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格先生
關燈
小
中
大
克雷格先生像燕子一樣築巢于四樓。
站在鋪路石處仰頭望去,連窗戶也看不見。
從下往上一蹬一蹬地走上去,等感到大腿有點酸的時候,才好不容易到達先生的門口。
說到門,隻是不足三尺寬的門闆,扉上耷拉着一個黃銅門環而已。
在門前歇歇腳,用這個門環的下端撞了撞門闆,門就從裡邊給打開了。
開門的總是女人。
可能因為近視眼的緣故,她戴着眼鏡,看到我很吃了一驚。
她年齡有五十出頭,該是生活上很有經驗的了,可是依舊吃驚。
因為吃驚把眼睛張得很大,所以每次都不好意思敲門。
進了屋子之後女的就不再露面了,當然她總是立刻把我讓進旁邊的客廳&mdash&mdash起初我沒想到那是客廳,因為沒有任何裝修。
有兩個窗戶,這裡隻是擺着很多書。
克雷格先生一般情況下總是在這間屋子裡工作。
他看到我進來之後一定是&ldquo啊&rdquo地一聲伸過手來。
一伸手就表示要和我握手,但是,這握手是我握他的手,他卻從來沒握過我的手。
我可不是誠心誠意要和他握,所以此刻總是想,幹脆免了該多好,不過他依舊&ldquo啊&rdquo地一聲伸過汗毛茸茸、滿是皺紋、照例消極應酬的那隻手。
這習慣的确令人莫名其妙。
這個手的所有者就是我要求教的老師。
起初見他的時候曾問過他報酬該付多少,他望着窗外說:&ldquo要說嘛,一次七先令吧,如果多啦,再少算點也行。
&rdquo這樣,就按一次七先令,月底一次付清,不過有時候老師這邊突然催促及早結賬。
這時他就說:&ldquo喂,有點兒花銷,你把賬付了好不?&rdquo當我從褲子口袋掏出金币爽爽快快&ldquo嘿&rdquo地一聲遞給他時,老師一定說:&ldquo啊,可對不起啦!&rdquo接了過去,同時攤開那消極的手掌看看,然後就收進褲子口袋裡。
讓我為難的是老師決不找給我餘額。
把餘額打進下月,到了下一周他又催賬,說是他要買書,催着交。
老師是愛爾蘭人,他的話相當難懂。
一着急就像東京人跟薩摩(1)人吵架時候一個樣更難懂了。
因為他是個很愛着急的人,麻煩事一來我就把運氣交給天,隻好看着這位老師的臉了。
他的臉也很不尋常。
因為是西洋人鼻子自然高,但它是分段的高,肉也過于厚,一看到這種鼻子,決不會有好感。
不過,另一方面也使得人有野趣之感。
至于胡子,是令人為之遺憾的黑白亂生。
有一次在面包店街上碰到他,我覺得他就跟忘了拿鞭子的馬車夫一模一樣。
我從來沒有看見過老先生穿白色襯衫或者有白領的襯衫。
他老是穿着帶條紋的法蘭絨襯衣,穿一雙窩窩囊囊的高腰靴子,把腳伸到爐子裡去,然後是常常敲打着他那短腿膝蓋,這時我才注意到,老先生消瘦的手上戴着金戒指呢。
他有的時候摩挲大腿代替敲打膝蓋來給我上課。
究竟教給我什麼還不知道。
說得壞些,簡直就是胡來。
往好裡說,就是文學上的座談,現在細想起來,一次七先令還要求講授完整的、正規的課程,實際上是辦不到的,所以,這事不怪老師,對此不滿的自己,那才夠混帳的呢。
當然,老師的腦袋也正如他的胡子所代表的一個樣,确實雜亂無章,講課的報酬不提高,并不要求講課質量的提高也許是對的。
老師的拿手戲是詩。
他讀詩的時候,從臉到肩就像暖氣流一樣微微振動。
我不誇大,确确實實是振動。
但是,他不是讀給我聽的,而是自己讀給自己欣賞,耽誤時間,吃虧的是我。
有一天,我把斯溫伯恩(2)《日出前的歌》帶去,他說:&ldquo給老師看看!&rdquo他讀了兩三行立刻就把書放在膝上,特意摘下夾鼻眼鏡,直說:&ldquo這可不行,這可不行,斯溫伯恩也老到寫這種東西的時候啦!&rdquo言下不勝感慨之意。
我想讀一讀斯溫伯恩的《阿塔蘭特在卡呂冬》就是這個時候萌發的念頭。
老師把我當成孩子了。
他常常問我一些愚不可及的問題:你知道這事麼?你曉得那個問題麼?可是過不多久他又想起了重大問題,把我當成他的同輩人看待。
