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戰争
關燈
小
中
大
着要雇一個廚子。
但開始的時候是由阿爾奇的勤務兵巴特利特充當。
他曾給公爵們當過仆人,戰争爆發後才從軍。
他做事非常麻利,無可挑剔。
這套房子有許多不足,最糟糕的是床鋪,上面訂滿了彎彎曲曲的大鐵釘。
但我們的生活是愉快的。
我計劃去聽課,學習速記和會計,以填補白日閑暇。
至此,我告别了阿什菲爾德,開始了新的生活——真正的婚後生活。
衆所周知,新婚婦女往往感到寂寞。
男人們都有工作,整日在外,而女人一旦結婚往往換了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不得不一切從頭做起,與陌生人接觸。
結交新友,尋找新的消磨光陰的方式。
戰争爆發前,我在倫敦也有幾個朋友,不過現在已各奔東西了。
我多少有些孤寂,懷念着醫院的生活和那裡的舊友,思戀着我那可愛的家。
同時我也意識到這是在所難免的。
學習速記和會計給我帶來了樂趣。
同班的一些十四五歲的小姑娘們學習速記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取得很大的進步,常使我自歎不如。
可是在會計方面,我總是勝人一籌。
一天,在商業學校上課時,老師忽然中斷講課,走出教室。
他回來時高聲喊道:“徹底結束了!戰争結束了!” 這似乎令人難以置信。
并沒有明顯的迹象表明戰事即将結束,人們都以為至少還要拖上一年半載。
法國戰場上的形勢毫無起色,戰争雙方處于拉鋸戰的狀态。
我茫然地走到街上,突然出現在眼前的情景使我感到館恐,至今難以忘懷。
街道上擠滿了婦女,她們興高采烈地唱着跳着,英國婦女是不習慣在大街上狂舞的,那是符合法國人的性格。
今天,她們一反常态,盡情地大喊大笑,又唱又跳,你推我擁,簡直是一場狂歡。
那情景有些吓人,使人不禁想到,此時附近要是有德國人的話,她們肯定會走上前把去他們撕得粉碎。
我的女兒羅莎琳德是在阿什菲爾德出生的。
分娩的那天晚上,母親和護士彭伯頓跑來跑去,忙着将各種必備品準備好。
我和阿爾奇不知所措,有些擔心害怕。
如同兩個被大人遺忘的孩子。
阿爾奇後來告訴我,他當時深信,假如我有個好歹,他應該負全部責任;我也以為自己有可能會死。
要真是這樣的話,我會格外傷心的,我熱愛生活。
我嫁給了我所鐘情的男人,生了一個孩子,有了自己的居所。
在我看來這種幸福的生活将會永遠地持續下去。
一天,我收到了一封信:我随手将它拆開,心不在焉地讀着。
信是博得利·黑德出版公司的約翰·萊思寫來的,邀我去出版公司就我寄去的《斯泰爾斯的神秘案件》一稿進行磋商。
老實說,我早把這部小說忘到腦後了。
手稿在博得利·黑德出版公司壓了快兩年。
自從戰争結束,我們有了像樣的家庭。
過上了甜蜜的生活,我的寫作興趣和對那部手稿所抱的希望都已經淡漠了。
我滿懷希望應約而去。
他們一定是對我的手稿有些興趣,不然的話也不會請我去那裡。
我被領進約翰·萊思的辦公室。
他站起身跟我打招呼。
他身材矮小,胡子已經白了,舉止溫文爾雅,藍色的雙眼閃爍着狡黠的目光,這本應引起我的警覺。
他有禮貌地請我坐下。
我環顧四周,屋裡所有的椅子都被那些陳舊的名畫占據,無處可坐。
他忽然意識到這一點,笑了笑說:“噢,天哪,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
”他将一幅肖像畫從一張椅子上搬下來讓我坐。
接着,他就談起稿子來。
一些讀了這部手稿的人認為還可以,也許能賣得出去。
隻是有些地方需要修改。
比如最後一章中描寫法庭的部分,與實際的法庭相差太遠,這會鬧出笑話。
他問我是否可以用其他形式作小說的收場,不然的話就得找一位通曉法律的人協助我修改,但這樣做也不是件易事。
我立刻回答說我可以設法做一些改動。
