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詭計
關燈
小
中
大
歎。
可是,這其實是他殺案件。
修行者保了巨額的生命保險,而受益人是四個印度弟子。
四名弟子貪圖那筆保險金,用了奇特的方法殺死修行者。
他們安排修行者在室内吞下安眠藥,趁他熟睡時,先準備好四條有鈎的長繩索,四人爬到文理中學的高聳屋頂上。
屋頂的頂點有一扇采光窗。
雖然人無法從那裡出入,但可以從排氣的橫梁縫隙把手伸進去。
四人各拿着一條有鈎的繩索,從那個縫隙垂下繩子到室内,把鈎子挂上修行者床鋪的四支腳,再合力把床鋪吊到天花闆附近。
然後,把繩索綁在采光窗的竿子上讓床鋪懸空,他們再爬下屋頂離開。
文理中學的天花闆非常高,再加上修行者有懼高症,即使他從睡夢中醒來,也不用擔心他會跳下來。
即使眼前架上就擺着食物,也束手無策。
幾天後,四名壞蛋再次爬上屋頂,親眼看到修行者餓死後,再拆開繩索把床鋪降回原來的地方,之後故意破門,假裝成發現修行者死亡。
雖然這個故事好像太離奇又荒唐,但《陸橋謀殺案》的作者,同時也是《偵探小說十誡》的筆者諾克斯寫過這則故事,并入選為三大傑作集之一。
★從上一層樓的窗戶吊起脖子,挂在樹枝上假裝成吊死的詭計,思維方式也是屬于這個項目。
6罪犯并非在室内的人類 (F·A·6的文中)(M·A·5) 例如坡的《莫爾格街兇殺案》的人猿、道爾的《花斑帶探案》的毒蛇,以及其他章節提過的鹦鹉偷寶石等等。
(後兩例也屬于窗戶半開或有縫隙的密室)這一項最巧妙的是我在其他章節《奇特的構思》寫過的太陽與水瓶的殺人。
波斯特或江戶川算是此項的第一人。
B犯罪時,罪犯在室内 1在門、窗或屋頂上安置機械裝置 這個方法是初期最常用來構成密室的詭計。
我在大正時代讀到詹金斯的短篇詭計是,罪犯離開外出後,把嵌入門内側鑰匙孔的鑰匙用鑷子與線的裝置轉動,就能從門外把内側上鎖,這讓我覺得非常有趣,但後來以範·達因為首的許多作家,想出了這個結構的所有變形,現在這種詭計已經是陳腔濫調,沒有任何人會用了。
?首先從安裝在門上的機械裝置開始。
窗戶的機械裝置不過是這個方法的應用,之後我再簡單說明即可。
所謂門的裝置,就是兇手殺死被害人後,把屍體留在房間裡自己從門離開。
接着關上門從内上鎖,之後再制造出這種情況。
換句話說,這是從外轉動内側鑰匙上鎖的方法。
這樣一來,兇手絕對不可能逃脫的不可思議條件就成立了。
這有三個條件。
一是這種場合的鑰匙隻能有一把,完全沒有制造備用鑰匙的剩餘時間,必須先對讀者表明這種狀況;另一個是西式的門,鑰匙孔可以從兩面打開,不管從内或從外鑰匙都插得進去;第三是西式的門在門的下方與地闆之間一定有些許的隙縫。
以上三點就是這裡所寫的詭計的前提條件。
第一圖 門鎖分為普通鎖、插入鎖、門闩三種,關于這三種各自有不同的詭計設計。
①鑰匙的情況(F·B·1)(M·B·1)(參閱第一圖)。
★罪犯在外出前,從門内把鑰匙插入鑰匙孔,再把火筷子之類的東西插入鑰匙底部的環狀處,另一端綁着牢靠的絲線,然後垂下絲線,從門和地闆之間的縫隙拉出門外。
接着外出後關上門,把線拉到走廊,旋轉火筷子上鎖,火筷子就會自然落下。
再用線從縫隙往外拉出火筷子,收進口袋後離開。
若不用火筷子,隻要用任何金屬的棒子都可以。
竹棒或木棒的重量不足,可能有無法順利落下的疑慮,也可以用鑷子。
如果鑰匙沒有環形處,可以用鑷子夾緊,壓住鑰匙底部扁平的地方也有相同的作用。
要讓這種狀況的鑷子掉下來,需要稍微用力拉扯。
★在小說中這個方法雖然有趣,可是實際上需要解決的問題不用這麼麻煩。
