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關燈
小
中
大
卡迪央王妃的秘密
——獻給泰奧菲爾·戈蒂耶
他的朋友
奧諾雷·德·巴爾紮克
七月革命摧毀了許多受到王室扶持的貴族産業,在這場災難之後,德·卡迪央王妃居然能夠巧妙地把她本人的揮霍浪費所造成的家庭的破産,算在這次政治事變的賬上。
她的丈夫德·卡迪央親王早已随同王室離開法國,把她留在巴黎,所欠債務,雖變賣了一切可變賣的财産,仍不足以償還。
然而債務隻能由親王本人負責,他既離家出走,王妃便不受任何法律上的追究。
這個貴族大家庭,因長子世襲财産已被沒收,它的處境也就和波旁王朝長房其他家庭的處境同樣糟糕。
于是這位當初以摩弗裡紐斯公爵夫人的稱号顯赫一時的女人,這時便采取明智的辦法,決心過完全隐退的生活,希望世人把她忘掉。
恰好當時巴黎正受到一股令人暈頭轉向的革命浪潮的沖擊,不久,以前的摩弗裡紐斯公爵夫人的稱号,便被後來的王妃稱号所掩蓋。
在七月革命中登上曆史舞台的大部分新社會的演員都不知道這改名換姓的事,因而這位王妃竟成了一位陌生人物。
在法國,公爵的稱号高于其他一切稱号,甚至超過親王的稱号。
抛開一切詭辯,就紋章學來說,所有的稱号實際上毫無意義,因為貴族之間是完全平等的。
這種值得贊賞的平等,過去曾被法國王室慎重地保持下來;今天仍然如此,至少表面上是如此,這是因為,許多法國國王隻給自己的孩子們以普通的伯爵稱号。
正是按照這種制度,早先弗朗索瓦一世①在給愛講究排場的查理五世的一封回信中隻簽署了“弗朗索瓦,旺弗的領主”這個簡單的稱号,以表示他對别人的一大堆顯赫稱号的蔑視。
路易十一②做得更好,他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沒有爵位的貴族,皮埃爾·德·博熱。
封建制度到了路易十四③時代,受到極大的破壞,在他的君主專制政體下,公爵的稱号成為貴族階級的最高榮譽,并且最為人們所羨慕。
盡管如此,在法國還有兩三家王族家庭,因為過去他們占有十分廣大的親王領地,直到今天其地位還在公爵之上。
例如德·卡迪央家族,擁有一個摩弗裡紐斯公爵的爵位,是指定給長子繼承的。
至于其他子弟,隻授予普通的德·卡迪央騎士的稱号。
這便是上面所說的幾家例外的王族中的一家。
象從前的羅昂王族的兩個親王那樣,德·卡迪央親王在他們家裡也有權利設立一個王座,還可以有侍從、陪臣給他們服役。
我認為這一番解釋是有必要的,不僅為了避免無知之輩的愚蠢批評,也是為了給一個所謂正在逝去的社會的大事件留下佐證。
對這個社會,許多人在推倒它,但并不了解它。
德·卡迪央家的家徽是金色作底,上有五個相互聯結的黑色長菱形圖案,中間有條橫帶,刻著作為箴言的拉丁文Memini④,家徽上有封口皇冠,既無人物像,也無邊飾。
今天大批外國人湧向巴黎,他們對紋章學幾乎一竅不通,卻開始把親王的稱号搞得時髦起來。
事實上隻有那些擁有領地和享有殿下稱号的人,才算得上真正的親王。
法國貴族對親王稱号的輕蔑,和路易十四把公爵爵位提到最高的地位,使法國無法要求給予現存的幾個親王(拿破侖家族的親王除外)以殿下稱号。
正是為了這個原因,德·卡迪央家族的親王們,至少從表面上看,較之歐洲大陸的親王,是處在卑下的地位的。
①弗朗索瓦一世(1494—1547),法國國王,他和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1500—1558)為争霸歐洲進行了三十多年的戰争。
