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勝券在握”

關燈
前去加入&ldquo迷糊蛋&rdquo西奧博爾德的阿留申部隊時,史密斯的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在史密斯的心目中,那個鬼地區不是個理想之所。

    和藹可親的史密斯已準備為國而戰,為國而死,視死如歸的氣概不亞于最剛勇的日本武士,不過,死也要選個氣候好一些的地方。

     星期六上午,弗萊徹站在&ldquo約克城号&rdquo的艦橋上。

    他還不完全了解日軍的意圖,也不知道日本人攻擊的确切時間、兵力規模以及進攻方向。

    在華盛頓、珍珠港及海上的美國人都不知山本的主力在何處,也不知這隻海上巨鷹将撲向何方。

    他會躲在後台,還是在前台作戰?美國情報機構不知道,也不能指望他們知道。

     日本方面雖然低估了美國的力量,而且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們的JN25密碼已被破譯,然而,他們在發報時仍十分小心謹慎。

    正如尼米茲所說:&ldquo不能把日本人貶低成情報上的傻瓜。

    &rdquo從他們在中途島海戰之前的電報中,幾乎得不到什麼情報,就連許多參加過這次海戰的日軍指揮官也一直認為,美國當時絕不可能僅僅從這一個渠道就能對日方作戰計劃知道那麼多。

    黑島便是其中的一個,他臨死時還認為,&ldquo除了日軍密碼被破譯外,日軍的作戰計劃一定在其他地方也出了差錯。

    &rdquo他肯定&ldquo美國人事前就搞到了日軍計劃&rdquo。

    裡夏德·佐爾格醜聞30使黑島和其他許多人認定日本國内間諜四伏,&ldquo是他們把進攻中途島計劃的情報透露給了美國&rdquo。

    而且,當時美國與中國聯系緊密,會不會在日本的中國人也一直為美國搜集情報呢? 美國也并非沒有人患這種間諜活動綜合征。

    &ldquo企業号&rdquo的領航員理查德·W.魯布爾海軍中校看到太平洋艦隊29-42号作戰計劃,了解美方各項決定及其依據後,印象頗深,以至他後來說:&ldquo我們在東京的那個人真是沒有白拿我們的錢。

    &rdquo事實上,諜報活動的事是子虛烏有。

    羅奇福特的&ldquo黑屋&rdquo是靠艱苦、耐心的工作才破譯了日本人的密碼。

    密碼破譯後,隻要把截獲的零星材料整理成有意義的文字就行了。

     中途島海戰結束後,看問題一向很實際的三和說,聯合艦隊的參謀們&ldquo懷疑我中途島作戰計劃的内容肯定有很多内容都洩露給敵人了&rdquo,但他對這種說法并不苟同,不過他也沒有想到日軍密碼已被破譯。

    在他看來,美國人&ldquo隻要稍稍動動腦子,就能猜出我們的意圖&rdquo。

     即使美國太平洋艦隊已經得到有關日本艦隊的絕對完整的情報,也就是說,即使他們确切地知道日方集結了哪些艦艇,這些艦艇由誰指揮,部署于何處,指揮官将用何種打法,預期的行動将于幾日幾時幾分開始&mdash&mdash這些并不足以确保美國人在中途島取勝。

    情報本身并不能把藍圖變成軍艦,把一群動物變成适于作戰的飛機,或者把剛從航校畢業的新手變成老練的飛行員,也制造不出擊中目标就能立即爆炸的魚雷。

     如果物資是作戰中的唯一因素,那麼日本人就該在中途島迅速大獲全勝。

    看到這些現代化艦艇,回顧自珍珠港作戰以來的一系列勝利,在東進艦船上的日本官兵完全有理由趾高氣揚,正如三和在日記中滿懷激情所寫的那樣: 艦隊駛過父島北部海域,繼續浩浩蕩蕩向東開進。

    這是日本帝國海軍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遠征。

    艦隊上自司令、下至士兵,都感到勝券在握。

    這種作戰前産生的壓倒敵人的氣概源于何方?這确實是一次永遠使我們最銘心刻骨的宏偉行動。

     動力有保證的主動作戰是很容易打勝的。

    這也深刻地說明絕不能打被動之仗。

     接着,三和一反其灑脫奔放的情調,談起了現實:&ldquo在以檀香山為中心的美國太平洋區域,美軍作戰電台的通信異常活躍,其中有一部分是急電。

    敵人是否已經估計到了我們的意圖,眼下還難說。

    但我們仍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