助仍舊站着,兩眼注視着嫂嫂的全身。
&ldquo您今天的襦袢(6)衣領很特别呀。
&rdquo &ldquo這個?&rdquo 梅子縮回下巴皺起眉頭,想要看清自己襦袢的衣領。
&ldquo最近才買的。
&rdquo &ldquo顔色很不錯。
&rdquo &ldquo哎呀!這種玩意兒,不重要啦。
你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