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周遊世界
關燈
小
中
大
時,還不谙此道,頭腦不靈活,但我後來多少有些開竅。
我并不像許多人認為的那麼笨。
我了解了許多關于寫作和出版的奧秘。
我了解了作家協會,并且閱讀他們的刊物。
對和出版商訂交道,特别是和某些出版商簽合同,我知道需要極為謹慎。
我聽說出版商想出種種辦法占作者的便宜。
我一經使得了這些事理,就制訂了自己的計劃。
出版《米爾莊園的秘密》前不久,博得利出版社提出了某些意見。
他們建議廢止合同,另簽一項還是五本書的出版合同。
這項合同的條件要優厚得多。
我禮貌地向他們表示感謝,并說我得考慮考慮。
随後未說明理由便拒絕了。
在我看來,他們對待青年作者不公平。
他們總是利用他涉世未深和急于出書的急切心情。
在這個問題上我沒有主動和他們争吵——以前我做過這種蠢事。
不了解點合理工作酬勞的内情,誰都會辦蠢事。
再說,我已經學得聰明了,我還會拒絕接受出版《斯泰爾斯的神秘案件》的機會嗎?我想不會。
我将仍按他們原來提出的條件出版書籍,但不會同意再簽一份多部書的長期合同。
假如你相信了某人而被欺騙,你就不會再信任他。
這是人之常情。
我希望履行合同,但以後我肯定會另找一家出版商。
同時我想我要有自己的著作權代理人。
大概就是在這一次,所得稅稅務所來了封函件。
他們想了解我創作收入的詳細情況。
我吃了一驚。
我從沒将創作所得當做固定收人。
我所有的固定收入不過是來自為戰争貸款的兩千英鎊而得到的每年一百英鎊的利息。
他們說這些都了解,可是仍要了解出版書籍的所得。
糟糕的是我無法提供詳情——我手頭沒有寄給我的版稅單據(我記不起他們是否曾寄給我)。
我隻是偶爾收到一張支票。
可我一般當時就兌現花掉。
然而我仍盡量地解釋清楚。
當地稅務所看來覺得這挺有趣,不過建議我今後要妥善保管單據。
直到這時,我才決定一定要有自己的著作權代理人。
對這些著作權代理人的事我知之甚少,因此,我想最好再去找伊登·菲爾波茨原來推薦的人——休斯·梅西。
我去了老地方。
主人不是休斯·梅西——顯然,他去世了——接待我的是略有些口吃、名叫埃德蒙·科克的年輕人。
他毫不像休斯·梅西那樣好危言聳聽——事實上,和他交談很輕松。
對我的無知他很得體地表示震驚,并願意今後給我以指導。
他給我講了他的委托權限和連載權、在美國出版書籍、劇本改編權等以及其他諸多難以置信的事(至少在我看來如此)。
他的話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我無保留地委托他處理一切,離開了他的辦公室,我才松了一口氣,如釋重負。
從那以後,我們開始了持續了四十多年的友誼。
随後,發生了一件令人難以相信的事。
《新聞晚報》為連載《米爾莊園的秘密》付給了我五百英鎊。
連載改動較大。
我另定書名為《褐衣男子》,因為前一書名與《高爾夫球場的謀殺案》太相似了,《新聞晚報》建議再改一下。
他們要改為《女冒險家安娜》——聞所未聞的俗氣書名;盡管如此,我沒表示異議,因為他們畢竟要付給我五百英鎊,而且,我可能對書名有些看法,但是讀者是不會理睬報紙上連載小說的題目的。
簡直運氣從天而降,我都不敢相信,阿爾奇也是一樣,寵基也是如此。
媽媽當然相信:她的哪個女兒都能輕而易舉地在《新聞晚報》連載小說,感到五百英鎊——這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
生活的固定模式似乎永遠是禍不單行,福亦雙雙。
《新聞晚報》剛剛給我帶來了好運氣,阿爾奇又時來運轉。
他接到一封名叫克利夫·貝利葉的澳大利亞朋友的來信,貝利葉早就建議阿爾奇去他的公司。
阿爾奇去見他,這個朋友結了阿爾奇一份他多年來孜孜以求的工作。
阿爾奇辭退了手頭的工作,去了克利夫·貝利葉的公司。
他立刻感到那裡極為稱心。
終于能興趣盎然地磊落地幹事業了,再也不用爾虞我詐,而且可以堂堂正正地進入金融界了。
我倆像進了天堂一樣。
我立刻着手落實我盼望已久而阿爾奇對此無所謂的設想。
我們要在鄉下找所住處,阿爾奇可以每天進城上班,羅莎琳德可以去花園的草坪上玩耍,而不用推着她去公園或把她限制在公寓之間的綠地上。
