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種種(節錄)
關燈
小
中
大
性必在其中,如心生,性必滅,如性滅則性必生&rdquo,如此這般令人難懂的、佶屈聱牙的漢文占了大半頁。
那時候,我對于抓着自來水筆端沾着墨水寫字,感到相當别扭。
這樣做實際上比健康人一隻手拿着六尺橡木棒舞弄還要費力氣。
即使那麼嚴重衰弱的時候,心裡仍有特意寫這麼艱深句子的精力,現在回想起來也是挺愉快的。
想起兒童時代去聖堂圖書館,拼命地摹寫荻生徂徕(3)的《蘐園十筆》的往昔年代,就仿佛有了一生一次的心情。
正如從前我的作品除了模仿以外根本沒有什麼意義一樣,病後我的作品也差不多一樣沒有意義。
然而,在那無意義之處我找到一種價值因而為此高興。
向人們提長生之道的《列仙傳》,在說不定難以長生的心緒之下,之所以使病後的我如此這般心悅誠服地受它擺布,對于我來說完全出于偶然,也是未必能再遇的奇緣。
法國老畫家阿爾匹尼已經是九十一二高齡的人了,但是看起來他仍然有一般人那股力氣。
當時出版的雜志上,十分醒目的木炭畫就發表了十種。
《國朝六家詩鈔》的卷首有沈德潛寫的序,那上面寫的&ldquo乾隆丁亥夏五月沈德潛書&rdquo表明,此時的沈德潛是九十有五。
他特意把年齡寫上了。
長生是不言而喻的好事。
既長生又像這兩個人一樣腦子還中用,那就更可喜可賀了。
剛過不惑之年就要死去活來幸而得救的我,從此以後能活到什麼時候,這是根本無法得知的。
細想起來,人活于世,如果多活一天,這一天就很好。
多活兩天,這兩天就更好。
而且如果他的腦袋還好使,那就應該說很難得的了。
海澤(4),據說還陽過兩次。
一次是請他的朋友寫好了悼詩,他卻活過來了。
當時我也從某報紙上讀到他逝世的消息。
他卻沒死。
我是讀着《列仙傳》,盡力重複着兒童時代的那種天真無邪而活到現在。
僅僅這一點,就使體質素來軟弱的我感到非常幸福。
最近收到一位素不相識的人寫給我的問候信,信上說,先生千萬别死。
我為了能讀《列仙傳》一直活到如今,并且為此高興,同時也為給我以同情的青年而活下去高興不已。
七 沃德(5)在他所著的《社會學》一書的書名前,特意冠以&ldquo力學的&rdquo(dynamic)這一形容詞。
我以為作者特意預先告訴讀者,這不是普通的社會學,而是從力學角度論述的。
但是,俄羅斯翻譯家把它翻譯成俄文之後,俄國當局立刻宣布禁止出售此書。
著者不相信會有這等事,就向在俄國的朋友打聽。
朋友回信說,他自己也不知究竟為什麼,恐怕是标題上的&ldquo力學的&rdquo幾個字和&ldquo社會學&rdquo聯系在一起了,所以當局立刻想到(dynamite)和社會學,害怕炸藥和社會主義有什麼關系便立刻粗暴地決定不準出版了。
這回不是俄羅斯當局,我就是曾經對&ldquo力學的&rdquo這個詞花費了不少注意力的人之一。
一般學者從一開始就不注意這個詞,好像沒有動作的死東西一般,研究手頭大量的研究材料,不僅若無其事而又常常看不夠似地看着它。
而和自己有密切關系的文藝上的議論特别容易陷于這種弊病,而且我正在陷進去,對此我表示遺憾并予以批判。
所以,為了參考,真想把這個曾被俄羅斯當局深感恐怖的力學的社會學(Sociology)好好地讀一遍。
實際這等于自白自我之恥,很不體面。
然而這決不是新書,從裝幀的規格來說,和業已出版的斯賓塞的綜合哲學相仿,古色古香。
但是,它也是一部厚得怕人的著作,分上下兩卷,足有一千五百頁的大厚書,所以,不用說四五天,就是一周也讀不完。
于是我想,萬不得已等以後有機會再讀,便把它收進書櫃,後來突然想起,因為對小說失掉了興趣,讀讀這類讀物大概比較合适,于是就從家裡拿來,結果是在醫院裡開始了研究《力學的社會學》。
但是,讀起來之後發覺,這是一部前言性文章太長的書。
而且,一談到重要的社會學,卻顯得相當的不完備,本來應該占主要部分的所謂力學,實在是粗糙得令人不敢相信它的可靠性。
現在仍對沃德的著作給以批判,那不是我的目的,隻是順便這樣提一提而已。
我隻是想着:現在會出現真正力學的社會學了吧?現在會出現高潮式的力學的社會學了吧?懷着始終信賴著者的心情,終于讀完這部一千五百頁大書的最後一頁,當任何篇章始終也沒有出現值得期待的東西時,就像哈雷彗星應該以其彗尾包圍地球的當天,實際上沒有任何變化,就和太平無事地過了這一天的心情一模一樣。
不過,在這條路上實在不能不心有旁骛,正因為這個關系才感到多趣多樣而覺得很有意思。
當翻到宇宙創造論這個嚴肅的标題時,不由得喚醒了我從前上學時的老師講授的星雲說的記憶,不由得臉上浮現微笑。
同時也不由得想起了許多往事。
自己現在從危險的病中好不容易開始恢複過來,當然因此感到非常幸運而高興。
在逐漸康複的過程中,也就不能不為業已去世的知名人士惋惜,因而由衷地希望他們多活些日子。
因此,對于那些關照過自己的人,比如妻子、醫生、護士以及其他的年輕人們,懷有感激之情。
對自己曾關照過的朋友,前來探病的衆多人們,也感激不已。
因此也深信,正是這些地方恰好才使人相信這裡潛藏着人間本色的東西。
它的證據就是,這些地方使人深刻地、強烈地、愉快地、飽滿地體會到人生意義。
然而這是人的相互關系。
