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起飛攻擊!”
關燈
小
中
大
空的隻有14架轟炸機和3架戰鬥機,日本人對該島造成的損失還是相當大的。
這就為空中力量的鼓吹者們提供了素材&mdash&mdash即便在對方已有準備的情況下,足量的飛機仍有可能取得突破,使敵人防不勝防。
然而,日本人對這天淩晨的進攻并不滿意。
奧宮仔細研究了在進攻中拍攝到的一批清晰度很高的照片。
令人吃驚的是這些寶貴的照片表明荷蘭港的設施比日本情報機構估計的要好得多。
島上有現代化的建築物和油庫,通向設施的道路網十分發達。
從北方部隊參謀長中澤佑海軍大佐當天的日記中可以發現:在細萱戍四郎海軍中将的旗艦&ldquo那智号&rdquo上,沒有一個人興高采烈。
在簡單總結了日方損失及對方可能遭到的損失後,中澤佑隻說了這樣的話:&ldquo&hellip&hellip看來他們按計劃對荷蘭港進行了空襲,但由于惡劣天氣,未能給敵以很大打擊。
&rdquo 事實上,根據美方記載,6月3日荷蘭港一帶的天氣并非那麼糟糕,而是&ldquo雲量變化不定,飛行條件中等&rdquo。
即便如此,日機也未擊中港内任何重要艦船。
最糟糕的是,根本就沒有美國艦隊出來尋獵入侵者。
迄今還沒有迹象表明阿拉斯加的牽制行動對主要環節的主要作戰起到了任何作用。
可是當時奧宮和其他任何人都根本無法了解荷蘭港的牽制進攻對日本有多麼不幸。
飛機剛剛完成攻擊任務,又發生了一幕令人遺憾的悲劇。
當轟炸機與戰鬥機在烏納拉斯卡島東端上空會合時,&ldquo龍骧号&rdquo上海軍飛行士官古賀發現自己的零式戰鬥機後邊噴出細小的汽油泡沫,他立即向小隊長小林實海軍大尉報告,說自己不能返回航空母艦了。
然後他就朝荷蘭港東面一個原計劃作為緊急迫降點的小島飛去。
按計劃,攻擊以後應有一艘潛艇停在那裡搭救遇難飛機上的幸存者。
小林眼見古賀平安地飛向一塊平地,但就在輪子着地的一刹那,這架飛機猛地一拱,機頭朝下豎了起來。
在小林看來,該機一定毀壞嚴重,飛行員非死即傷,他隻得下結論說企圖把飛機殘骸或飛行員撤出凍土地是徒勞無益的。
&ldquo龍骧号&rdquo接到他的報告後派出那艘巡邏潛艇在該地區仔細查找,但是沒有發現殘骸。
小林的估計正誤參半。
那架零式機突然停了下,猛然一拱,古賀的頭撞在儀表闆上,頸斷人亡。
但飛機隻受了點輕微的損傷。
大約于五個星期後,美國的一支搜索隊發現它時,它仍然處于極好的工作狀态。
美國人這下可交了好運,繳獲了一架幾乎完好無損、在太平洋上空簡直所向無敵的零式機。
他們将這個寶貝運回美國本土,進行了修理,然後認真加以研究,并作了一切可能的飛行試驗。
不久,對其極感興趣的美國人就完全掌握了它的優缺點。
這種很好的飛機也是有弱點的。
日本人為了取得高機動性、大航程及其他攻擊性能,犧牲了防護裝甲和其他安全措施。
這樣,它在空中就極易着火,甚至連自封式油箱也沒有。
它在戰鬥中經不起損傷,甚至連P-40及F4F式飛機都能輕易承受的損傷,它都受不了。
掌握了這些情況後,美國的飛機設計師們就趕緊着手設計一種最終将勝過傳奇的零式機的戰鬥機。
經過努力,終于由格拉曼公司造出了幾乎各種性能都比零式機優越的F6F地獄貓式戰鬥機。
後來奧宮在回憶這段往事時認為:喪失古賀這一架戰鬥機使美國人得以迅速征服零式機,這是最後戰敗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當然,當時美國人無暇也無心顧及在阿留申群島的一個無名小島上失事的一架日機殘骸。
我們說過,當時尼米茲雖已斷定日本人對阿拉斯加的佯攻僅僅是一次牽制性行動,還是指派了聰明、精力充沛但性格反複無常的&ldquo迷糊蛋&rdquo羅伯特·A.西奧博爾德海軍少将35擔任5月21日成立的一支小特混艦隊的司令,負責北太平洋方向,以防萬一日本人在那裡動真格的。
西奧博爾德1884年生于舊金山,對大霧毫不陌生,他1907年以第九名的成績畢業于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
其軍事生涯與其他年輕有為的軍官一樣&mdash&mdash在海上、岸上擔任過多種職務,直至太平洋艦隊驅逐艦隊司令。
西奧博爾德的這支艦隊組建後的番号是第八特混艦隊,主力有2艘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
但當時這些艦艇還散布于太平洋各處,在日本人進攻荷蘭港以後幾小時才實際集結起來。
此外,西奧博爾德還有一支空中搜索部隊和一支海面搜索部隊,前者是由供應艦基飛機和陸基飛機組成的,後者是由從拉爾夫·C.帕克海軍上校的&ldquo阿拉斯加海軍&rd
