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關燈
小
中
大
。
代助看到那眼神的瞬間,突然對這位朋友感到非常厭惡。
回家之後,他把自己關在屋裡思索了一整天,原本答應帶嫂嫂聽音樂會也因此取消了,害得嫂嫂還為他擔心得要命。
平岡上任之後,不斷向代助發來各種信息。
首先寄來一張報平安的明信片,接着寫信報告戶籍已經辦妥,又向代助描述支店的工作情況、對将來的抱負等等。
隻要一收到平岡的來信,代助必定認真細心地回信。
但奇怪的是,每次寫信時,他心中總有一種不安的感覺襲來,有時甚至令他厭煩,進而丢開寫了一半的信,不想再下筆。
隻有平岡對代助過去的所作所為表達感謝時,代助才能輕松地寫成一封内容較為穩妥的回信。
日子一天天過去,兩人之間的信件漸漸地少了。
最初是每月兩封,慢慢地變成每月一封,然後又變成兩三個月一封。
然而,信件少到這種程度,代助又開始覺得不寫信反而令他不安。
所以盡管他心裡覺得毫無意義,有時卻會為了驅除心裡的不安,寫封信寄給平岡。
這種情形持續了大約半年,代助感覺自己的腦袋和胸襟都在發生變化,而随着這種變化,他就是不寫信給平岡,心裡也不再有什麼負擔。
事實上,代助從家裡搬出來自立門戶到現在,一年多都過去了,他也隻在今年春天交換賀年卡的時候,才順便通知了平岡自己的地址。
隻是,因為當年的那件事,害得代助總是無法把平岡從腦中揮去。
他經常想起平岡,并兀自編織各種幻想,想象着那家夥究竟過着怎樣的生活。
不過代助至多也隻是想象一下罷了,并不覺得有必要鼓起勇氣向别人打聽或詢問平岡的消息。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打發過去,直到兩星期前,他突然收到平岡的來信。
信裡寫道:&ldquo我打算最近離開此地,搬到你那兒去。
請不要以為我是因總社發布了升官的命令而被動地搬家。
我隻是突然想換個工作。
待我到達東京後,還請多多關照。
&rdquo看完了信,代助心底不免一亮,雖然看不出這句&ldquo還請多多關照&rdquo,究竟是真心拜托,還是口頭上的客套話,但可以看出平岡身邊必定發生了突來的變化。
代助原本打算一見面就向平岡打聽事情原委,可惜話題一扯開,就很難拉回正題。
代助雖然看準時機,主動提出疑問,平岡卻連聲歎着&ldquo唉!說來話長&rdquo,始終不肯開口。
代助無奈之下,隻好向他提議道:&ldquo我們難得見面,到外面去吃吧。
&rdquo 平岡聽了這話,依舊再三答道:&ldquo遲早會慢慢告訴你啦。
&rdquo代助最後隻好勉強拉着客人,走進了住家附近的一間西餐廳。
兩人在餐廳裡喝了不少酒,還聊起什麼&ldquo吃喝依舊跟從前一樣啊&rdquo之類的話題,從這時起,兩人僵硬的舌頭才終于變得滑溜起來。
代助興緻勃勃地聊起兩三天前在尼古拉大教堂(1)看到複活節祭典的情景。
他說,祭典活動特别挑在午夜零時,世人都已熟睡的時刻展開,參拜的人群沿着長廊繞場一周之後,重新走進教堂。
這時大家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教堂裡早已點亮了幾千根蠟燭。
穿着道袍的僧侶隊伍走到遠處時,他們的黑色身影映在單色的牆壁上,顯得非常巨大&hellip&hellip平岡兩手撐着面頰聆聽着,眼鏡後面的雙眼皮大眼裡盡是鮮紅的血絲。
代助說,那天半夜兩點左右,他獨自走過寬闊的禦成大道(2)。
深夜的黑暗裡,鐵軌筆直地通向前方,他一個人沿着鐵道走進上野森林,又踏入燈光照耀下的花叢裡。
&ldquo寂靜無人的夜櫻景色挺美的。
&rdquo代助說。
平岡默默喝光了杯中的酒,臉上露出一絲惋惜,微微牽動嘴角說:&ldquo應該很好看吧。
隻是我還沒看過&hellip&hellip不過呀,你能有這種閑情逸緻,還真是活得輕松愉快呀!等你進了社會,就沒這種機會了。
&rdquo平岡說這話時的語氣,似乎在暗諷代助沒有人生經驗。
代助對他的語氣倒不在意,反而覺得他這話說得不太合理。
代助認為,對他整個人生來說,複活節祭典那夜的經曆要比人生經驗更有意義。
所以他便答道:&ldquo我覺得世界上再也沒有比所謂的人生經驗更蠢的玩意兒了,那東西隻會給我們帶來痛苦,不是嗎?&rdquo 聽了代助的話,平岡故意睜大了醉眼說:&ldquo你的想法改變了很多嘛&hellip&hellip以前你不是總說,那種痛苦以後會變成良藥?&rdquo &ldquo那是沒見識的年輕人跟着人雲亦雲的俗諺随口亂講的感想,對于那類的想法,我早就修正了。
&rdquo &ldquo不過呀,你遲早總要踏進社會的,要是你到那時還抱着這種想法,可就糟了。
&rdquo &ldquo我早就踏進社會了。
尤其是跟你分手之後,我發現世界好像變得更寬闊了。
隻不過,我那個世界跟你踏入的不太一樣罷了。
&rdquo &ldquo你現在這麼目中無人,要不了多久,就會受到