好,即使我們不把自己看作宇宙本位,但是除了現在的我們以外,沒有誰把頭伸出來看看世界周圍的情況,而是急急于内部争鬥。
經過三代的整個生物進化論,特别是由于物理的原因,以無情無意地力圖發展的太陽系曆史為基礎,隻要稍加考慮軟弱無力地營生于此間的人類,就不能不注意到,像我們這樣的一喜一憂,甚至于會使你想說這事實上是毫無意義的。
經過難以計數的星辰,開始凝固的地球表面得到熱力而熔解,依舊膨脹變形為瓦斯。
與此同時,其他的天體也受到同樣的革命,直到今天之前一直分離運行的軌道和軌道之間被填充得沒有縫隙的時候,現在很有秩序的太陽系,大概就失掉了日月星辰的區别,像一團大火雲那樣燦爛地盤旋吧?更進一步逆向思維這個星雲失掉熱量而收縮,收縮的同時在旋轉,邊旋轉行進邊把外部的邊甩掉的情況,得出的結論必然是海、陸、空氣井然有序的我們從前的地球,不過是一團燃燒的瓦斯而已。
從今天追溯上去,把科學的法則與難以想象的遠古拉扯在一起,那麼,一絲不亂的普遍真理必然表明,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一定不錯,但是,這山、這水、這空氣和全仗太陽的存在而生息的我們人類的命運,是我們應該生存下來的條件剛剛具備的瞬時之間&mdash&mdash不過是從必須展開永劫的宇宙曆史的長度來看的瞬時之間&mdash&mdash而已,與其說那是虛幻無常,也許說成偶然的生命更準确。
我們的一生隻是以人為對手而生活的。
為了活着而用的空氣,那是當然有的,這是從來沒有人想過的事。
如果究其根源,似乎無非是源于這樣的觀點:我們既然生下來,沒有空氣是絕對不行的。
正因為有了空氣人才能生存下來,老實說,空氣并不是為了人的生存而存在的,而是有了空氣才存在人。
即使現在,如果這空氣的成分多少發生變化&mdash&mdash地球的曆史已經使人類開始思考這種變化&mdash&mdash活性氧和地上的固體物結合逐漸減少下去,如果炭素被植物吸收而運送到黑煤層,就像月球表面一個樣。
如果我們的世界也徹底冷卻了,那麼,我們就必定全部死亡。
我也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慶祝自己活到今天,哀悼遠逝的人們,懷念朋友憎惡敵人,也未必能夠甘于活動範圍之内的生活而洋洋得意過日子。
再進一步通過動物植物觀察這些進化曆史的時候,人類必然自我滿足地以為自己已經百尺竿頭達到頂端,但沒有料到突然跌下來。
正如預兆不祥的黑船(6)駛來才知道,日本并非神國;再往上追溯,正如天動說被打破,被迫不得不理解地球并非宇宙中心的事實的時候,同這些相比較,這才知道進化論,想象到星雲說的現代的我們這些人,正在嘗苦果。
為了保存種類,對于單個的消亡概不計較,這是進化論的原則。
按學者的例證,據說一條鳕魚每年産卵等于一百萬條魚。
牡蛎多達二百萬,超過鳕魚一倍。
其中能成魚的不過幾條而已。
大自然在經濟上是最大的浪費者,道義上也是殘酷的父母。
人的生死也是如此,如果對以人為本位的我們這些人來說,這肯定是大事,然而暫時換一下立場,如果以自己站在自然立場的情緒觀察,那就隻能是理所當然的趨勢,這裡絲毫也沒有可喜或者可悲的道理吧。
這樣想的時候,我很膽怯,又覺得非常無聊。
于是特意為了換一換這種情緒,想着最近逝去的大家夫人的事,同時也寫了步夫人韻的俳句: 菊花多妍麗 何不盡投你棺中 相伴芳魂去 八 從難忘的八月二十四日到來之前的兩周左右開始,我就生病了。
我苦于屋前不斷來來往往的來溫泉治病的客人看到我,即使天氣悶熱我也一天到晚關着廊上的拉窗。
老太太不嫌煩,每天三次拿着菜單前來問我訂什麼菜,盡管我隻訂兩三樣可能合我口味的,但是我一看到小飯桌上擺的碗碟,就生出不知來自何處的反感,根本不想拿起筷子了。
就在這時,飽嗝也接着來了。
開始吐的是煎藥的黃黑色的水。
吐了以後就舒服些,所以有些東西也吐出來了。
但是吐出東西之後的高興情緒還沒有完,立刻又覺得留在胃裡的東西沉重,痛苦到難以忍受的程度,又吐了。
吐的東西大多是水。
顔色也漸漸變化,最後成了青綠色的液體。
甚至在連一個飯粒都不敢送進胃裡的百倍小心的情況下,突然之間又從食道流出來了。
青色的東西又變色了。
開頭好像熊膽融化成的水,黑黑的濃汁,裝了滿滿的一琺琅盆。
醫生皺着眉頭忠告說:這樣的東西也出來的話,現在就應該安安靜靜地回東京才好。
我指着盆裡問醫生:我吐出的是什麼?醫生一副不感興趣的面孔說:是血。
但是我看到這黑東西不可能是血。
結果又吐了。
這時,熊膽顔色的東西稍帶紅色,從咽喉出來的時候有股腥臭,直沖鼻子,我按着胸部連說是血是血。
玄耳君吃了一驚,他要求森成先生派坂元君特意趕到修善寺來,用長途電話把這消息傳達給胃腸病院,從那裡又立刻轉到報社。
從分館趕來的東洋城站在我的枕邊說,今天通知我,醫生和報社職員今天從東京趕來的消息,這時我自己有得救的感覺。
這時候的我,幾乎沒有像個人一樣有着複雜生命而依舊活着。
除了痛苦之外,什麼事也裝不下似的,帶着一個激烈活動的胸部,一天到晚苦惱萬分。
印下了四十多年經驗的我的頭腦,仿佛隻能一秒一秒地把這痛苦深深地印下來而已。
所以我的全部意識内容隻有胸悶,肚臍上方三寸附近日夜不停地跑來跑去串着疼。
