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投資率的波動

關燈
的增長會趕上實際需求,于是賣方市場就會告終。

     反應 賣方市場的終止會引起投資率的下降,而投資率的下降會使買方市場發展起來,這會進一步阻礙投資,而進一步加強買方市場。

    經濟便經過一陣市面暴跌(産量逐漸縮減的一段時期)而陷入蕭條狀态(産量已經縮減的一段時期)。

    市面暴跌中産量減縮的限度不及市場突然興旺中産量擴增的限度那樣确定。

    興旺期中的就業,在投資部門的生産能力已經用到限度時(或者在用到限度後不久),就會達到最高限度,可是就業可能減少到什麼地步,卻沒有技術上的限度。

    如果設備生産方面的就業量減少,對生産能力沒有直接的影響,暫時在制品的生産幹線上會繼續吐出和以前一樣多的産量。

    既然銷售額已經減少,存貨暫時會積累起來。

    這些存貨,對那已經減低的需求水平來說,已嫌過多,因此在制品的生産幹線上得到補充的速度将不及它吐出産量的速度。

    這種減少在制品産量的情況,并沒有技術上的限度,除了完全停止生産而外。

     産量減少的限度來自需求方面。

    如果産量減少時,價格保持不變(或者隻和貨币工資比較起來有所降低),以緻每工時就業的實際工資不變,那麼,就業減少就會使銷售額減少,并從而使就業更進一步減少。

    注150可是在這過程中的某個階段,由于競争或壟斷的賣方們故意采取的政策,價格開始降低(相對于工資而言),結果實際工資增長,每單位就業的銷售額也增長。

    在每一就業工人的消費的增長可以抵消就業工人人數的減少的那一點上,達到一種低水平的平衡。

    注151于是商品銷售額停止下降,因而就業額也停止下降。

    注152 在達到這一點以後,物價如果再降低(相對于貨币工資而言),就會使商品的銷售額增加,經濟回升到一種稍高的低水平的平衡。

    獨占企業為了防止利潤日益縮減而采取的價格協議增多了,就能防止這種回升,使經濟保持在它已經達到的那種低水平的平衡上。

    利潤的增加會減少實際工資,并把經濟推到更低水平的平衡。

    每次水平降低帶來資本積累,接着就是存貨減少,引起就業方面相應的波動。

     在這期間,由于舊設備的損廢和沒有得到補充,過剩的生産能力在逐漸縮減。

    注153遲早總有一天,連維持那低水平的産量,也需要投資于設備,買方市場減弱,複蘇便開始了。

    注154 當最初的騷動是投資率降低時(比方說,由于技術進步的遲滞),變化就在這個階段開始。

    在蕭條中企業家繼續收回投資,注155直到賣方市場發展形成,又開始一個高投資的時期。

     因此,每當積累的長期趨勢渡過一個轉折點的時候,投資的短期路線總是離得太遠,要走上适合于新局面的途徑,隻有通過劇烈的動蕩,而在這種動蕩之後,往往還有一連串的額外的波瀾。

     商業循環 市場突然興旺或市面暴跌的發生,可能是某種長期原因的結果,例如由于技術進步的加速或遲滞。

    當所有構成黃金時代的長期條件具備時,興旺或暴跌也會發生。

    對個别的企業家來說,即使在整個經濟順利發展的時候,未來也是不能确定的,并且各個企業家的行動往往能影響别人的局面。

    因此,在資本主義的經營方式下,有一種内在的不穩定性,這種不穩定性往往從經濟的内部産生出種種和任何外界的變動完全無關的變動。

     典型的企業家,隻要他發現他現有的生産能力都在按着他認為合理的利潤率在那裡運轉,就會希望運用更多的生産能力。

    除非投資恰好适合黃金時代的标準(這時需求能跟着生産能力而增長)(或者除非投資被有效地控制),它将永遠擺動,因為隻要投資增長的時候,它就會産生一種賣方市場,并且從而刺激進一步的增長。

     每一次賣方市場形成,投資就過度發展,接着就出現一個低投資時期。

    正因為發生了市場突然興旺,所以會引起接着發生的市面暴跌。

    每一次買方市場形成,投資就過度減少,接着就出現一個高投資時期。

    正因為發生了蕭條,才引起複蘇。

     所以,積累總是采取一種相當有規律的有四個發展階段的循環連續的形式&mdash&mdash第一個階段是投資率正在增長的階段;第二個階段是一種高水平的平衡,具有高而穩定的投資率,同時生産能力逐漸增加(相對于産量而言);第三個階段是投資日益減少的階段(不管是逐漸地或者突然地減少);第四個階段是一種不穩定的低水平的平衡,生産能力逐漸縮減(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