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大會
關燈
小
中
大
他贊同。
他隻要緩緩做個手勢,讨論的題目立刻就改變。
我逐漸發現,他左邊那個紅頭發的人名字很怪,叫特威爾。
我還記得他脆弱的模樣,那是某些身材非常高的人的特點,仿佛他們的高度使他們頭暈,便成了彎腰曲背。
我記得他手裡常常玩弄一個銅的羅盤,有時往桌上一放。
一九一四年底,他在一個愛爾蘭團隊當步兵陣亡。
老是坐在右邊的是前額很低的小夥子,主席的外甥,費爾明·埃古倫。
我不再相信現實主義手法,如果有的話隻是虛假的體裁;我喜歡把我逐漸明白的東西痛痛快快一下子抖摟出來。
首先,我希望讓讀者了解我以前的情況:我是一個卡西爾達的窮孩子,小莊園雇工的兒子,來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突然跻身(我是這樣感覺的)于布宜諾斯艾利斯,并且也許是世界的核心。
已經過了半個世紀,我仍有當初那種眼花缭亂的感覺,這種感覺以後肯定還會有。
事實俱在,我盡量說得簡單一點。
主席堂亞曆山大·格倫科埃是烏拉圭莊園主,他的農莊和巴西接壤。
他父親是阿伯丁人,上世紀中葉到美洲定居。
他帶來一百來本書,我敢肯定,堂亞曆山大一輩子就隻看了這些書。
(我之所以提到這些雜七雜八的、目前都在我手頭的書,是因為其中一本有我故事的根源。
)第一個格倫科埃死後有子女各一,兒子後來就是我們的主席。
女兒和埃古倫家的人結了婚,就是費爾明的媽媽。
堂亞曆山大向往有朝一日當上議員,但是政治領袖們把他拒于烏拉圭代表大會門外。
他好不氣惱,決定創立另一個範圍更廣的代表大會。
他想起在卡萊爾激情的篇章裡讀到過那個崇拜神聖的理念的阿納察西斯·克盧茨的事迹,克盧茨代表三十六個國籍不同的人,以&ldquo人類發言人&rdquo的名義在巴黎一次集會上發表演說。
在他榜樣的啟發下,堂亞曆山大籌劃組織一個代表所有國家、所有人的世界代表大會。
預備會議中心設在加斯咖啡館;開幕式用四年時間籌備,在堂亞曆山大的莊園舉行。
堂亞曆山大同許多烏拉圭人一樣,不擁護阿蒂加斯,但愛布宜諾斯艾利斯,決定代表大會在他的祖國召開。
奇怪的是,原定計劃精确無比地執行了。
起初我們都領取固定的津貼,但是大家熱情很高,費爾南德斯·伊拉拉雖然和我一樣窮,放棄了津貼,大家也這麼做了。
這一措施很有好處,有助于分清良莠;代表人數減少,剩下我們這些忠貞不渝的人。
唯一有報酬的職務是秘書,諾拉·厄夫約德沒有其他收入,工作又極其繁重。
組織包羅全球的機構不是輕易的事。
大量信件電報往返聯系。
秘魯、丹麥、印度斯坦都有來信支持。
有個玻利維亞人來信說,他的國家沒有出海口岸,這種可悲的處境應該列為大會首批讨論的議題。
特威爾聰穎睿智,指出大會牽涉到哲學範疇問題。
籌備一個代表全人類的大會像是确定柏拉圖式原型的數目,而這是數百年來使思想家們一直困惑不解的謎。
他建議不必舍近求遠,堂亞曆山大·格倫科埃可以代表莊園主,還可以代表烏拉圭人、偉大的先驅者、紅胡子的人,以及坐在一張大扶手椅上的人。
諾拉·厄夫約德是挪威人。
她是不是代表女秘書、挪威女人,或者幹脆代表所有美麗的女人?一位工程師是不是足以代表所有的工程師,包括新西蘭的在内? 我記得那時費爾明插嘴了。
&ldquo費裡可以代表外國佬,&rdquo他哈哈一笑說。
堂亞曆山大嚴肅地瞪他一眼,不慌不忙地說: &ldquo費裡先生代表移民們,他們的勞動為國家建設作出貢獻。
&rdquo 費爾明·埃古倫總是和我過不去。
他一人兼有好幾種高傲的身份:烏拉圭人、本地人、吸引所有女人的人、衣着華貴的人、帶有巴斯克血統的人,巴斯克人處于曆史之外,除了擠牛奶,什麼事都不幹。
[2] 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更加深了我們的敵意。
一次會議之後,埃古倫提議去胡甯街逛逛。
我對這個主意不感興趣,但為了免得他取笑,還是同意了。
同去的還有費爾南德斯·伊拉拉。
我們從咖啡館出去時,迎面過來一個彪形大漢。