我一天從早到晚隻想,趁早把這一塊切下去。
不然,把這可怕的單調意識趁早打發到别處去。
還有,如果可能,真想這樣冒犯睡魔,躺倒睡一個星期,然後以從容不迫的心情,在爽快的秋日陽光之下痛快地睜開眼睛。
最好是不坐火車不讓它搖動,也不坐别的車,潇灑地回到東京,進入胃腸醫院的病房,迎面朝天地躺在那裡。
森成先生來了之後我這痛苦也絲毫未減。
胸腔裡好像有個棒子在攪動。
還有,胃裡仿佛有大的波浪劃出的波紋漾向前方,那難以言喻的心情實在受不住,躺下坐起,坐起躺下,森成先生告訴我吐一吐看,于是腥臭的東西從咽喉深部往外傾瀉進盆裡。
即使森成先生幫忙消除這種痛苦的時候,每動彈一次都要打腥臭飽嗝,而且直沖鼻子。
血是不斷地向腸裡流動。
和這種煩悶比較起來,難忘的二十四日發生的事以後我居然活下來了,我不知道用什麼辦法找到安住之地靜養下來。
當我以後知道那個平靜的日子就是自己一生中最可怕最危險的日子的時候。
我寫了如下的詩: 圓覺曾參棒喝禅 瞎兒何處觸機緣 青山不拒庸人骨 回首九原月在天 九 我想把難忘的二十四日發生的事寫下來,但是一攤開稿紙,不知為什麼,又沒有心思寫下去了,所以就把記憶颠倒過來,往回倒着走。
從離開東京那一刻開始,我的咽喉就疼得厲害。
東洋城本來是應該一起來的,因為他誤了火車,所以他的電報我是在火車上接到的。
按他的意見在禦殿場等了他一個鐘頭,在這個時間裡,我為了用那張不再用的火車票辦理退款手續而去了站長室。
在這裡看到一個腰圍好幾尺的大塊頭西洋人坐在椅子上,不停地看着明信片的正面,正在辨認什麼。
我對站長講了我的要求,同時也難禁在沒想到的地方看到沒想到的人這種好奇心油然而生。
這時那大漢突然站起來,我問他,您能說英語嗎?他用那嘶啞的嗓音說了聲&ldquo可以&rdquo。
随後他說想去京都,請告訴我坐哪趟車合适。
非常簡單的問題,如果是平常,寒暄之間就告訴他了,可是此刻的我卻幾乎失掉聲量,說話很困難。
本來是有話可說的,但是說什麼呢?那要說的話通過咽喉的時候,就像一千條繩子摩擦咽喉一般,從嘴裡出來的時候,完全失掉光澤,幾乎沒用。
我借助于通曉英語的車站站員,終于把這個大漢送上了開往京都的火車,想起當時的不愉快,至今難忘。
到達修善寺之後咽喉一直不好。
從醫生那裡拿藥,使用東洋城給我親手配制的含漱劑,僥幸地能說出日常的話了。
當時的修善寺裡,北白川殿下正在那裡。
東洋城始終忙于那方面的工作,即使他住在和我這裡隻有百米之隔的菊屋分館,也不容易到我住處來。
等他把該幹的事全收拾完,已經過了晚十點,這時才站在蚊帳前說幾句話安慰我,這已經是常事了。
事情發生在這樣的晚上,還是發生在白天呢?已經記不清了,那次像往常一樣見了面,東洋城突然對我說,殿下提出要求,想請你給他講些什麼。
當我聽到這個出乎意料的要求時,我相當吃驚。
但是,連自己都聽不見自己說什麼,發出自己都不願意聽的聲音,自然就沒有為殿下講話的勇氣了。
而且禮服褂子禮服裙都不在手頭。
此外,像我這樣沒勳位的人,妄自尊大,在高貴的殿下面前露面,這是不妥當的,這一點我首先就不知道。
實際上我還擔心這是不是出于東洋城獨斷專行,幹出這概無先例的事。
所以我記得很清楚,我并沒有明确表示同意這件事。
我的痛苦從咽喉轉到胃之後不久,東洋城身在故鄉的母親患病,他為了探望母親,和代替他的人辦妥交接,首先回了東京。
殿下沒過多久也走了。
等難忘的二十四日到來的時候,東洋城在關于我的情況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又從東海道乘火車西下。
那時,他利用四五分鐘的停車時間,特意從三島寄給我一封信。
那封信我遺失在路上了,自然沒有帶回旅舍。
原來那是東洋城告假回東京的時候,殿下對于我的病依舊挂念,對他說:如果沒有相逢的機會,就請他多多保重。
話說得情深懇切,他那封信就是把殿下的話特意轉告病中的我。
我的咽喉病已經痊愈,胃的痛苦已消,現在的我,對殿下必須謹緻感謝之忱。
必須祈願殿下健康。
十 雨不住地下。
我看了幾天那長在後山絕壁上頭朝下、閃着寒光的水管竹,在沉悶的屋子裡呻吟着度過一天天的光陰。
人在沉沉睡下的時候才受到夢的襲擊,在距離欄杆六尺多地方的流水聲,被風雨之聲遮擋得一點也聽不見。
在這期間,不知從什麼地方傳來&ldquo水要來了&rdquo,&ldquo水出來了&rdquo的喊聲。
名叫阿仙的那個女仆過來說,昨天晚上桂河漲水,門前那幢小房子的人把行李基本打好,希望暫時寄存在我們這裡。
順便還說了某處的住家全給沖走了,後來他家的寶物又從什麼地方挖出來了。
這姑娘出生在伊東,有個毛病是大嗓門,站在水邊或田地裡叫人,聲音很大,是個粗枝大葉的女孩子。
在被雨封鎖的山間旅社裡,聽這種分不出真假仿佛古老的故事的時候,也就有了孩子時代的感覺,不由得有了被古色古香的氣氛包容了的意識。
而且,房屋被沖走的人家在何處?他家的寶物是在什麼地方挖出來的?本來這些說不清道不明的事物,向來也沒人把它當回事,現在把它當作果有其事地議論下去的樣子,居然造成了我把現在住的這個溫泉旅館看成遠離塵世,不論什麼消息、傳言都進不來的山鄉野館,從而覺得它頗有情趣的氣氛。
沒過多久,這種有趣的空想,開始表現為奇奇怪怪的事實。
來自東京的郵件、報紙全都推遲。