②路易十一(1423—1483),法國國王,查理七世之子,以有謀略着稱,在他的統治下,不但使諸封建王侯歸服,并能
她的丈夫德·卡迪央親王早已随同王室離開法國,把她留在巴黎,所欠債務,雖變賣了一切可變賣的财産,仍不足以償還。
然而債務隻能由親王本人負責,他既離家出走,王妃便不受任何法律上的追究。
這個貴族大家庭,因長子世襲财産已被沒收,它的處境也就和波旁王朝長房其他家庭的處境同樣糟糕。
于是這位當初以摩弗裡紐斯公爵夫人的稱号顯赫一時的女人,這時便采取明智的辦法,決心過完全隐退的生活,希望世人把她忘掉。
恰好當時巴黎正受到一股令人暈頭轉向的革命浪潮的沖擊,不久,以前的摩弗裡紐斯公爵夫人的稱号,便被後來的王妃稱号所掩蓋。
在七月革命中登上曆史舞台的大部分新社會的演員都不知道這改名換姓的事,因而這位王妃竟成了一位陌生人物。
在法國,公爵的稱号高于其他一切稱号,甚至超過親王的稱号。
抛開一切詭辯,就紋章學來說,所有的稱号實際上毫無意義,因為貴族之間是完全平等的。
這種值得贊賞的平等,過去曾被法國王室慎重地保持下來;今天仍然如此,至少表面上是如此,這是因為,許多法國國王隻給自己的孩子們以普通的伯爵稱号。
正是按照這種制度,早先弗朗索瓦一世①在給愛講究排場的查理五世的一封回信中隻簽署了“弗朗索瓦,旺弗的領主”這個簡單的稱号,以表示他對别人的一大堆顯赫稱号的蔑視。
路易十一②做得更好,他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沒有爵位的貴族,皮埃爾·德·博熱。
封建制度到了路易十四③時代,受到極大的破壞,在他的君主專制政體下,公爵的稱号成為貴族階級的最高榮譽,并且最為人們所羨慕。
盡管如此,在法國還有兩三家王族家庭,因為過去他們占有十分廣大的親王領地,直到今天其地位還在公爵之上。
例如德·卡迪央家族,擁有一個摩弗裡紐斯公爵的爵位,是指定給長子繼承的。
至于其他子弟,隻授予普通的德·卡迪央騎士的稱号。
這便是上面所說的幾家例外的王族中的一家。
象從前的羅昂王族的兩個親王那樣,德·卡迪央親王在他們家裡也有權利設立一個王座,還可以有侍從、陪臣給他們服役。
我認為這一番解釋是有必要的,不僅為了避免無知之輩的愚蠢批評,也是為了給一個所謂正在逝去的社會的大事件留下佐證。
對這個社會,許多人在推倒它,但并不了解它。
德·卡迪央家的家徽是金色作底,上有五個相互聯結的黑色長菱形圖案,中間有條橫帶,刻著作為箴言的拉丁文Memini④,家徽上有封口皇冠,既無人物像,也無邊飾。
今天大批外國人湧向巴黎,他們對紋章學幾乎一竅不通,卻開始把親王的稱号搞得時髦起來。
事實上隻有那些擁有領地和享有殿下稱号的人,才算得上真正的親王。
法國貴族對親王稱号的輕蔑,和路易十四把公爵爵位提到最高的地位,使法國無法要求給予現存的幾個親王(拿破侖家族的親王除外)以殿下稱号。
正是為了這個原因,德·卡迪央家族的親王們,至少從表面上看,較之歐洲大陸的親王,是處在卑下的地位的。
①弗朗索瓦一世(1494—1547),法國國王,他和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1500—1558)為争霸歐洲進行了三十多年的戰争。
②路易十一(1423—1483),法國國王,查理七世之子,以有謀略着稱,在他的統治下,不但使諸封建王侯歸服,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