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這簡直不可想象,”希拉裡暗暗想着,“真不可想象我在這裡已過了十天!”她想,生活中最可怕的事情莫過于很快地适應環境。
她記得在法國時看到一次有關中世紀酷刑的展覽。
囚犯關在鐵籠裡,既不能站,又不能坐,更不能卧倒。
講解員說,最後關在這裡的囚犯在鐵籠裡活了十八年,釋放後又活了二十年,直到老死。
希拉裡想,這種适應力就是人同動物的區别。
人能夠在任何氣候下,吃任何食品和處于任何條件下都可以活下去,不管他是奴隸還是自由人。
當她剛到這個單位來時,最初她感到一種盲目的恐懼,一種被囚禁和灰心喪氣的可怕感覺,用豪華的環境遮掩囚禁的這一事實更加深了她的恐懼。
可是在這裡度過一周後,她開始不知不覺地自然地适應了這裡的生活條件。
這是一種古怪的、夢幻般的生活方式。
這裡沒有什麼是特别真實的。
她感到在這個夢中已經很長了,但是還要繼續在夢中過很久,或許,永遠過下去。
她将永遠在這裡過日子,與外界隔絕。
她認為這種危險的适應環境的能力,部分原因是因為她是女人。
婦女們生來就能适應環境。
這種适應能力給她們力量,但也是她們的弱點。
她們善于觀察環境,接受它,然後采取現實主義的态度安頓下來,并盡可能加以享受。
最使她感興趣的是與她同行的旅伴們的反映。
她很少看到尼達姆,除非偶爾在吃飯時相遇。
這個德國女人隻是對她點點頭而已。
她判斷,尼達姆很快活并且知足。
這裡的生活顯然就是她所想象的那樣。
她是全神貫注于工作的那種類型的女人,并且靠她天生的傲慢,惬意地過日子。
她自己和那些科學家同事們的優越感是她信念中的第一條。
她對人類間的友愛、和平的生活、思想和精神上的自由都認為是無稽之談。
對她來說,未來是狹窄的,但是壓倒一切的。
她自己是優越種族中的一員,世界上受奴役的其他人如果表現好,可以賜給他們些恩惠。
如果她的同事們表示不同觀點,如果他們的思想是共産主義的而不是法西斯的,尼達姆是不在乎的。
隻要他們工作出色,他們就是有用的,他們的思想也會轉變。
巴倫博士比尼達姆更聰明些。
希拉裡偶爾同他交談了幾句。
他也是全神貫注于工作,非常滿意于他的工作條件。
但是,他那好奇的法國式的才智導緻他猜測和考慮他現在所處的環境。
“這不是我所期望的,坦白地說,不是。
”他有一天這麼說,“這話在你我之間說,貝特頓夫人,我可以說我不喜歡監獄般的生活。
但這确是監獄一般,盡管囚籠上厚厚地鍍了一層金。
” “這裡幾乎沒有您來尋求的自由?” 他瞧着她很快地苦笑一下。
“不對。
”他說:“您錯了。
我其實并不是來尋求自由的。
我是一個文明人。
文明人明白:根本沒有自由這玩意兒。
隻有那些年輕、沒有完全開化的國家才把‘自由’寫在它們的旗幟上。
必須有一個安排得當的安全機構。
文明的實質就是說生活方式應該适度,即中間道路。
人們總是要回到中間道路上來的。
不,我坦白對您說,我來這兒是為了錢。
” 希拉裡笑了,她的眉毛挑了起來。
“在這裡,錢對您有什麼好處?” “可以付非常昂貴的實驗室設備費用。
”巴倫博士說,“我不必自己掏腰包,這樣我可以為科學服務并且滿足我個人的求知欲。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工作的人,但是我愛它不是為了造福于人類。
我經常發現那些為人類工作的人有些呆頭呆腦,工作起來也不能幹。
不,我所欣賞的興趣是純學術性的研究。
此外,我離開法國前已經得到一筆巨款。
這筆錢用另一個名字定期存在某銀行。
等所有這些工作結束後,我就可以對這筆錢随意使用了。
” “等所有這些工作結束後?”希拉裡問道,“但是為什麼要結束呢?” “一個人應該有常識。