埃古倫可能有點醉意,推了他一下。
那人擋住我們的去路說: &ldquo誰想過去先得問問我手裡這把匕首。
&rdquo 我還記得幽暗的門廳裡那把匕首的寒光。
埃古倫吓得後退幾步。
我也不知所措,但我的憤恨壓倒了驚吓。
我伸手去摸腰帶,仿佛掏武器的樣子,聲音堅定地說: &ldquo這種事情我們到外面去幹。
&rdquo 陌生人口氣一變: &ldquo我喜歡的就是這種男子漢。
我隻是想掂掂你們的分量,朋友。
&rdquo 這時他笑得很親切。
&ldquo交朋友就得害你破費啦,&rdquo我對他說,一起出了咖啡館。
那個拔刀相見的漢子進了一家妓院。
我後來聽說他名叫塔比亞,或者帕雷德斯[3],或者類似的名字,專愛尋釁鬧事。
伊拉拉一直不動聲色,到了人行道上,他拍拍我的肩膀,贊許說: &ldquo三個人中間有個火槍手。
好樣的,達達尼昂[4]!&rdquo 費爾明·埃古倫由于我目睹了他的怯懦,一直耿耿于懷。
我覺得故事正文僅僅是現在才開始。
前面的篇章隻記錄了偶然性或者命運所要求的條件,以便烘托一件難以置信的事,也許是我生平遇到的最奇怪的事。
堂亞曆山大·格倫科埃始終是策劃的中心,但是我們逐漸不無驚訝地發現真正的主席是特威爾。
這個紅胡子的怪人恭維格倫科埃,甚至恭維費爾明·埃古倫,但恭維的方式十分誇張,以至于顯得像是嘲笑,無損于他的尊嚴。
格倫科埃為他的巨大家産自豪,特威爾摸透了他的脾氣,知道讓他批準一項計劃時隻要暗示說計劃費用很大,就能通過。
我覺得代表大會最初隻有一個空架子,特威爾建議不斷擴充,堂亞曆山大無不同意。
他好像處在一個不斷伸展的圓圈中心,周邊無限擴大,越離越遠。
比如說,他宣稱代表大會不能沒有一批參考用書;在書店工作的尼倫斯坦便經常為我們采購胡斯托·帕塞斯的地圖和各種各樣篇幅浩瀚的百科全書,從普林尼的《自然史》和布維的《通鑒》[5]到那些愉快的迷宮(這是費爾南德斯·伊拉拉的說法),包括法蘭西百科全書派[6]、大不列颠百科派、皮埃爾·拉魯斯[7]、拉爾森、蒙坦納和西蒙編寫的巨著。
我記得我懷着崇敬的心情撫摩一套絹面的中國百科全
他隻要緩緩做個手勢,讨論的題目立刻就改變。
我逐漸發現,他左邊那個紅頭發的人名字很怪,叫特威爾。
我還記得他脆弱的模樣,那是某些身材非常高的人的特點,仿佛他們的高度使他們頭暈,便成了彎腰曲背。
我記得他手裡常常玩弄一個銅的羅盤,有時往桌上一放。
一九一四年底,他在一個愛爾蘭團隊當步兵陣亡。
老是坐在右邊的是前額很低的小夥子,主席的外甥,費爾明·埃古倫。
我不再相信現實主義手法,如果有的話隻是虛假的體裁;我喜歡把我逐漸明白的東西痛痛快快一下子抖摟出來。
首先,我希望讓讀者了解我以前的情況:我是一個卡西爾達的窮孩子,小莊園雇工的兒子,來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突然跻身(我是這樣感覺的)于布宜諾斯艾利斯,并且也許是世界的核心。
已經過了半個世紀,我仍有當初那種眼花缭亂的感覺,這種感覺以後肯定還會有。
事實俱在,我盡量說得簡單一點。
主席堂亞曆山大·格倫科埃是烏拉圭莊園主,他的農莊和巴西接壤。
他父親是阿伯丁人,上世紀中葉到美洲定居。
他帶來一百來本書,我敢肯定,堂亞曆山大一輩子就隻看了這些書。
(我之所以提到這些雜七雜八的、目前都在我手頭的書,是因為其中一本有我故事的根源。
)第一個格倫科埃死後有子女各一,兒子後來就是我們的主席。
女兒和埃古倫家的人結了婚,就是費爾明的媽媽。
堂亞曆山大向往有朝一日當上議員,但是政治領袖們把他拒于烏拉圭代表大會門外。
他好不氣惱,決定創立另一個範圍更廣的代表大會。
他想起在卡萊爾激情的篇章裡讀到過那個崇拜神聖的理念的阿納察西斯·克盧茨的事迹,克盧茨代表三十六個國籍不同的人,以&ldquo人類發言人&rdquo的名義在巴黎一次集會上發表演說。
在他榜樣的啟發下,堂亞曆山大籌劃組織一個代表所有國家、所有人的世界代表大會。
預備會議中心設在加斯咖啡館;開幕式用四年時間籌備,在堂亞曆山大的莊園舉行。
堂亞曆山大同許多烏拉圭人一樣,不擁護阿蒂加斯,但愛布宜諾斯艾利斯,決定代表大會在他的祖國召開。