隻要準備用薄鋼鐵制成的鑷子型器具,末梢不尖又薄,有锉刀齒目以免滑進内側的工具即可。
罪犯先在内側的鑰匙孔嵌入鑰匙,外出關上門後,從外側的鑰匙孔悄悄插入這個工具的末梢,再往内掏取夾住從内側嵌入的鑰匙末端,使勁一轉鎖上即可。
這個方法以小說而言一點也不有趣,但實際上好用多了。
這個工具在美國等地的犯罪界廣為人知,甚至有&ldquooustiti&rdquo的名稱[1]。
②插入鎖的情況(F·B·3)(M·B·1)(參閱第二圖)。
★把鑷子使勁扣入插入鎖的底部,先确認稍微施力不會移動,再用長絲線綁在鑷子底部。
然後在插入鎖移動方向的牆壁上,用力刺進大頭針當作支點。
把鑷子的線挂在這根大頭針上,下垂從門下的縫隙拉到外面,隻要拉動這條線,插入鎖就會正好扣入。
更用力拉線,鑷子就會脫落掉到地闆上。
然後再用線從縫隙拉出。
可是,光是這樣做,牆壁還會留下大頭針變成線索,因此大頭針的頭也要事先用另一條絲線綁住,任務完成後再拉那條線,把大頭針也從門下的縫隙拉到外面。
此外還有各種做法,不過全都是應用這個原理。
第二圖 ③門闩的情況(F·B·4)(M·B·1)(參閱第三圖)。
★門上有門闩,柱子上則有插闩處,或是相反的情況。
門闩隻要扣入插闩處,門就打不開了。
這種情況下,要避免門闩扣進插闩處,把門闩稍微往上擡,在門闩根底與門闆之間,用木頭或紙都可以,先嵌進楔子(圖示的黑色三角形是楔子)固定。
然後用絲線綁住這個楔子,也一樣從門下的縫隙把線拉到外面,再拉這條線把楔子拖出。
這個裝置的楔子脫落後,門闩就會自然扣上。
★這個楔子有時也會使用蠟燭與冰。
關于冰的楔子我已經在其他章節&ldquo當作兇器的冰&rdquo的&ldquo密室與冰片&rdquo詳細說明過,這裡就省略不提;而蠟燭的裝置是,把蠟燭夾在插闩處與門闩之間,點火等蠟燭燒完時,門闩就會鎖上,但這麼做就會有蠟殘留在附近,
可是,這其實是他殺案件。
修行者保了巨額的生命保險,而受益人是四個印度弟子。
四名弟子貪圖那筆保險金,用了奇特的方法殺死修行者。
他們安排修行者在室内吞下安眠藥,趁他熟睡時,先準備好四條有鈎的長繩索,四人爬到文理中學的高聳屋頂上。
屋頂的頂點有一扇采光窗。
雖然人無法從那裡出入,但可以從排氣的橫梁縫隙把手伸進去。
四人各拿着一條有鈎的繩索,從那個縫隙垂下繩子到室内,把鈎子挂上修行者床鋪的四支腳,再合力把床鋪吊到天花闆附近。
然後,把繩索綁在采光窗的竿子上讓床鋪懸空,他們再爬下屋頂離開。
文理中學的天花闆非常高,再加上修行者有懼高症,即使他從睡夢中醒來,也不用擔心他會跳下來。
即使眼前架上就擺着食物,也束手無策。
幾天後,四名壞蛋再次爬上屋頂,親眼看到修行者餓死後,再拆開繩索把床鋪降回原來的地方,之後故意破門,假裝成發現修行者死亡。
雖然這個故事好像太離奇又荒唐,但《陸橋謀殺案》的作者,同時也是《偵探小說十誡》的筆者諾克斯寫過這則故事,并入選為三大傑作集之一。
★從上一層樓的窗戶吊起脖子,挂在樹枝上假裝成吊死的詭計,思維方式也是屬于這個項目。
6罪犯并非在室内的人類 (F·A·6的文中)(M·A·5) 例如坡的《莫爾格街兇殺案》的人猿、道爾的《花斑帶探案》的毒蛇,以及其他章節提過的鹦鹉偷寶石等等。
(後兩例也屬于窗戶半開或有縫隙的密室)這一項最巧妙的是我在其他章節《奇特的構思》寫過的太陽與水瓶的殺人。
波斯特或江戶川算是此項的第一人。
B犯罪時,罪犯在室内 1在門、窗或屋頂上安置機械裝置 這個方法是初期最常用來構成密室的詭計。
我在大正時代讀到詹金斯的短篇詭計是,罪犯離開外出後,把嵌入門内側鑰匙孔的鑰匙用鑷子與線的裝置轉動,就能從門外把内側上鎖,這讓我覺得非常有趣,但後來以範·達因為首的許多作家,想出了這個結構的所有變形,現在這種詭計已經是陳腔濫調,沒有任何人會用了。
