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作兇器的冰
關燈
小
中
大
雜的機械裝置,因此優秀作品的例子很少。
&ldquo密室&rdquo與冰片 雖然不是直接的兇器,但冰的碎片有時候可用來打造&ldquo密室&rdquo。
&ldquo密室殺人&rdquo指的是房間門窗都被從内反鎖,密閉宛如保險箱一般,而裡面有被害人身亡。
人們破門後進入房内發現犯罪,兇手卻不見人影,宛如幽靈般消失,是一種不可能的狀況。
為了組成這種&ldquo密室&rdquo,如前所述,作家們想出了多達80種相異的謎題詭計,其中的辦法就是,罪犯達到目的後離開,還要從外面透過某種機械裝置,從門内上鎖或上門闩再離開。
這些辦法有七八種相異的謎題詭計,其中一種用的就是冰的碎片。
這種是以金屬門闩關門的情況,罪犯達到目的後,先把室内的所有痕迹擦掉,再于門相連的插闩處夾入冰的碎片,讓門闩不會掉下來,然後到外面靜靜關上門離去。
用此方法門闩會随着冰的碎片融化往下降,完全融化時門就能完全鎖上。
門上如果沒有插闩處相連,就在靠近門闩的支點,從下方往門與門闩之間夾入楔形的冰片,結果也是一樣的。
也有作家用雪代替冰。
他把雪塊扔在靠近門闩支點的門闆上,并避免讓雪塊掉落,再離開到外面關上門。
随着雪融化門闩就會鎖上,和冰一樣。
冰的子彈 有個方法是把冰削成子彈的形狀裝在槍支裡,再迅速發射。
銳利的冰片打進被害人體内,雖然有彈痕,但解剖也不會發現子彈。
因為已經在體内融化了,這是離奇的幽靈子彈。
為了讓此方法更講得通,還有作家想出把人血冷凍成子彈型來發射。
這種血液子彈融化後,混在被害人的血中,就更加難以辨别了(當然要用同血型的血才安全)。
此外,其他作家也想過如果速度不夠快,冰有發射前融化的疑慮,所以使用岩鹽削成子彈型。
鹽在體内溶化雖然有殘留的鹽分,但人體本來就含有大量鹽分,應該也無法分辨吧。
這個冰子彈的構想也未必是近代偵探作家的發明。
根據約翰·狄克森·卡爾的記載,據說古意大利的梅迪奇家族,就有用弓射冰片殺人的傳說;再向上追溯至公元一世紀的羅馬詩人馬提亞爾的短嘲詩,也歌詠過類似的方法。
近代的偵探作家也有使用弓射冰片的詭計例子。
無論哪一種都是基于可以消除痕迹的機智設計而成。
我曾經讀過與這個設計相同,偶然發生的一起真實死亡故事。
我記得好像是嘉露蓮·威爾斯的《偵探小說的技巧》的初版版本,引用的某個犯罪記錄。
在夏季的白天鬧街人行道上,有人倒下死亡。
胸口有彈痕。
調查後發現附近無人持有槍支。
解剖的結果也很不可思議,不僅沒有貫穿的槍傷,體内也沒有子彈。
這起非常離奇的案件令當局很煩惱,最後真相大白的結果,很意外的是一輛裝載冰塊的卡車的惡作劇。
有一輛滿載冰塊的卡車經過,掉了一個冰塊在路上。
後來又有一輛載着沉重貨物的卡車經過,輪胎把冰塊壓得粉碎,此時一片銳利的碎片就飛濺到人行道,力道宛如子彈一般紮進行人的體内。
冰匕首 僅次于冰子彈之後的有趣構想應該算是冰匕首了。
這是最簡單的方法,用長冰片具有的銳利尖端刺殺人,并避免屍體在冰融化前被發現,這樣一來即使罪犯在現場,也可以因為沒有兇器而主張自己的清白。
畢竟兇器被罪犯帶走逃跑,是最自然的想法。
使用冰劍還有更有趣的作品。
這是科學家和小說家合著的英國短篇作品,故事大綱是有人因不治之症被宣告死期,他意圖自殺假裝成他殺,再嫁禍罪名給懷恨在心的朋友。
這個人平常喜歡蒸汽浴,是土耳其浴的常客,有一天他進入一間吹進熱蒸氣的密閉房間後,一直沒出來,查看才發現他胸口流血死亡。
這狀況隻會讓人以為他被人用匕首刺殺。
剛好此時他想嫁禍嫌疑的朋友是土耳其浴的客人,又在他進去的那間蒸汽浴旁邊徘徊,一如所料就被懷疑殺人,但兇器匕首怎麼找也找不到。
于是那名朋友被告發檢舉,兇器應該是被他巧妙地藏在某處了。
此時名偵探登場,借由一點點線索,就識破了案件的真相。
自殺者把冰柱型的銳利冰片放進保溫瓶,再帶進蒸汽浴中,用冰片刺進自己的心髒而死。
他預先養成把保溫瓶帶進浴室中的習慣,并先展示給許多人看過。
他的借口是在蒸氣浴裡非常渴,先裝進涼茶就能時常喝了。
因此除了名偵探以外,沒人懷疑那個保溫瓶。
