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德爾
關燈
小
中
大
我有言在先,讀者在不來梅的阿丹的《紀事》(一六一五年)裡是找不到下面轉述的文字的;據考證,阿丹是十一世紀的人。
拉本伯格在牛津大學的博德利圖書館[1]發現了手稿,他根據其中一些細節判斷,那些文字是後人加進去的,但他出于好奇,還是收進了他出版的《日耳曼選集》(萊比錫,一八九四年)。
一個阿根廷的文學愛好者的意見無足輕重,讀者完全可以自行作出判斷。
我的西班牙文本不是逐字逐句譯出的,但相當忠實。
不來梅的阿丹寫道: &hellip&hellip海灣彼岸有一片野馬出沒的地方,再過去是一片廣袤的沙漠,與之接壤的土地上有不少民族,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烏爾諾人。
商販們語焉不詳或者難以置信的叙述,艱險的路途,以及遊牧部落的劫掠,始終未能讓我到達他們居住的地方。
但我确信,他們不穩定的、分散的村落位于維斯杜拉河下遊的低窪地區。
烏爾諾人與派生出英格蘭和其他北方民族王室血統的瑞典人不同,他們信奉正宗的基督教,沒有受到阿裡烏斯邪教或者殘忍的惡魔崇拜的玷污。
他們多半是牧民、船夫、巫師、鑄劍匠和馬具制作匠。
由于戰事頻仍,他們幾乎不耕作土地。
平原和平原上的部落使他們成為熟練的騎手和弓箭手。
人們模仿敵人,最終同敵人有了相似之處。
他們的槍矛比我們的長,适合騎兵而不是步卒使用。
可以料想,他們沒有翎筆、儲存墨水的獸角和羊皮紙。
他們和我們的先輩一樣,在岩石上镌刻盧納文字,那種文字是奧丁神[2]把自己在白蠟樹上懸挂了九天九夜悟出來之後傳授給他們的。
除了這些一般情況之外,我還要補充我和烏爾夫·西古爾達松的談話内容,烏爾夫是個不苟言笑的冰島人。
當時我們在烏普薩拉的一座廟宇附近。
柴火已經熄滅,牆上的裂隙透進寒氣和曙光。
外面雪地上有灰狼謹慎的足迹,它們吞噬了用于祭祀三神的異教徒的屍體後,悄然離去。
我和烏爾夫像教士們那樣先用拉丁語交談,但不久便改用從世界盡頭直到亞洲集市都通用的北方話。
那人說: &ldquo我是古代北歐詩人的後代,一聽說烏爾諾人的詩歌隻有一個詞,我立刻尋迹前去他們的國度。
曆盡千辛萬苦,費時一年之久,終于找到。
那時已是夜晚,我發現路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瞅我,還有人用石子扔我。
我看到一家鐵匠鋪裡有火光,便走了進去。
&ldquo鐵匠收留我在他那裡過夜。
他名叫奧爾姆。
他用的語言同我們的有點相似。
我們交談了幾句。
我從他嘴裡第一次聽到國王的名字是貢勞格。
國王剛打過一次仗,對異邦人存有疑懼,動不動就要折磨處死他們。
這種結局對神都不合适,何況對凡夫俗子,為了逃避那種遭遇,我着手寫一篇頌詞,贊美國王的勝利、名聲和慈悲。
寫完後我念了幾遍,牢記在心,這時有兩個人找上門來了。
我拒絕交出我的佩劍,但同意跟他們走。
&ldquo天沒有大亮,還可以看到星星。
我們穿過一片兩旁有茅屋的泥地。
我聽說過金字塔,但在第一塊空地上看到的是一根黃色的木柱。
木柱頂端有黑色的魚的圖像。
陪我們同去的奧爾姆告訴我說,那就是詞。
我在第二塊空地上看到一根頂端有圓盤的紅色柱子。
奧爾姆又說那是詞。
我請他說出那個詞。
他說他隻是一般的手工匠,不知道那個詞。
&ldquo到了第三、也就是最後一塊空地上,我看到一根塗成黑色的柱子,上面的圖像卻記不清了。
空地盡頭有一堵直牆,望不到兩端。
後來我才知道那堵牆是圓形的,牆頂用泥堆起,裡面沒有門,把全城圍了起來。
拴在系馬柱上的馬匹很矮小,鬃毛卻很長。
他們不讓鐵匠進去。
裡面有一些佩帶武器的人,全部站着。
國王貢勞格有病在身,半閉眼睛,躺在一個鋪着駱駝皮的平台似的東西上。
他憔悴衰弱,是個神聖而幾乎被遺忘的人物,袒露的胸部有不少縱橫交錯的很長的老傷疤。
一個士兵為我讓了路。
有人端來一把豎琴。
我跪在地上,低聲吟唱了那篇頌詞。
其中不缺頌詞所要求的修辭手段、疊韻和強調。
我不知道國王是否聽懂了,不過他賞賜我一枚銀指環,我至今還藏着。
我瞥見墊子底下一把匕首的刀刃。
他右面是一個象棋棋盤,有百來個格子和一些淩亂的棋子。
&ldquo衛兵把我推到後面。
另一個人站到我的位置上。
他像是調音似的撥弄着琴弦,重複了我想領悟卻未能領悟的那個詞。
有人畢恭畢敬地說:他現在什麼都不想說。
&ldquo我看到那人掉淚。
他一會兒提高、一會兒壓低嗓音,琴聲幾乎沒有變化,單調得仿佛沒完沒了。
我希望吟唱永遠繼續下去,它卻突然停了。