偶爾寄到的東西之中,就像水泡過的一般。
小心翼翼地揭開一看,才知道城裡正發大水,這類報道明明白白地印成鉛字,然而這種事實,在這裡還是幾天前的事。
現在雖然記得不太清楚了,但是不安的未來仿佛就在眼前,對于一天一個樣子的我這疾病之身來說,決不是值得高興的消息。
因為半夜裡胃鬧病,自然而然地醒來,痛苦得這身子骨簡直就不知道放哪裡的時候,就不能不膽怯而且擔心:東京和自己之間聯系在一起的紐帶斷了。
我成這個樣子,要回去勢必加重。
從東京到我住處來,第一個困難就是道路被大水沖壞。
不僅如此,東京此刻已經被水泡上。
我現在做夢幾乎都夢得見我的家和高崗一起崩塌的情景,以及我的孩子們被沖到茅崎入海口之處,然後從那裡被擁進大海。
下大雨之前我曾先給妻子寄去一信,我說,那裡沒有好房子,所以,四五天之後我就回去。
同時我故意沒有把舊病複發深感痛苦之事告訴她。
然後我就想,這信還不知道能不能到呢,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這時來電報了。
看得出這電報用了好長的時間和勞力,即使這樣還不知道能不能平安到達收報人的手裡,這些電報都是收報人打開封套之前的一刹那會使他大吃一驚的。
但是,内容無非是說這次水災沒事,你那裡如何?不過是一封問候兼報平安二字的信罷了。
看得出是本鄉區的電信局發的電報,由此得知這是拜托草平君代勞的。
雨更是下個不停。
我的病也逐漸向壞的方向發展。
一次,我半夜十二點接到長途電話,一邊按着發硬的腦部一邊拿起耳機。
雜音厲害,話音微細,總算聽懂:茅崎的孩子們平安,東京家也平安無事。
其他就根本不得其詳,差不多等于和風說話,若斷若續,雜音噼噼啪啪,震得耳膜難受。
我甚至聽不出是妻和我說話,所以我稱對方總是用&ldquo您&rdquo這個敬語。
東京的音信,使我在風雨洪水之中很是操心,頭一次使我心明眼亮了如指掌的,是連坐下來的工夫都沒有的妻寫來的那封信。
她把當時的情況事無巨細地寫下來,這封信好不容易到了我手之後我才明白了我家的情況,我看了這信,吃驚到忘了我的病。
病中偏多夢 銀河之水化為雨 人間災無窮 十一 妻的信很長,篇幅所限,這裡當然無法引用。
她開頭就說,我的病情是東洋城告訴她的,因此,心煩了好久,想去探病,但火車不通也束手無策,所以想到,哪怕挂個電話也好,那天一整天也沒有挂通,沒辦法隻好挂加急電話,半夜從山田太太那裡挂的。
在茅崎的孩子平安與否,看起來她是操了不少心。
盡管十間坂下這個地方不會遭到水災,如果萬一有事必須從郵局往家裡拍電報,為了使我安心養病,她特意先同山田太太打了招呼。
此外,她還說,市内大部分平地受災,因為從現在的江戶川大街直到矢來派出所往下一點全都泡在水裡,所以來往的行人隻好坐船。
盡管遲到然而畢竟收到的報紙上,一般情況都有報道,即使沒有妻的信也大緻了解當時的情況。
打動我心的現象,主要不是龐大的社會同雨、水戰鬥的情況,而是隻和我有密切關系的個人消息。
這裡所說的個人,至少有兩個人在這次大雨大水中險些喪生,事情的始末我從信的字裡行間讀到了。
一個是嫁到橫濱的妻子妹妹的命運。
妻的信上是這麼寫的:&ldquo&hellip&hellip梅子在最小的弟弟陪同下,前往塔之澤的福住溫泉,因為水災,福住被大浪沖走,六十名浴客中有十五名下落不明,生死難料,一切束手無策。
去橫濱的火車不通,無法前往。
電話因挂号者太多,等一天也未必輪得上&hellip&hellip&rdquo 後面就是許許多多求我用電話傳達的信,再後面談了公司的雜役步行前往箱根去找妻妹,結果是像幽靈一般的可憐相回來的情況。
我讀到這裡立刻想起,就在兩三天前從旅館的茶房姑娘那裡聽說,某處大水沖走房屋,那家的寶物又在某處挖了出來,我邊聽着這童話般的故事,沒想到它背後有和自己的利害緊緊糾纏在一起的可怕事實,為自己相信沒頭沒尾故事的無知而吃了一驚。
同時也覺得這無知具有強迫人的命運的威力。
第二個使我為之心動的是草平君的消息。
妻子幫着本鄉區的親戚把活幹完,她回去的時候心想看看柳町的草平君住家如何,因為柳町地勢較低,便去了那裡。
到了一個地方,她想,草平的家就在這裡吧,從外面往裡一看,她記憶中的草平家已經徹底地垮了。
她信上說: &ldquo我向鄰居打聽:他家的人都平安無事嗎?去了哪裡?木柴店的老闆娘說,昨晚上十二點左右,台地垮了,僥幸,誰也沒傷着。
說是暫且先搬到這裡的房子住下。
她告訴我地點之後我就去了柳町,到那裡一看,水還沒有完全退,臨時租下來的房子裡,草席下面的木闆架子之下還是稀泥,東西算是搬進來了。
我不知道怎麼說才好,可憐兮兮的阿種一看見是我就從家裡跑出來。
&hellip&hellip我想,晚飯也沒法做了,我就給他們做了壽司權當晚飯&hellip&hellip&rdquo 草平君就怕塌方,聽說他盡可能地睡在靠外面的地方,家宅地塌方的時候,靠外面的人毫發未傷,可是隻有他一個人臉受了輕傷。
妻的信上把這件事也寫進去了。
我讀這封信時就覺得隻是臉上受點傷,實在夠走運的了。
房屋在大面積塌方中被沖進滂沱大雨裡,整個都城有幾萬人發出可怕的喊叫。
在相同的大雨、相同的大水之中,和我關系極深的兩個人幸以身免。
他們的災難我卻毫無所知,住在離他們遙遠的溫泉村,眺望煙雲,細賞雨絲。
