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長期積累理論的提要
關燈
小
中
大
(1)技術進步的速度和勞動隊伍增長的速度(暫時不管每戶工作時間上的任何變動),決定一個經濟能夠在利潤率不變的條件下長期維持的産量增長的速度。潛在的增長比率(每年産量的增加作為年産量的百分數),差不多等于就業增長的百分率加每人産量增長的百分率。
注119
(2)當潛在的增長比率實現時,經濟處于一種黃金時代(第九章)。
(3)黃金時代的條件需要增長比率穩定(第八章和第九章)。
(4)黃金時代的條件需要技術進步沒有偏向,以便在利潤率不變的情況下實際資本比率保持不變(第九和第十六章)。
(5)一種準黃金時代,其中利潤率不變而實際資本比率時常變動,在邏輯上是可以想象的;可是在實際資本比率低降的情況下(技術的機械化程度降低或者技術進步方面有持久不變的節省資本的偏向),未必可能實現(第十五和第十七章)。在實際資本比率上升的情況下(機械化程度增高或者技術進步方面有持久不變的耗費資本的偏向),它可能實現一個時期,但未必能持久(第十四和十七章)。
(6)黃金時代的條件需要每年的重置資本對現有資本總量的比例不變。這就需要所有的資本财貨的年齡構成适合于增長比率(第九和十六章)。
(7)黃金時代的條件需要一種不變的平衡的淨投資率産生一種不變的使用中的現有資本的增長率。這就需要資本财貨的孕育時期一般是不變的(第九和十六章)。
(8)在黃金時代,生産設備能力的每年增長的百分率等于增長比率,生産設備能力方面每年的絕對增長率,從一個黃金時代到另一個黃金時代,和每人占用的生産設備能力以同一比例在變動。
對任何一定的每人占用的生産設備能力,相應地有一種每人占用的資本的價值(以商品計算)。資本的價值每年相稱的增長率等于增長比率,一種較高的、資本的每年絕對增長率(每年的淨投資),和當時存在的資本的比例較高的價值相對應(第十二章)。
(9)較高的增長比率多半和較低的機械化程度相關聯(第十二和十三章)。
(10)較高的機械化程度可能和較大的或者較小的每單位産品占用的資本價值相關聯(由于較高的工資和較低的假想利率對資本财貨的成本的相反的影響)(第八和十四章)。
(11)靜止狀态是黃金時代的一種特殊情況,其中增長比率是零(勞動隊伍和技術不變)。由于假設沒有從利潤中支出的消費,所以利潤率是零,工資會吸收全部淨産品。這是經濟滿足狀态的情況(第八和十四章)。
(12)增長比率代表在不變的利潤率下能夠長期保持的最高的資本積累速度(第九章)。
(13)積累速度較低的經濟中失業在增加(這種失業可能由減少每戶的工作鐘點來部分地或者全部地解決)(第八、九和十五章)。
(14)積累速度,在落後于增長比率一個時期以後,可能加快向增長比率看齊,或者,在還有失業勞動後備軍的場合,增長到暫時超過增長比率,從而減少失業額(第八章)。
(15)即使沒有失業勞動後備軍,資本積累的速度也可能暫時超過增長比率,從而提高機械化程度。這時候經濟就在經曆長期的利潤率下降,積累速度在轉慢,向增長比率看齊。在增長比率是零的那種特殊情況下,經濟就接近滿足狀态(第八章)。在過程中的某些階段,利潤率在一種準黃金時代的條件下可能保持不變,同時積累速度在加快(第十四章)。
(16)增長比率的一次徹底的變動使得一個新的黃金時代可能出現。要達到和提高了的增長比率相稱的那種新的黃金時代,需要投資部門裡生産設備能力的比例增長。消費暫時一定比如果舊的黃金時代繼續下去時低,以便适合現在情況的速度較快的積累可以進行。相反地,如果把它調節到适合于降低了的增長比率,那就需要有一個失業或消費增長的時期(第八、九和十五章)。
(17)在一陣有偏向的技術進步以後,如果接着有一陣沒有偏向的技術進步,那就會造成一種局面,可能在經過一個過渡時期後,達到一個具有幾種不同特點的新的黃金時代。若是新黃金時代的增長比率和舊黃金時代相同,利潤率就相同,可是實際資本比率不同(第十七章)。
(18)增長比率或者技術進步的偏向如果變動頻繁和反複無常,就會使平靜狀态不可能,因而破壞黃金時代的條件(的确,在現實生活中一般正是這樣)(第九章)。
(19)沒有平靜狀态,往往使我們不可能精确地解釋一定數量的資本的意義(第十一章)。