除了最後—章外,他還提出了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
接着,他又談了稿酬的問題,指出因為出版一個無名作家的作品,公司要擔很大的風險,出版這樣的書如何無利可圖雲雲。
最後他從抽屜裡取出一份合同要我簽字。
我當時沒有想到應該仔細地考慮一下合同的内容。
隻想到我的書有希望發表了。
幾年來我已經失去了出書的信心,隻是滿足于偶爾發表一首短詩或一個短篇小說。
現在出書又有希望,叫我在什麼東西上簽字我都心甘情願。
合同規定,隻有當此書售出兩千本以上的時候,公司才支付給我一小筆稿酬。
出版商享有長篇連載和改編成劇本的一半版權。
這些對我來說都無所謂,隻要該書能夠發表,任何條件我都願意接受。
我甚至沒有注意到合同中還有一款,規定我以後的五部小說也隻許寄到該出版公司。
稿酬隻比第一部略高一點。
我欣然在合同上簽了字,将手稿帶回家,很快就改好了最後一章。
從此,我正式開始了漫長的寫作生涯, 3 《斯泰爾斯的神秘案件》最後一章改好後,我把它送還給約翰·萊思。
後來,又對個别地方做了一些小的改動。
一場激動過後,生活又恢複了以往的甯靜。
我們像成千上萬對普通的年輕夫婦一樣相親相愛,生活得幸福愉快。
我們雖不富裕,但也不必為生活而擔憂。
周末我們常常去鄉下,有時也去倫敦城外郊遊。
姨婆在羅莎琳德出生後不久就去世了。
她身體一直很好,後來突然患了支氣管炎,心力也衰竭了。
她去世那年九十二歲,雖然已近于雙目失明,但耳朵卻不很聾。
她每月的收入都已轉到母親名下。
這筆進款并不算多,因為在戰争期間一些股票已經跌價。
姨婆每年有三四百鎊進款,加上由吉夫林先生提供給母親的津貼使母親得以撐起家裡的門面。
盡管戰後物價暴漲,她還是能維持住阿什菲爾德的開銷。
我為不能像姐姐那樣從自己的收入中拿出一小筆款子幫助母親而感到慚愧。
我們實在做不到這一點,手頭上的每一便士都很不得拜成兩半花。
一天,我憂慮地談到保住阿什菲爾德的困難,阿爾奇說道:“你母親該
但開始的時候是由阿爾奇的勤務兵巴特利特充當。
他曾給公爵們當過仆人,戰争爆發後才從軍。
他做事非常麻利,無可挑剔。
這套房子有許多不足,最糟糕的是床鋪,上面訂滿了彎彎曲曲的大鐵釘。
但我們的生活是愉快的。
我計劃去聽課,學習速記和會計,以填補白日閑暇。
至此,我告别了阿什菲爾德,開始了新的生活——真正的婚後生活。
衆所周知,新婚婦女往往感到寂寞。
男人們都有工作,整日在外,而女人一旦結婚往往換了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不得不一切從頭做起,與陌生人接觸。
結交新友,尋找新的消磨光陰的方式。
戰争爆發前,我在倫敦也有幾個朋友,不過現在已各奔東西了。
我多少有些孤寂,懷念着醫院的生活和那裡的舊友,思戀着我那可愛的家。
同時我也意識到這是在所難免的。
學習速記和會計給我帶來了樂趣。
同班的一些十四五歲的小姑娘們學習速記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取得很大的進步,常使我自歎不如。
可是在會計方面,我總是勝人一籌。
一天,在商業學校上課時,老師忽然中斷講課,走出教室。
他回來時高聲喊道:“徹底結束了!戰争結束了!” 這似乎令人難以置信。
并沒有明顯的迹象表明戰事即将結束,人們都以為至少還要拖上一年半載。
法國戰場上的形勢毫無起色,戰争雙方處于拉鋸戰的狀态。
我茫然地走到街上,突然出現在眼前的情景使我感到館恐,至今難以忘懷。
街道上擠滿了婦女,她們興高采烈地唱着跳着,英國婦女是不習慣在大街上狂舞的,那是符合法國人的性格。
今天,她們一反常态,盡情地大喊大笑,又唱又跳,你推我擁,簡直是一場狂歡。
那情景有些吓人,使人不禁想到,此時附近要是有德國人的話,她們肯定會走上前把去他們撕得粉碎。
我的女兒羅莎琳德是在阿什菲爾德出生的。