當我接到他們兩人平安無事的消息時,我的病也正是漸漸地走向危險的時候。
那時候,我對于抓着自來水筆端沾着墨水寫字,感到相當别扭。
這樣做實際上比健康人一隻手拿着六尺橡木棒舞弄還要費力氣。
即使那麼嚴重衰弱的時候,心裡仍有特意寫這麼艱深句子的精力,現在回想起來也是挺愉快的。
想起兒童時代去聖堂圖書館,拼命地摹寫荻生徂徕(3)的《蘐園十筆》的往昔年代,就仿佛有了一生一次的心情。
正如從前我的作品除了模仿以外根本沒有什麼意義一樣,病後我的作品也差不多一樣沒有意義。
然而,在那無意義之處我找到一種價值因而為此高興。
向人們提長生之道的《列仙傳》,在說不定難以長生的心緒之下,之所以使病後的我如此這般心悅誠服地受它擺布,對于我來說完全出于偶然,也是未必能再遇的奇緣。
法國老畫家阿爾匹尼已經是九十一二高齡的人了,但是看起來他仍然有一般人那股力氣。
當時出版的雜志上,十分醒目的木炭畫就發表了十種。
《國朝六家詩鈔》的卷首有沈德潛寫的序,那上面寫的&ldquo乾隆丁亥夏五月沈德潛書&rdquo表明,此時的沈德潛是九十有五。
他特意把年齡寫上了。
長生是不言而喻的好事。
既長生又像這兩個人一樣腦子還中用,那就更可喜可賀了。
剛過不惑之年就要死去活來幸而得救的我,從此以後能活到什麼時候,這是根本無法得知的。
細想起來,人活于世,如果多活一天,這一天就很好。
多活兩天,這兩天就更好。
而且如果他的腦袋還好使,那就應該說很難得的了。
海澤(4),據說還陽過兩次。
一次是請他的朋友寫好了悼詩,他卻活過來了。
當時我也從某報紙上讀到他逝世的消息。
他卻沒死。
我是讀着《列仙傳》,盡力重複着兒童時代的那種天真無邪而活到現在。
僅僅這一點,就使體質素來軟弱的我感到非常幸福。
最近收到一位素不相識的人寫給我的問候信,信上說,先生千萬别死。
我為了能讀《列仙傳》一直活到如今,并且為此高興,同時也為給我以同情的青年而活下去高興不已。
七 沃德(5)在他所著的《社會學》一書的書名前,特意冠以&ldquo力學的&rdquo(dynamic)這一形容詞。
我以為作者特意預先告訴讀者,這不是普通的社會學,而是從力學角度論述的。
但是,俄羅斯翻譯家把它翻譯成俄文之後,俄國當局立刻宣布禁止出售此書。
著者不相信會有這等事,就向在俄國的朋友打聽。
朋友回信說,他自己也不知究竟為什麼,恐怕是标題上的&ldquo力學的&rdquo幾個字和&ldquo社會學&rdquo聯系在一起了,所以當局立刻想到(dynamite)和社會學,害怕炸藥和社會主義有什麼關系便立刻粗暴地決定不準出版了。
這回不是俄羅斯當局,我就是曾經對&ldquo力學的&rdquo這個詞花費了不少注意力的人之一。
一般學者從一開始就不注意這個詞,好像沒有動作的死東西一般,研究手頭大量的研究材料,不僅若無其事而又常常看不夠似地看着它。
而和自己有密切關系的文藝上的議論特别容易陷于這種弊病,而且我正在陷進去,對此我表示遺憾并予以批判。
所以,為了參考,真想把這個曾被俄羅斯當局深感恐怖的力學的社會學(Sociology)好好地讀一遍。
實際這等于自白自我之恥,很不體面。
然而這決不是新書,從裝幀的規格來說,和業已出版的斯賓塞的綜合哲學相仿,古色古香。
但是,它也是一部厚得怕人的著作,分上下兩卷,足有一千五百頁的大厚書,所以,不用說四五天,就是一周也讀不完。
于是我想,萬不得已等以後有機會再讀,便把它收進書櫃,後來突然想起,因為對小說失掉了興趣,讀讀這類讀物大概比較合适,于是就從家裡拿來,結果是在醫院裡開始了研究《力學的社會學》。
但是,讀起來之後發覺,這是一部前言性文章太長的書。
而且,一談到重要的社會學,卻顯得相當的不完備,本來應該占主要部分的所謂力學,實在是粗糙得令人不敢相信它的可靠性。
現在仍對沃德的著作給以批判,那不是我的目的,隻是順便這樣提一提而已。
我隻是想着:現在會出現真正力學的社會學了吧?現在會出現高潮式的力學的社會學了吧?懷着始終信賴著者的心情,終于讀完這部一千五百頁大書的最後一頁,當任何篇章始終也沒有出現值得期待的東西時,就像哈雷彗星應該以其彗尾包圍地球的當天,實際上沒有任何變化,就和太平無事地過了這一天的心情一模一樣。
不過,在這條路上實在不能不心有旁骛,正因為這個關系才感到多趣多樣而覺得很有意思。
當翻到宇宙創造論這個嚴肅的标題時,不由得喚醒了我從前上學時的老師講授的星雲說的記憶,不由得臉上浮現微笑。
同時也不由得想起了許多往事。
自己現在從危險的病中好不容易開始恢複過來,當然因此感到非常幸運而高興。
在逐漸康複的過程中,也就不能不為業已去世的知名人士惋惜,因而由衷地希望他們多活些日子。
因此,對于那些關照過自己的人,比如妻子、醫生、護士以及其他的年輕人們,懷有感激之情。
對自己曾關照過的朋友,前來探病的衆多人們,也感激不已。
因此也深信,正是這些地方恰好才使人相信這裡潛藏着人間本色的東西。
它的證據就是,這些地方使人深刻地、強烈地、愉快地、飽滿地體會到人生意義。
然而這是人的相互關系。
好,即使我們不把自己看作宇宙本位,但是除了現在的我們以外,沒有誰把頭伸出來看看世界周圍的情況,而是急急于内部争鬥。