如果是一般的房間,融化大塊冰片需要一段時間,但
&ldquo密室&rdquo與冰片 雖然不是直接的兇器,但冰的碎片有時候可用來打造&ldquo密室&rdquo。
&ldquo密室殺人&rdquo指的是房間門窗都被從内反鎖,密閉宛如保險箱一般,而裡面有被害人身亡。
人們破門後進入房内發現犯罪,兇手卻不見人影,宛如幽靈般消失,是一種不可能的狀況。
為了組成這種&ldquo密室&rdquo,如前所述,作家們想出了多達80種相異的謎題詭計,其中的辦法就是,罪犯達到目的後離開,還要從外面透過某種機械裝置,從門内上鎖或上門闩再離開。
這些辦法有七八種相異的謎題詭計,其中一種用的就是冰的碎片。
這種是以金屬門闩關門的情況,罪犯達到目的後,先把室内的所有痕迹擦掉,再于門相連的插闩處夾入冰的碎片,讓門闩不會掉下來,然後到外面靜靜關上門離去。
用此方法門闩會随着冰的碎片融化往下降,完全融化時門就能完全鎖上。
門上如果沒有插闩處相連,就在靠近門闩的支點,從下方往門與門闩之間夾入楔形的冰片,結果也是一樣的。
也有作家用雪代替冰。
他把雪塊扔在靠近門闩支點的門闆上,并避免讓雪塊掉落,再離開到外面關上門。
随着雪融化門闩就會鎖上,和冰一樣。
冰的子彈 有個方法是把冰削成子彈的形狀裝在槍支裡,再迅速發射。
銳利的冰片打進被害人體内,雖然有彈痕,但解剖也不會發現子彈。
因為已經在體内融化了,這是離奇的幽靈子彈。
為了讓此方法更講得通,還有作家想出把人血冷凍成子彈型來發射。
這種血液子彈融化後,混在被害人的血中,就更加難以辨别了(當然要用同血型的血才安全)。
此外,其他作家也想過如果速度不夠快,冰有發射前融化的疑慮,所以使用岩鹽削成子彈型。
鹽在體内溶化雖然有殘留的鹽分,但人體本來就含有大量鹽分,應該也無法分辨吧。
這個冰子彈的構想也未必是近代偵探作家的發明。
根據約翰·狄克森·卡爾的記載,據說古意大利的梅迪奇家族,就有用弓射冰片殺人的傳說;再向上追溯至公元一世紀的羅馬詩人馬提亞爾的短嘲詩,也歌詠過類似的方法。
近代的偵探作家也有使用弓射冰片的詭計例子。
無論哪一種都是基于可以消除痕迹的機智設計而成。
我曾經讀過與這個設計相同,偶然發生的一起真實死亡故事。
我記得好像是嘉露蓮·威爾斯的《偵探小說的技巧》的初版版本,引用的某個犯罪記錄。
在夏季的白天鬧街人行道上,有人倒下死亡。
胸口有彈痕。
調查後發現附近無人持有槍支。
解剖的結果也很不可思議,不僅沒有貫穿的槍傷,體内也沒有子彈。
這起非常離奇的案件令當局很煩惱,最後真相大白的結果,很意外的是一輛裝載冰塊的卡車的惡作劇。
有一輛滿載冰塊的卡車經過,掉了一個冰塊在路上。
後來又有一輛載着沉重貨物的卡車經過,輪胎把冰塊壓得粉碎,此時一片銳利的碎片就飛濺到人行道,力道宛如子彈一般紮進行人的體内。
冰匕首 僅次于冰子彈之後的有趣構想應該算是冰匕首了。
這是最簡單的方法,用長冰片具有的銳利尖端刺殺人,并避免屍體在冰融化前被發現,這樣一來即使罪犯在現場,也可以因為沒有兇器而主張自己的清白。
畢竟兇器被罪犯帶走逃跑,是最自然的想法。
使用冰劍還有更有趣的作品。
這是科學家和小說家合著的英國短篇作品,故事大綱是有人因不治之症被宣告死期,他意圖自殺假裝成他殺,再嫁禍罪名給懷恨在心的朋友。
這個人平常喜歡蒸汽浴,是土耳其浴的常客,有一天他進入一間吹進熱蒸氣的密閉房間後,一直沒出來,查看才發現他胸口流血死亡。
這狀況隻會讓人以為他被人用匕首刺殺。
剛好此時他想嫁禍嫌疑的朋友是土耳其浴的客人,又在他進去的那間蒸汽浴旁邊徘徊,一如所料就被懷疑殺人,但兇器匕首怎麼找也找不到。
于是那名朋友被告發檢舉,兇器應該是被他巧妙地藏在某處了。
此時名偵探登場,借由一點點線索,就識破了案件的真相。
自殺者把冰柱型的銳利冰片放進保溫瓶,再帶進蒸汽浴中,用冰片刺進自己的心髒而死。
他預先養成把保溫瓶帶進浴室中的習慣,并先展示給許多人看過。
他的借口是在蒸氣浴裡非常渴,先裝進涼茶就能時常喝了。
因此除了名偵探以外,沒人懷疑那個保溫瓶。
如果是一般的房間,融化大塊冰片需要一段時間,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