這就為空中力量的鼓吹者們提供了素材&mdash&mdash即便在對方已有準備的情況下,足量的飛機仍有可能取得突破,使敵人防不勝防。
然而,日本人對這天淩晨的進攻并不滿意。
奧宮仔細研究了在進攻中拍攝到的一批清晰度很高的照片。
令人吃驚的是這些寶貴的照片表明荷蘭港的設施比日本情報機構估計的要好得多。
島上有現代化的建築物和油庫,通向設施的道路網十分發達。
從北方部隊參謀長中澤佑海軍大佐當天的日記中可以發現:在細萱戍四郎海軍中将的旗艦&ldquo那智号&rdquo上,沒有一個人興高采烈。
在簡單總結了日方損失及對方可能遭到的損失後,中澤佑隻說了這樣的話:&ldquo&hellip&hellip看來他們按計劃對荷蘭港進行了空襲,但由于惡劣天氣,未能給敵以很大打擊。
&rdquo 事實上,根據美方記載,6月3日荷蘭港一帶的天氣并非那麼糟糕,而是&ldquo雲量變化不定,飛行條件中等&rdquo。
即便如此,日機也未擊中港内任何重要艦船。
最糟糕的是,根本就沒有美國艦隊出來尋獵入侵者。
迄今還沒有迹象表明阿拉斯加的牽制行動對主要環節的主要作戰起到了任何作用。
可是當時奧宮和其他任何人都根本無法了解荷蘭港的牽制進攻對日本有多麼不幸。
飛機剛剛完成攻擊任務,又發生了一幕令人遺憾的悲劇。
當轟炸機與戰鬥機在烏納拉斯卡島東端上空會合時,&ldquo龍骧号&rdquo上海軍飛行士官古賀發現自己的零式戰鬥機後邊噴出細小的汽油泡沫,他立即向小隊長小林實海軍大尉報告,說自己不能返回航空母艦了。
然後他就朝荷蘭港東面一個原計劃作為緊急迫降點的小島飛去。
按計劃,攻擊以後應有一艘潛艇停在那裡搭救遇難飛機上的幸存者。
小林眼見古賀平安地飛向一塊平地,但就在輪子着地的一刹那,這架飛機猛地一拱,機頭朝下豎了起來。
在小林看來,該機一定毀壞嚴重,飛行員非死即傷,他隻得下結論說企圖把飛機殘骸或飛行員撤出凍土地是徒勞無益的。
&ldquo龍骧号&rdquo接到他的報告後派出那艘巡邏潛艇在該地區仔細查找,但是沒有發現殘骸。
小林的估計正誤參半。
那架零式機突然停了下,猛然一拱,古賀的頭撞在儀表闆上,頸斷人亡。
但飛機隻受了點輕微的損傷。
大約于五個星期後,美國的一支搜索隊發現它時,它仍然處于極好的工作狀态。
美國人這下可交了好運,繳獲了一架幾乎完好無損、在太平洋上空簡直所向無敵的零式機。
他們将這個寶貝運回美國本土,進行了修理,然後認真加以研究,并作了一切可能的飛行試驗。
不久,對其極感興趣的美國人就完全掌握了它的優缺點。
這種很好的飛機也是有弱點的。
日本人為了取得高機動性、大航程及其他攻擊性能,犧牲了防護裝甲和其他安全措施。
這樣,它在空中就極易着火,甚至連自封式油箱也沒有。
它在戰鬥中經不起損傷,甚至連P-40及F4F式飛機都能輕易承受的損傷,它都受不了。
掌握了這些情況後,美國的飛機設計師們就趕緊着手設計一種最終将勝過傳奇的零式機的戰鬥機。
經過努力,終于由格拉曼公司造出了幾乎各種性能都比零式機優越的F6F地獄貓式戰鬥機。
後來奧宮在回憶這段往事時認為:喪失古賀這一架戰鬥機使美國人得以迅速征服零式機,這是最後戰敗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當然,當時美國人無暇也無心顧及在阿留申群島的一個無名小島上失事的一架日機殘骸。
我們說過,當時尼米茲雖已斷定日本人對阿拉斯加的佯攻僅僅是一次牽制性行動,還是指派了聰明、精力充沛但性格反複無常的&ldquo迷糊蛋&rdquo羅伯特·A.西奧博爾德海軍少将35擔任5月21日成立的一支小特混艦隊的司令,負責北太平洋方向,以防萬一日本人在那裡動真格的。
西奧博爾德1884年生于舊金山,對大霧毫不陌生,他1907年以第九名的成績畢業于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
其軍事生涯與其他年輕有為的軍官一樣&mdash&mdash在海上、岸上擔任過多種職務,直至太平洋艦隊驅逐艦隊司令。
西奧博爾德的這支艦隊組建後的番号是第八特混艦隊,主力有2艘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
但當時這些艦艇還散布于太平洋各處,在日本人進攻荷蘭港以後幾小時才實際集結起來。
此外,西奧博爾德還有一支空中搜索部隊和一支海面搜索部隊,前者是由供應艦基飛機和陸基飛機組成的,後者是由從拉爾夫·C.帕克海軍上校的&ldquo阿拉斯加海軍&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