我聽到砰的一聲,吟唱人顯然精疲力竭,豎琴落到了地上。
人們亂哄哄出來,我夾
拉本伯格在牛津大學的博德利圖書館[1]發現了手稿,他根據其中一些細節判斷,那些文字是後人加進去的,但他出于好奇,還是收進了他出版的《日耳曼選集》(萊比錫,一八九四年)。
一個阿根廷的文學愛好者的意見無足輕重,讀者完全可以自行作出判斷。
我的西班牙文本不是逐字逐句譯出的,但相當忠實。
不來梅的阿丹寫道: &hellip&hellip海灣彼岸有一片野馬出沒的地方,再過去是一片廣袤的沙漠,與之接壤的土地上有不少民族,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烏爾諾人。
商販們語焉不詳或者難以置信的叙述,艱險的路途,以及遊牧部落的劫掠,始終未能讓我到達他們居住的地方。
但我确信,他們不穩定的、分散的村落位于維斯杜拉河下遊的低窪地區。
烏爾諾人與派生出英格蘭和其他北方民族王室血統的瑞典人不同,他們信奉正宗的基督教,沒有受到阿裡烏斯邪教或者殘忍的惡魔崇拜的玷污。
他們多半是牧民、船夫、巫師、鑄劍匠和馬具制作匠。
由于戰事頻仍,他們幾乎不耕作土地。
平原和平原上的部落使他們成為熟練的騎手和弓箭手。
人們模仿敵人,最終同敵人有了相似之處。
他們的槍矛比我們的長,适合騎兵而不是步卒使用。
可以料想,他們沒有翎筆、儲存墨水的獸角和羊皮紙。
他們和我們的先輩一樣,在岩石上镌刻盧納文字,那種文字是奧丁神[2]把自己在白蠟樹上懸挂了九天九夜悟出來之後傳授給他們的。
除了這些一般情況之外,我還要補充我和烏爾夫·西古爾達松的談話内容,烏爾夫是個不苟言笑的冰島人。
當時我們在烏普薩拉的一座廟宇附近。
柴火已經熄滅,牆上的裂隙透進寒氣和曙光。
外面雪地上有灰狼謹慎的足迹,它們吞噬了用于祭祀三神的異教徒的屍體後,悄然離去。
我和烏爾夫像教士們那樣先用拉丁語交談,但不久便改用從世界盡頭直到亞洲集市都通用的北方話。
那人說: &ldquo我是古代北歐詩人的後代,一聽說烏爾諾人的詩歌隻有一個詞,我立刻尋迹前去他們的國度。
曆盡千辛萬苦,費時一年之久,終于找到。
那時已是夜晚,我發現路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瞅我,還有人用石子扔我。
我看到一家鐵匠鋪裡有火光,便走了進去。
&ldquo鐵匠收留我在他那裡過夜。
他名叫奧爾姆。
他用的語言同我們的有點相似。
我們交談了幾句。
我從他嘴裡第一次聽到國王的名字是貢勞格。
國王剛打過一次仗,對異邦人存有疑懼,動不動就要折磨處死他們。
這種結局對神都不合适,何況對凡夫俗子,為了逃避那種遭遇,我着手寫一篇頌詞,贊美國王的勝利、名聲和慈悲。
寫完後我念了幾遍,牢記在心,這時有兩個人找上門來了。
我拒絕交出我的佩劍,但同意跟他們走。
&ldquo天沒有大亮,還可以看到星星。
我們穿過一片兩旁有茅屋的泥地。
我聽說過金字塔,但在第一塊空地上看到的是一根黃色的木柱。
木柱頂端有黑色的魚的圖像。
陪我們同去的奧爾姆告訴我說,那就是詞。
我在第二塊空地上看到一根頂端有圓盤的紅色柱子。
奧爾姆又說那是詞。
我請他說出那個詞。
他說他隻是一般的手工匠,不知道那個詞。
&ldquo到了第三、也就是最後一塊空地上,我看到一根塗成黑色的柱子,上面的圖像卻記不清了。
空地盡頭有一堵直牆,望不到兩端。
後來我才知道那堵牆是圓形的,牆頂用泥堆起,裡面沒有門,把全城圍了起來。
拴在系馬柱上的馬匹很矮小,鬃毛卻很長。
他們不讓鐵匠進去。
裡面有一些佩帶武器的人,全部站着。
國王貢勞格有病在身,半閉眼睛,躺在一個鋪着駱駝皮的平台似的東西上。
他憔悴衰弱,是個神聖而幾乎被遺忘的人物,袒露的胸部有不少縱橫交錯的很長的老傷疤。
一個士兵為我讓了路。
有人端來一把豎琴。
我跪在地上,低聲吟唱了那篇頌詞。
其中不缺頌詞所要求的修辭手段、疊韻和強調。
我不知道國王是否聽懂了,不過他賞賜我一枚銀指環,我至今還藏着。
我瞥見墊子底下一把匕首的刀刃。
他右面是一個象棋棋盤,有百來個格子和一些淩亂的棋子。
&ldquo衛兵把我推到後面。
另一個人站到我的位置上。
他像是調音似的撥弄着琴弦,重複了我想領悟卻未能領悟的那個詞。
有人畢恭畢敬地說:他現在什麼都不想說。
&ldquo我看到那人掉淚。
他一會兒提高、一會兒壓低嗓音,琴聲幾乎沒有變化,單調得仿佛沒完沒了。
我希望吟唱永遠繼續下去,它卻突然停了。
我聽到砰的一聲,吟唱人顯然精疲力竭,豎琴落到了地上。
人們亂哄哄出來,我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