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
關燈
小
中
大
前天聽了參謀長和各兵種首長的彙報之後,巴久克有一點感到懷疑:為什麼突破地段選定在右翼,而不是在左翼?從右翼到第聶伯河必須強渡三條河,而從左翼突破,至少可以少渡一條河。
因為去年冬天我們已經渡過了那條河,而且在對岸占領了登陸場。
他剛提出這個問題,大家立刻異口同聲地對他說,計劃不用作任何修改,雖然按計劃要多渡一條河,但我方的河岸高于對岸,對方地形我們了如指掌,有利于我軍炮兵壓倒敵人的防禦炮火。
一句話,他們已經選中了這個突破地段,比這兒更好的突破口沒有了,也不可能有了!而且,總參謀部的代表也提醒說,這個計劃已經批準了。
巴人克自己也知道,現在想要對計劃作任何原則性的修改,都必須重新提到最高統帥部去研究。
昨天早上,巴入克把接見謝爾皮林和紮哈羅夫的時間推遲了一晝夜,自己驅車到左翼集團軍去,想親眼觀察一下他感興趣的這個登陸場。
如果這個登陸場的确于我方不利,就不去考慮它了!如果是大家的想法錯了,那就向最高統帥部報告,要求作必要的修改,現在還為時未晚。
巴久克希望自己來到前線之後能夠對未來的作戰計劃提出修正,使它更臻完善。
然而,當他昨天渡到對岸的登陸場看過地形之後,他認為不必再與人家争論了——可以封鎖登陸場的制高點完全控制在敵人手中,地形于我方不利。
通過昨天親自觀察,消除了疑點,巴久克為此感到高興。
這對謝爾皮林來說也是有好處的,他可以多出一晝夜的時間來熟悉情況。
這樣,通過今天和巴久克的談話他就可以作出最後的決定了,因為按計劃規定,突破口就在他的集團軍地區内。
不過,昨天李沃夫使人大為掃興。
二十三點正,巴久克緊接着參謀長之後,在一份送呈總參謀部的戰況綜合報告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然後,派人把這份報告送給李沃夫去簽字。
送報告到李沃夫那兒去的軍官回來之後,一聲不響地把報告放在司令面前的桌子上。
巴久克先朝軍官看了看,然後再看那份報告,好久沒作聲。
李沃夫的名字已經簽上了,但是除了簽字之外,還對報告的文字作了修改。
有的句子被紅筆勾去了。
在司令已經簽了字的報告上塗塗改改,這是什麼意思呢?是李沃夫以前一直這樣做慣了呢,還是他想教導巴久克,或者他有什麼别的想法?如果你對哪一點不同意,你可以來一次,或者打個電話來說明情況,指出該作哪些修改。
要是你硬要顯得高人一頭,你也可以拒絕簽字,另外提出自己的意見……可是你竟然用紅鉛筆在司令已經簽過字的報告上打叉叉!這種事兒哪裡見過?…… 巴久克漲紅了臉,但克制住自己,隻說了一句:“放在這兒吧。
” 等軍官走了之後,他把李沃夫修改過的地方又看了一遍。
實際上李沃夫也役有作什麼大的修改——他不喜歡報告的某些措詞,有兩處作了改動,第三處勾掉了一句話的後半句,他認為這句話是多餘的。
總之,他用紅鉛筆作了措詞上的修改。
怎麼辦?巴久克考慮了幾分鐘,命令把這份報告就這樣送出去,同時他給李沃夫打了個電話,請他有空來一次。
李沃夫一小時後才得空來見。
兩人的談話很簡短。
李沃夫說,他認為沒有争論的必要。
如果他在原則上不同意,那他會不簽字就把報告退回來,而且還會說明原因。
至于那三句句子——其中一句是贅詞,另外兩句措詞不夠好,他為了節省大家的時間,認為沒必要前來說明,所以就修改了一下,簽上了名。
巴久克聽完他的話之後說,如果是寫文章,那在文化程度上他不想和李沃夫比高低,但如果是寫戰報一類的文件,那他還知道該怎麼寫,多少還學過一些。
他已經習慣了:凡是司令簽過字的文件,來經司令本人同意,任何人都不能改動一個字。
在所有的方面軍裡都有這樣的規矩。
他們這個方面軍也不能例外。
這一點希望李沃夫中将同志今後記住。
李沃夫站起身來走了。
但是,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巴久克對自己講的話并不後悔。
為了這支紅鉛筆的事兒。
他們遲早總會吵架,遲吵不如早吵…… 巴久克在電話裡聽鮑依科說,謝爾皮林已經在路上了。
當天,他就高興地對李沃夫說;“這一下所有的集團軍司令都到齊了。
”但是李沃夫卻皺起眉頭,就象有一隻蒼蠅掉到他喝的場裡似的,不以為然地說:“要是健康完全恢複,那回來當然好;可要是沒治愈……” “即使還沒完全治愈,他能回來我也高興,”巴久克說。