(20)即使增長比率穩定,沒有任何幹擾時,還是有禍根潛在。随着資本總量的增長,競争會減弱,對積累的刺激也會減弱,結果經濟會不能保持黃金時代,而陷入一種停滞狀态(第八和九章)。
注119
(2)當潛在的增長比率實現時,經濟處于一種黃金時代(第九章)。
(3)黃金時代的條件需要增長比率穩定(第八章和第九章)。
(4)黃金時代的條件需要技術進步沒有偏向,以便在利潤率不變的情況下實際資本比率保持不變(第九和第十六章)。
(5)一種準黃金時代,其中利潤率不變而實際資本比率時常變動,在邏輯上是可以想象的;可是在實際資本比率低降的情況下(技術的機械化程度降低或者技術進步方面有持久不變的節省資本的偏向),未必可能實現(第十五和第十七章)。在實際資本比率上升的情況下(機械化程度增高或者技術進步方面有持久不變的耗費資本的偏向),它可能實現一個時期,但未必能持久(第十四和十七章)。
(6)黃金時代的條件需要每年的重置資本對現有資本總量的比例不變。這就需要所有的資本财貨的年齡構成适合于增長比率(第九和十六章)。
(7)黃金時代的條件需要一種不變的平衡的淨投資率産生一種不變的使用中的現有資本的增長率。這就需要資本财貨的孕育時期一般是不變的(第九和十六章)。
(8)在黃金時代,生産設備能力的每年增長的百分率等于增長比率,生産設備能力方面每年的絕對增長率,從一個黃金時代到另一個黃金時代,和每人占用的生産設備能力以同一比例在變動。
對任何一定的每人占用的生産設備能力,相應地有一種每人占用的資本的價值(以商品計算)。資本的價值每年相稱的增長率等于增長比率,一種較高的、資本的每年絕對增長率(每年的淨投資),和當時存在的資本的比例較高的價值相對應(第十二章)。
(9)較高的增長比率多半和較低的機械化程度相關聯(第十二和十三章)。
(10)較高的機械化程度可能和較大的或者較小的每單位産品占用的資本價值相關聯(由于較高的工資和較低的假想利率對資本财貨的成本的相反的影響)(第八和十四章)。
(11)靜止狀态是黃金時代的一種特殊情況,其中增長比率是零(勞動隊伍和技術不變)。由于假設沒有從利潤中支出的消費,所以利潤率是零,工資會吸收全部淨産品。這是經濟滿足狀态的情況(第八和十四章)。
(12)增長比率代表在不變的利潤率下能夠長期保持的最高的資本積累速度(第九章)。
(13)積累速度較低的經濟中失業在增加(這種失業可能由減少每戶的工作鐘點來部分地或者全部地解決)(第八、九和十五章)。
(14)積累速度,在落後于增長比率一個時期以後,可能加快向增長比率看齊,或者,在還有失業勞動後備軍的場合,增長到暫時超過增長比率,從而減少失業額(第八章)。
(15)即使沒有失業勞動後備軍,資本積累的速度也可能暫時超過增長比率,從而提高機械化程度。這時候經濟就在經曆長期的利潤率下降,積累速度在轉慢,向增長比率看齊。在增長比率是零的那種特殊情況下,經濟就接近滿足狀态(第八章)。在過程中的某些階段,利潤率在一種準黃金時代的條件下可能保持不變,同時積累速度在加快(第十四章)。
(16)增長比率的一次徹底的變動使得一個新的黃金時代可能出現。要達到和提高了的增長比率相稱的那種新的黃金時代,需要投資部門裡生産設備能力的比例增長。消費暫時一定比如果舊的黃金時代繼續下去時低,以便适合現在情況的速度較快的積累可以進行。相反地,如果把它調節到适合于降低了的增長比率,那就需要有一個失業或消費增長的時期(第八、九和十五章)。
(17)在一陣有偏向的技術進步以後,如果接着有一陣沒有偏向的技術進步,那就會造成一種局面,可能在經過一個過渡時期後,達到一個具有幾種不同特點的新的黃金時代。若是新黃金時代的增長比率和舊黃金時代相同,利潤率就相同,可是實際資本比率不同(第十七章)。
(18)增長比率或者技術進步的偏向如果變動頻繁和反複無常,就會使平靜狀态不可能,因而破壞黃金時代的條件(的确,在現實生活中一般正是這樣)(第九章)。
(19)沒有平靜狀态,往往使我們不可能精确地解釋一定數量的資本的意義(第十一章)。
(20)即使增長比率穩定,沒有任何幹擾時,還是有禍根潛在。随着資本總量的增長,競争會減弱,對積累的刺激也會減弱,結果經濟會不能保持黃金時代,而陷入一種停滞狀态(第八和九章)。