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三十八 黎伽寄伊邦
關燈
小
中
大
(寄士麥那)
在男子之間,這是個大問題:不給婦女自由,是否比給她們自由更有益處。我覺得,反對與贊成,雙方都有許多理由。歐洲人說,使心愛的女人不幸,這不能算厚道。我們亞洲人卻回答說,制裁女子是&ldquo自然&rdquo給予男子的特權,如果加以放棄,那才有點卑賤。如果有人對亞洲人說,将許多婦女禁閉起來是件麻煩的事,亞洲人回答說,十個聽話的女子比一個不聽話的女子要少麻煩些。他們也提出相反的意見,說歐洲女子既不忠貞,她們的丈夫就不見得幸福。歐洲人卻回答說,亞洲人如此誇耀女子的忠貞,但在情欲暢足之後,總不免令人發生厭膩之感。又說我們[1]的女人過分地專屬于我們,這樣高枕無憂的占有使我們毫不能再有所希求與恐懼。又說婦女略帶風騷,正如食鹽一般,可以刺激口味,防止腐化。一個比我更賢智的人,恐怕也不免難于作出決定。因為,亞洲人固然善于設法平靜自己的挂慮,歐洲人卻也善于使自己不發生任何挂慮。
歐洲人說:&ldquo總之,萬一我們成了倒黴的丈夫,我們總有辦法以情人的資格在别處補償損失。一個男子若要有理由抱怨妻子不忠,除非世上隻剩了三個人。隻要有四個人,他總能達到目的。&rdquo
自然的法則是否要女子順從男子,這是另一問題。日前有一個對婦女很殷勤的哲學家對我說:&ldquo不,自然從未規定這樣一條法則。我們加于婦女頭上的威力是真正的暴虐。婦女任我們肆行暴虐,無非因為她們比男子溫和,由此之故,比男子更富于人道與理性。這些優點,如果男子通理性的話,本應使婦女得到優越的地位;男子卻不通理性,所以婦女失掉了優越地位。可是,男子施于婦女的僅僅是暴虐的權力,這是真實的;婦女在男子方面具有自然的威力,這點卻也是真實的;她們的權威就是美麗,那是不可抗拒的。我們男子的權威并非各國都有,而美麗的權威則四海皆同。為什麼我們有特權?難道我們比誰都強?但這是真正不公道的事。我們用各種辦法毀傷婦女的勇氣,如果男女教育平等,力量亦必相等。不妨考驗婦女們未經教育削弱的各種才能,就可知道究竟我們男子是否比她們強。&rdquo
雖然和我們的風俗習慣大相抵觸,但是應當如此承認:在最文明的民族中,婦女對于丈夫一直是有權威的。在埃及,這種權威由法律規定,作為對于伊希絲[2]的尊敬;在巴比倫,則為了尊敬塞彌拉彌施[3]。人們說羅馬人号令列國,而俯首于他們的婦人之前。我不提索洛馬德人[4],他們真正被女性奴役;但他們過于野蠻,因此不足為訓。
你看,親愛的伊邦,我沾染了此地的風尚。此地人們喜歡發表奇特的意見,并且利用一切機會故作驚人之論。先知解決了這問題,并規定男女兩性的權利,他說:&ldquo妻子應當尊重丈夫的榮譽,丈夫亦應重視妻子的體面,然而丈夫優于妻子一等。&rdquo
一七一三年,主馬達·阿赫魯月二十六日,于巴黎。
***
[1]指波斯男子。
[2]伊希絲,埃及女神,司醫藥、莊稼與婚姻。
[3]塞彌拉彌施,古代傳說中亞述與巴比倫的王後,巴比倫城及其懸圃的創立者。傳說她的戰功與勳業,遠出她丈夫尼納士王之上。
[4]古代北歐民族,三世紀為哥特族所滅,一部分并入斯拉夫族。
在男子之間,這是個大問題:不給婦女自由,是否比給她們自由更有益處。我覺得,反對與贊成,雙方都有許多理由。歐洲人說,使心愛的女人不幸,這不能算厚道。我們亞洲人卻回答說,制裁女子是&ldquo自然&rdquo給予男子的特權,如果加以放棄,那才有點卑賤。如果有人對亞洲人說,将許多婦女禁閉起來是件麻煩的事,亞洲人回答說,十個聽話的女子比一個不聽話的女子要少麻煩些。他們也提出相反的意見,說歐洲女子既不忠貞,她們的丈夫就不見得幸福。歐洲人卻回答說,亞洲人如此誇耀女子的忠貞,但在情欲暢足之後,總不免令人發生厭膩之感。又說我們[1]的女人過分地專屬于我們,這樣高枕無憂的占有使我們毫不能再有所希求與恐懼。又說婦女略帶風騷,正如食鹽一般,可以刺激口味,防止腐化。一個比我更賢智的人,恐怕也不免難于作出決定。因為,亞洲人固然善于設法平靜自己的挂慮,歐洲人卻也善于使自己不發生任何挂慮。
歐洲人說:&ldquo總之,萬一我們成了倒黴的丈夫,我們總有辦法以情人的資格在别處補償損失。一個男子若要有理由抱怨妻子不忠,除非世上隻剩了三個人。隻要有四個人,他總能達到目的。&rdquo
自然的法則是否要女子順從男子,這是另一問題。日前有一個對婦女很殷勤的哲學家對我說:&ldquo不,自然從未規定這樣一條法則。我們加于婦女頭上的威力是真正的暴虐。婦女任我們肆行暴虐,無非因為她們比男子溫和,由此之故,比男子更富于人道與理性。這些優點,如果男子通理性的話,本應使婦女得到優越的地位;男子卻不通理性,所以婦女失掉了優越地位。可是,男子施于婦女的僅僅是暴虐的權力,這是真實的;婦女在男子方面具有自然的威力,這點卻也是真實的;她們的權威就是美麗,那是不可抗拒的。我們男子的權威并非各國都有,而美麗的權威則四海皆同。為什麼我們有特權?難道我們比誰都強?但這是真正不公道的事。我們用各種辦法毀傷婦女的勇氣,如果男女教育平等,力量亦必相等。不妨考驗婦女們未經教育削弱的各種才能,就可知道究竟我們男子是否比她們強。&rdquo
雖然和我們的風俗習慣大相抵觸,但是應當如此承認:在最文明的民族中,婦女對于丈夫一直是有權威的。在埃及,這種權威由法律規定,作為對于伊希絲[2]的尊敬;在巴比倫,則為了尊敬塞彌拉彌施[3]。人們說羅馬人号令列國,而俯首于他們的婦人之前。我不提索洛馬德人[4],他們真正被女性奴役;但他們過于野蠻,因此不足為訓。
你看,親愛的伊邦,我沾染了此地的風尚。此地人們喜歡發表奇特的意見,并且利用一切機會故作驚人之論。先知解決了這問題,并規定男女兩性的權利,他說:&ldquo妻子應當尊重丈夫的榮譽,丈夫亦應重視妻子的體面,然而丈夫優于妻子一等。&rdquo
一七一三年,主馬達·阿赫魯月二十六日,于巴黎。
***
[1]指波斯男子。
[2]伊希絲,埃及女神,司醫藥、莊稼與婚姻。
[3]塞彌拉彌施,古代傳說中亞述與巴比倫的王後,巴比倫城及其懸圃的創立者。傳說她的戰功與勳業,遠出她丈夫尼納士王之上。
[4]古代北歐民族,三世紀為哥特族所滅,一部分并入斯拉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