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譯本序

關燈
本書作者威廉·羅雪爾(1817-1894)是德國舊曆史學派的創始人。

    他出生于漢諾威的一個高級法官家庭,在哥廷根大學和柏林大學專攻曆史學和政治學。

    他的學位論文就是《偉大詭辯家們的曆史學說》(1838年)。

    1840年他任哥廷根大學曆史學及國家科學的講師,最初的講義是《修昔底德的曆史方法》。

    羅雪爾崇拜修昔底德,後來他稱自己是經濟學領域的修昔底德。

    1842年他将這本&ldquo講稿&rdquo出版,書名就叫做《修昔底德的生平、著作和時代》。

    從1841年開始他擔任政治經濟學的講座,同時兼講政治理論史。

    這裡譯出的這本《曆史方法的國民經濟學講義大綱》(1843年),就是他在這時期的講稿。

    在《大綱》出版那年,他升任副教授,第二年即升為教授。

     1848年,他應萊比錫大學之聘擔任政治經濟學講座,在這裡任教共達46年之久。

    他以驚人的努力在這裡陸續發表了他在《大綱》一書中預定要寫的曆史方法的國民經濟學理論體系的龐大的多卷本著作。

    其中最主要的是《國民經濟學體系》五卷本。

    第1卷為《國民經濟學原理》(1854年),第2卷為《農業及類似原始産業的經濟論》,第3卷為《商業及工業的經濟論》,第4卷為《财政學體系》,第五卷為《濟貧、救護及濟貧政策》。

    他作為經濟思想史的學者,還著有《16、17世紀英國國民經濟學說史》(1851-1852年)和《德國經濟學說史》(1874年)。

    此外還有《殖民、殖民政策、移民》(1848年)。

    他的《曆史方法的國民經濟學探讨》一書是他從1843年開始撰寫的《奢侈論》等十五篇論文的彙編本。

    1892年他發表了《政治論&mdash&mdash君主政治、貴族政治、民主政治的曆史自然論》。

     在1889年他71歲那年,他把他的講座讓給了他的學生布倫塔諾。

    羅雪爾死後,他的兒子卡爾·羅雪爾(CarlRoscher)将他平時在家中所作的關于宗教的訓話以及從他著作中摘錄出來的一些論述,彙編成一本書,即《一個經濟學家的精神世界》(1895年出版)。

    在這本書的序言中介紹了威廉·羅雪爾的生平和宗教思想。

     現在譯出的這本《講義大綱》,被稱為&ldquo曆史學派宣言&rdquo,是德國曆史學派的主要代表文獻,英國著名經濟史學家阿希萊(W.T.Ashaley)在1894年将該書的序言及序論部分譯成英文時,在英譯本序中稱它為&ldquo1843年羅雪爾的綱領&rdquo。

    由于羅雪爾第一個把薩維尼在法學研究中的曆史方法運用到政治經濟學中來,為德國曆史學派經濟學奠定了基礎,所以羅雪爾就成了德國舊曆史學派的創始人。

     這本《講義大綱》,結構極為簡單,文句和段落之間沒有行文上的邏輯聯系,不成文章。

    根據羅雪爾的解釋,它是講課用的提綱,好像還沒有賦予肌肉的人體骨骼。

    他強調他的目的隻在于建立曆史方法的國民經濟學體系。

    他要求讀者不要忽略他那貫串于全書、成為該書基礎的獨特的&ldquo嚴密方法&rdquo,即所謂&ldquo曆史的方法&rdquo。

     人所共知,德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比英法兩國都晚,當德國資産階級開始走上曆史舞台的時候,英法等國的資産階級已經掌握了國家政權,資産階級和無産階級之間的階級矛盾已經日益明顯并開始發展到公開對抗的地步。

    德國資産階級清楚地意識到,他們要與英法等國的資本主義經濟進行競争,就必須統一并保護其國内市場,同時他們也預感到他們與工人階級之間的矛盾。

    由于德國産業資本的落後,德國的資産階級不能像英法資産階級那樣堅決地反對封建勢力,而隻有與德國的封建容克貴族進行妥協與聯合,以共同對付工人階級的反抗,從而獲得資本的原始積累。

    對這一時期德國資産階級的特點,馬克思非常深刻地指出:&ldquo與1789年法國的資産階級不同,普魯士的資産階級并不是一個代表整個現代社會反對代表舊社會的君主制和貴族的階級。

    &rdquo&ldquo它一開始就蓄意背叛人民,而與舊社會的戴皇冠的代表人物妥協,因為它本身已是屬于舊社會的了;它不是代表新社會的利益去反對舊社會,而是代表已經陳腐的社會内部更新了的利益。

    &rdquo(《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126頁) 羅雪爾是代表這個時期德國統治階級的利益和它的意識形态的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