代助看到那眼神的瞬間,突然對這位朋友感到非常厭惡。
回家之後,他把自己關在屋裡思索了一整天,原本答應帶嫂嫂聽音樂會也因此取消了,害得嫂嫂還為他擔心得要命。
平岡上任之後,不斷向代助發來各種信息。
首先寄來一張報平安的明信片,接着寫信報告戶籍已經辦妥,又向代助描述支店的工作情況、對将來的抱負等等。
隻要一收到平岡的來信,代助必定認真細心地回信。
但奇怪的是,每次寫信時,他心中總有一種不安的感覺襲來,有時甚至令他厭煩,進而丢開寫了一半的信,不想再下筆。
隻有平岡對代助過去的所作所為表達感謝時,代助才能輕松地寫成一封内容較為穩妥的回信。
日子一天天過去,兩人之間的信件漸漸地少了。
最初是每月兩封,慢慢地變成每月一封,然後又變成兩三個月一封。
然而,信件少到這種程度,代助又開始覺得不寫信反而令他不安。
所以盡管他心裡覺得毫無意義,有時卻會為了驅除心裡的不安,寫封信寄給平岡。
這種情形持續了大約半年,代助感覺自己的腦袋和胸襟都在發生變化,而随着這種變化,他就是不寫信給平岡,心裡也不再有什麼負擔。
事實上,代助從家裡搬出來自立門戶到現在,一年多都過去了,他也隻在今年春天交換賀年卡的時候,才順便通知了平岡自己的地址。
隻是,因為當年的那件事,害得代助總是無法把平岡從腦中揮去。
他經常想起平岡,并兀自編織各種幻想,想象着那家夥究竟過着怎樣的生活。
不過代助至多也隻是想象一下罷了,并不覺得有必要鼓起勇氣向别人打聽或詢問平岡的消息。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打發過去,直到兩星期前,他突然收到平岡的來信。
信裡寫道:&ldquo我打算最近離開此地,搬到你那兒去。
請不要以為我是因總社發布了升官的命令而被動地搬家。
我隻是突然想換個工作。
待我到達東京後,還請多多關照。
&rdquo看完了信,代助心底不免一亮,雖然看不出這句&ldquo還請多多關照&rdquo,究竟是真心拜托,還是口頭上的客套話,但可以看出平岡身邊必定發生了突來的變化。
代助原本打算一見面就向平岡打聽事情原委,可惜話題一扯開,就很難拉回正題。
代助雖然看準時機,主動提出疑問,平岡卻連聲歎着&ldquo唉!說來話長&rdquo,始終不肯開口。
代助無奈之下,隻好向他提議道:&ldquo我們難得見面,到外面去吃吧。
&rdquo 平岡聽了這話,依舊再三答道:&ldquo遲早會慢慢告訴你啦。
&rdquo代助最後隻好勉強拉着客人,走進了住家附近的一間西餐廳。
兩人在餐廳裡喝了不少酒,還聊起什麼&ldquo吃喝依舊跟從前一樣啊&rdquo之類的話題,從這時起,兩人僵硬的舌頭才終于變得滑溜起來。
代助興緻勃勃地聊起兩三天前在尼古拉大教堂(1)看到複活節祭典的情景。
他說,祭典活動特别挑在午夜零時,世人都已熟睡的時刻展開,參拜的人群沿着長廊繞場一周之後,重新走進教堂。
這時大家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教堂裡早已點亮了幾千根蠟燭。
穿着道袍的僧侶隊伍走到遠處時,他們的黑色身影映在單色的牆壁上,顯得非常巨大&hellip&hellip平岡兩手撐着面頰聆聽着,眼鏡後面的雙眼皮大眼裡盡是鮮紅的血絲。
代助說,那天半夜兩點左右,他獨自走過寬闊的禦成大道(2)。
深夜的黑暗裡,鐵軌筆直地通向前方,他一個人沿着鐵道走進上野森林,又踏入燈光照耀下的花叢裡。
&ldquo寂靜無人的夜櫻景色挺美的。
&rdquo代助說。
平岡默默喝光了杯中的酒,臉上露出一絲惋惜,微微牽動嘴角說:&ldquo應該很好看吧。
隻是我還沒看過&hellip&hellip不過呀,你能有這種閑情逸緻,還真是活得輕松愉快呀!等你進了社會,就沒這種機會了。
&rdquo平岡說這話時的語氣,似乎在暗諷代助沒有人生經驗。
代助對他的語氣倒不在意,反而覺得他這話說得不太合理。
代助認為,對他整個人生來說,複活節祭典那夜的經曆要比人生經驗更有意義。
所以他便答道:&ldquo我覺得世界上再也沒有比所謂的人生經驗更蠢的玩意兒了,那東西隻會給我們帶來痛苦,不是嗎?&rdquo 聽了代助的話,平岡故意睜大了醉眼說:&ldquo你的想法改變了很多嘛&hellip&hellip以前你不是總說,那種痛苦以後會變成良藥?&rdquo &ldquo那是沒見識的年輕人跟着人雲亦雲的俗諺随口亂講的感想,對于那類的想法,我早就修正了。
&rdquo &ldquo不過呀,你遲早總要踏進社會的,要是你到那時還抱着這種想法,可就糟了。
&rdquo &ldquo我早就踏進社會了。
尤其是跟你分手之後,我發現世界好像變得更寬闊了。
隻不過,我那個世界跟你踏入的不太一樣罷了。
&rdquo &ldquo你現在這麼目中無人,要不了多久,就會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