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資本主義的壟斷和銀行。資本向金融資本的轉化

關燈
實上,英國的情況部分地就是這樣。

    那裡,儲蓄銀行隻提供流通信用,所以存款利息降至最低限額。

    因此,通過購買股票,存款不斷地流向産業投資領域。

    在産業銀行和儲蓄銀行結合在一起的條件下由銀行所做的事情,這裡由公衆直接來做了。

    對于公衆來說,結果是相同的,因為他們無論在哪種情況下都沒有得到創業利潤。

    但是,對于産業來說,這意味着對銀行資本的依賴性在英國比在德國要小。

     因此,産業對銀行的依賴,是财産關系的結果。

    産業資本的一個不斷增長的部分不屬于使用它的産業資本家了。

    他們隻有通過代表同他們相對立的所有者的銀行,才能獲得對資本的支配。

    另一方面,銀行也不得不把它們資本的一個不斷增長的部分固定在産業之中。

    因此,銀行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變為産業資本家。

    我把通過這種途徑實際轉化為産業資本的銀行資本,即貨币形式的資本,稱為金融資本。

    對于所有者來說,它總是保持貨币的形式;它由所有者以貨币資本、生息資本的形式投放出去,并總是能以貨币形式收回。

    但是,實際上,這種投入銀行的資本的最大部分,被轉化為産業資本、生産資本(生産資料和勞動力),并在生産過程中固定下來。

    用于産業的資本的越來越大的部分是金融資本,即歸銀行支配的和由産業資本家使用的資本。

     金融資本随着股份公司的發展而發展,并随着産業的壟斷化而達到它的頂點。

    産業收益獲得了更為可靠和經常的性質,因而銀行資本投于産業的可能性越來越擴大了。

    但是,銀行支配銀行資本,銀行股票多數的持有者統治銀行。

    很清楚,随着财産的日益集中,控制銀行的虛拟資本的所有者與控制産業的資本所有者,越來越合而為一。

    如我們已經看到的,當大銀行愈益獲得對虛拟資本的支配權時,更是如此。

     我們看到了産業怎樣日益依賴于銀行資本,但這根本不意味着工業巨頭也依賴于銀行巨頭。

    毋甯說,正像資本本身在其發展的最高階段上變為金融資本一樣,資本巨頭、金融資本家也合于一身,越來越以支配銀行資本的形式支配整個國民資本。

    個人聯合在這裡也起重要的作用。

     随着卡特爾化和托拉斯化,金融資本達到了它的權力的頂峰,而商業資本卻經曆了最嚴重的衰落。

    資本主義的循環完成了。

    在資本主義發展的初期階段,作為高利貸資本和商業資本的貨币資本,對資本積累和手工業生産向資本主義生産的轉變,曾發揮過重大的作用。

    但是後來,&ldquo生産&rdquo資本家,即謀求利潤的資本家,也就是産業資本家和商業資本家,開始反抗謀求利息的資本家。

     高利貸資本從屬于産業資本。

    作為貨币經營資本,它執行貨币的職能;否則,産業資本家和商業資本家在他們的商品發生形态變化時,必須自己執行這種職能。

    作為銀行資本,它在生産資本家之間開展信用業務。

    資本的動員和信用的不斷擴大,逐漸引起貨币資本家地位的徹底變化。

    銀行的權力增大,它們變成了産業的創立者以及最後變成産業的統治者。

    它們作為金融資本掠奪産業利潤,就像以前古老的高利貸者以自己利息形式掠奪農民的收益和地主的地租一樣。

    黑格爾派會說這是否定之否定:銀行資本是對高利貸資本的否定,而銀行資本自身又被金融資本所否定。

    後者是高利貸資本和銀行資本的綜合;在一個無限高的經濟發展階段上,它占有社會生産的成果。

     然而,商業資本的發展,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産業的發展逐漸把它從在工場手工業時期占據的對生産的統治地位上排擠下來。

    這種衰退是确定不移的。

    金融資本的發展絕對地和相對地降低了商人的重要性,把過去如此傲慢的商人變為被金融資本壟斷的産業的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