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對美方的分析:指揮英明加“運氣好”

關燈
和巡洋艦駛往西海岸,或讓它們收縮到珍珠港或其周圍。

     然而,他采取了迅速果敢的行動,又謹慎地把自己較少的兵力投入與強敵的博弈之中。

    他知道自己無力與敵正面交鋒,就命令弗萊徹和斯普魯恩斯把特混艦隊部署在南雲第一航空艦隊的側翼。

    他意識到要救中途島,他的部隊就必須從有利的戰略位置出發,盡早與敵空中打擊力量進行搏殺。

    在中途島海戰中,美方能有弗萊徹和斯普魯恩斯這樣兩位有意志、有膽略、全力以赴先發制敵的指揮官,這既是美國人的運氣,也是尼米茲知人善任的結果。

     南雲在自己的作戰報告中,一直哀歎中途島作戰的準備時間太少。

    然而日本海軍中的精英們對這一戰役事先策劃了好幾個月。

    即便如此,他們也幾乎都懊悔準備得太倉促了。

    但是弗萊徹和斯普魯恩斯又怎樣呢?他們準備對付敵人這次咄咄逼人的挑戰卻隻有幾天時間。

    5月27日下午弗萊徹帶着損壞嚴重的&ldquo約克城号&rdquo進入珍珠港後,才開始全力投入中途島戰役的準備工作。

    斯普魯恩斯也隻比弗萊徹早一天到珍珠港,抵港後才出乎意料地知道日本人準備攻擊中途島,而且他自己已被新任命為第十六特混艦隊司令。

    與尼米茲和弗萊徹幾次匆匆會晤後,斯普魯恩斯就于5月28日上午出海了。

    兩天後,弗萊徹也已整裝待發;他的航母已能作戰,戰略也已與斯普魯恩斯商定。

     弗萊徹在與斯普魯恩斯會合後,決定把特混艦隊一分為二,這實在是靈感的閃耀。

    一個優秀的戰術指揮官不僅要深谙作戰原則,而且要熟知在何時及如何運用這些原則。

    弗萊徹面對強敵,卻把數量上處于劣勢的艦隊一分為二,就是這種天賦的典型例子。

    如果這3艘美航母仍然抱成一團,&ldquo約克城号&rdquo的悲劇很可能還會降臨到另外2艘航母上。

    沒有人懷疑南雲的飛行員的技術和膽量;一旦他們飛臨某個目标上空,那個目标就必死無疑。

    由于第一航空艦隊的航母相互靠得很近,這種連鎖反應式的毀滅就降臨到了它們頭上。

     後來,弗萊徹又一次作出了重大決定。

    他當時心裡清楚得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領導美艦隊取得首次海戰大捷的将領将會成為衆望所歸的英雄,将會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但是,當他意識到他已不再可能最有效地指揮空中打擊力量時,就把指揮權交給了斯普魯恩斯。

    這是一種無私的、真誠的、愛國主義的行為。

    現在,尼米茲和斯普魯恩斯的聲譽都超過了弗萊徹,然而弗萊徹是他們兩人之間的紐帶,是一個有頭腦、有個性的人才,他讓一個天才的才幹得到了充分發揮。

     在尼米茲指揮中途島戰役時所作的諸多決策中,最重要、最有深遠影響的是選擇斯普魯恩斯擔任第十六特混艦隊司令。

    在美海軍高級軍官這個小範圍之外,斯普魯恩斯鮮為人知。

    而且,他也沒當過飛行員。

    但是哈爾西推薦了他,尼米茲欣然同意。

    尼米茲說:&ldquo這是一個我從不感到後悔的選擇。

    斯普魯恩斯有卓越的判斷力。

    他總是先對各種情況進行徹底的調查了解,然後進行細緻周密的考慮,一旦決定要打,就狠狠地打。

    斯普魯恩斯與格蘭特将軍一樣,善于把戰争打到敵人那裡。

    &rdquo他強調說,&ldquo這樣的指揮官我非常需要。

    此外,斯普魯恩斯還非常大膽,但從不魯莽,他也比較謹慎,有打仗的天賦。

    &rdquo 尼米茲對斯普魯恩斯的看法是恩師對其門徒的評價,是一個美海軍将領對另一個美海軍将領的評價,是一個朋友對另一個朋友的長處的衡量。

    俗話說,最好的贊揚是來自敵人的贊揚。

    渡邊對他的評價是:&ldquo斯普魯恩斯具有優秀的品質,具有一個海軍航空母艦艦隊司令所需的最佳品格&mdash&mdash意志堅強,考慮問題條理分明,腦子從不忽冷忽熱,情緒從不忽高忽低。

    他認準主要目标後就勇往直前,絕不半途而廢。

    優秀的海軍将領就應該這樣。

    &rdquo 在中途島之戰中,斯普魯恩斯的這些品質自始至終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