分娩的那天晚上,母親和護士彭伯頓跑來跑去,忙着将各種必備品準備好。
我和阿爾奇不知所措,有些擔心害怕。
如同兩個被大人遺忘的孩子。
阿爾奇後來告訴我,他當時深信,假如我有個好歹,他應該負全部責任;我也以為自己有可能會死。
要真是這樣的話,我會格外傷心的,我熱愛生活。
我嫁給了我所鐘情的男人,生了一個孩子,有了自己的居所。
在我看來這種幸福的生活将會永遠地持續下去。
一天,我收到了一封信:我随手将它拆開,心不在焉地讀着。
信是博得利·黑德出版公司的約翰·萊思寫來的,邀我去出版公司就我寄去的《斯泰爾斯的神秘案件》一稿進行磋商。
老實說,我早把這部小說忘到腦後了。
手稿在博得利·黑德出版公司壓了快兩年。
自從戰争結束,我們有了像樣的家庭。
過上了甜蜜的生活,我的寫作興趣和對那部手稿所抱的希望都已經淡漠了。
我滿懷希望應約而去。
他們一定是對我的手稿有些興趣,不然的話也不會請我去那裡。
我被領進約翰·萊思的辦公室。
他站起身跟我打招呼。
他身材矮小,胡子已經白了,舉止溫文爾雅,藍色的雙眼閃爍着狡黠的目光,這本應引起我的警覺。
他有禮貌地請我坐下。
我環顧四周,屋裡所有的椅子都被那些陳舊的名畫占據,無處可坐。
他忽然意識到這一點,笑了笑說:“噢,天哪,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
”他将一幅肖像畫從一張椅子上搬下來讓我坐。
接着,他就談起稿子來。
一些讀了這部手稿的人認為還可以,也許能賣得出去。
隻是有些地方需要修改。
比如最後一章中描寫法庭的部分,與實際的法庭相差太遠,這會鬧出笑話。
他問我是否可以用其他形式作小說的收場,不然的話就得找一位通曉法律的人協助我修改,但這樣做也不是件易事。
我立刻回答說我可以設法做一些改動。
除了最後—章外,他還提出了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
接着,他又談了稿酬的問題,指出因為出版一個無名作家的作品,公司要擔很大的風險,出版這樣的書如何無利可圖雲雲。
最後他從抽屜裡取出一份合同要我簽字。
我當時沒有想到應該仔細地考慮一下合同的内容。
隻想到我的書有希望發表了。
幾年來我已經失去了出書的信心,隻是滿足于偶爾發表一首短詩或一個短篇小說。
現在出書又有希望,叫我在什麼東西上簽字我都心甘情願。
合同規定,隻有當此書售出兩千本以上的時候,公司才支付給我一小筆稿酬。
出版商享有長篇連載和改編成劇本的一半版權。
這些對我來說都無所謂,隻要該書能夠發表,任何條件我都願意接受。
我甚至沒有注意到合同中還有一款,規定我以後的五部小說也隻許寄到該出版公司。
稿酬隻比第一部略高一點。
我欣然在合同上簽了字,将手稿帶回家,很快就改好了最後一章。
從此,我正式開始了漫長的寫作生涯, 3 《斯泰爾斯的神秘案件》最後一章改好後,我把它送還給約翰·萊思。
後來,又對個别地方做了一些小的改動。
一場激動過後,生活又恢複了以往的甯靜。
我們像成千上萬對普通的年輕夫婦一樣相親相愛,生活得幸福愉快。
我們雖不富裕,但也不必為生活而擔憂。
周末我們常常去鄉下,有時也去倫敦城外郊遊。
姨婆在羅莎琳德出生後不久就去世了。
她身體一直很好,後來突然患了支氣管炎,心力也衰竭了。
她去世那年九十二歲,雖然已近于雙目失明,但耳朵卻不很聾。
她每月的收入都已轉到母親名下。
這筆進款并不算多,因為在戰争期間一些股票已經跌價。
姨婆每年有三四百鎊進款,加上由吉夫林先生提供給母親的津貼使母親得以撐起家裡的門面。
盡管戰後物價暴漲,她還是能維持住阿什菲爾德的開銷。
我為不能像姐姐那樣從自己的收入中拿出一小筆款子幫助母親而感到慚愧。
我們實在做不到這一點,手頭上的每一便士都很不得拜成兩半花。
一天,我憂慮地談到保住阿什菲爾德的困難,阿爾奇說道:“你母親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