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谷川君和我

關燈
眼鏡,看到我在這裡便和我攀談起來。

    我仍然記得,我們兩個人等于全光着身子。

    不過長谷川君風采依舊,和同我初次見面就談俄羅斯政黨那時的情況毫無變化,依舊是慢慢地說話。

    這情況和赤着身子的現實很不相稱。

    他根本不把這當回事,喋喋不休地談他的頭如何糟糕。

    因為去年有一次猝然摔倒,在稻田邊上歇了好半天。

    他說,現在好些了。

    &ldquo好,還得實行謝絕來客吧?&rdquo他聽了隻是&ldquo啊&hellip&hellip&rdquo了一聲。

    &ldquo那就暫時先别去澡堂了!&rdquo我這樣和他告了别。

     當年秋天我從西片町搬到早稻田。

    由于遷居,我和長谷川君更不容易見面了。

    他的小說《面影》出版時,我便及時買來讀了,我很感動。

    (從某種意義上說,直到今天我仍舊感動。

    隻是我不能說明這裡所說的某種意義,是非常遺憾的。

    不過,主要不是以評論該作品為主而寫的,所以隻好不說吧。

    )于是我寫了信,從早稻田寄到西片町,表達了我的贊美之詞。

    實際上他的腦病令人不勝同情之至,所以我隻好幹幹這多此一舉的事。

    他從來沒有以文學家自居過,這是我做夢也沒想到的,所以,作為他的同行、同事,我的話對他一定有所慰藉,是否有此效果,反正我是如此自我陶醉的。

    從他一向恥于當個文人的觀點來看,這封信也許确實多此一舉。

    回信是一張明信片。

    寫的話很簡單:謝謝,待有機會面談,&hellip&hellip那時如何如何,等等。

    令人吃驚的是,《面影》那樣細緻的文筆,此處絲毫不見了。

    這個時候我才開始知道長谷川文筆的風韻,但是《面影》并沒有成為一種文體。

     從這以後我們又斷了來往,再次相逢的機會是大緻内定他去俄羅斯之後不久。

    大阪的烏居君請長谷川君和我吃午飯。

    地點在神田川。

    我記得,我們在旅館碰頭時,商量在這裡吃吧在那裡吃吧,在這個過程中他總是提出吃什麼的問題。

    他還問我,中華亭這幾個字怎麼寫。

    在神田川吃飯的時候他談到去滿洲旅行的事,當時他被俄羅斯人抓住關進班房。

    接着又談了現今俄羅斯文壇不斷的變化以及它的趨勢,知名度高的文學家姓名(他談到很多人,但是我一個也不知道),此外還談了日本的小說銷路很差,到了俄國之後譯一些日本短篇小說的希望等等,總之,談了很多。

    最後,他說想設宴招待來日的丹欽柯(3),請我們務必作陪。

    最後,他說他不在的時候,請我替他照顧一下物集的女兒。

    這樣,飯後就分手了。

     和他見最後一面是出發之前的幾天他來辭行的時候。

    長谷川君到我家來,這是頭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他走進客廳,看了看屋子,然後說,我覺得好像進了廟一般。

    隻是專為辭行前來,似乎也沒有别的什麼話可說,隻是再次提出請我費心當作入室弟子一般照顧好物集的姑娘,以及對于此刻仍在北國的某人給以關心等等便回去了。

     隔了一天我去答禮的時候,他不在家,沒有見到。

    動身的那天我沒有去送行。

    從此以後我就再也沒有見到他。

    他在莫斯科的時候隻寄過一張明信片來。

    那上面也訴了一通苦,說那裡的冷實在受不了。

    我看看那張明信片,不勝同情之中也覺得有些可笑。

    因為我覺得不管怎麼說也不會冷到把人凍死的程度吧?但是他把它看成足以凍死人的程度。

    長谷君終于死了。

    長谷川君不了解我,我呢,還沒等到了解他,他就去世了。

    他在世的時候,我和他交往也許僅僅止于那個程度,或者說不定我們之間一定會有相處得更加親密的機會。

    我隻能把以上所說的長谷川君當作我記憶中的長谷川君,當作遙遠的朋友,除此之外别無辦法。

    他托付我照顧的物集的女兒我常常看到她,至于那位北國之人卻從來沒有聯系上。

     &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 (1)即長谷川辰之助,他的筆名為&ldquo二葉亭四迷&rdquo。

    代表作有《面影》、《浮雲》、《平凡》等。

    1904年入大阪每日新聞。

    1908年去俄,任該報駐俄特派員。

    翌年因病回國,不幸死于返國的船上。

     (2)指入朝日新聞社任記者。

     (3)涅米羅維奇·丹欽柯(1858&mdash1936),俄羅斯劇作家、導演。

    代表作有《最後的意志》等13部。

    後來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創立莫斯科藝術劇院,功績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