奇怪的是,原定計劃精确無比地執行了。
起初我們都領取固定的津貼,但是大家熱情很高,費爾南德斯·伊拉拉雖然和我一樣窮,放棄了津貼,大家也這麼做了。
這一措施很有好處,有助于分清良莠;代表人數減少,剩下我們這些忠貞不渝的人。
唯一有報酬的職務是秘書,諾拉·厄夫約德沒有其他收入,工作又極其繁重。
組織包羅全球的機構不是輕易的事。
大量信件電報往返聯系。
秘魯、丹麥、印度斯坦都有來信支持。
有個玻利維亞人來信說,他的國家沒有出海口岸,這種可悲的處境應該列為大會首批讨論的議題。
特威爾聰穎睿智,指出大會牽涉到哲學範疇問題。
籌備一個代表全人類的大會像是确定柏拉圖式原型的數目,而這是數百年來使思想家們一直困惑不解的謎。
他建議不必舍近求遠,堂亞曆山大·格倫科埃可以代表莊園主,還可以代表烏拉圭人、偉大的先驅者、紅胡子的人,以及坐在一張大扶手椅上的人。
諾拉·厄夫約德是挪威人。
她是不是代表女秘書、挪威女人,或者幹脆代表所有美麗的女人?一位工程師是不是足以代表所有的工程師,包括新西蘭的在内? 我記得那時費爾明插嘴了。
&ldquo費裡可以代表外國佬,&rdquo他哈哈一笑說。
堂亞曆山大嚴肅地瞪他一眼,不慌不忙地說: &ldquo費裡先生代表移民們,他們的勞動為國家建設作出貢獻。
&rdquo 費爾明·埃古倫總是和我過不去。
他一人兼有好幾種高傲的身份:烏拉圭人、本地人、吸引所有女人的人、衣着華貴的人、帶有巴斯克血統的人,巴斯克人處于曆史之外,除了擠牛奶,什麼事都不幹。
[2] 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更加深了我們的敵意。
一次會議之後,埃古倫提議去胡甯街逛逛。
我對這個主意不感興趣,但為了免得他取笑,還是同意了。
同去的還有費爾南德斯·伊拉拉。
我們從咖啡館出去時,迎面過來一個彪形大漢。
埃古倫可能有點醉意,推了他一下。
那人擋住我們的去路說: &ldquo誰想過去先得問問我手裡這把匕首。
&rdquo 我還記得幽暗的門廳裡那把匕首的寒光。
埃古倫吓得後退幾步。
我也不知所措,但我的憤恨壓倒了驚吓。
我伸手去摸腰帶,仿佛掏武器的樣子,聲音堅定地說: &ldquo這種事情我們到外面去幹。
&rdquo 陌生人口氣一變: &ldquo我喜歡的就是這種男子漢。
我隻是想掂掂你們的分量,朋友。
&rdquo 這時他笑得很親切。
&ldquo交朋友就得害你破費啦,&rdquo我對他說,一起出了咖啡館。
那個拔刀相見的漢子進了一家妓院。
我後來聽說他名叫塔比亞,或者帕雷德斯[3],或者類似的名字,專愛尋釁鬧事。
伊拉拉一直不動聲色,到了人行道上,他拍拍我的肩膀,贊許說: &ldquo三個人中間有個火槍手。
好樣的,達達尼昂[4]!&rdquo 費爾明·埃古倫由于我目睹了他的怯懦,一直耿耿于懷。
我覺得故事正文僅僅是現在才開始。
前面的篇章隻記錄了偶然性或者命運所要求的條件,以便烘托一件難以置信的事,也許是我生平遇到的最奇怪的事。
堂亞曆山大·格倫科埃始終是策劃的中心,但是我們逐漸不無驚訝地發現真正的主席是特威爾。
這個紅胡子的怪人恭維格倫科埃,甚至恭維費爾明·埃古倫,但恭維的方式十分誇張,以至于顯得像是嘲笑,無損于他的尊嚴。
格倫科埃為他的巨大家産自豪,特威爾摸透了他的脾氣,知道讓他批準一項計劃時隻要暗示說計劃費用很大,就能通過。
我覺得代表大會最初隻有一個空架子,特威爾建議不斷擴充,堂亞曆山大無不同意。
他好像處在一個不斷伸展的圓圈中心,周邊無限擴大,越離越遠。
比如說,他宣稱代表大會不能沒有一批參考用書;在書店工作的尼倫斯坦便經常為我們采購胡斯托·帕塞斯的地圖和各種各樣篇幅浩瀚的百科全書,從普林尼的《自然史》和布維的《通鑒》[5]到那些愉快的迷宮(這是費爾南德斯·伊拉拉的說法),包括法蘭西百科全書派[6]、大不列颠百科派、皮埃爾·拉魯斯[7]、拉爾森、蒙坦納和西蒙編寫的巨著。
我記得我懷着崇敬的心情撫摩一套絹面的中國百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