”巴倫博士說,“沒有任何東西是永久長存的。
我得出的結論是:這個地方
她記得在法國時看到一次有關中世紀酷刑的展覽。
囚犯關在鐵籠裡,既不能站,又不能坐,更不能卧倒。
講解員說,最後關在這裡的囚犯在鐵籠裡活了十八年,釋放後又活了二十年,直到老死。
希拉裡想,這種适應力就是人同動物的區别。
人能夠在任何氣候下,吃任何食品和處于任何條件下都可以活下去,不管他是奴隸還是自由人。
當她剛到這個單位來時,最初她感到一種盲目的恐懼,一種被囚禁和灰心喪氣的可怕感覺,用豪華的環境遮掩囚禁的這一事實更加深了她的恐懼。
可是在這裡度過一周後,她開始不知不覺地自然地适應了這裡的生活條件。
這是一種古怪的、夢幻般的生活方式。
這裡沒有什麼是特别真實的。
她感到在這個夢中已經很長了,但是還要繼續在夢中過很久,或許,永遠過下去。
她将永遠在這裡過日子,與外界隔絕。
她認為這種危險的适應環境的能力,部分原因是因為她是女人。
婦女們生來就能适應環境。
這種适應能力給她們力量,但也是她們的弱點。
她們善于觀察環境,接受它,然後采取現實主義的态度安頓下來,并盡可能加以享受。
最使她感興趣的是與她同行的旅伴們的反映。
她很少看到尼達姆,除非偶爾在吃飯時相遇。
這個德國女人隻是對她點點頭而已。
她判斷,尼達姆很快活并且知足。
這裡的生活顯然就是她所想象的那樣。
她是全神貫注于工作的那種類型的女人,并且靠她天生的傲慢,惬意地過日子。
她自己和那些科學家同事們的優越感是她信念中的第一條。
她對人類間的友愛、和平的生活、思想和精神上的自由都認為是無稽之談。
對她來說,未來是狹窄的,但是壓倒一切的。
她自己是優越種族中的一員,世界上受奴役的其他人如果表現好,可以賜給他們些恩惠。
如果她的同事們表示不同觀點,如果他們的思想是共産主義的而不是法西斯的,尼達姆是不在乎的。
隻要他們工作出色,他們就是有用的,他們的思想也會轉變。
巴倫博士比尼達姆更聰明些。
希拉裡偶爾同他交談了幾句。
他也是全神貫注于工作,非常滿意于他的工作條件。
但是,他那好奇的法國式的才智導緻他猜測和考慮他現在所處的環境。
“這不是我所期望的,坦白地說,不是。
”他有一天這麼說,“這話在你我之間說,貝特頓夫人,我可以說我不喜歡監獄般的生活。
但這确是監獄一般,盡管囚籠上厚厚地鍍了一層金。
” “這裡幾乎沒有您來尋求的自由?” 他瞧着她很快地苦笑一下。
“不對。
”他說:“您錯了。
我其實并不是來尋求自由的。
我是一個文明人。
文明人明白:根本沒有自由這玩意兒。
隻有那些年輕、沒有完全開化的國家才把‘自由’寫在它們的旗幟上。
必須有一個安排得當的安全機構。
文明的實質就是說生活方式應該适度,即中間道路。
人們總是要回到中間道路上來的。
不,我坦白對您說,我來這兒是為了錢。
” 希拉裡笑了,她的眉毛挑了起來。
“在這裡,錢對您有什麼好處?” “可以付非常昂貴的實驗室設備費用。
”巴倫博士說,“我不必自己掏腰包,這樣我可以為科學服務并且滿足我個人的求知欲。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工作的人,但是我愛它不是為了造福于人類。
我經常發現那些為人類工作的人有些呆頭呆腦,工作起來也不能幹。
不,我所欣賞的興趣是純學術性的研究。
此外,我離開法國前已經得到一筆巨款。
這筆錢用另一個名字定期存在某銀行。
等所有這些工作結束後,我就可以對這筆錢随意使用了。
” “等所有這些工作結束後?”希拉裡問道,“但是為什麼要結束呢?” “一個人應該有常識。
”巴倫博士說,“沒有任何東西是永久長存的。
我得出的結論是: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