經過三代的整個生物進化論,特别是由于物理的原因,以無情無意地力圖發展的太陽系曆史為基礎,隻要稍加考慮軟弱無力地營生于此間的人類,就不能不注意到,像我們這樣的一喜一憂,甚至于會使你想說這事實上是毫無意義的。
經過難以計數的星辰,開始凝固的地球表面得到熱力而熔解,依舊膨脹變形為瓦斯。
與此同時,其他的天體也受到同樣的革命,直到今天之前一直分離運行的軌道和軌道之間被填充得沒有縫隙的時候,現在很有秩序的太陽系,大概就失掉了日月星辰的區别,像一團大火雲那樣燦爛地盤旋吧?更進一步逆向思維這個星雲失掉熱量而收縮,收縮的同時在旋轉,邊旋轉行進邊把外部的邊甩掉的情況,得出的結論必然是海、陸、空氣井然有序的我們從前的地球,不過是一團燃燒的瓦斯而已。
從今天追溯上去,把科學的法則與難以想象的遠古拉扯在一起,那麼,一絲不亂的普遍真理必然表明,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一定不錯,但是,這山、這水、這空氣和全仗太陽的存在而生息的我們人類的命運,是我們應該生存下來的條件剛剛具備的瞬時之間&mdash&mdash不過是從必須展開永劫的宇宙曆史的長度來看的瞬時之間&mdash&mdash而已,與其說那是虛幻無常,也許說成偶然的生命更準确。
我們的一生隻是以人為對手而生活的。
為了活着而用的空氣,那是當然有的,這是從來沒有人想過的事。
如果究其根源,似乎無非是源于這樣的觀點:我們既然生下來,沒有空氣是絕對不行的。
正因為有了空氣人才能生存下來,老實說,空氣并不是為了人的生存而存在的,而是有了空氣才存在人。
即使現在,如果這空氣的成分多少發生變化&mdash&mdash地球的曆史已經使人類開始思考這種變化&mdash&mdash活性氧和地上的固體物結合逐漸減少下去,如果炭素被植物吸收而運送到黑煤層,就像月球表面一個樣。
如果我們的世界也徹底冷卻了,那麼,我們就必定全部死亡。
我也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慶祝自己活到今天,哀悼遠逝的人們,懷念朋友憎惡敵人,也未必能夠甘于活動範圍之内的生活而洋洋得意過日子。
再進一步通過動物植物觀察這些進化曆史的時候,人類必然自我滿足地以為自己已經百尺竿頭達到頂端,但沒有料到突然跌下來。
正如預兆不祥的黑船(6)駛來才知道,日本并非神國;再往上追溯,正如天動說被打破,被迫不得不理解地球并非宇宙中心的事實的時候,同這些相比較,這才知道進化論,想象到星雲說的現代的我們這些人,正在嘗苦果。
為了保存種類,對于單個的消亡概不計較,這是進化論的原則。
按學者的例證,據說一條鳕魚每年産卵等于一百萬條魚。
牡蛎多達二百萬,超過鳕魚一倍。
其中能成魚的不過幾條而已。
大自然在經濟上是最大的浪費者,道義上也是殘酷的父母。
人的生死也是如此,如果對以人為本位的我們這些人來說,這肯定是大事,然而暫時換一下立場,如果以自己站在自然立場的情緒觀察,那就隻能是理所當然的趨勢,這裡絲毫也沒有可喜或者可悲的道理吧。
這樣想的時候,我很膽怯,又覺得非常無聊。
于是特意為了換一換這種情緒,想着最近逝去的大家夫人的事,同時也寫了步夫人韻的俳句: 菊花多妍麗 何不盡投你棺中 相伴芳魂去 八 從難忘的八月二十四日到來之前的兩周左右開始,我就生病了。
我苦于屋前不斷來來往往的來溫泉治病的客人看到我,即使天氣悶熱我也一天到晚關着廊上的拉窗。
老太太不嫌煩,每天三次拿着菜單前來問我訂什麼菜,盡管我隻訂兩三樣可能合我口味的,但是我一看到小飯桌上擺的碗碟,就生出不知來自何處的反感,根本不想拿起筷子了。
就在這時,飽嗝也接着來了。
開始吐的是煎藥的黃黑色的水。
吐了以後就舒服些,所以有些東西也吐出來了。
但是吐出東西之後的高興情緒還沒有完,立刻又覺得留在胃裡的東西沉重,痛苦到難以忍受的程度,又吐了。
吐的東西大多是水。
顔色也漸漸變化,最後成了青綠色的液體。
甚至在連一個飯粒都不敢送進胃裡的百倍小心的情況下,突然之間又從食道流出來了。
青色的東西又變色了。
開頭好像熊膽融化成的水,黑黑的濃汁,裝了滿滿的一琺琅盆。
醫生皺着眉頭忠告說:這樣的東西也出來的話,現在就應該安安靜靜地回東京才好。
我指着盆裡問醫生:我吐出的是什麼?醫生一副不感興趣的面孔說:是血。
但是我看到這黑東西不可能是血。
結果又吐了。
這時,熊膽顔色的東西稍帶紅色,從咽喉出來的時候有股腥臭,直沖鼻子,我按着胸部連說是血是血。
玄耳君吃了一驚,他要求森成先生派坂元君特意趕到修善寺來,用長途電話把這消息傳達給胃腸病院,從那裡又立刻轉到報社。
從分館趕來的東洋城站在我的枕邊說,今天通知我,醫生和報社職員今天從東京趕來的消息,這時我自己有得救的感覺。
這時候的我,幾乎沒有像個人一樣有着複雜生命而依舊活着。
除了痛苦之外,什麼事也裝不下似的,帶着一個激烈活動的胸部,一天到晚苦惱萬分。
印下了四十多年經驗的我的頭腦,仿佛隻能一秒一秒地把這痛苦深深地印下來而已。
所以我的全部意識内容隻有胸悶,肚臍上方三寸附近日夜不停地跑來跑去串着疼。
我一天從早到晚隻想,趁早把這一塊切下去。
不然,把這可怕的單調意識趁早打發到别處去。
還有,如果可能,真想這樣冒犯睡魔,躺倒睡一個星期,然後以從容不迫的心情,在爽快的秋日陽光之下痛快地睜開眼睛。