“來了以後,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會好的。
” 他看到李沃夫
因為去年冬天我們已經渡過了那條河,而且在對岸占領了登陸場。
他剛提出這個問題,大家立刻異口同聲地對他說,計劃不用作任何修改,雖然按計劃要多渡一條河,但我方的河岸高于對岸,對方地形我們了如指掌,有利于我軍炮兵壓倒敵人的防禦炮火。
一句話,他們已經選中了這個突破地段,比這兒更好的突破口沒有了,也不可能有了!而且,總參謀部的代表也提醒說,這個計劃已經批準了。
巴人克自己也知道,現在想要對計劃作任何原則性的修改,都必須重新提到最高統帥部去研究。
昨天早上,巴入克把接見謝爾皮林和紮哈羅夫的時間推遲了一晝夜,自己驅車到左翼集團軍去,想親眼觀察一下他感興趣的這個登陸場。
如果這個登陸場的确于我方不利,就不去考慮它了!如果是大家的想法錯了,那就向最高統帥部報告,要求作必要的修改,現在還為時未晚。
巴久克希望自己來到前線之後能夠對未來的作戰計劃提出修正,使它更臻完善。
然而,當他昨天渡到對岸的登陸場看過地形之後,他認為不必再與人家争論了——可以封鎖登陸場的制高點完全控制在敵人手中,地形于我方不利。
通過昨天親自觀察,消除了疑點,巴久克為此感到高興。
這對謝爾皮林來說也是有好處的,他可以多出一晝夜的時間來熟悉情況。
這樣,通過今天和巴久克的談話他就可以作出最後的決定了,因為按計劃規定,突破口就在他的集團軍地區内。
不過,昨天李沃夫使人大為掃興。
二十三點正,巴久克緊接着參謀長之後,在一份送呈總參謀部的戰況綜合報告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然後,派人把這份報告送給李沃夫去簽字。
送報告到李沃夫那兒去的軍官回來之後,一聲不響地把報告放在司令面前的桌子上。
巴久克先朝軍官看了看,然後再看那份報告,好久沒作聲。
李沃夫的名字已經簽上了,但是除了簽字之外,還對報告的文字作了修改。
有的句子被紅筆勾去了。
在司令已經簽了字的報告上塗塗改改,這是什麼意思呢?是李沃夫以前一直這樣做慣了呢,還是他想教導巴久克,或者他有什麼别的想法?如果你對哪一點不同意,你可以來一次,或者打個電話來說明情況,指出該作哪些修改。
要是你硬要顯得高人一頭,你也可以拒絕簽字,另外提出自己的意見……可是你竟然用紅鉛筆在司令已經簽過字的報告上打叉叉!這種事兒哪裡見過?…… 巴久克漲紅了臉,但克制住自己,隻說了一句:“放在這兒吧。
” 等軍官走了之後,他把李沃夫修改過的地方又看了一遍。
實際上李沃夫也役有作什麼大的修改——他不喜歡報告的某些措詞,有兩處作了改動,第三處勾掉了一句話的後半句,他認為這句話是多餘的。
總之,他用紅鉛筆作了措詞上的修改。
怎麼辦?巴久克考慮了幾分鐘,命令把這份報告就這樣送出去,同時他給李沃夫打了個電話,請他有空來一次。
李沃夫一小時後才得空來見。
兩人的談話很簡短。
李沃夫說,他認為沒有争論的必要。
如果他在原則上不同意,那他會不簽字就把報告退回來,而且還會說明原因。
至于那三句句子——其中一句是贅詞,另外兩句措詞不夠好,他為了節省大家的時間,認為沒必要前來說明,所以就修改了一下,簽上了名。
巴久克聽完他的話之後說,如果是寫文章,那在文化程度上他不想和李沃夫比高低,但如果是寫戰報一類的文件,那他還知道該怎麼寫,多少還學過一些。
他已經習慣了:凡是司令簽過字的文件,來經司令本人同意,任何人都不能改動一個字。
在所有的方面軍裡都有這樣的規矩。
他們這個方面軍也不能例外。
這一點希望李沃夫中将同志今後記住。
李沃夫站起身來走了。
但是,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巴久克對自己講的話并不後悔。
為了這支紅鉛筆的事兒。
他們遲早總會吵架,遲吵不如早吵…… 巴久克在電話裡聽鮑依科說,謝爾皮林已經在路上了。
當天,他就高興地對李沃夫說;“這一下所有的集團軍司令都到齊了。
”但是李沃夫卻皺起眉頭,就象有一隻蒼蠅掉到他喝的場裡似的,不以為然地說:“要是健康完全恢複,那回來當然好;可要是沒治愈……” “即使還沒完全治愈,他能回來我也高興,”巴久克說。
“來了以後,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會好的。
” 他看到李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