我渴望着到鄉下住,我們決定一旦找到一所便宜的房子就搬家。
我覺得阿爾奇之所以同意我的計劃主要是由于他迷上了高爾夫球。
他前不久被選入森尼代爾高爾夫球俱樂部。
周末一起乘火車出遊或遠足旅行已變得乏味。
他一心想着高爾夫球。
他在森尼代爾與各式各樣的朋友打高爾夫球,對場面小的高爾夫球不屑一顧。
他對與像我這樣蹩腳的運動員打球更是毫無興趣。
于是,雖然并沒意識到,我漸漸地成了那種人人皆知的人物——一個被高爾夫球奪去丈夫的寡婦。
“我對住在鄉下毫不在乎,”阿爾奇說,“我想我對此倒極為樂意,當然對羅莎琳德也有好處,賽特也喜歡鄉下,我知道你也一樣。
那麼,我們隻有惟一可有的選擇了,這就是森尼代爾。
” “森尼代爾?”我稍有些沮喪說,因為森尼代爾不完全是我說的鄉下。
“可是那兒的花費太大.是富人居住區。
” “噢,我希望能想想辦法。
”阿爾奇樂觀地說。
一兩天後,他問我打算怎樣花《新聞晚報》的錢。
“那是一大筆錢,”我說,“我考慮……”我承認說話時有些勉強,缺乏信心,“我考慮應該把它存起來以備急需之用。
” “噢,我想現在不用那麼操心。
和貝利葉一起幹,我會一帆風順的,你呢,也能繼續從事你的寫作。
” “是這樣,”我說,“可能我會花掉這筆錢——或花一部分。
”一件新的夜禮服。
一雙金黃或銀白色的鞋替換那雙黑色的,然後是給羅莎琳德買輛精巧的自行車之類的奢侈品阿爾奇的聲音打斷了我的遐想。
“為什麼不買輛轎車?”他問。
“買輛轎車?”我詫異地望着他。
我從沒有過買輛轎車的奢望。
我所認識的朋友都沒有汽車。
我的觀念中,汽車仍是為富人準備的。
它們以每小時二十、三十、四十、五十英裡的速度飛馳而過,車内坐着戴綢面罩禮帽的人,奔向不可向迩之地。
“轎車?”我重複着,表情呆若木雞。
“為什麼不呢?” 真是的?這事準能辦成。
我,阿加莎,會有一輛轎車,一輛自己的轎車。
坦白地說,一生中最使我激動不已的有兩件事、一是我自己的轎車,那輛灰色的大鼻子莫裡斯·柯雷牌汽車。
第二件是大約四十年後在白金漢宮和女王共進午餐。
這兩次經曆都有些像童話一般。
這些都是我覺得絕不會降臨到我頭上的事,擁有自家的轎車,與英國女王共進午餐。
我并不像許多人認為的那麼笨。
我了解了許多關于寫作和出版的奧秘。
我了解了作家協會,并且閱讀他們的刊物。
對和出版商訂交道,特别是和某些出版商簽合同,我知道需要極為謹慎。
我聽說出版商想出種種辦法占作者的便宜。
我一經使得了這些事理,就制訂了自己的計劃。
出版《米爾莊園的秘密》前不久,博得利出版社提出了某些意見。
他們建議廢止合同,另簽一項還是五本書的出版合同。
這項合同的條件要優厚得多。
我禮貌地向他們表示感謝,并說我得考慮考慮。
随後未說明理由便拒絕了。
在我看來,他們對待青年作者不公平。
他們總是利用他涉世未深和急于出書的急切心情。
在這個問題上我沒有主動和他們争吵——以前我做過這種蠢事。
不了解點合理工作酬勞的内情,誰都會辦蠢事。
再說,我已經學得聰明了,我還會拒絕接受出版《斯泰爾斯的神秘案件》的機會嗎?我想不會。
我将仍按他們原來提出的條件出版書籍,但不會同意再簽一份多部書的長期合同。
假如你相信了某人而被欺騙,你就不會再信任他。
這是人之常情。
我希望履行合同,但以後我肯定會另找一家出版商。
同時我想我要有自己的著作權代理人。
大概就是在這一次,所得稅稅務所來了封函件。
他們想了解我創作收入的詳細情況。
我吃了一驚。
我從沒将創作所得當做固定收人。
我所有的固定收入不過是來自為戰争貸款的兩千英鎊而得到的每年一百英鎊的利息。
他們說這些都了解,可是仍要了解出版書籍的所得。
糟糕的是我無法提供詳情——我手頭沒有寄給我的版稅單據(我記不起他們是否曾寄給我)。
我隻是偶爾收到一張支票。
可我一般當時就兌現花掉。
然而我仍盡量地解釋清楚。
當地稅務所看來覺得這挺有趣,不過建議我今後要妥善保管單據。
直到這時,我才決定一定要有自己的著作權代理人。
對這些著作權代理人的事我知之甚少,因此,我想最好再去找伊登·菲爾波茨原來推薦的人——休斯·梅西。
我去了老地方。
主人不是休斯·梅西——顯然,他去世了——接待我的是略有些口吃、名叫埃德蒙·科克的年輕人。
他毫不像休斯·梅西那樣好危言聳聽——事實上,和他交談很輕松。