?首先從安裝在門上的機械裝置開始。
窗戶的機械裝置不過是這個方法的應用,之後我再簡單說明即可。
所謂門的裝置,就是兇手殺死被害人後,把屍體留在房間裡自己從門離開。
接着關上門從内上鎖,之後再制造出這種情況。
換句話說,這是從外轉動内側鑰匙上鎖的方法。
這樣一來,兇手絕對不可能逃脫的不可思議條件就成立了。
這有三個條件。
一是這種場合的鑰匙隻能有一把,完全沒有制造備用鑰匙的剩餘時間,必須先對讀者表明這種狀況;另一個是西式的門,鑰匙孔可以從兩面打開,不管從内或從外鑰匙都插得進去;第三是西式的門在門的下方與地闆之間一定有些許的隙縫。
以上三點就是這裡所寫的詭計的前提條件。
第一圖 門鎖分為普通鎖、插入鎖、門闩三種,關于這三種各自有不同的詭計設計。
①鑰匙的情況(F·B·1)(M·B·1)(參閱第一圖)。
★罪犯在外出前,從門内把鑰匙插入鑰匙孔,再把火筷子之類的東西插入鑰匙底部的環狀處,另一端綁着牢靠的絲線,然後垂下絲線,從門和地闆之間的縫隙拉出門外。
接着外出後關上門,把線拉到走廊,旋轉火筷子上鎖,火筷子就會自然落下。
再用線從縫隙往外拉出火筷子,收進口袋後離開。
若不用火筷子,隻要用任何金屬的棒子都可以。
竹棒或木棒的重量不足,可能有無法順利落下的疑慮,也可以用鑷子。
如果鑰匙沒有環形處,可以用鑷子夾緊,壓住鑰匙底部扁平的地方也有相同的作用。
要讓這種狀況的鑷子掉下來,需要稍微用力拉扯。
★在小說中這個方法雖然有趣,可是實際上需要解決的問題不用這麼麻煩。
隻要準備用薄鋼鐵制成的鑷子型器具,末梢不尖又薄,有锉刀齒目以免滑進内側的工具即可。
罪犯先在内側的鑰匙孔嵌入鑰匙,外出關上門後,從外側的鑰匙孔悄悄插入這個工具的末梢,再往内掏取夾住從内側嵌入的鑰匙末端,使勁一轉鎖上即可。
這個方法以小說而言一點也不有趣,但實際上好用多了。
這個工具在美國等地的犯罪界廣為人知,甚至有&ldquooustiti&rdquo的名稱[1]。
②插入鎖的情況(F·B·3)(M·B·1)(參閱第二圖)。
★把鑷子使勁扣入插入鎖的底部,先确認稍微施力不會移動,再用長絲線綁在鑷子底部。
然後在插入鎖移動方向的牆壁上,用力刺進大頭針當作支點。
把鑷子的線挂在這根大頭針上,下垂從門下的縫隙拉到外面,隻要拉動這條線,插入鎖就會正好扣入。
更用力拉線,鑷子就會脫落掉到地闆上。
然後再用線從縫隙拉出。
可是,光是這樣做,牆壁還會留下大頭針變成線索,因此大頭針的頭也要事先用另一條絲線綁住,任務完成後再拉那條線,把大頭針也從門下的縫隙拉到外面。
此外還有各種做法,不過全都是應用這個原理。
第二圖 ③門闩的情況(F·B·4)(M·B·1)(參閱第三圖)。
★門上有門闩,柱子上則有插闩處,或是相反的情況。
門闩隻要扣入插闩處,門就打不開了。
這種情況下,要避免門闩扣進插闩處,把門闩稍微往上擡,在門闩根底與門闆之間,用木頭或紙都可以,先嵌進楔子(圖示的黑色三角形是楔子)固定。
然後用絲線綁住這個楔子,也一樣從門下的縫隙把線拉到外面,再拉這條線把楔子拖出。
這個裝置的楔子脫落後,門闩就會自然扣上。
★這個楔子有時也會使用蠟燭與冰。
關于冰的楔子我已經在其他章節&ldquo當作兇器的冰&rdquo的&ldquo密室與冰片&rdquo詳細說明過,這裡就省略不提;而蠟燭的裝置是,把蠟燭夾在插闩處與門闩之間,點火等蠟燭燒完時,門闩就會鎖上,但這麼做就會有蠟殘留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