最好是不坐火車不讓它搖動,也不坐别的車,潇灑地回到東京,進入胃腸醫院的病房,迎面朝天地躺在那裡。
森成先生來了之後我這痛苦也絲毫未減。
胸腔裡好像有個棒子在攪動。
還有,胃裡仿佛有大的波浪劃出的波紋漾向前方,那難以言喻的心情實在受不住,躺下坐起,坐起躺下,森成先生告訴我吐一吐看,于是腥臭的東西從咽喉深部往外傾瀉進盆裡。
即使森成先生幫忙消除這種痛苦的時候,每動彈一次都要打腥臭飽嗝,而且直沖鼻子。
血是不斷地向腸裡流動。
和這種煩悶比較起來,難忘的二十四日發生的事以後我居然活下來了,我不知道用什麼辦法找到安住之地靜養下來。
當我以後知道那個平靜的日子就是自己一生中最可怕最危險的日子的時候。
我寫了如下的詩: 圓覺曾參棒喝禅 瞎兒何處觸機緣 青山不拒庸人骨 回首九原月在天 九 我想把難忘的二十四日發生的事寫下來,但是一攤開稿紙,不知為什麼,又沒有心思寫下去了,所以就把記憶颠倒過來,往回倒着走。
從離開東京那一刻開始,我的咽喉就疼得厲害。
東洋城本來是應該一起來的,因為他誤了火車,所以他的電報我是在火車上接到的。
按他的意見在禦殿場等了他一個鐘頭,在這個時間裡,我為了用那張不再用的火車票辦理退款手續而去了站長室。
在這裡看到一個腰圍好幾尺的大塊頭西洋人坐在椅子上,不停地看着明信片的正面,正在辨認什麼。
我對站長講了我的要求,同時也難禁在沒想到的地方看到沒想到的人這種好奇心油然而生。
這時那大漢突然站起來,我問他,您能說英語嗎?他用那嘶啞的嗓音說了聲&ldquo可以&rdquo。
随後他說想去京都,請告訴我坐哪趟車合适。
非常簡單的問題,如果是平常,寒暄之間就告訴他了,可是此刻的我卻幾乎失掉聲量,說話很困難。
本來是有話可說的,但是說什麼呢?那要說的話通過咽喉的時候,就像一千條繩子摩擦咽喉一般,從嘴裡出來的時候,完全失掉光澤,幾乎沒用。
我借助于通曉英語的車站站員,終于把這個大漢送上了開往京都的火車,想起當時的不愉快,至今難忘。
到達修善寺之後咽喉一直不好。
從醫生那裡拿藥,使用東洋城給我親手配制的含漱劑,僥幸地能說出日常的話了。
當時的修善寺裡,北白川殿下正在那裡。
東洋城始終忙于那方面的工作,即使他住在和我這裡隻有百米之隔的菊屋分館,也不容易到我住處來。
等他把該幹的事全收拾完,已經過了晚十點,這時才站在蚊帳前說幾句話安慰我,這已經是常事了。
事情發生在這樣的晚上,還是發生在白天呢?已經記不清了,那次像往常一樣見了面,東洋城突然對我說,殿下提出要求,想請你給他講些什麼。
當我聽到這個出乎意料的要求時,我相當吃驚。
但是,連自己都聽不見自己說什麼,發出自己都不願意聽的聲音,自然就沒有為殿下講話的勇氣了。
而且禮服褂子禮服裙都不在手頭。
此外,像我這樣沒勳位的人,妄自尊大,在高貴的殿下面前露面,這是不妥當的,這一點我首先就不知道。
實際上我還擔心這是不是出于東洋城獨斷專行,幹出這概無先例的事。
所以我記得很清楚,我并沒有明确表示同意這件事。
我的痛苦從咽喉轉到胃之後不久,東洋城身在故鄉的母親患病,他為了探望母親,和代替他的人辦妥交接,首先回了東京。
殿下沒過多久也走了。
等難忘的二十四日到來的時候,東洋城在關于我的情況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又從東海道乘火車西下。
那時,他利用四五分鐘的停車時間,特意從三島寄給我一封信。
那封信我遺失在路上了,自然沒有帶回旅舍。
原來那是東洋城告假回東京的時候,殿下對于我的病依舊挂念,對他說:如果沒有相逢的機會,就請他多多保重。
話說得情深懇切,他那封信就是把殿下的話特意轉告病中的我。
我的咽喉病已經痊愈,胃的痛苦已消,現在的我,對殿下必須謹緻感謝之忱。
必須祈願殿下健康。
十 雨不住地下。
我看了幾天那長在後山絕壁上頭朝下、閃着寒光的水管竹,在沉悶的屋子裡呻吟着度過一天天的光陰。
人在沉沉睡下的時候才受到夢的襲擊,在距離欄杆六尺多地方的流水聲,被風雨之聲遮擋得一點也聽不見。
在這期間,不知從什麼地方傳來&ldquo水要來了&rdquo,&ldquo水出來了&rdquo的喊聲。
名叫阿仙的那個女仆過來說,昨天晚上桂河漲水,門前那幢小房子的人把行李基本打好,希望暫時寄存在我們這裡。
順便還說了某處的住家全給沖走了,後來他家的寶物又從什麼地方挖出來了。
這姑娘出生在伊東,有個毛病是大嗓門,站在水邊或田地裡叫人,聲音很大,是個粗枝大葉的女孩子。
在被雨封鎖的山間旅社裡,聽這種分不出真假仿佛古老的故事的時候,也就有了孩子時代的感覺,不由得有了被古色古香的氣氛包容了的意識。
而且,房屋被沖走的人家在何處?他家的寶物是在什麼地方挖出來的?本來這些說不清道不明的事物,向來也沒人把它當回事,現在把它當作果有其事地議論下去的樣子,居然造成了我把現在住的這個溫泉旅館看成遠離塵世,不論什麼消息、傳言都進不來的山鄉野館,從而覺得它頗有情趣的氣氛。
沒過多久,這種有趣的空想,開始表現為奇奇怪怪的事實。
來自東京的郵件、報紙全都推遲。
偶爾寄到的東西之中,就像水泡過的一般。
小心翼翼地揭開一看,才知道城裡正發大水,這類報道明明白白地印成鉛字,然而這種事實,在這裡還是幾天前的事。
