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必須時刻保持警惕”

關燈
行動。

     雖然山本計劃要用他的重炮支援中途島攻略作戰,但是他的真實意圖是伏擊可能匆匆趕赴中途島戰場的美太平洋艦隊可憐兮兮的殘部。

    迄今為止,敵人依然不肯進入日本領海打一場勢在必行的大規模決戰,所以日本人就到美國人那邊去打。

    根據海軍軍令部和聯合艦隊的估計,現在可以把這出經典大戲的舞台安全地搬到中太平洋去了。

    日海軍航空兵已把美太平洋艦隊切割成小塊,山本的戰車将把它們碾得粉碎。

     曆史女神克裡俄還真有些幽默感&mdash&mdash盡管它略帶諷刺意味。

    兩支敵對的艦隊在同一天分别從各自的港口出發,朝着對方駛去,但又都不知對方的動向。

    尼米茲、弗萊徹和斯普魯恩斯是在中途島海戰後幾個月才知道當時山本的主力就在附近某處,山本及其幕僚在中途島戰役結束前,至少在戰役進行了一段時間後,才隐約知道有一支規模可觀的美國水面艦隊出現在那裡。

     對美國來說,當時不了解這一情況不僅無關緊要,而且還有好處。

    即使尼米茲及特混艦隊的兩個司令官知道與其對壘的還有一支以包括&ldquo大和号&rdquo在内的7艘戰列艦為核心的日本艦隊,他們也不會改變戰略。

    必須堅守中途島,别無其他選擇。

    尼米茲已經投入了所有的兵力。

    準确掌握了日方動向,反而會大大增加他們的心理負擔。

     然而,對山本來說,對敵方行動一無所知是災難性的。

    知與不知直接關系到是大獲全勝還是徹底慘敗。

     因此,山本傾盡全力,且信心百倍。

    &ldquo下午2時,艦隊通過豐後水道,出現在大海上。

    據估計,那裡常有敵潛艇出沒。

    &rdquo三和寫道,&ldquo自昨天上午到現在,我反潛部隊已在那裡發現一艘敵潛艇。

    &rdquo8日方情報機構說有6艘美潛艇在日本本土附近活動,因此,主力部隊和近藤的部隊都保持着高度警惕,防止來自水下的危險。

    吳港也派出艦艇和飛機對這一海域進行了搜索。

     15:00,即進入公海一小時後,艦隊以巡航隊形前進。

    戰列艦大緻組成H形,&ldquo大和号&rdquo、&ldquo長門号&rdquo、&ldquo陸奧号&rdquo在右,一艘接着一艘,高須的四艘在左,&ldquo鳳翔号&rdquo居于H中間一橫的位置。

    處于這一關鍵位置,它就可以不斷派出飛機在戰列艦上空進行反潛巡邏。

    &ldquo川内号&rdquo和20艘驅逐艦在這個H形編隊周圍組成一個半徑為1500米的保護圈。

    另外兩艘巡洋艦殿後,兩艦相距10千米,艦員們全神貫注地觀察,看是否有敵潛艇在附近潛行。

    隊形編好後,整個艦隊以18節的航速向東南開進,每隔5或10分鐘蛇形運動一次。

     當晚風平浪靜,皓月當空,但宇垣無心賞月。

    他心情煩躁地在日記中寫道:&ldquo&hellip&hellip處于警戒位置的驅逐艦戰隊的行動使人放心不下,必須時刻保持警惕。

    艦隊轉入夜間隊形時就像抱小孩上床睡覺一樣地小心翼翼。

    &rdquo 珍珠港這邊,人們也無心賞月。

    福特島海軍航空站的作戰處長&mdash&mdash身體結實、頭發烏黑的海軍中校洛根·C.拉姆齊開了一整天的會,聽取了飛往中途島準備工作的情況報告。

    他正在發愁,中途島上航空兵力量已經得到加強,因而越來越明顯地需要一名能幹的、經驗豐富的軍官去負責空中作戰。

    賽馬德正在管後勤事務及對島上設施進行全面指揮,已經夠忙了。

    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決定派一名這樣的指揮官到中途島去,他們想物色一位美國海戰學院畢業的海軍飛行員。

    這是因為,大約在1935年,海戰學院曾進行過一次以日本企圖占領中途島為假想背景的演習,參加過此次演習的軍官對這方面有深入的了解,這樣做可以節省時間。

     由于參謀長德雷梅爾在海戰學院曾是拉姆齊的戰術教官,他很自然地想到了拉姆齊。

    而且,拉姆齊幾乎是在海軍航空兵部隊長大的。

    他曾在服役多年的&ldquo蘭利号&rdquo、&ldquo薩拉托加号&rdquo、&ldquo約克城号&rdquo及不走運的&ldquo列克星敦号&rdquo上當過飛行員。

    他精通水上飛機的飛行,後來又學會了駕駛陸上飛機,掌握了這門與操縱水上飛機大不相同的技術。

    因而,駐在中途島上的這兩種飛機他都懂。

    再者,他擔任過瓦胡島上包括陸軍飛機在内的空中巡邏的協調軍官,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