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必須時刻保持警惕”

關燈
斯普魯恩斯還不知道,就在他出發的當天,即日本時間1942年5月29日06:00,山本的主力部隊已從柱島起程,而斯普魯恩斯的艦隊全部駛出珍珠港時,山本的主力部隊已在駛向豐後水道的途中。

     在這支艦隊最前面的是第三驅逐艦戰隊的旗艦&ldquo川内号&rdquo輕巡洋艦,上面飄着海軍少将橋本信太郎的帥旗。

    與日本大多數輕巡洋艦一樣,&ldquo川内号&rdquo也是20世紀20年代的老艦,但在20世紀30年代和1940年進行過改裝。

    它後面有不下20艘驅逐艦&mdash&mdash5個分隊,各有4艘。

    其中,2個分隊屬于橋本自己的第三驅逐艦戰隊,另外3個分隊由岸福治海軍少将指揮。

    驅逐艦戰隊後面是岸福治的第三巡洋艦戰隊26的2艘輕巡洋艦&ldquo北上号&rdquo和&ldquo大井号&rdquo,其排水量均為5800噸,均可攜80枚水雷。

    這兩艘艦在1940年和1941年進行過更新改裝。

     雖然這些艦艇相當威風,但充其量隻是餐前小吃,它們後面才是山本的一道大萊&mdash&mdash戰列艦。

    第一戰列艦戰隊由山本司令官直接指揮。

    雖然它隻有3艘艦,但都不可小觑。

    &ldquo大和号&rdquo長850英尺,寬近130英尺,滿載排水量為6.9988萬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艦。

    事實上,它的冠軍地位一直保持到1963年美核動力航母&ldquo企業号&rdquo下水。

    艦上9門三聯裝18.1英寸口徑的大炮一次齊發就可射出約13噸炮彈。

    其2500名艦員感到在艦上就像在家裡一樣安全,因為任何主力艦都無法靠近與之格鬥。

    &ldquo大和号&rdquo不僅體積大、火力強,而且速度也快得驚人,高達27節。

     戰列艦&ldquo長門号&rdquo和&ldquo陸奧号&rdquo是姊妹艦,排水量均為3.27萬噸。

    兩艘噸位總和遠不及旗艦&ldquo大和号&rdquo。

    它們比&ldquo大和号&rdquo小,但最大速度與這個海上龐然大物也所差無幾。

    作為戰艦,它們都相當老了。

    &ldquo長門号&rdquo是1920年11月在吳港下水的;11個月後,&ldquo陸奧号&rdquo在橫須賀下水。

    兩艘艦上除一些高炮和機槍外,都裝有8門16英寸、20門5.5英寸口徑的大炮。

    兩艘艦都在20世紀30年代進行了徹底改裝,更換了鍋爐,加裝了3層艦底以增強防潛能力。

     在山本的3艘巨型戰列艦後面的是高須四郎海軍中将的第二戰列艦戰隊的4艘較輕些的戰列艦,其中&ldquo日向号&rdquo為旗艦。

    這4艘戰列艦均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老艦。

    &ldquo伊勢号&rdquo和&ldquo日向号&rdquo是姊妹艦,&ldquo扶桑号&rdquo和&ldquo山城号&rdquo也是姊妹艦。

    後兩艘是日本海軍中最老的艦艇,分别在1915年11月和1917年3月開始服役。

    這4艘戰艦是針對日德蘭式的海戰27而制造的。

    若是遇到類似當時的形勢,它們完全可以打得很出色。

    艦上有12門14英寸口徑、威力仍然很大的大炮,加上艦上一批輕型輔助火炮,整個火力&mdash&mdash就其艦體大小而言&mdash&mdash是極其強大的。

     在這支艦隊裡還有4艘噸位不大但不可缺少的油船。

    &ldquo夕風号&rdquo驅逐艦與搭載了8架轟炸機的小型航母&ldquo鳳翔号&rdquo一起擔任這支浩浩蕩蕩的海軍力量的後衛。

    與美艦&ldquo蘭利号&rdquo大小相當的&ldquo鳳翔号&rdquo還小有名氣。

    它是日本研制出的第一艘航空母艦,雖然有些老的軍艦在它之前就被改作航母使用。

    這個勇敢的小先鋒命中注定要比在它以後制造的各艘強大的日本航母的壽命長。

    它到1945年才在吳港投降,兩年後在大阪被拆毀。

     根據作戰計劃,高須的戰列艦、岸福治的巡洋艦和驅逐艦及2艘油船将于6月3日(日本時間6月4日)離開編隊前往支援對阿留申群島的牽制性攻擊,山本龐大的戰列艦部隊、第三驅逐艦戰隊、&ldquo鳳翔号&rdquo航母及其護航部隊、剩下的2艘油船則将繼續向中途島前進。

    搭載袖珍潛艇的水上飛機母艦&ldquo千代田号&rdquo和&ldquo日進号&rdquo也将随山本的大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