現在雖然記得不太清楚了,但是不安的未來仿佛就在眼前,對于一天一個樣子的我這疾病之身來說,決不是值得高興的消息。
因為半夜裡胃鬧病,自然而然地醒來,痛苦得這身子骨簡直就不知道放哪裡的時候,就不能不膽怯而且擔心:東京和自己之間聯系在一起的紐帶斷了。
我成這個樣子,要回去勢必加重。
從東京到我住處來,第一個困難就是道路被大水沖壞。
不僅如此,東京此刻已經被水泡上。
我現在做夢幾乎都夢得見我的家和高崗一起崩塌的情景,以及我的孩子們被沖到茅崎入海口之處,然後從那裡被擁進大海。
下大雨之前我曾先給妻子寄去一信,我說,那裡沒有好房子,所以,四五天之後我就回去。
同時我故意沒有把舊病複發深感痛苦之事告訴她。
然後我就想,這信還不知道能不能到呢,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這時來電報了。
看得出這電報用了好長的時間和勞力,即使這樣還不知道能不能平安到達收報人的手裡,這些電報都是收報人打開封套之前的一刹那會使他大吃一驚的。
但是,内容無非是說這次水災沒事,你那裡如何?不過是一封問候兼報平安二字的信罷了。
看得出是本鄉區的電信局發的電報,由此得知這是拜托草平君代勞的。
雨更是下個不停。
我的病也逐漸向壞的方向發展。
一次,我半夜十二點接到長途電話,一邊按着發硬的腦部一邊拿起耳機。
雜音厲害,話音微細,總算聽懂:茅崎的孩子們平安,東京家也平安無事。
其他就根本不得其詳,差不多等于和風說話,若斷若續,雜音噼噼啪啪,震得耳膜難受。
我甚至聽不出是妻和我說話,所以我稱對方總是用&ldquo您&rdquo這個敬語。
東京的音信,使我在風雨洪水之中很是操心,頭一次使我心明眼亮了如指掌的,是連坐下來的工夫都沒有的妻寫來的那封信。
她把當時的情況事無巨細地寫下來,這封信好不容易到了我手之後我才明白了我家的情況,我看了這信,吃驚到忘了我的病。
病中偏多夢 銀河之水化為雨 人間災無窮 十一 妻的信很長,篇幅所限,這裡當然無法引用。
她開頭就說,我的病情是東洋城告訴她的,因此,心煩了好久,想去探病,但火車不通也束手無策,所以想到,哪怕挂個電話也好,那天一整天也沒有挂通,沒辦法隻好挂加急電話,半夜從山田太太那裡挂的。
在茅崎的孩子平安與否,看起來她是操了不少心。
盡管十間坂下這個地方不會遭到水災,如果萬一有事必須從郵局往家裡拍電報,為了使我安心養病,她特意先同山田太太打了招呼。
此外,她還說,市内大部分平地受災,因為從現在的江戶川大街直到矢來派出所往下一點全都泡在水裡,所以來往的行人隻好坐船。
盡管遲到然而畢竟收到的報紙上,一般情況都有報道,即使沒有妻的信也大緻了解當時的情況。
打動我心的現象,主要不是龐大的社會同雨、水戰鬥的情況,而是隻和我有密切關系的個人消息。
這裡所說的個人,至少有兩個人在這次大雨大水中險些喪生,事情的始末我從信的字裡行間讀到了。
一個是嫁到橫濱的妻子妹妹的命運。
妻的信上是這麼寫的:&ldquo&hellip&hellip梅子在最小的弟弟陪同下,前往塔之澤的福住溫泉,因為水災,福住被大浪沖走,六十名浴客中有十五名下落不明,生死難料,一切束手無策。
去橫濱的火車不通,無法前往。
電話因挂号者太多,等一天也未必輪得上&hellip&hellip&rdquo 後面就是許許多多求我用電話傳達的信,再後面談了公司的雜役步行前往箱根去找妻妹,結果是像幽靈一般的可憐相回來的情況。
我讀到這裡立刻想起,就在兩三天前從旅館的茶房姑娘那裡聽說,某處大水沖走房屋,那家的寶物又在某處挖了出來,我邊聽着這童話般的故事,沒想到它背後有和自己的利害緊緊糾纏在一起的可怕事實,為自己相信沒頭沒尾故事的無知而吃了一驚。
同時也覺得這無知具有強迫人的命運的威力。
第二個使我為之心動的是草平君的消息。
妻子幫着本鄉區的親戚把活幹完,她回去的時候心想看看柳町的草平君住家如何,因為柳町地勢較低,便去了那裡。
到了一個地方,她想,草平的家就在這裡吧,從外面往裡一看,她記憶中的草平家已經徹底地垮了。
她信上說: &ldquo我向鄰居打聽:他家的人都平安無事嗎?去了哪裡?木柴店的老闆娘說,昨晚上十二點左右,台地垮了,僥幸,誰也沒傷着。
說是暫且先搬到這裡的房子住下。
她告訴我地點之後我就去了柳町,到那裡一看,水還沒有完全退,臨時租下來的房子裡,草席下面的木闆架子之下還是稀泥,東西算是搬進來了。
我不知道怎麼說才好,可憐兮兮的阿種一看見是我就從家裡跑出來。
&hellip&hellip我想,晚飯也沒法做了,我就給他們做了壽司權當晚飯&hellip&hellip&rdquo 草平君就怕塌方,聽說他盡可能地睡在靠外面的地方,家宅地塌方的時候,靠外面的人毫發未傷,可是隻有他一個人臉受了輕傷。
妻的信上把這件事也寫進去了。
我讀這封信時就覺得隻是臉上受點傷,實在夠走運的了。
房屋在大面積塌方中被沖進滂沱大雨裡,整個都城有幾萬人發出可怕的喊叫。
在相同的大雨、相同的大水之中,和我關系極深的兩個人幸以身免。
他們的災難我卻毫無所知,住在離他們遙遠的溫泉村,眺望煙雲,細賞雨絲。
當我接到他們兩人平安無事的消息時,我的病也正是漸漸地走向危險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