有一天他在我面前讀華特森的詩,問我:有人認為這詩和
站在鋪路石處仰頭望去,連窗戶也看不見。
從下往上一蹬一蹬地走上去,等感到大腿有點酸的時候,才好不容易到達先生的門口。
說到門,隻是不足三尺寬的門闆,扉上耷拉着一個黃銅門環而已。
在門前歇歇腳,用這個門環的下端撞了撞門闆,門就從裡邊給打開了。
開門的總是女人。
可能因為近視眼的緣故,她戴着眼鏡,看到我很吃了一驚。
她年齡有五十出頭,該是生活上很有經驗的了,可是依舊吃驚。
因為吃驚把眼睛張得很大,所以每次都不好意思敲門。
進了屋子之後女的就不再露面了,當然她總是立刻把我讓進旁邊的客廳&mdash&mdash起初我沒想到那是客廳,因為沒有任何裝修。
有兩個窗戶,這裡隻是擺着很多書。
克雷格先生一般情況下總是在這間屋子裡工作。
他看到我進來之後一定是&ldquo啊&rdquo地一聲伸過手來。
一伸手就表示要和我握手,但是,這握手是我握他的手,他卻從來沒握過我的手。
我可不是誠心誠意要和他握,所以此刻總是想,幹脆免了該多好,不過他依舊&ldquo啊&rdquo地一聲伸過汗毛茸茸、滿是皺紋、照例消極應酬的那隻手。
這習慣的确令人莫名其妙。
這個手的所有者就是我要求教的老師。
起初見他的時候曾問過他報酬該付多少,他望着窗外說:&ldquo要說嘛,一次七先令吧,如果多啦,再少算點也行。
&rdquo這樣,就按一次七先令,月底一次付清,不過有時候老師這邊突然催促及早結賬。
這時他就說:&ldquo喂,有點兒花銷,你把賬付了好不?&rdquo當我從褲子口袋掏出金币爽爽快快&ldquo嘿&rdquo地一聲遞給他時,老師一定說:&ldquo啊,可對不起啦!&rdquo接了過去,同時攤開那消極的手掌看看,然後就收進褲子口袋裡。
讓我為難的是老師決不找給我餘額。
把餘額打進下月,到了下一周他又催賬,說是他要買書,催着交。
老師是愛爾蘭人,他的話相當難懂。
一着急就像東京人跟薩摩(1)人吵架時候一個樣更難懂了。
因為他是個很愛着急的人,麻煩事一來我就把運氣交給天,隻好看着這位老師的臉了。
他的臉也很不尋常。
因為是西洋人鼻子自然高,但它是分段的高,肉也過于厚,一看到這種鼻子,決不會有好感。
不過,另一方面也使得人有野趣之感。
至于胡子,是令人為之遺憾的黑白亂生。
有一次在面包店街上碰到他,我覺得他就跟忘了拿鞭子的馬車夫一模一樣。
我從來沒有看見過老先生穿白色襯衫或者有白領的襯衫。
他老是穿着帶條紋的法蘭絨襯衣,穿一雙窩窩囊囊的高腰靴子,把腳伸到爐子裡去,然後是常常敲打着他那短腿膝蓋,這時我才注意到,老先生消瘦的手上戴着金戒指呢。
他有的時候摩挲大腿代替敲打膝蓋來給我上課。
究竟教給我什麼還不知道。
說得壞些,簡直就是胡來。
往好裡說,就是文學上的座談,現在細想起來,一次七先令還要求講授完整的、正規的課程,實際上是辦不到的,所以,這事不怪老師,對此不滿的自己,那才夠混帳的呢。
當然,老師的腦袋也正如他的胡子所代表的一個樣,确實雜亂無章,講課的報酬不提高,并不要求講課質量的提高也許是對的。
老師的拿手戲是詩。
他讀詩的時候,從臉到肩就像暖氣流一樣微微振動。
我不誇大,确确實實是振動。
但是,他不是讀給我聽的,而是自己讀給自己欣賞,耽誤時間,吃虧的是我。
有一天,我把斯溫伯恩(2)《日出前的歌》帶去,他說:&ldquo給老師看看!&rdquo他讀了兩三行立刻就把書放在膝上,特意摘下夾鼻眼鏡,直說:&ldquo這可不行,這可不行,斯溫伯恩也老到寫這種東西的時候啦!&rdquo言下不勝感慨之意。
我想讀一讀斯溫伯恩的《阿塔蘭特在卡呂冬》就是這個時候萌發的念頭。
老師把我當成孩子了。
他常常問我一些愚不可及的問題:你知道這事麼?你曉得那個問題麼?可是過不多久他又想起了重大問題,把我當成他的同輩人看待。
有一天他在我面前讀華特森的詩,問我:有人認為這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