對我的無知他很得體地表示震驚,并願意今後給我以指導。
他給我講了他的委托權限和連載權、在美國出版書籍、劇本改編權等以及其他諸多難以置信的事(至少在我看來如此)。
他的話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我無保留地委托他處理一切,離開了他的辦公室,我才松了一口氣,如釋重負。
從那以後,我們開始了持續了四十多年的友誼。
随後,發生了一件令人難以相信的事。
《新聞晚報》為連載《米爾莊園的秘密》付給了我五百英鎊。
連載改動較大。
我另定書名為《褐衣男子》,因為前一書名與《高爾夫球場的謀殺案》太相似了,《新聞晚報》建議再改一下。
他們要改為《女冒險家安娜》——聞所未聞的俗氣書名;盡管如此,我沒表示異議,因為他們畢竟要付給我五百英鎊,而且,我可能對書名有些看法,但是讀者是不會理睬報紙上連載小說的題目的。
簡直運氣從天而降,我都不敢相信,阿爾奇也是一樣,寵基也是如此。
媽媽當然相信:她的哪個女兒都能輕而易舉地在《新聞晚報》連載小說,感到五百英鎊——這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
生活的固定模式似乎永遠是禍不單行,福亦雙雙。
《新聞晚報》剛剛給我帶來了好運氣,阿爾奇又時來運轉。
他接到一封名叫克利夫·貝利葉的澳大利亞朋友的來信,貝利葉早就建議阿爾奇去他的公司。
阿爾奇去見他,這個朋友結了阿爾奇一份他多年來孜孜以求的工作。
阿爾奇辭退了手頭的工作,去了克利夫·貝利葉的公司。
他立刻感到那裡極為稱心。
終于能興趣盎然地磊落地幹事業了,再也不用爾虞我詐,而且可以堂堂正正地進入金融界了。
我倆像進了天堂一樣。
我立刻着手落實我盼望已久而阿爾奇對此無所謂的設想。
我們要在鄉下找所住處,阿爾奇可以每天進城上班,羅莎琳德可以去花園的草坪上玩耍,而不用推着她去公園或把她限制在公寓之間的綠地上。
我渴望着到鄉下住,我們決定一旦找到一所便宜的房子就搬家。
我覺得阿爾奇之所以同意我的計劃主要是由于他迷上了高爾夫球。
他前不久被選入森尼代爾高爾夫球俱樂部。
周末一起乘火車出遊或遠足旅行已變得乏味。
他一心想着高爾夫球。
他在森尼代爾與各式各樣的朋友打高爾夫球,對場面小的高爾夫球不屑一顧。
他對與像我這樣蹩腳的運動員打球更是毫無興趣。
于是,雖然并沒意識到,我漸漸地成了那種人人皆知的人物——一個被高爾夫球奪去丈夫的寡婦。
“我對住在鄉下毫不在乎,”阿爾奇說,“我想我對此倒極為樂意,當然對羅莎琳德也有好處,賽特也喜歡鄉下,我知道你也一樣。
那麼,我們隻有惟一可有的選擇了,這就是森尼代爾。
” “森尼代爾?”我稍有些沮喪說,因為森尼代爾不完全是我說的鄉下。
“可是那兒的花費太大.是富人居住區。
” “噢,我希望能想想辦法。
”阿爾奇樂觀地說。
一兩天後,他問我打算怎樣花《新聞晚報》的錢。
“那是一大筆錢,”我說,“我考慮……”我承認說話時有些勉強,缺乏信心,“我考慮應該把它存起來以備急需之用。
” “噢,我想現在不用那麼操心。
和貝利葉一起幹,我會一帆風順的,你呢,也能繼續從事你的寫作。
” “是這樣,”我說,“可能我會花掉這筆錢——或花一部分。
”一件新的夜禮服。
一雙金黃或銀白色的鞋替換那雙黑色的,然後是給羅莎琳德買輛精巧的自行車之類的奢侈品阿爾奇的聲音打斷了我的遐想。
“為什麼不買輛轎車?”他問。
“買輛轎車?”我詫異地望着他。
我從沒有過買輛轎車的奢望。
我所認識的朋友都沒有汽車。
我的觀念中,汽車仍是為富人準備的。
它們以每小時二十、三十、四十、五十英裡的速度飛馳而過,車内坐着戴綢面罩禮帽的人,奔向不可向迩之地。
“轎車?”我重複着,表情呆若木雞。
“為什麼不呢?” 真是的?這事準能辦成。
我,阿加莎,會有一輛轎車,一輛自己的轎車。
坦白地說,一生中最使我激動不已的有兩件事、一是我自己的轎車,那輛灰色的大鼻子莫裡斯·柯雷牌汽車。
第二件是大約四十年後在白金漢宮和女王共進午餐。
這兩次經曆都有些像童話一般。
這些都是我覺得絕不會降臨到我頭上的事,擁有自家的轎車,與英國女王共進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